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壁之战后,周瑜围攻江陵,曹仁的部下牛金被东吴军队围困,曹仁率领少数精锐几次冲入敌阵,把所有人救出来,他的部下陈矫说‘’曹仁将军真乃天人也‘’。

曹仁:字子孝,是曹操从弟,三国时期曹魏名将。曹仁跟随曹操多年,为魏朝立下汗马功劳。破袁术,曹仁所斩获颇多,大破陶谦军及陶谦部将吕由,攻克句阳,生擒吕布的部将刘何,官渡之战中,在隐强打败刘备军、鸡落山之战又战胜袁绍军。

陈矫:字季弼,是三国时曹魏名臣。早年避乱江东,后广陵太守陈登请为功曹。曹操辟为丞相掾属,迁任相县令,转任征南长史。曹

曹仁为什么被称为天人将军?

曹仁之所以号称“天人将军”,其实主要与周瑜有关。

曹操在建安十三年(208)赤壁之战失利后,便撤回北方,而令曹仁镇守南郡江陵城。东吴名将周瑜则趁机率军攻夺江陵,在此情况下,江陵之战爆发。

由于众寡悬殊,牛金很快就被吴军团团包围,情况十分危险。身为主帅的曹仁,见此情形非但没有退缩,反倒要前去援救牛金。于是乎,曹仁披甲上阵,率领几十个精锐骑兵出城救援牛金。

曹仁武力过人、势不可挡,很快就冲散了敌军的包围圈,成功将牛金救出。然而,牛金的部众还有一些尚未脱离敌军的包围,曹仁于是再次发起了冲锋,成功将牛金的这些部众也救了出来。

周瑜的前锋军本就是水军为主,自然不敌曹仁的精锐骑兵。见到曹仁如此英勇善战,周瑜的前锋部队很快就撤退了。曹仁安然无恙地回到城中后,部下陈矫等人大为惊叹,盛赞曹仁为“天人”。至此,曹仁“天人将军”的称号传遍魏军乃至整个三国。

曹操在建安十三年(208)赤壁之战失利后,便撤回北方,而令曹仁镇守南郡江陵城。东吴名将周瑜则趁机率军攻夺江陵,在此情况下,江陵之战爆发。

曹仁结局

黄初三年(吴黄武元年、222年)十月,孙权复叛,曹丕亲率各路大军讨伐东吴, 派曹仁率数万兵马进攻濡须,也就是濡须口之战 。蒋济袭击羡溪,引诱敌军主将朱桓向羡溪增派援兵。

此战,曹仁有数万兵马,而东吴主将朱桓仅有五千兵马。因此,朱桓决定以逸待劳,同时,偃旗息鼓,伪装示弱,引诱曹仁来攻。曹仁果然中计,派其子曹泰突袭濡须城,又派遣将军常雕督领诸葛虔等人袭击中洲,曹仁亲率领一万人留在橐皋,作为曹泰等人的后援。

朱桓亲自率军抵挡曹泰,并派将军严圭攻击常雕等人。朱桓击败曹泰,随后又击败常雕,导致常雕被斩。常雕一路仅临阵战死的将士就高达千余人,只好撤退。

曹仁战败后,不久就去世了,时年五十六岁。一代名将,就此陨落。

曹仁为什么被称为天人将军?

曹仁被称为天人将军是因为在江陵保卫战中,曹仁英勇善战,冲散了敌军的包围圈,成功将牛金救出,赢得了“天人将军”的美名

曹仁之所以号称“天人将军”,其实主要与周瑜有关。众所周知,曹操在建安十三年(208)赤壁之战失利后,便撤回北方,而令曹仁镇守南郡江陵城。东吴名将周瑜则趁机率军攻夺江陵,在此情况下,江陵之战爆发。

江陵之战持续一年左右,在此期间,曹仁和周瑜之间互有胜负。在其中的一次具体战役中,由于曹仁表现英勇,获得了“天人将军”的称号。

历史概述

可知曹仁之所以被称为天人将军,与他英勇援救部将牛金及其士卒有关。当时周瑜率军数万人意欲夺取曹仁驻守的江陵,吴军前锋数千人已经到达江陵城下。曹仁见此情况,招募了三百勇士交予牛金,令其前去迎敌。

由于众寡悬殊,牛金很快就被吴军团团包围,情况十分危险。身为主帅的曹仁,见此情形非但没有退缩,反倒要前去援救牛金。于是乎,曹仁披甲上阵,率领几十个精锐骑兵出城救援牛金。

曹仁武力过人、势不可挡,很快就冲散了敌军的包围圈,成功将牛金救出。然而,牛金的部众还有一些尚未脱离敌军的包围,曹仁于是再次发起了冲锋,成功将牛金的这些部众也救了出来。

周瑜的前锋军本就是水军为主,自然不敌曹仁的精锐骑兵。见到曹仁如此英勇善战,周瑜的前锋部队很快就撤退了。曹仁安然无恙地回到城中后,部下陈矫等人大为惊叹,盛赞曹仁为“天人”。至此,曹仁“天人将军”的称号传遍魏军乃至整个三国。

朱桓中洲拒天人什么意思

朱桓(176年-238年),字休穆,吴郡吴县(今江苏省苏州市)人,东汉末至三国时代东吴的重要武将。以勇烈闻名,曾在濡须口击败魏国名将曹仁;多次抵御曹魏的侵扰,官拜前将军、青州牧,假节,封嘉兴侯。赤乌元年(公元238年)病死,时年六十二岁。

中洲拒天人——出自《三国演义》第八十五回“刘先主遗诏托孤儿 诸葛亮安居平五路”。

黄初三年九月,曹丕派大将军曹仁率军挥师进逼濡须城,采取声东击西的谋略,引诱朱桓分兵救援羡溪,然后率步骑数万直扑濡须城。朱桓急令派往羡溪的援兵返回,但曹仁已兵临城下。朱桓只有5000余守城部队,人心惶惶。朱桓向将士分析敌之不利己之有利条件,激励必胜信心,并下令偃旗息鼓,外示形弱,引诱曹军攻城,果然,曹仁令其子曹泰率兵攻城。又派将军常雕、王双等乘油船,袭击吴军眷属住地中洲。蒋济以不可贸然涉险劝阻,曹仁不听。朱桓临敌不惧,亲自率部众抵御曹泰,适时发起迅猛反击,焚毁曹营,曹泰战败,撤军途中,朱桓趁势反攻,斩常雕,俘王双。歼灭魏军千余人,朱桓军大获全胜。

“天人”即是指曹魏名将曹仁,在江陵保卫战中,周瑜率兵攻打南郡时,曹仁部下牛金出城搦战,被围,曹仁亲自出城拔之,救出牛金后,然而牛金的三百士兵依然被困,曹仁再度突入重围,带牛金军杀出,其锐气迫使吴军后退。回来后陈矫说:将军真乃天人也。

“中洲”三国时期吴国,今湖北长江枝江沱水间。

文言文哪篇有将军真乃天人也

从平荆州,以仁行征南将军,留屯江陵,拒吴将周瑜。瑜将数万众来攻,前锋数千人始至,仁登城望之,乃募得三百人,遣部曲将牛金逆与挑战。贼多,金众少,遂为所围。长史陈矫俱在城上,望见金等垂没,左右皆失色。仁意气奋怒甚,谓左右取马来,矫等共援持之。谓仁曰:“贼众盛,不可当也。假使弃数百人何苦,而将军以身赴之!”仁不应,遂被甲上马,将其麾下壮士数十骑出城。去贼百馀步,迫沟,矫等以为仁当住沟上,为金形势也,仁径渡沟直前,冲入贼围,金等乃得解。馀众未尽出,仁复直还突之,拔出金兵,亡其数人,贼众乃退。矫等初见仁出,皆惧,及见仁还,乃叹曰:“将军真天人也!”

 ——《三国志·魏书》卷九《曹仁传》

却说王植密唤从事胡班听令曰:“关某背丞相而逃,又于路杀太守并守关将校,死罪不轻!此人武勇难敌。汝今晚点一千军围住馆驿,一人一个火把,待三更时分,一齐放火;不问是谁,尽皆烧死!吾亦自引军接应。”胡班领命,便点起军士,密将干柴引火之物,搬于馆驿门首,约时举事。胡班寻思:“我久闻关云长之名,不识如何模样,试往窥之。”乃至驿中,问驿吏曰:“关将军在何处?”答曰:“正厅上观书者是也。”胡班潜至厅前,见关公左手绰髯,于灯下凭几看书。班见了,失声叹曰:“真天人也!”

--《三国演义》第二十七回 美髯公千里走单骑 汉寿侯五关斩六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