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出背景:

2014年11月17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澳大利亚联邦议会发表题为《携手追寻中澳发展梦想并肩实现地区繁荣稳定》的重要演讲,指出中国是一个拥有13亿多人口的大国,是人群中的大块头,其他人肯定要看看大块头要怎么走、怎么动,会不会撞到自己,会不会堵了自己的路,会不会占了自己的地盘。针对这些疑问,习主席用了“三个不动摇”,阐述中国和平发展道路和亚太政策,让世界进一步了解中国、信任中国、支持中国。

内容:

1、中国坚持和平发展,决心不会动摇;

2、中国

我国政治上三个不动摇是什么?

问题有些含混,列举几个供你参考:
1.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其中包括,坚持事实求是的思想路线不动摇,高举邓小平理论旗帜不动摇,坚持“两手抓”不动摇!
2.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共产党员要保持先进性、体现时代要求,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必须坚持三个不动摇:一是坚持共产主义理想信念不动摇;二是坚持党的宗旨不动摇;三是坚持艰苦奋斗、敬业奉献的精神不动摇.
3.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不知道你是不是问这个)
第一,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关键是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由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决定的,是由社会主义社会的根本任务所规定的.
第二,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必须始终坚持改革开放.
第三,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必须始终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第四,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必须把改革开放同四项基本原则统一起来,要警惕右,但主要是防止“左”.

坚持宪法确定的三个不动摇是什么?

1、全党必须毫不动摇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聚精会神抓好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

努力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打下坚实物质基础。

2、全党必须毫不动摇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根本是坚持党的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做到头脑清醒、立场坚定,矢志不移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3、全党必须毫不动摇坚持改革开放,发挥群众首创精神,勇于自我革命,勇于推进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文化创新以及其他各方面创新,坚定不移实施对外开放基本国策,决不能安于现状、墨守成规。

新形势下,党领导人民全面深化改革,是为了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

扩展资料

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关键在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党要管党必须从党内政治生活管起,从严治党必须从党内政治生活严起。开展严肃认真的党内政治生活,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在长期实践中,我们党坚持把开展严肃认真的党内政治生活作为党的建设重要任务来抓。

形成了以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和自我批评、民主集中制、严明党的纪律等为主要内容的党内政治生活基本规范,为巩固党的团结和集中统一、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增强党的生机活力积累了丰富经验,为保证完成党在各个历史时期中心任务发挥了重要作用。

三个不动摇是什么

胡锦涛强调,要处理好发展和稳定的关系,始终坚持一手抓改革发展,一手抓团结稳定,自觉做到“三个不动摇”。
一是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新疆的问题归根到底要靠加快发展、科学发展来解决。只有坚持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使新疆经济社会发展取得长足进步、各族群众生活得到明显改善,才能更加坚定各族群众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心和决心。
二是要坚持维护社会大局稳定不动摇。社会稳定是新疆发展的前提和保障。要坚持稳定压倒一切的思想,把维护新疆稳定作为当前新疆最重要最紧迫的任务,把促进改革发展同维护社会稳定有机结合起来,确保新疆社会大局稳定。
三是要坚持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不动摇。民族团结是新疆各族人民的生命线,是做好新疆一切工作的重要保证。
http://daily.cnnb.com.cn/dnsb/html/2009-08/26/content_114246.htm

三大历史贡献三个永不动摇三个关系重要意义

三个“永不动摇”:“历史和人民选择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事业是正确的,必须长期坚持、永不动摇;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开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正确的,必须长期坚持、永不动摇;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扎根中国大地、吸纳人类文明优秀成果、独立自主实现国家发展的战略是正确的,必须长期坚持、永不动摇”。三个“永不动摇”是从历史演变中得出的深刻历史启示,是已被实践反复证明的历史真理,更是我们党、国家和人民在面向未来的伟大征程中立于不败之地的关键所在。
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永不动摇,是实现民族复兴伟业的根本前提
中华民族在几千年的历史发展中创造了悠久灿烂的文明,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举世公认的巨大贡献。但近代以来,在西方列强的一再侵略下,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华民族遭受了前所未有的苦难。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成为近代以来中国人民最为重大的历史任务。谁能够带领人民完成这个历史任务,谁就能够成为引领中国社会发展方向的领导力量。为挽救民族危亡,农民阶级、地主阶级、资产阶级改良派和资产阶级革命派先后登上历史舞台,但最终都因其自身的局限性,没能承担起救国救民的历史重任。直到中国共产党成立后,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命运才真正有了转机,民族复兴大业迎来了伟大转折。
中国共产党95年波澜壮阔的历史,其实就是一部党带领人民共筑民族复兴伟业的艰苦奋斗史和艰难创业史。1921年,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党成立后第二年,就在中国人民面前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带领人民历经艰难困苦,打败日本帝国主义,推翻国民党反动统治,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在1949年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新中国成立以后,党又紧紧依靠人民,完成了社会主义革命,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实现了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社会变革,开启了以工业化为中心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党团结带领人民进行了改革开放这场新的伟大革命,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极大解放和发展了社会生产力,极大增强了社会发展活力,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途命运。今天,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人民生活不断改善,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持续上升,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展现出无比光明的前景。
历史和现实充分证明,“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中国共产党成为领导中华民族复兴伟业的核心力量,是近百年来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永不动摇,是符合人民利益和民族发展的必然选择,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根本前提。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永不动摇,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创造人民美好生活的根本保证
“方向决定道路,道路决定命运。”定什么向、走什么路,是能否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问题。鸦片战争之后,为寻找一条近代中国救亡图存的道路,无数仁人志士进行了不屈奋斗和艰辛探索:改朝换代的太平天国运动、“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洋务运动、君主立宪的戊戌维新、“扶清灭洋”的义和团运动、矢志“民主共和”的辛亥革命……每一种思想,每一条道路,在当时的历史环境下都有一定的进步意义,但都没有从根本上改变中华民族的落后面貌,都没有解决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历史性课题。
当中华儿女又一次站在历史选择的十字路口时,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的成功,给中国提供了走社会主义道路这个全新的选择。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指导下,几代中国共产党人沿着社会主义方向进行着不懈探索,终于找到了适合中国国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鞋子合脚才能走得快,道路正确才能走得远。中国走什么样的道路,关键是看这条道路是否符合生产力发展要求,是否体现人民利益。50年时间,中国人均GDP增长超过200倍;30年时间,中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人均预期寿命已领先中高收入国家……中国创造了人类社会发展史上惊天动地的发展奇迹。
回首历史,我们得出一个坚定的结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有先进理论指导、有实践措施支撑的发展模式和发展方向,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民族复兴的必由之路。
坚持扎根中国大地、吸纳人类文明优秀成果、独立自主实现国家发展的战略永不动摇,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
战略是关系一个政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生存和发展的全局性、根本性问题。95年来,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扎根中国大地,以实事求是为原则,以维护国家独立和统一为统领,在吸收借鉴人类文明优秀成果的同时,积极探索独立自主解决中国问题的发展战略。
革命年代,“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列主义,但没有送来农村包围城市,没有送来“枪杆子里面出政权”。在进行了长期艰难的探索后,我们党终于独立自主地开辟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最终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建国后,我们党带领人民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在历经失误和挫折之后,成功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正是得益于立足基本国情的理论创新、独立自主的发展战略,我们党带领人民造就了中国奇迹。
只有扎根中国大地,才能把握好中国国情。只有吸纳人类文明优秀成果,才能始终走在世界前列。只有独立自主实现国家发展,才能有效维护国家利益。我们党带领人民实现国家发展的战略,也必将为人类对更好社会制度的探索提供中国方案。
“凡是过去,皆为序章。”现在,我们已经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面向未来,面对挑战,只有深刻领会并长期坚持三个“永不动摇”,才能筑牢民族复兴的强大根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