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国维,把西方哲学、美学思想与中国古典哲学、美学相融合,研究哲学与美学,形成了独特的美学思想体系,继而攻词曲戏剧,后又治史学、古文字学、考古学。郭沫若称他为新史学的开山,他在教育、哲学、文学、戏曲、美学、史学、古文学等方面均有深诣和创新,为中华民族文化宝库留下了广博精深的学术遗产。梁启超,清朝光绪年间举人,中国近代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史学家、文学家。戊戌变法领袖之一、中国近代维新派、新法家代表人物。幼年时从师学习,八岁学为文,九岁能缀千言,17岁中举。后从师于康有为,成为资产阶级改良派的宣传家。陈寅恪

中国现代(民国时期)当代(建国后)的文学大师有那些?

中国现代(民国时期)当代(建国后)的文学大师有那些?

民国时期的国学大师章太炎及其弟子(钱玄同、刘文典、黄侃、周树人、周作人、朱希祖等);胡适;辜鸿铭;傅斯年;马寅初;钱穆;吴宓;清华四大导师(梁启超、陈寅恪、王国维、赵元任);诗人徐志摩,林徽因;林语堂;朱自清。建国后郭沫若、茅盾、巴金、老舍、曹禺、沈从文;陈忠实、史铁生、冰心、路遥等。再加上孙犁、余秋雨、季羡林、莫言、林清玄等。

建国后民国时期的保险单有没有兑现

你可以打保监会的相关电话咨询一下。一般是可以兑现的。

民国时期与现代

您好。

民国是指孙中山先生领导的国民党于1911年在南京成立的新的 *** 。从1911年到1949年,是民国时期,1949年,蒋介石的领导国民党被我们现在的党给打败了,所以民国时期就结束了。

谁是中国近现代及当代的文学大师?

司马牛 我国近现代及当代,有没有大师级作家?一些人认为,不仅有,而且不少。见于书籍和媒体的如:“就总体而论,并综合以往和当前学术界众多研究者相近于‘文学大师’的观点,研究者们对以下作家……都曾程度不同的论述和触及过,他们是:鲁迅、周作人、胡适、郭沫若、茅盾、郁达夫、林语堂、夏衍、田汉、徐志摩、朱自清、闻一多、沈从文、老舍、巴金、冰心、钱钟书、胡风、曹禺、梁实秋、张爱玲、艾青、金庸等……其中有的堪称文学大师,基本上已有共识,如鲁迅、胡适、沈从文等,有的尚待更充分、更深入的研究,如周作人、郁达夫等”。“‘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大师风采展’……第一展馆最大,展出的是巴金、茅盾、老舍、沈从文;第二展馆为冰心、丁玲、萧乾;第三展馆为胡风、臧克家;第四展馆为孙犁”。“深切缅怀文学大师钱钟书”。“陕西纪念现实主义文学大师柳青”。“张洁,一个真正的文学大师”。“中国现代文学大师施蛰存”。“展览还完整还原了艾青、萧军、姚雪垠、叶君健四位文学大师生前的书房”。“被大陆文学界某些人奉为文学大师的王小波”。“北京师范大学教授王一川也封过几位‘文学大师’,最后在一片哗然中寂然无声。不久前,两家杂志展开了一场在二十年当代文学中‘寻找大师’的活动,候选人有十九位——王蒙、余华、王朔、刘震云、马原、莫言、张炜、舒婷、史铁生、张承志、韩少功、李锐、王安忆、汪曾祺、格非、苏童、尤凤伟、陈忠实、贾平凹。无论如何,不能说这个名单有绝对经典性和权威性,但是具有代表性”。“……新概念作文大赛一等奖得主,是王蒙、余华、格非、曹文轩、赵长天、叶兆言等文学大师公认的最具才华的青年作家”。等等。 且不必说李敖先生经常挂在嘴上的“我李大师”了。 更不必说,超文学——文化大师余秋雨先生了。 然而,另外一些人则认为,“文学大师”这顶桂冠可不能随便戴。他们说,近百年来中国谁也戴不上。鲁迅吗?不行。鲁迅的最大成就是杂文,而杂文算不算文学尚有争议。他的散文还可以。小说水平一般,一是手法陈旧,跟不上世界潮流;二是概念化。最大问题在于,鲁迅没有长篇小说,只有一个两万多字的中短篇《阿Q正传》。有人说,拿不出长篇,大师且不论,当作家都不够资格。(牛按:大师标准、作家资格是哪个权威机构或人士定的,待考。) 一位论者断言,岂只无大师,当代中国甚至不知大师为何物。 看来,这个问题争议颇大,也挺深奥,大概属于学术问题吧。我可不敢无知妄说,只是罗列几种说法而已。 假若一定要我发表点意见,那么,我想说的是,鲁迅先生既然啥也不是,干脆归入草根阵营,而且当个头儿,我一定全力支援!

民国时期有那些散文大家

泛黄的记忆就会刺痛我的

神经,时刻提醒着我,你要过得

比任何人都好,总有一天,那些人会求

我办事,到时候,我会给它们重重一击,让

他们尝尝被人羞辱的滋味,

也许是这不公的老天爷给我的优

惠,使我炼就坚强的内心,呵,我要感激你么

为什么中国当代没有文学大师

文学大师的标准怎么定义呢,如果以诺贝尔奖的话,莫言已经算是了。文无第一,武无第二。一千个人的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而且现在文学作品太多,不断重新整理人的眼球,我们这代人的大师,可能要数十年后的人,根据沉淀下来的作品来评判吧

中国民国时期有那些才子和才女

四大才子:徐志摩、郁达夫、邵洵美、戴望舒。

四大才女:吕碧城、萧红、石评梅、张爱玲。:mythe3./viewthread.php?tid=108408&page=1

民国时期国学大师误入歧途

民国时期的有:钱穆、胡适、陈寅恪、王国维、冯友兰、蔡元培、郭沫若,章太炎、金岳霖,汤用彤

民国时期的学者有哪些

顾颉刚,冯友兰,陈寅恪等等。

顾诵坤(1893.5.8-1980.12.25),字铭坚,号颉刚;小名双庆,笔名有余毅、铭坚等。

汉人,江苏苏州人。中国现代著名历史学家、民俗学家,古史辨学派创始人,现代历史地理学和民俗学的开拓者、奠基人。

1920年,顾颉刚毕业于北京大学,后历任厦门大学、中山大学、燕京大学、北京大学、云南大学、兰州大学等校教授。新中国成立后,任中国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研究员、中国民间文艺研究会副主席、民主促进会中央委员等职。

冯友兰(1895.12.04~1990.11.26),字芝生,河南省南阳市唐河县祁仪镇人。中国当代著名哲学家、教育家。1918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1924年获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哲学博士学位。回国后,任清华大学教授、哲学系主任、文学院院长,西南联合大学教授、文学院院长;第四届全国人大代表,第二至四届政协委员,第六、七届全国政协常委。曾获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印度德里大学、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名誉文学博士。

陈寅恪(1890.7.3—1969.10.7),字鹤寿,江西修水人。中国现代最负盛名的集历史学家、古典文学研究家、语言学家、诗人于一身的百年难见的人物,与叶企孙、潘光旦、梅贻琦一起被列为清华大学百年历史上四大哲人,与吕思勉、陈垣、钱穆并称为“前辈史学四大家” 。先后任职任教于清华大学、西南联大、广西大学、燕京大学、中山大学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