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时期九江叫柴桑;

九江市是江西省地级市,是一座有着2200多年历史的江南名城,九江位于长江和京九铁路两大经济开发带交叉点,是长江中游区域中心港口城市,是中国首批5个沿江对外开放城市之一;

九江市全境东西长270公里,南北宽140公里,总面积1、88万平方公里,占江西省总面积的11、3%,2013年年末,全市总人口为478、94万人,其中市区规划面积118平方公里,建成区面积48、4平方公里。

三国时期九江叫什么 三国时期九江称呼

1、三国时期九江叫江东,指长江以东地区,古人以东为左,故又称江左。长江在自金陵以上至九江一段为南北走向,古有中原进入南方吴地的主要渡口,江之东地区称为“江东”。江东素以文化繁荣、经济富庶著称。

2、历史变迁

古以中原为中心,长江以南为外,外即表,故称江南为“江表”。江表,又因位于长江之东,所以又称“江东”。晋、南朝之时,称江东为“江左”。唐开元年间设江南东道于江东地区,唐后期专称江东为“江南”。

三国时江东是孙吴政权的属地,所为也有把孙吴统治的全部地区都叫“江东”。

请问江西省九江三国时期叫什么?

楼上说了那么多.绝对是在扯淡.鄙视!!!

三国时期九江是叫“柴桑郡”,周公瑾的点将台就在今天九江市中心的“烟水亭”,已经作为一个景点了,九江人都清楚.

直接了当,绝对正确!

三国时期柴桑是现在哪里?

三国时期柴桑是现在的江西省九江市柴桑区。

柴桑区是庐山风景区的重要组成部分,留有三国诸葛亮、周瑜、东晋陶侃、陶潜、南宋岳飞和明朱元璋等历代名人的胜迹和传闻。先后发掘有新石器时代晚期战国遗址10处,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有陶渊明的陶靖节祠、陶靖节墓、岳母姚太夫人墓。

柴桑区,古称柴桑县,原名九江县,为江西省九江市市辖区,是东晋著名诗人陶渊明的故乡,民族英雄岳飞的第二故乡。

柴桑区位于江西省北部,九江市西部,长江中游南岸,庐山西麓。东倚浔阳区、濂溪区、庐山风景区,南邻庐山市、共青城市、德安县,西接瑞昌市,北与湖北省黄梅县、武穴市隔长江为界,东北部飞地江洲镇四面环水,为长江冲积岛,隔鄱阳湖与湖口县相望,隔长江与湖北省黄梅县、安徽省宿松县为界。

扩展资料:

柴桑区全境东西长62公里,南北宽57公里,总面积911平方公里,是江湖平原与低山丘陵相混交连地区,属于鄱阳湖冲积平原和江南丘陵相混地形地貌,呈西南高而东北低,东南和西南为低山高丘,中部多丘陵岗地,东北和西北部沿江滨湖一带地势平坦,有赤湖、官湖、江洲、新洲等冲积平原和洲地。

柴桑区,现下辖7个镇、5个乡、3个场、1个经济技术开发区,区政府驻沙河街镇,总人口33.16万(2015年末数据)。

柴桑区地理位置佳,交通便利,有九江庐山机场、京九铁路沙北编组站、京九铁路、昌九城际铁路、武九高铁、福银高速公路、都九高速公路、105国道、九(江)瑞(昌)公路,北有长江黄金水道54公里。境内岷山乡一带地区是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赣北革命根据地。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柴桑(江西省九江市辖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