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先生有可能进占甘肃、陕西,近迫河南,甚至在夺得长安后把蜀汉的都城迁过去——这必将是个非常艰苦而漫长的征伐过程。

但也要看到,街亭之失后,诸葛只活了六年,因为他过分操劳。若他能保有街亭,继续进军,他的劳心劳力绝对不会逊于失去街亭的状况,很可能去世的更早,那么,在无人能继的情况下,蜀汉又会被打回去。

而就蜀魏拼了个你死我活的时候,孙吴抓住机会北上,坐收渔利,然后一统天下。

若马谡没失街亭,那后果会怎样?

天知道会怎么样~~嘻~~因为历史从来就没有“如果”、“若”这样的假设去重来~~

万一非要霸蛮纠结,那么,诸葛先生有可能进占甘肃、陕西,近迫河南,甚至在夺得长安后把蜀汉的都城迁过去——这必将是个非常艰苦而漫长的征伐过程。

但也要看到,街亭之失后,诸葛只活了六年,因为他过分操劳。若他能保有街亭,继续进军,他的劳心劳力绝对不会逊于失去街亭的状况,很可能死得更快,那么,在无人能继的情况下,蜀汉又会被打回去。

而就蜀魏拼了个你死我活的时候,孙吴逮着机会北上,坐收渔利,然后一统天下,也许会是介个样子的吧。

诸葛亮第一次北伐时,如果没有马谡失街亭,三国将是怎样的态势呢?

诸葛亮第一次北伐时,如果没有马谡失街亭,那么结果也不会有太多的改变,最多就是在魏军主力赶到前,诸葛亮有机会多从占领地区迁走一些当地的居民而已。

夷陵之败以后,蜀军损失惨重,在经过了6年的休养生息以后,虽然蜀军得到了一定的恢复,但是相比魏军还有所不如,按照夷陵之战和蜀汉灭亡时蜀军的人数推算,此时诸葛亮所能动员的北伐大军也不过只有5万人左右。诸葛亮之所以选择出祁山,就是因为第一次北伐时蜀军实力有限,还不具备和魏军在长安决战的能力,因此以疑兵吸引魏军出祁山,主力则抓紧时间夺取陇右,然后依托陇右和魏军对抗。

不过诸葛亮出祁山以后,虽然得到了南安、天水、安定三郡的相应,但是雍州刺史郭淮在上邽还有相当的兵力,陇西、广魏两郡也有魏军地方部队驻守,西北面还有凉州魏军。因此他需要派马谡守住街亭,阻挡魏国的援军,为平定陇右残余争取时间。

如果马谡在街亭挡住了张郃,那么确实对蜀汉是一大利好,但是魏军的主力在击败赵云这一路疑兵以后,可以继续增援张郃强攻街亭。而且马超围攻祁山时,夏侯渊曾经率军走陈仓狭道前往救援,所以即使蜀军守住街亭,兵力上占绝对优势的魏军也可以分兵陈仓狭道增援陇右。

因此蜀军很难在魏军主力抵达前扫平陇右的魏军,在这种情况下,比较理想的结果是蜀军将南安、天水的居民多迁移一些回蜀汉,但是要占领陇右,是不现实的。

诸葛亮第一次北伐时,确实声势惊人,南安、天水、安定三郡不战而降,兵锋直指长安。曹睿亲至长安坐镇,这是诸葛亮六出祁山中,兵势最大的一次了。可街亭一失,为什么诸葛亮就脆败了呢?

街亭,厄三路要道,一是入川,二是陇右,三是渭南。蜀军街亭一失,如不回军,不仅粮草供给不上,而且魏军随时可趁蜀中空虚之际,派兵入蜀,抄了诸葛亮老巢。所以历史上对马谡失街亭一战都是差评。

如果街亭不失,诸葛亮能成功收复汉室江山吗?结论是不能。诸葛亮本身也没指望一战定江山,他的第一步战略目标是打下长安,然后以关中平原为基础,进一步经略中原。战略上走的是刘邦的老路。所以他先出陇右,免得攻打长安时两面受敌。

从魏的应对看,还是及时和正确的,特别是曹睿亲临长安,和派张郃直击街亭。先说兵力,蜀军一出祁山,几乎是倾全国精兵了,顶了天大约10万人马。魏驻守这一带的兵马,加上长安的夏侯楙,大约5万人,还分散在各关口要隘,故一开始是被动的。而洛阳曹睿拱卫京师的,有十万人马,而且都是精兵。交张郃五万人马,打不下街亭也不要紧,在街亭相峙就足以让蜀军如鲠在喉,时时担心粮道和后方了。曹睿去了长安,洛阳守军几乎都去长安而不用分兵留守,这样总兵力上,魏军己是十五万对十万,占了优势。何况曹睿在长安,魏国其它各地必须勤王,兵会越来越多。以魏之国力,再聚十万兵力,应该没问题。

马谡如果没有丢失街亭,有可能继承诸葛亮的北伐大业吗?

如果马谡没有丢失街亭,诸葛亮第一次北伐也就不会失败,但是这样恐怕也无法继承诸葛亮的北伐大业,因为诸葛亮早就已经在心理默认蒋琬和姜维做他的接班人了。

“马谡失街亭”是历史上著名兵败事件,马谡私自违背诸葛亮军令,将营寨安在山上没有在当道扎营设防,结果被魏军放火围山,一败涂地,导致诸葛亮北伐失败而告终,回到汉中后“挥泪斩马谡”。

首先我们先来说明一下街亭的重要性,诸葛亮第一次北伐就攻克了天水、南安、安定三个郡县,只剩下陇西和广魏还没有攻陷,而郭淮的军队也被诸葛亮打的龟缩在上邽请求援军,此时魏国朝廷的援军要是想要支援陇右,就只有走街亭这一趟路才有可能,故而诸葛亮派遣马谡在要道扎营阻挡敌军,为大军攻取剩下的郡县争取时间,结果街亭失守,诸葛亮很有可能陷入被夹击的局势,所以北伐失败。

所以如果马谡不丢失街亭,诸葛亮就有机会割据陇右,而刘备生前对于马谡的评价也就被抵消了,但是要知道这样仍然不够他继承诸葛亮的北伐大业,要知道战场有时候并不在前线,而在于后方。

诸葛亮开府治事时候,大汉四万官员当中只有不到一百人被选进了丞相府做官员,其中包括杨仪和魏延,这两人可谓是诸葛亮的左膀右臂,但是不溶于水火,互相争衡,诸葛亮生前还好说,可以压制住这二人,但是死后就难免了。

所以诸葛亮才会在死前请刘禅任命顾大局的蒋琬接替自己的职位,因为蒋琬向来秉公执法,不会像杨仪这样心胸狭隘,而又特意提到姜维,因为他是外州人,军事才能不差,而且在蜀汉也不会担心他结党营私,所以马谡是注定无法成为继承诸葛亮大业的人。

要是当年马谡没有失街亭,三国将如何?

三国还是三国,不会有太大改变的。

因为魏国国力强盛,不会因为一次战役的失败而被灭,同时兔死狐悲,吴国也不会坐视魏国被灭,因为魏国一亡,吴国也就危险了,所以如果魏国危险,一定会求援吴国,就算是两国联盟再紧密,吴国也必然会为了自身的生存从背后出击,所以哪怕不失街亭,诸葛亮也会失败。

从战略角度上,蜀国的国力其实非常空虚,纵使有成都的沃野千里,也顶不住长期作战,木牛流马能加快运输,但它绝不是什么神奇的未来科技,作用是有限的。而且古代的战争是以人为本的,死亡的人需要时间生育,成长,训练来补充,而诸葛亮常年穷兵黩武,连续发动战争,本身就是为了报答刘备造成的不理智行为。

在战略上是不可行的。

最重要的是,就连他自己在隆中对都说,要等到“魏国有变”,两路齐发,才能获胜,可是这时,荆州兵能和他“两路齐发”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