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庆夫人就是土地婆婆。瑞庆是吉祥欢庆的意思,夫人代表土地,土地为阴,是为夫人。就是每家人供养的土地神。

土地神是古代中国传说中掌管一方土地的神仙,住在地下,是神仙中级别最低的。俗话说“别拿土地爷不当神仙”。在中国民间土地神的形象千姿百态,性格各异。作为地方保护神,流行于全国各地,旧时凡有人群居住的地方就有祀奉土地神的现象存在。

你有什么让人笑出猪叫声的笑话?

大唐贞观年间,有两个秀才在进京赶考途中遇到大雨,走进一座山王庙避雨。在庙里两人山南海北的各自聊着自己的经历,突热两人看到了庙像的一幅对子,左边写到:山皇老爷之位;右边写到:瑞庆夫人之位:两个秀才都知道,山皇老爷的夫人是长庆,而瑞庆则是土地爷的夫人;这瑞庆什时候改嫁给山皇老爷了呀?两秀才马上就在对联旁边各写了一首诗。甲写到:山皇老爷不要脸,偷娶瑞庆老夫人:若是土地老爷找到你,抽你皮来拔你筋。乙写到:山皇老爷不要怕,瑞庆夫人自愿嫁;土地老爷来找你,找个人来劝劝架。呵呵!雨住了,两人继续赶路,不日到达京城参加科举考试。说来也怪,两人文采都很出众...

安顺屯堡文化的当地信仰

宗教信仰是一个民族一个群体文化心态的体现。纵观人类社会生活当中,宗教意识是最直接最稳定的一种文化心态。它不为政治、经济所左右,不因地域环境所变迁。它较为全面而直观地体现了人们的行为方式和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和心理特点。作为自然群体的屯堡人,毫不例外也是宗教信仰的尊崇者。从某种意义上,由于特殊的历史背景、生存环境,屯堡人自落土贵州以后,面对环境的改变和土著的反抗,为求生存,那种对自然的依附心理,对神灵的崇拜心态更加虔诚,更加浓烈。

屯堡人的信仰不是单一型的,而是多元型的泛神论者。天上玉皇地下阎罗西方如来南海观音是屯堡人顶礼的菩萨,三清祖师牛马二王关帝孔圣汪公五显是屯堡人膜拜的神灵。可以说儒、释、道、巫的信仰观念,在屯堡人身上都有体现,以致庙宇寺观星罗棋布于屯堡山寨之中。一般村寨都有两三个,寨子大的有四五个之多。这些大大小小的寺庵观庙,供奉的各路菩萨各家神仙各位贤圣,把屯堡人引人到佛家“轮回”的心界、道家“人仙”的心境、儒家“仁义”的心仪。这种对神抵圣哲的偏执信奉和祈求,达到了家家有神完月月有佛事的程度。也正是这种痴迷的信仰心态,对外来教派的排斥,使曾经流行于安顺城区和少数民族村寨的天主教和基督教却难以跨入屯堡村寨一步。

屯堡人的宗教信仰对象大致可分为家族神、民间神、历史人物神。

家族神,不言而喻就是祖先崇拜。从宋以来到明清时代,宗族制度处于成熟发展阶段,儒家的“三纲五常”伦理道德观念得以加强,理学家们极力推行的“孝子百行之首”、“生民之德莫大于孝”,得到上至朝廷下到百姓的认可,讲究“孝道”成了中华民族礼奉的道德观。屯堡人的历史渊源和心理特质,根深蒂固地接纳了儒家的伦理观,把“忠孝仁义”、“君臣父子”等儒家思想作为做人的准则和教化的理念。在他们的心灵深处,坚信自己祖先的灵魂是永恒不灭的,是游离于身体之外的上天使者。不仅能够干预人世间的事情,给子孙后代带来吉凶祸福,而且列祖列宗饱经风霜,于战火中建功,于蛮荒中创业,值得后辈儿孙效仿尊崇。正是这种对祖先崇拜的强烈信仰,成了支撑他们顽强生存下去的精神支柱之一。

在家族崇拜中比较隆重的是清明节上祖坟、七祖节、续家谱。续家谱是屯堡人很重视的一件关系族人来龙去脉的大事。各姓的谱碟都详尽地记录了本姓她发展情况,记载了入黔始祖来自何方因何入黔的缘由,这对了解屯堡的历史,提供了有力的佐证。另外,有的谱书中列有族人要遵守的族规家训,这对规范族人的行为、教化本族后人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在屯堡村寨以族姓建有宗祠宗庙,祠内供奉历代先祖牌位。那是族人血脉崇拜的圣殿,是进行家训家规教化的课堂,是议事调解事端的场所。每年祭祖时节,合族人进行祭祀,缅怀祖先,教化族人。天龙镇的郑家祠堂,詹家屯的叶家祠堂等还保留比较完整,祭祖、拜佛活动仍不断举行,只不过远不如从前的声势。

走进屯堡人家的堂屋,第一眼见到的就是神龛上供奉的神榜和祖宗牌位。神榜正中有的写“天地君亲师位”,有的写“天地国亲师位”,“君”与“国”一字之差,却反映了历史的变迁。神榜左右列写有佛、儒、道众多神灵圣贤。有:炎黄昊帝、伏羲神龙、轩辕皇帝、先师孔子、十哲圣贤、关岳二帝、如意真人、文昌帝君、三官大帝、观音大士、文武财神、当值太岁、值日功曹、东厨司命、灶王府君、丑午二王等。神榜下方是镇宅的长生土地、瑞庆夫人。各种神榜所列圣灵各有不同,但都列有“某氏堂上,历代祖先,远近姻亲”。在他们心中,神灵不可少,祖宗不能忘。毕竟一脉相承,祖先在天之灵更会关注家族的兴旺和、发展。他们把眷眷的深情切切的希望虔诚地寄托在“晨昏三叩首,早晚一炉香”的顶礼膜拜上,或在初一或在十五或节庆或会口,把一年的丰收一家的吉祥一生的发展一辈的兴旺,乞求祖先和神灵的护佑。屯堡人的多神信仰,把佛家的轮回转世慈悲为怀、道家的劝善积德早升仙界、儒家的忠君孝道仁义礼信,潜移默化地融为一体,让天上地下山川河海的诸家神灵来护佑这一方的生灵。在众多的民间神中,有的管天地日月,有的管生老病死,有的管升官发财,有的管福寿平安。在一个个屯堡村寨的寺院庙观众,或独享祀奉,或佛道共处,同施恩则于屯堡善男信女们。屯堡人这种泛神论的心态,把他们适应环境的应变性、对待不同事物的包容性的心理潜质表现得让人折服。

屯堡是历史的行程,屯堡人是独特的社会群体,屯堡文化是特殊的人文遗珠,关于屯堡的故事,还有很多……

保家仙供奉数量有规定吗?

这个有明确的规定的一般[三教香火]和坛神, 三教香火分为:上三教:释迦佛 李老君 孔夫圣人 ,中三教:观音 七曲文昌梓潼帝君等 下三教 :王汝氏 舒东坡 拂也禅师。长生土地后宫瑞庆夫人

七月半烧袱纸怎样写引魂童子

看看下面这个图。

“烧包”指祭祖时焚化包封好的纸钱,是祭祀祖先的一种形式。袁枚《新齐谐·烧包》:“ 粤 人於七月半,多以纸钱封而焚之,名曰烧包,各以祀其先祖。”每年农历七月十五日为日本的“盂兰盆节”,也称“中元节”(一定意义上讲,中元节归属道教,盂兰盆节归属佛教),有些地方俗称“鬼节”、“施孤”,又称亡人节、七月半。“鬼节”,俗称“七月半”(有些地区为十三或十四)。

俗传去世的祖先七月初被阎王释放半月,故有七月初接祖,七月半送祖习俗。送祖时,纸钱冥财烧得很多,以便“祖先享用”。同时,在写有享用人姓名的纸封中装入钱纸,祭祀时焚烧,称“烧包”。年内过世者烧新包,多大操大办,过世一年以上者烧老包。无论贫富都要备下酒菜、纸钱祭奠亡人,以示对死去的先人的怀念。中元节一般是七天,又有新亡人和老亡人之分。三年内死的称新亡人,三年前死的称老亡人。

迷信说新老亡人这段时间要回家看看,还说新老亡人回来的时间并不相同,新亡人先回,老亡人后回。因此要分别祭奠。烧纸钱的时间选晚上夜深人静,先用石灰在院子里洒几个圈儿,说是把纸钱烧在圈儿里孤魂野鬼不敢来抢,然后一堆一堆地烧,烧时嘴里还要不住地念叨:“某某来领钱。”最后还要在圈外烧一堆,说是烧给孤魂野鬼的。亡人们回去的这一天,无论贫富都要做一餐好饭菜敬亡人,又叫“送亡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