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青海、甘肃、宁夏、陕西、山西、河北、辽宁、吉林、黑龙江、北京、天津13个省市。

“三北”防护林工程是指在中国三北地区建设的大型人工林业生态工程。中国政府为改善生态环境,于1978年决定把这项工程列为国家经济建设的重要项目。 “三北”防护林体系东起黑龙江宾县,西至新疆的乌孜别里山口,北抵北部边境,南沿海河、永定河、汾和、渭河、洮河下游、喇昆仑山。

三北防护林跨哪13个省区?

包括新疆、青海、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山西、河北、辽宁、吉林、黑龙江、北京、天津等13个省、市、自治区的559个县(旗、区、市)。

“三北”防护林工程是指在中国三北地区(西北、华北和东北)建设的大型人工林业生态工程。中国政府为改善生态环境,于1979年决定把这项工程列为国家经济建设的重要项目。工程规划期限为70年,分七期工程进行,已经启动第五期工程建设。

扩展资料

目标任务:

在保护好现有植被的基础上,完善提高,加快发展,到2020年,森林覆盖率达到12%。平原农区建成区域性防护林体系,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显著增强。沙化土地扩展趋势得到基本遏制,水土流失得到不同程度的治理,土地承载力和人口环境容量明显增强。

到2050年,完成三北工程规划建设任务,使森林覆盖率达到并稳定在15%左右,风沙危害和水土流失得到有效控制,生态环境和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从根本上得到改善,建成比较完善的森林生态体系、比较发达的林业产业体系和比较繁荣的生态文化体系。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三北”防护林工程

三北防护林是哪三北不包括的省?

河南。

“三北”防护林体系工程是一项正在我国北方实施的宏伟生态建设工程。“三北”防护林工程东西长约4480千米,南北宽560~1460千米,规划范围包括陕西、甘肃、宁夏、青海、新疆、山西、河北、北京、天津、内蒙古、辽宁、吉林、黑龙江共13个省、自治区、直辖市。

河南不属于“三北”防护林的规划范围。

三北防护林的意义:

主要是减缓东北,华北,西北的土地荒漠化,以改善自然环境。

三北防护林建设走出了一条符合三北地区实际和国情的生态建设道路,成为我国生态建设的一面旗帜,为我们开展大型生态建设积累了丰富经验,也增强了我们实现秀美山川建设目标的信心。不仅如此,三北工程已成为我国政府重视生态建设的标志性工程,具有重要的世界意义。

产生了重要的国际影响。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是一项利在当代、功在千秋的伟大工程,不仅是中国生态环境建设的重大工程,也是全球生态环境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北防护林是哪三北?

“三北”防护林工程是地跨东北西部、华北北部和西北大部分地区,包括我国北方13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551个县(旗、市、区),总面积406.9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42.4%,接近我国的半壁河山。

坚持久久为功、创新体制机制、完善政策措施、巩固和发展祖国北疆绿色生态屏障。2018年11月30日,三北工程建设40周年总结表彰大会在北京召开。

扩展资料

建设三北工程是改善生态环境,减少自然灾害,维护生存空间的战略需要。三北地区分布着中国的八大沙漠、四大沙地和广袤的戈壁,总面积达149万平方千米,约占全国风沙化土地面积的85%,形成了东起黑龙江西至新疆的万里风沙线。这一地区风蚀沙埋严重,沙尘暴频繁。

从上世纪60年代初到70年代末的近20年间,有669万公顷土地沙漠化,有1300多万公顷农田遭受风沙危害,粮食产量低而不稳,有1000多万公顷草场由于沙化、盐渍化,牧草严重退化,有数以百计的水库变成沙库。据调查,三北地区在上世纪50~60年代,沙漠化土地每年扩展1560平方千米;70~80年代初,沙漠化土地每年扩展2100平方千米。

参考资料:

新华网-三北防护林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