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朱元璋:杀尽江南百万兵,腰间宝剑血犹腥。山僧不识英雄主,只管哓哓问姓名。
2、王阳明:此心光明,亦复何言。
3、杨继盛:浩气还太虚,丹心照千古,生平未报恩,留作忠魂补。
4、大明诏书:义武奋扬,跳梁者,虽强必戮。
5、刘綎:阵乱,綎中流矢,伤左臂,又战, 复伤右臂、犹鏖战不已, 内外断绝,面中一刀,截去半颊,犹左右冲突, 手歼数十人而已。
6、袁崇焕:一生事业总成空, 半世功名在梦中。 死后不愁无勇将, 忠魂依旧守辽东。
读北京国子监朱元璋的霸气圣旨,看明朝大学生冒着生命危险读书
“左庙右学”的意思是,游人不出孔庙,便可到国子监。
北京国子监是中国古代最高学府和教育管理机构。对读书人来说,十年寒窗也罢,三更灯火五更鸡也好,若一日能入国子监,再多的辛苦也不过是天降大任于斯人之前的磨练而已——
一脚跨入集贤门,就看到了太学门东侧的校训,这校训和今天大学里的校训不同,是明朝五位皇帝为国子监提写的圣谕。
最霸气的当属明太祖朱元璋训示太学生们的一道圣谕:
原文如下:
明太祖朴实无华的文风居然让我这个百年之后的老百姓都看懂了!真是应了朱明皇的话,圣旨要“大的小的都要知道,贤的愚的都要省得。”
这道圣谕褒奖一人,贬斥一人,褒贬之时,彰显了明太祖从严治学的教育理念。
明代国子监在洪武中期的发展达到了有明一朝空前绝后的高度,这一局面的出现,既是朱元璋对国子监教育的高度重视,也和国子监祭酒宋讷的努力息息相关。
《明史 宋讷传》中是这样说的,当时的国子监,功臣们的子弟都去上学,再加上贡士(明清两代科举制度中,会试被录取者称贡士)一共几千人。宋讷严立学规,整天端坐讲课,从不虚度光阴,夜里常常就住在学舍。洪武十八年开进士科,太学生就占了三分之二,太祖为此十分高兴。
宋讷善终后,朱元璋不得已换了个老秀才做祭酒,学生松懈起来,朱元璋觉得“用着他好生坏事”。
于是朱元璋委派了新的祭酒,重新严格治学。结果在洪武二十七年,1394年,闹出了意外,太学生赵麟因为不满国子监学规严苛,有饿死,吊死学生现象,就贴出一张“没头帖子”,挑战师道尊严。
这件事情,迅速传到了朱元璋的耳朵里,他法外用刑,斩杀赵麟,并在国子监竖起一根长竿,将赵麟的脑袋挂在上面示众。
不仅如此,朱元璋还召集国子监全体师生训话,明确了不好好学习,不仅自己有性命之忧,家人也有被诛连的危险。
“ 全家发向烟瘴地面去,或充军,或充吏,或做首领官。”
每天从同学的人头下走过,想想自己一家老小的性命均在自己身上,试问哪个太学生还敢造次?明太祖果然霸气!
朱元璋是一个吃过苦的人,他懂得读书是天下最幸福的事情,自然痛恨那些虚度光阴败坏学风的学子。只是,他见过太多的杀戮,心未免冷酷了些。
反观今天的教育,未免唏嘘一番,朱元璋的校训可以多刻几块让学生们都看看,知道曾经有一个时代,大学生们在用自己的身家性命读书。
朱元璋出上联:天作棋盘星作子,谁人敢下?刘伯温的下联霸气侧漏
朱元璋,大明王朝开国皇帝,原本出身贫寒的他,通过不懈努力,吃了数不清的苦,缔造了难以复制的传奇。在封建社会几百位皇帝中,论名气,朱元璋仅次于秦皇汉武唐宗宋祖;论能力,位列前十没问题,甚至挤进前五;论开创帝业的苦难指数,如果他称第二,没有人敢自称第一,汉高祖刘邦都不行。
历代史学家对朱元璋评价很高,《明史》:“崛起布衣,奄奠海宇,西汉以后所未有也。”众所周知,《明史》是请朝廷编修,清朝入关后的首位皇帝顺治,对朱元璋钦佩有加,在顺治心目中,朱元璋太牛了,谁也比不上他。顺治曾称颂:“朕以为,历代贤君,莫如洪武。”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朱元璋也不是完美的帝王,最大的缺点是杀气太重,诛杀太多功臣,就连一直追随他,且被他称作汉之萧何的李善长,都未能得以善终。几百年过去了,回顾朱元璋的所作所为,世人无法站在道德制高点评论是非功过,人都有自私的一面,朱元璋之所以下狠手,目的很简单,是想让江山稳固。
平心而论,朱元璋的文化程度不高,并非他不喜欢读书,而是与他的出身条件有关。若论文化水平,朱元璋跟刘邦差不多,低于绝大多数帝王,跟精通满、汉、蒙古语的乾隆相比,更是相去甚远。但是,朱元璋称帝后,非常重视教育,下令设科取士,恢复以前的科举考试。
因早年家贫,吃饭都成问题,父母没有能力供朱元璋读书,很小就做了牧童,替村里地主放牛。当皇帝之后,本着活到老学到老的精神,尽管朱元璋忙于朝政,却能挤出时间学习,并给太子朱标请来博学多才的老师,希望太子可以成为满腹经纶之人,日后更好地治理天下。
俗话说,勤能补拙,经过刻苦学习,朱元璋知识储备量激增,不可同日而语,写得一手好书法。康有为曾说:“明太祖书雄强无敌,惟笔画稍欠法度,然雅拙中不乏挺拔。”另外,朱元璋的诗词水平也有很大提高,留下上百首作品,其中《金鸡报晓》颇为知名:“鸡叫一声撅一撅,鸡叫两声撅两撅;三声唤出扶桑来,扫退残星与晓月。”
前两句俗不可耐,简直连打油诗都算不上,后两句却令人拍手叫绝,尤其是“扫退残星与晓月”,一般人写不出来,可与李白的“疑是银河落九天”媲美。除了书法和诗词,朱元璋的对联功底也十分了得。朱元璋以“风吹马尾千条线”为上联,让皇太孙朱允炆和皇子朱棣对下联。
朱允炆想了一会,给的下联是“雨打羊毛一片膻”,尽管对仗工整,却不够大气。朱棣就不同了,他的下联为“日照龙鳞万点金”,表现出不甘平庸的雄心壮志。据说,朱元璋与足智多谋的刘伯温,也经常切磋对联,并留下一段趣事。
有一天,刘伯温汇报完工作后,正准备转身离开,朱元璋把他叫住,张口说出一个上联:“天作棋盘星作子,谁人敢下?”刘伯温沉默不语,并不是对不出来,而是不敢,因为上联有“天子”二字,面对生性多疑的皇帝,一定要处处谨慎。
朱元璋看出刘伯温的担心,笑着说:“无论你对出什么下联,朕都恕你无罪。”既然有皇帝的承诺,刘伯温悬着的心放了下来,略微思索一下,就对出下联 :“地为琵琶路为弦,哪个敢弹?” 不得不说,刘伯温的下联霸气侧漏,格局也相当大,堪称经典之对。
有网友给出的下联是“雷为战鼓电为棰,风云际会”,也是相当的不错。如果让你来对,能否对出下联呢?不妨尝试一下。
朱棣霸气遗诏,是真实存在的吗?有什么依据呢?
真的,此遗诏成为国策!朱棣是明朝最有魄力的帝王,没有之一。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大明的铜钱供应日渐紧张,而大明又缺少银矿,导致通货紧缩加剧。
朱棣试图用瓷器当货币,用于国际贸易之中。不仅在与朝鲜、日本、蒙古、越南等国贸易中使用瓷器支付,还让郑和下西洋,开展官方贸易,使用瓷器支付,建立国际贸易准则。
公元1424年,朱棣第五次远征漠北,后来班师途中因病驾崩,留下遗诏:我朝国势之尊,超迈前古,其驭北虏西番南岛西洋诸夷,无汉之和亲,无唐之结盟,无宋之纳岁薄币,亦无兄弟敌国之礼。后来的大明皇帝都以此为行为准则。
朱元璋用一副对联评价徐天德,22字道尽大明第一功臣
很多朋友都知道,朱元璋从小家里穷,没有读过书。为了吃上饭,不得不去做和尚。
但人家天纵英才,幼年没机会读书,不代表他以后不会请人教着认字啊。我们晓得,朱元璋不但识了字,而且还会写文章,《朱氏世德碑》就是他写的。
不但会写文章,他还会作对联。
明朝建立之后,他送过一副对联给徐达徐天德——
破虏平蛮,功贯古今人第一
出将入相,才兼文武世无双
(图片来源网络,感谢原作者,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世上套路太深,我们称赞他人的时候,很容易溢美。什么是溢美呢?就是过誉,言过其实。
那么,朱元璋赞美徐达,是不是也如此呢?徐达虽为淮西二十四将之首,公认的大明开国第一功臣,但朱元璋说他是古今第一人,文武世无双,徐达是否当得上呢?
(图片来源网络,感谢原作者,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我们不如来看看《明史》。
《明史》是清朝张廷玉等人编撰,乾隆皇帝钦准的。《明史》发行的时候,距离明朝灭亡已近一百年,与朱元璋的时代有近四百年。如此长的时间,显然有利于人们跳出当时的历史情境,以后人的眼光去公允地评价。
那么,清朝人是怎样看待徐达的呢?
“达言简虑精……与下同甘苦”;每攻下一个地方,“闾井宴然,民不苦兵”,“归朝之日,单车就舍,延礼儒生,谈议终日,雍雍如也”,“持重有谋,功高不伐,自古名世之佐无以过之”。
(图片来源网络,感谢原作者,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这些话的意思很明白,徐达不喜欢说多话,但遇事考虑周;与部下同甘共苦,对百姓充满感情;在京城很低调,打了胜仗回家,骑着单车回家——哦错了,那时还没单车——没有回避肃静开路,也没有前呼后拥;对读书人彬彬有礼,跟他们很谈得来。一句话,他有勇有谋,居功不傲——从古至今,那些出名的功臣,没有一个比得过他的。
前面说了,《明史》是经过了乾隆皇帝点头认可的,因此,这些话,也可以当成是乾隆皇帝对徐达的高度评价。
如此看来,朱元璋对徐达的评价,堪称中允。
袁崇焕纪念馆的 “掉哪妈,顶硬上” 真的是袁崇焕将军说过的吗?明史有无记载?
掉哪妈,顶硬上来自民间传说。
作为当年一手建起袁崇焕纪念园的水南村老书记,建起袁崇焕纪念园也是钟灵觉人生中最得意的一件事。他称,“顶硬上”这句话当初就是来自于他整理的袁崇焕民间传说,当年建园时为上这句话大家还讨论过,最终都决定用。
“顶硬上”是广东白话,意思是死撑,袁督师带兵打仗时常用这句话,有时候前面加了助语词“掉哪妈”,这些都是有民间传说的。
“不是为了好看,只是觉得有群众基础的东西肯定是好东西,这些话来自于民间关于袁督师的传说,一般通俗的反而更能为大家接受,纪念园管理方应该将这块牌子恢复上去。”
扩展资料
管理方过度敏感 何须拆下袁崇焕金句
东莞石碣袁崇焕纪念园的袁崇焕雕像基座铭牌上原本刻有一句传神的“六字金句”——掉哪妈!顶硬上!据说这“六字金句”是袁崇焕带兵打仗时的口头禅;
“掉哪妈”是众人骂昏君的语气助词,而“顶硬上”则反映袁崇焕轻骑护京一事的艰难重重。“六字金句”的照片曾一度在微博上热传,而今该铭牌已被拆下。
本来只是史实的真实还原,一句充满地方特色的语言,往大处说,这是历史语言文化的原生态表现;往小处说,这六个字给到纪念园的游客还原了一个栩栩如生还有点可爱的明朝将领袁崇焕。虽称不上风雅,却不失地道风味。
无法再觅六字神采的游客当然不解,纪念园管理方的过度敏感也让人感到困惑。拆除铭牌只会是对历史景点的一种破坏,如果说有拆除的必要,理由顶多是以“语言粗俗”勉强应付。
然而,分辨语言粗俗的界限在哪里,这值得商榷。“掉哪妈,顶硬上”确是一句脏话,但脏话到底脏在哪里,还得视场合而定。
参考资料来源:南方网-"掉哪妈!顶硬上!" 袁崇焕金句东莞惹争议
参考资料来源:广东新闻网-管理方过度敏感 何须拆下袁崇焕金句
明神宗万历皇帝实录当中跟臣子有一段经典的对话,是明史精华。提到了臣下批评皇帝喝酒之类的问题
我记得是大理寺左评事雒于仁在万历十七年十二月写的一本奏疏《酒色财气疏》引发的,然后万历气不过,就找来申时行等打算惩罚雒于仁。应该是以下文字: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二百一十九 万历十八年正月甲辰朔
上御毓德宫召辅臣申时行许国王锡爵王家屏入见于西室,御榻东向,时行等西向跪,至词贺,元旦新春又以不瞻睹天颜,叩头候起居。
上曰:“朕之疾已痼矣。”时行等对曰:“皇上春秋鼎盛,神气充盈,但能加意调摄,自然勿药有喜,不必过虑。”
上曰:“朕昨年为心肝二经之火时常举发,头目眩晕,胸膈胀满,近调理稍,可又为雒于仁奏本肆口妄言,触起朕怒,以致肝火复发,至今未愈。”时行等奏:“圣躬关系最重,无知小臣,狂戆轻率,不足以动圣意。”
上以雒于仁本手授时行云:“先生每看这本,说朕酒色财气,试为朕一评。”时行方展疏,未及对。上遽云:“他说朕好酒,谁人不饮酒?若酒后持刀舞剑非帝王举动,岂有是事?又说朕好色,偏宠贵妃郑氏。朕只因郑氏勤劳,朕每至一宫他必相随,朝夕间小心侍奉勤劳。如恭妃王氏,他有长子,朕著他调护照管,母子相依,所以不能朝夕侍奉,何尝有偏?他说朕贪财,因受张鲸贿赂,所以用他。昨年李沂也这等说。朕为天子,富有四海,天下之财皆朕之财,朕若贪张鲸之财,何不抄没了他?又说朕尚气,古云少时戒之在色,壮时戒之在斗,斗即是气,朕岂不知?但人孰无气?且如先生每也有童仆家人,难道更不责治?如今内侍宫人等或有触犯及失误差使的,也曾杖责,然亦有疾疫死者,如何说都是杖死?先生每将这本去票拟重处。”时行等对曰:“此无知小臣,误听道路之言,轻率渎奏。”
上曰:“他还是出位沽名!”时行等对曰:“他既沽名,皇上若重处之,适成其名,反损皇上圣德。唯容不较,乃见圣德之盛。”复以其疏缴置御前。
上沉吟答曰:“这也说的是,到不事损了朕德,却损了朕度。”时行等对曰:“圣上圣度如天地,何所不容?”
上复取其疏,再授时行使详阅之。时行稍阅大意,上连语曰:“朕气他不过,必须重处!”时行云:“此本原是轻信讹传,若票拟处分,传之四方,反以为实。臣等愚见,皇上宜照旧留中为是,容臣等载之史书,传之万世,使万世颂皇上为尧舜之君。”复以其疏送御前。
上复云:“如何设法处他?”时行等云:“此本既不可发出,亦无他法处之。还望皇上宽宥臣等,传语本寺堂官使之去任可也。”上首肯,天颜稍和:“因先生每是亲近之臣,朕有举动先生每还知道些,安有是事?”时行对曰:“九重深邃,宫闱秘密,臣等也不能详知。何况疏远小臣?”
上曰:“人臣事君,该知道理。如今没个尊卑,上下信口胡说。先年御史党杰也曾数落我,我也容了。如今雒于仁亦然,因不曾惩创,所以如此。”时行等曰:“人臣进言,虽出忠爱,然须从容和婉,臣等常时惟事体不得不言者,方敢陈奏,臣等岂敢不与皇上同心?如此小臣,臣等亦岂敢回护?只是以圣德圣躬为重。”
上曰:“先生每尚知尊卑上下,他每小臣却这等放肆!近来只见议论纷纷,以正为邪,以邪为正,一本论的还未及览,又有一本辩的,使朕应接不暇。朕如今张灯后看字,不甚分明,如何能一一遍览?这等殊不成个朝纲。先生每为朕股肱,也要做个张主。时行等对曰:“臣等才薄望轻,因鉴人前覆辙,一应事体,上则禀皇上之独断,下则付外廷之公论,所以不敢擅自主张。”
上曰:“不然,朕就是心,先生每是股肱,心非股肱安能运动?朕既委任,先生每有何畏避?还要替朕主张?任劳任怨不要推诿。”时行等叩头谢曰:“皇上以腹心股肱优待臣等,臣等敢不尽心图报?任劳任怨,四字臣等当书之座右,朝夕服膺。”
语毕,时行复进曰:“皇上近来进药否?”上曰:“朕日每进药二次。”时行等云:“皇上须慎重拣选良药。”
上曰:“医书朕也常看,脉理朕都知道。”时行等云:“皇上宜以保养圣躬为重,清心寡欲戒怒平情,圣体自然康豫矣。”时行等又云:“臣等久不瞻睹天颜,今日幸蒙宣召刍荛之见,敢不一一倾吐近来。皇上朝讲稀疏,外廷日切悬望。今圣体常欲静摄,臣等亦不敢数数烦劳起居,但一月之间或三四次间一临朝,亦足以慰群情之瞻仰。”
上曰:“朕疾愈岂不欲出?即如祖宗庙祀大典也要亲行,圣母生身大恩,也要时常定省。只是腰痛脚软,行走不便。”时行等又云:“册立东宫系宗社大计,望皇上蚤定。”
上曰:“朕知之。朕无嫡子,长幼自有定序。郑妃再三陈请,恐外间有疑,但长子犹弱,欲俟其壮健,使出就外才放心。”时行等又云:“皇长子年已九龄,蒙养豫教正在今日,宜令出阁读书。”
上曰:“人资性不同,或生而知之,或学而知之,或困而知之,也要生来自然聪明,安能一一教训?”时行等对曰:“资禀赋于天,学问成于人,虽有睿哲之资,未有不教而能成者。须及时豫教,乃能成德。”
上曰:“朕已知之,先生每回阁去罢。”仍命各赐酒饭,时行等叩头谢,遂出去宫门数十武。
明史 汤和传 里面有几句话 请大家帮忙翻译一下
1:臣犬马齿长
臣犬马,齿长,臣愿效犬马,但年纪大了.
2:太祖闻而“衔”之 其中的衔字
通"嫌"
3:见布衣时故交遗老,欢如也
见贫穷时的故交遗老,非常高兴
4:既而倭寇上海,帝患之,顾谓和曰:“卿虽老,强为朕一行。”
勉强
月小天高
评价明代内阁“虽无相名,实有相职,既有相职,却无相权,既无相权,却有相实”这句话是谁说的?出处在哪?
这些话是后世研究明史的学者总结的。具体到每一句,没有正正好一样文字的出处。
但是大体意思基本出自《明史》《明外史》或者《世宗实录》之类的明朝史书。
比如在《世宗实录》嘉靖六年十月戊辰条目下,大学士张璁上疏,:“。。。今之内阁,宰相职也。。。“ 这句话的意思等于就是: 虽无相名,实有相职。
其他那些文字,没精力一一查证。但是基本都是这样来的(主要方向就是明代那几个权臣的传记)。有兴趣的同学,可以按以上线索去翻一翻史书。
其实这些话本身也是满有意思的(乍一看就是个绕口令):
【虽无相名,实有相职】
那是说从朱元璋时期,明代就严禁设置丞相。所以没有“相名”。
但是皇帝偷懒不干活,又需要帮手治理国家,所以设置内阁学士(开始只是皇帝的秘书班子),然后内阁权力越来越重,内阁首辅大臣变成了实际的丞相职务。这就是"实有相职"。
【既有相职,却无相权】
但是皇帝也对内阁留了一手,虽然把票拟权力给了内阁,但是皇帝保留了批红权,最终拍板的还是皇帝自己。所以从这点来说,明代内阁首辅比起过去的丞相差了那么一个拍板的权利。所以是“却无相权”。
【既无相权,却有相实】
但是到了名臣张居正时代,万历皇帝年岁还小,啥都听从,于是票拟权(内阁自己拥有)和批红权(通过太监首领冯宝以及皇太后来搞定)全部都被张居正掌控了,所以名义上当时内阁没有相权,但是实际上却是什么权力都有,这就是“却有相实”。
明史中的一句话,求翻译
明太祖进了城,全部把大小官员和父老乡亲召集起来告诉他们说:“元朝的政治腐败扰民,战争经常发生,我是来为人民清除祸乱罢了,请各位向往常一样安定不动。贤能的人我有礼貌的任用他,旧的政府官员有阻碍的清除掉他,官员不得施行贪婪残暴的政策祸害我的老百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