1、三国时,诸葛亮六出祁山。

六出祁山指的是三国时蜀汉诸葛亮攻魏的战事,相传公元228年到234年,诸葛亮六次出祁山攻击曹魏,第一次因马谡战败而退兵,后五次因供给不继等原因而失败。

2、三国时,姜维九伐中原。

九伐中原指的是三国时期的蜀国姜维,为了继承诸葛亮北伐中原的遗志,从238年到262年先后九次出兵魏国,均以失败而告终,最终蜀国被魏国所灭。

三国演义中孔明六出祁山,姜维九伐中原,进出的是哪里?

楼主所说的进出,指的应该是道路吧。我在翻阅史书后得知,三国演义中,孔明六出祁山和姜维九伐中原,进出的道路是金牛道。那么孔明和姜维走金牛道的原因又是什么呢?往下看。

一、孔明六出祁山原因

祁山在哪?根据我查阅资料显示,在蜀汉那个年代,祁山大致位置,在今天甘肃东部礼县的祁山镇附近,而孔明进出祁山唯一通道,则是一个叫金牛道的地方。金牛道源于新石器晚期,在三国之前,就已经被夏商周、秦、西汉和东汉开发修建出来,因为这是进出甘肃和四川最近通道。读过三国演义这本书的人,应该都知道,三国演义书中,有这么一段话,叫诸葛亮“六出祁山”皆因报“先帝三顾茅庐的知遇之恩,和白帝城托孤的重任”。这句话意思是说,孔明六次出祁山,是想报恩刘备,当初在襄阳隆中三顾茅庐之恩和遗愿,并在白帝城中,辅助先帝儿子刘禅重任。从蜀汉228到234年,孔明每一年都要出祁山去辅助刘禅,这就是历史上著名孔明六出祁山来历和原因。

二、姜维九伐中原原因

姜维九伐中原开端,发生在蜀汉227年左右。那个时候的孔明,在辅助刘禅同时,还有另外一层意图,就是想通过姜维北伐,来实现以攻为守的局势。因为蜀国在三国之中,实力是最弱的,会经常面对魏国和吴国侵扰,其中,这里面威胁最大的便是曹操的魏国。魏国和蜀国算是一对儿死对头,并且双方国家交界线就在秦岭和和祁山一带,所以孔明在辅助刘禅时候,一直想让姜维跟自己,去攻打魏国。姜维九伐中原时候,其实孔明也在里面指挥,从蜀汉227年开始北伐中原到孔明去世,姜维就一直跟着孔明打曹魏。在孔明死后,姜维并没有停止对中原进攻,而是一直坚持到蜀国灭亡。

如果不是刘备三次光顾孔明茅庐,有事求于他,我觉得孔明也不会六次出祁山,去报刘备的赏识之恩。不过孔明做法是正确的,他在出祁山的过程中,给刘禅上报了一份出师表,并建议兴兵北伐中原,接下来便有了姜维九伐中原故事。我觉得,姜维九伐中原的勇气和智慧,非常值得赞赏,但是蜀国在失去孔明这一军事家后,国力就日益衰退,可能跟连年打仗有关,不然蜀国也不会灭亡。

三国演义中,孔明六出祁山,姜维九伐中原,进出的是什么?

三国演义中,诸葛孔明六出祁山,姜维九伐中原,出入的路面是金牛道。诸葛孔明和他的衣钵传人为了能“兴复汉室,还与旧都”,一生"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数次拜师但却数次未捷,大汉的运数终归是早已耗光。

在历史上并没有六出祁山,仅仅三国演义那么写的。在三国演义中,诸葛亮六出祁山令蜀汉错失了马稷,魏延,严颜,赵子龙,关兴,张苞等将军。诸葛亮修复与吴同盟、平定县南中后,就提前准备姜维北伐曹军。第一次姜维北伐在蜀汉建兴六年(228年)春,他令赵子龙等作疑兵,摆成由斜谷(今陕西眉县南)攻郿城(今眉县北)的趋势,以吸引住魏军;自身则率主力军向祁山(今甘肃省陇南礼县祁山堡)方位攻击,陇右的天水、安溪、稳定等郡陆续叛魏降蜀,又驯服了姜维,一时陕西关中大震。但是马谡违反诸葛亮布署,为张郃所败,丢失街亭;赵子龙等发兵也不好,诸葛亮只能退还汉中市。

没多久,天水、安溪、稳定三郡又叛汉附魏。第二次姜维北伐是同一年冬,诸葛亮乘陆逊在石亭击败曹休之机,出散关,包围着陈仓(今陕西省宝鸡市西北),进攻二十多天未破,魏的增援赶来,他迫不得已又退还汉中市。第三次姜维北伐是建兴七年,亮攻击武都(今甘肃成县)、阳平(今甘肃文县大西北),击败魏增援,占了这两郡,留兵据守,自身率军回师。第二年,魏军攻击汉中市,诸葛亮提升防御,又增调增援,再因为持续暴雨,子午谷、斜谷等路面堵塞,魏军撤离。

第四次姜维北伐是建兴九年,蜀军包围着祁山,魏军统率诸葛亮奇袭,诸葛亮提前准备血战。司马懿知蜀军远来,军用口粮很少,凭险恪守,拒不上场。诸葛亮想要退兵的方法诱惑对手,但司马懿追逐很慎重,蜀军一停,他就安营拒守。这时刘蝉轻信诸葛亮迟早欲即位的谣传,下旨令武候退兵,再加上蜀军钱粮将尽,诸葛亮只能班师,在归路中以埋伏的军队杀了魏国名将张郃。

第五次姜维北伐是十二年春,诸葛亮率十万精兵出斜谷口,抵达郿县,在渭水龙洲湾五丈原安营。诸葛亮也筑营阻止,不与蜀军战斗,料知蜀军远来,钱粮运送艰难,想把蜀军压垮。诸葛亮也是有提前准备,在渭水分兵屯田,作长期性战事的准备。诸葛亮在此次发兵前曾与曹操承诺与此同时攻魏,五月吴军十万攻魏,不敌,撤销江东区,因此 蜀军只能与魏军单方周璇。

八月间诸葛亮积劳成疾,病况日益比较严重,没多久就溘然长逝。去世后,姜维等遵循他的遗书,秘不发丧,整军退入斜谷。

三国演义诸葛亮九伐中原

诸葛亮是六出祁山,姜维是九伐中原

六出祁山之:

一出祁山:

魏因曹丕薨,睿即位。蜀马谡用反间计使司马懿归田,孔明乃献《出师表》,定于建兴五年春三月出师伐魏。留郭攸之、董允、费祎为侍中,总摄宫中事。赵云、邓芝为先锋,智取安定、南安、天水,计收姜维,败夏侯楙、曹子丹,破羌兵,骂死王朗。但内应孟达为仲达所杀,又因马谡拒谏失街亭,才有西城县空城退敌,兵回汉中。孔明挥泪斩马谡,自贬三级。

二出祁山:

建兴六年秋九月,魏都督曹休兵败石亭,诸葛亮乘虚起兵三十万,魏延为先锋,兵伐陈仓,但为郝昭所拒。姜伯约献诈降书,计杀中护军大将费耀,魏延杀虎威将军王双,因军中无粮,一夜之间,兵退汉中。

三出祁山:

吴孙权称帝,孔明乃约吴兴兵伐魏。兵取陈仓、散关,亡郝昭。取武都、阴平,败张郃、郭淮。但因张苞战死,孔明染病不能理事,遂回汉中。

四出祁山:

建兴八年秋七月,魏曹真病可,上表伐蜀。孔明领兵于隘口守一月,魏兵因雨而退。孔明乃令关兴、廖化为先锋,兵出祁山,折大将陈式,然败死曹真,斗阵破仲达。都尉苟安解粮违限,孔明杖之,安径回成都,流言亮将反。后主传令班师,孔明用减兵增灶之法,退兵汉中。

五出祁山:

建兴九年春二月,孔明出师伐魏,先锋王平、张嶷,于陇上妆神得麦,兵破西凉军。然都护李严因军粮不济,恐亮怪罪,虚言吴兵伐蜀,孔明急领军回,于木门道箭射张郃。

六出祁山:

建兴十二年春二月,孔明经三年备战,领兵三十四万,令姜维、魏延作先锋,兵出祁山。首仗折吴班,次战杀魏前将军秦朗。又造木牛流马运粮,杀镇远将军岑威。谋事在人,成事在天,火熄上方谷,汉丞相祁山归天。杨仪、姜维领军回汉中。

九伐中原之:

一伐中原:

魏正始元年秋八月,司马懿谋杀曹爽,夏侯霸降蜀。姜维使霸为向导官,出西平,近雍州,为郭淮所拒。后失洮水,粮道被断,维折兵数万,损将句安,败回汉中。

二伐中原;

蜀汉延熙十六年秋,姜维接诸葛恪书,相助伐魏,令廖化、张翼为先锋,夏侯霸为参谋,张嶷为运粮使,起兵二十万出阳平关。铁笼山杀徐质、射郭淮、困司马昭。然会盟羌人兵败,自回汉中。

三伐中原:

正元二年二月,司马师病亡。姜维乘隙引兵五万,兵犯枹罕。大军背洮水列阵,败雍州刺史王经,取狄道时,中邓艾之计,收兵退屯于钟提.

四伐中原:

姜维在钟提,挟洮西之胜,兵出祁山,为邓艾所拒。维分兵袭南安,邓艾败之于段谷,荡寇将军张嶷阵亡。祁山寨为雍州征西将军陈泰所破,鲍素阵亡。维脱出重围,复回汉中,上表自贬为后将军,行大将军事。

五伐中原:

蜀汉延熙二十年,改为景耀元年。姜维闻淮南诸葛诞讨司马昭,遂提川兵径取骆谷,度沈岭,望长城而来,败守将司马望,却邓艾所拒。后司马昭杀诸葛诞,班师长城,维兵退。

六伐中原:

吴将丁奉、张布杀丞相孙琳,还政于孙休,约姜维伐魏。时蜀汉景耀元年冬,以廖化、张翼为先锋,王含、蒋斌将左军,蒋舒、傅佥将右军,胡济为合后,维与夏侯霸总中军,起兵二十万杀出祁山,斗阵破邓艾、司马望,廖化杀魏先锋郑伦。艾使党钧赴成都行反间计,后主诏维入朝。

七伐中原:

姜维闻司马昭弑曹髦,立曹奂,遂起兵十五万,令廖化、张翼为先锋,杀奔祁山。识破参军王瓘诈降计,于墵山埋伏,大破邓艾,却因王瓘舍命杀入汉中,折了粮车,毁了栈道,乃引兵还汉中。

八伐中原:

蜀汉景耀五年冬十月,姜维修好栈道,提兵三十万,径取洮阳,前部夏侯霸中邓艾计,洮阳乱箭射死。维引兵至侯河拒邓艾,张翼分兵攻祁山师纂,胜邓艾一阵。然成都黄皓欲使阎宇立功,一日三诏取回姜维,维于沓中屯田避祸。

九伐中原:

魏景元四年秋七月初三,司马昭令邓艾为征西将军,引关外陇右之兵,攻姜维,维兵败,会张翼、廖化奔剑阁守把。不料邓艾偷渡阴平,败诸葛瞻,陷成都,魏景元五年春,蜀亡。

《三国演义》中诸葛亮九伐中原的梗概?

诸葛亮是六出祁山,姜维是九伐中原。九伐中原包括以下十一次:

第一次,后主延熙元年(238年)姜维和蒋琬率偏师出陇右,在南安与魏军相持不下。

第二次,公元244年,姜维和费祎出兵兴势,派王平袭击魏将曹爽,曹爽大败,勉强保住关中。 

第三次,公元248年,姜维率兵出陇西,与魏将郭淮,夏侯霸大战洮西,收服了凉州胡王白虎文,活文戴。

第四次,延禧十七年(254年)出陇西狄道,斩魏将徐质。

第五次,公元250年,姜维以羌胡为辅,与郭淮战于洮西,平手。

第六次,公元254年,姜维率兵围南安,因粮草接济不上,主动退兵。

第七次,延禧十七年(254年)出陇西狄道,斩魏将徐质。

第八次,公元256年,姜维再出狄道,大败雍州刺史王经,斩杀魏军数万,后来魏军大举增援,于是回撤。

第九次,公元257年,姜维与邓艾战于段谷,由于蜀将胡济失期不至,蜀军大败,死伤惨重。

第十次,公元257年乘魏将诸葛诞叛乱,姜维出兵秦川,魏军坚守不战,到了公元258年诸葛诞兵败后始退兵。

第十一次,公元262年姜维再次出兵,与邓艾战于侯和,为邓艾所破,然后还住沓中。这是姜维最后一次北伐,此时黄皓欲以阎宇替代姜维,姜维因厌恶黄皓擅权,曾向后主请求诛杀黄皓,但后主没有接受,姜维察觉此举可能惹怒黄皓,为了避祸便避居沓中,屯田避祸。钟会,邓艾领大军征蜀。公元263年蜀亡。

姜维北伐,文学作品中称为九伐中原,是指三国时期蜀国大将军姜维北伐曹魏的战争。

234年(蜀汉建兴十二年)诸葛亮“出师未捷身先死”在五丈原病逝后,蜀国后主刘禅加封姜维右监军、辅汉将军,统率诸军,进封平襄侯。

随后历任司马、镇西大将军,兼任凉州刺史、卫将军、大将军,朝廷授予符节。

《三国志》记载,238年—262年之间,姜维共进行了十一次北伐。连年征战,蜀汉的国力耗损过度。

诸葛亮六出祁山,姜维九伐中原,请简述其过程并据此分析失败的原因

“六出祁山”通常指三国时期蜀汉丞相诸葛亮出兵北伐曹魏的军事行动。史书记载诸葛亮北伐曹魏时仅有两次出兵祁山,而“六出祁山”的说法出现于小说《三国演义》,由于《演义》在民间的影响力较大,因此“六出祁山”也渐渐成为诸葛亮北伐的代名词。 诸葛亮“六出祁山”没有完成“北定中原”统一大业的原因并非战略之失,而是有其客观的原因,也有主观原因。 1、建兴十二年(234)诸葛亮在日夜操劳下病役于伐魏前线五丈原大营,这不仅对蜀汉伐魏不利,且对蜀汉政治本身是一重大损失。虽有姜维接替前线指挥,但总显人才匮乏,后继无人。  2、在三国鼎立中蜀汉政权相对而言,形成气候晚于曹魏、孙权。夷陵之战后,军事实力远不及魏、吴。与才多将广,人才聚集的曹魏相较,差之远矣。 3、“兴复汉室”的口号早已没有多大的感染力和号召力。东汉腐败政治在人民心目中早已完全丧失。农民起义,此起彼伏。“苍天已死,黄天当立!” 4、蜀汉朝廷臣官黄皓等专权,后主昏暗,后防空虚,纵使姜维在前线拼命作战,终难挽回危运,后主早以降魏作俘虏,进入安乐宫。 5、北伐战事中,关键深刻用人失误,马谡失街亭,李严误军粮,失去大好战机,机不可失,时不在来,失之难以挽回。 6、攻占陇右后,没有建立起牢固的政治、军事根据地,往往粮尽兵退,收地复失,陇右诸多有利因素未能充分利用。 7、屯兵戍边措施不力,前线军需供给不济,往往粮尽而还。与此,曹魏采取得力改革措施,经济发展,国力相之强盛。 综上述,总结诸葛亮“六出祁山”与“北定中原”关系中的成败教训明示,国家要富强,人民要富裕,民族要兴旺,事业要发达,必须依靠人民群众,为人民谋利益,受到人民群众的的拥护和支持,努力培养造就一大批有强有力才干的人才队伍;兴利除弊、反腐反贪、惩治腐败;加强民族大团结;抓住机遇,不失时机,合理用人;发展生产力,把经济搞上去,提高国家综合实力。否则,将终难如愿以偿。 建兴十二年(234年)诸葛亮“出师未捷身先死”死于五丈原后,蜀国后主刘禅加封姜维右监军、辅汉将军,统率诸军,进封平襄侯。随后历任司马、镇西大将军,兼任凉州刺史、卫将军、大将军,朝廷授予符节。《三国志》记载,西元238年—262年之间,姜维共进行了十一次北伐。 西元263年,钟会,邓艾领大军征蜀。这是二十九年来魏国头一次主动进攻,时间是在姜维屯田避祸的两年后。 姜维采取廖化的建议合兵一处,死守剑阁天险。钟会十万大军在姜维五万蜀军的坚守下,寸步难进。就在钟会几乎想要撤军的时候,素有胆略的邓艾偷渡阴平得手,直趋成都,在击败诸葛瞻的部队后,顺利进至成都城下,怯懦的刘禅当即投降,使得姜维在剑阁死守的努力化为泡影。《晋阳秋》的作者孙盛指责姜维应该在邓艾奇袭绵城,江油的时候迅速回兵成都,保卫成都,不该坐视蜀汉灭亡。我觉得这个指责太过牵强。 熟悉军事的人都知道大军回撤只要稍有不慎,被敌军从后面抄袭的话,损失是很惨重的。隋以百万大军攻伐高丽,因补给不上而撤退,途中遭到高丽军队的袭击,当时高丽举国之兵不过十万,而隋军在撤退的过程中整整损失了三十万!姜维如果要撤军,他后面的十万钟会大军岂会坐视不理,钟会也是一代奇才,可以说姜维真想回守成都的话,他的五万蜀军将一卒不存! 而我觉得应该受到指责的不是姜维,倒是那个死后赢得忠烈之名的诸葛瞻。诸葛瞻虽然对蜀汉忠心耿耿,但他没有继承孔明的谨慎的优点,而且不识兵法。 当时邓艾攻绵竹不过数万人,而诸葛瞻手中也有个两三万人。当时正确的做法应该是据险死守,坚壁清野,根本不该迎战邓艾。邓艾是久经沙场的名将,诸葛瞻是个从没正式参战过的新手,正面应战岂有不败之理!人家姜维算的上是久经战阵吧,还不是选择死守,看样学样也应该会了。只要诸葛瞻据险死守,不出数月邓艾补给肯定出现问题。举个例子:东晋的一代豪杰大司马桓温,领四万兵北伐,孤军深入,两次击退前来拦截的前秦军队,直逼长安,前秦雄主苻健就是采取坚壁清野的策略,桓温因军粮不继,只得徘徊灞水前,最后前秦徵调三万精兵,双方在白鹿原展开激战,桓温败退……现在问题也是一样,邓艾孤军深入西蜀重地,巴不得寻求蜀军正面对决。因为是在敌人的国土作战,士兵的凝固力特别强,因为已经没有后路可退了,孙子云:深入则专,就是指这个道理。只要避开这种锐气,等魏军补给不继,再在其回撤时给予致命一击或者等钟会大军撤退,姜维回撤合兵一处,邓艾不死也难啊! 所以,在蜀汉最后一战中应负战败全责的不是姜维,而是诸葛瞻,他实在对不起他死去的父亲啊! 不过: 首先,请注意姜维在段谷死的是些什么兵,那是蜀汉自丞相时代以来历代流传下来的精兵,这一战基本死绝了。蜀汉的军力大损,再也不是以前那支威震陇西的部队了。 其次,魏军进攻汉中时,姜维虽然在避祸,但是,整个蜀汉的防御体系依然是他掌握控制,并不是如某人所想,是被架空了。姜维实权仍在。而正是姜维,他一改以前魏延与王平的防守方法,妄图来个打开口子,诱敌深入,然后聚而歼之的战略,结果这个构想被完全打破,魏军凭借国力的优势,在每一个方位都达到了优势兵力,是姜维不但无法歼敌,而且还差点自己回不来。整个汉中防御体系被彻底击垮。 第三,当时的蜀汉,已经不对汉中守军报任何希望了。成都留守的精锐部队,已经在董厥的带领下,前往剑阁防守。等邓艾偷袭成功时,诸葛瞻的部队已经是老弱病残了。 最后,邓艾深入重地,自然会就地补给,而且,他即使打不进成都,还可以在背后打姜维,那将是一场三国时代的法兰西会战。没有了补给,被包围后的剑阁蜀军,可没有敦克尔克给他们撤退啊! 姜维确实是蜀汉后期出众的军事家,但是面对着优势兵力的魏军,他还是败了。 对不起。。。实在是不会概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