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种浸种。首先肯定是要选择座果率高、产量高的无籽西瓜品种,从根本上提高座果率。选好种后对种子进行处理,使用新高脂膜拌种,不仅能够提高保温保湿能力,促进种子发芽,增强幼苗的生长能力。还能够预防地下害虫与病菌,防止感染种子,导致病虫害影响无籽西瓜的生长。合理的处理的种子不仅能够提高座果率,还能够增强抗病能力,避免产生一些不必要的损失。

2、肥水控制。在无籽西瓜进入花果期之后,要控制好浇水施肥量。不可施用过多,防止营养水分过多导致西瓜旺长,降低座果率。然后适当喷洒促花王等药剂,改变无籽西瓜的营养传输方向。促进顶梢的营养回流至结果枝条上,降低顶梢的生长能力。并且还要将主干的营养流向幼果,提高幼果的座果率,促进果实膨大。防止叶片营养过多出现肥大现象,还能够有效的提高田间通透性。

3、人工授粉。人工授粉是提高无籽西瓜座果率的关键措施。当无籽西瓜进入花期之后,在每天早上采集可授粉的雄花,放在湿度适宜的环境中。当雄花完全开放后,然后将花瓣反卷出来,再将其花柱放在雌花上涂抹,保证雌花能够全面均匀接收花粉,一般每朵雄花可授粉两朵雌花。当遇到阴雨天气不宜授粉的时候,可合理使用生长调节剂。但是要严格控制好用量,并且喷洒后要及时进行人工授粉。然后注意不可漏喷、防止浓度过高,导致果实畸形。

无籽西瓜坐瓜的关键技术措施有哪些?

提高无籽西瓜的坐果率首先必须科学配置授粉品种。因二倍体西瓜品种的花粉量大、生活力强,一般以普通二倍体西瓜品种做授粉品种较好。采用昆虫授粉时,无籽西瓜与授粉品种的比例约为3~4∶1;若用人工授粉品种,比例为8~10∶1。授粉品种的花期、熟性、坐果性应与无籽西瓜基本一致,但瓜形和瓜皮花纹应与无籽西瓜有明显区别。

三倍体无籽西瓜在栽培上常表现坐果困难,成为影响产量的一个重要因素,其原因除植株生长势旺、坐瓜节位高以外,子房孕性差、对花粉刺激敏感性差、影响雌花子房膨大是主要原因。为了促进坐果并使坐瓜整齐和成熟一致,应用人工辅助授粉。一般可在花期清晨采集含苞待放的授粉品种雄花,开放散粉后,将花瓣反卷,将雄蕊露出,在雌花的柱头上轻沾几次,使雌花柱头能均匀沾到花粉。1朵雄花可为1~3朵雌花授粉。

在阳台上种植无籽西瓜时,怎么解决无籽西瓜坐果难?

      一是适时定植。定植的时间应选择在霜降过后,土壤温度稳定在17℃以上,苗龄在30天左右,具有3片真叶的壮苗,苗龄过大移栽时容易伤根,栽后容易僵苗。移栽的方法:应选择无风的晴天,先挖一个深10~12厘米的孔(口径应大于营养钵),每穴放一棵苗,然后用手轻轻挤压紧实再围土,每穴浇水500~750克,浇足浸透,待水渗完后,再用周围的碎土封严营养钵,然后覆盖地膜,破膜放苗。破膜孔周围的地膜要用土压实,最为关键的栽培措施是肥、水运筹,应“肥”字当头,"水”字配合,特别要重视膨瓜肥。

      当幼果达鸡蛋大时,等果毛一退立即追肥。施肥时沿着地膜一侧的边际挖深10~15厘米、宽10厘米的小沟,亩施硫酸钾15千克,尿素20~30千克,并立即将小沟封严,施肥后结合灌水。据测试在膨瓜期间的吸水量占西瓜一生中的 75%,其中西瓜果实含水量高达 90%~92%。若膨瓜前期缺水,则瓜形扁、葫芦瓜多:中期缺水,则裂果、畸形果多;后期缺水,则果实空心皮厚,品质降低。所以,膨瓜期相对持水量到75%~90%为宜,直至成熟前一周为止,采收前5~6天停止浇水。若5月中下旬出现高温干早天气,会影响西瓜生长,并诱发病毒病。应适量浇水,以增加土壤湿度和近地面空气湿度,减少病毒病的发生。伏早期间应在傍晚或清晨地凉水凉时浇水,避免高温伤根。

    整枝和压蔓也是保证西瓜高产的两个重要措施,多采用双蔓式或三蔓式整枝。双蔓式自主蔓基部3~5节间留一个健壮子蔓,其余侧蔓全部除掉,主,侧蔓各留1~2个瓜。三蔓式留两个健壮子蔓,此法适宜于地力和施肥水平不高的地方采用,有时是为了减少养分消耗。可以采取摘顶,一般在果实坐稳以后,在坐瓜节位前保留10~15片叶打顶。压蔓的目的是定向定位,把瓜蔓均匀排列,以充分利用地力和阳光;定位的目的定生不守根,增加瓜的吸收面积。压蔓有明压和暗压两种,要因地制宜采用。

     侧蔓长到20~30厘米,主蔓长到50~60厘米时,在主蔓50厘米的地方进行第一次压蔓,以后每隔4~5节压一次。当瓜坐住以后,在瓜后3节处压1次,第二次压在瓜前3节处,以后每隔4~5节压一次。侧蔓一般压2~3次,压蔓时要拉直压紧。特别要注意两点:一是在结果处前后2节的不能压;二是清晨不能压,容易折伤瓜蔓,一定要在下午瓜蔓晒软后压蔓比较安全,多雨的地方可以采取理蔓的办法。

无籽西瓜的培育原理是什么?如何培育出无籽西瓜?

无籽西瓜的培育原理是浇水。无籽西瓜是由倍体西瓜的种子培育出来的,而倍体西瓜是由天然的倍体西瓜和经过诱变的四倍体西瓜杂交而成的。普通西瓜是倍体植物,即体内有两套染色体,用秋水仙素处理幼苗,使倍体西瓜植物的细胞染色体变成四倍体。这种四倍体西瓜能正常开花结果,种子也能正常发芽生长。然后用四倍体西瓜植株做母本,体西瓜植株做雄性父本进行两次,次得到种子,次体次的种子长成植株,由于还原过程中,同源染色体的联会配对混乱。

不能形成正常的配子,在开花时,雌蕊是用正常体西瓜授粉2次,刺激胚珠发育成果实,由于胚珠不发育成种子而果实却发育成种子,所以西瓜是无籽的。配置授粉品种,无籽西瓜的花粉发育不良,不能刺激雌花的子房,所以不能结瓜,栽培时必须同时栽培二倍体西瓜(教授平时种植的西瓜品种)作为授粉品种,配置比例为3~4比1。 无籽西瓜开花较晚,所以授粉品种晚5~7天种植,使其花期相遇。为提高坐瓜率,可采用人工授粉。种植地的选择和整地,选择深层沙壤土或沙质土,土层深度为25-30厘米。

基肥以农家肥为主,施用过磷酸钙(每亩20-25公斤)、硫酸钾(每亩2.5公斤)和植物灰(每亩40-50公斤),作为高床。留瓜、转瓜和垫瓜,一般是一株留一瓜,即选择在主蔓上留第二或第三瓜,也可选择在侧蔓上留第一或第二瓜作备用,如幼瓜长到鸡蛋大,选择留有果形、发育良好的定瓜。在西瓜膨大期,轻轻翻瓜2-3次,使其充分受光照而无阴阳面,可提高西瓜的甜度。

瓜下草圈可避免烂瓜和虫害。采收时,花后40天左右即可采收,也可根据附近卷须枯萎、西瓜茎毛脱落、尖端凹陷、条纹清晰、果粉退去、西瓜皮光亮和用手指扣击西瓜面产生沉闷声或用手拍打西瓜皮感觉有点动等情况来鉴定成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