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体方法如下:

1、做好坐拉品质检查,这要求品检员有良好的观察能力和判断能力。

2、做好生产线品质巡查工作,这个岗位的品管员不仅要有良好的观察能力、判断能力,还要有良好的分析能力和沟通能力,还有有一定的工艺技术知识和工程知识。

3、做好生产线的材料、半成品、良品、不良品的标识和摆放。

4、做好生产线生产工艺文件、工程文件和品检文件的摆放,并且要保证此类文件的有效性。

5、做好品质样板的签订、摆放和使用。

6、做好不良品、不良现象

如何做好现场质量管理

导语:现场质量管理实施涉及人、机、料、法、环、测,是一项系统工程,人、机、料、法、环、测要达到预定的标准,过程才会稳定受控,产品一致性才会好。那么,企业该如何做好现场的质量管理呢?

一、做好过程识别和结果应用

只有清楚每道工序和每个岗位的要求及相互关系,现场质量管理才会有效,因此回答清楚过程方法的十三个问题,即:要弄清本工序顾客是谁?供方是谁?要输出/输入什么?对输出/输入的衡量标准是什么?子过程、资源、人的资格、方法、指标等的要求只有对自己所从事的过程一清二楚,明白过程只要有一点不受控或不稳定,输出(结果)就会不稳定和永远做不到一致性不断寻找发现问题的机会并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把过程识别的结果应用到流程、控制计划、岗位责任书、岗位作业指导书中去,才能起到有效作用。

二、建立质量预防体系

我们要建立起一套针对产品实现全过程的监控体系、监控指标,真正实现适时问题预警并及时处理闭环。

1、要识别好控制项目、要求:按工序/工艺流程列出要控制的特性参数/预警项目、工艺参数、控制要求、控制项目定出产品特殊特性明细表,过程特殊特性明细表并制订控制计划,按控制计划制订作业指导文件(明确应用的统计技术、方法,需预警项目、预警级别)。最终形成按工艺流程顺序的预警项目明细表。

2、要定义好变异/预警:确定各预警项目、特性参数的变异判定准则或预警基准条件并形成文件。定义出各特性参数/预警项目在什么情况下是变异/需预警。

3、要明确反馈流程:制订质量预警逐级反馈责任表,明确出现变异/需质量预警时如何反馈、提交,限定时间、明确责任人。

4、明确预警问题的处置和闭环:制订变异/预警的问题的处置和闭环管理办法,明确各环节的责任(分级处理反馈/提交、问题的处置和闭环),处置不了的逐级提交。

三、管理好人、机、料、法、环、测各项工作

1、人员(操作者、作业人员)管理。

(1)明确不同岗位人员能力需求,确保其能力是胜任的。

(2)岗前培训(包含新员工与转岗员工),要进行岗位应知应会、岗位技能及相关技术文件培训如何做好现场质量管理工作如何做好现场质量管理工作。对设备操作人员进行设备操作证培训,培训后经过理论考试安全、设备、工艺、质量现场考试合格,取得设备操作证和上岗证,才具备岗位资格。

(3)持证员工调换岗位(离岗3个月以上)后重新上岗,必须经过重新考试和审批,目的是控制随意安排岗位调换而产生质量问题。

(4)操作证年审,每年组织一次由设备、质量、工艺人员组成的考核组对所有岗位生产者进行一次现场考试(考前针对每一个具体岗位出考试题)。全部通过继续正常上岗,否则必须经过培训、重新考试通过才能正常上岗。

(5)质量意识培训,每年举行质量问题曝光及至少两次以上成功失败案例培训,并签订质量协议。

(6)鼓励员工参与现场管理,以加强对过程控制和改进。

2、设备管理。

建立完善设备台帐和设备档案,并对关键设备进行标识,做好设备三级保养,设备点检,技术状态鉴定,设备精度周期检定,预检预修,设备大项修,特殊过程设备认可,设备故障统计分析等。

3、物料管理(包括原材料、半成品、成品)。

原辅材料或外购外协件进厂要检验合格领料和入库时要检查外观质量和防护状态,弄清楚各种标识的含义并注意标识的保护和传递。上下工序物料要把关,互检外观和关键尺寸。做好产品防护,批次管理检验和试验状态标识、可追溯性标识、流转标识要注意标识本身的区分,要不易混淆,不易脱落,相关人员必须确保能够识别标识,一些后续工序不易识别前面是否已经加工的一些工序应增加标识。

4、作业方法管理。

作业方法要明确,要提供正确、完整、统一和清晰的产品图样、设计文件、技术标准、工程规范、验收准则及特殊特性、DFMEA文件、设备操作维护保养规程等。技术工艺文件(临时)更改(换发)要闭环管理,强调更改传达到位没有?执行没有?相应的产品标识要求,相关的返工、返修,执行有什么问题,相关文件的处理,临时更改的截止、回收及回收后的检查等。

5、工作环境管理。

要创造满足生产需要的环境条件,并符合环境保护和职业健康安全的法律、法规的要求作好安全生产、文明生产、定置管理、工艺卫生和现场管理。

6、测量控制管理。

(1)建立检测试设备管理制度,完善量检具点检卡,量检具周期检定、使用监督,量检具更新,测量系统分析。

(2)落实两个“三检制”:自检、专检、互检首检、巡检、完工检。

(3)过程监视:对工序质量特性识别,工序质量检查应用SPC、QAS等系统开展质量特性的统计分析如何做好现场质量管理工作品质管理。

(4)全员监控:通过控制每一个过程特性来控制每一个产品质量特性,通过每一个产品质量特性的零问题来确保每一个零件的零缺陷,以每一个零件的零缺陷来确保每一台整机的零故障,制定《过程全员监控分工明细表》明确监控内容,监控频次,评价频次,责任人责任岗位。完善控制计划与三本台帐即工装台帐、设备台帐、质量台帐。

(5)产品与过程确认。批产前要做产品与过程确认,包括产品全尺寸检验、可靠性试验、工艺验证、生产能力、工序能力、操作人员等确认。

(6)过程评价与激励。建立质量指标控制体系,从产品技术经济指标到岗位责任制,从统计方法、考核内容到奖惩制度都必须体现落实质量管理要求,提高执行力的'思想,充实现场质量责任制内容,细化质量指标,推行员工个人月度岗位质量评价制度,明确质量考核规定,实行员工即时激励,质量贡献(星级员工)奖励等措施。

拓展阅读:现场质量管理制度

一、项目部质量安全例会制度:

项目部每一周一次进行安全、质量例会和每周的班前会制度,强化全员安全、质量意识,提高防范安全事故和质量事故的能力,为确保工程顺利进行。

1、检查上次例会议定事项的落实情况,分析未完成事项原因。

2、检查分析工程项目施工进度计划完成情况,提出下一阶段进

度目标落实措施。

3、检查分析工程项目质量,安全状态,针对存在问题提出(整改)措施。

4、检查工程质量核定及工程款(人工工资)支付情况。

5、解决一些需要协调(处理)的有关事项。

二、项目部评比及奖罚制度:

项目经理部按项目工资总额的5%作为质量、安全奖励基金,由项目质量、安全管理领导小组考核使用,项目考核内容为:

1、科室质量、安全管理考核;

2、工段班组质量、安全考核;

3、质量安全事故处罚;

4、各单位工程质量责任人考核奖罚。

做到职责明确、奖罚分明,充分调动全体员工,搞好工程质量的积极性,坚持做到奖罚兑现。

三、工序三检及交检制度:

严格执行质量三检制,层层严把关,上道工序验收不合格,不得进行下道工序施工。

1、各分部、分项工程,尤其是隐蔽工程每个工序施工完成,必须班组自检。未达到合格不予验收。

2、班组自检合格后,由项目部施工质量管理人员验收,验收通过再通知公司技术人员进行验收。

3、公司验收后,通知监理,由监理组织业主、设计、质监等有关部门代表参加验收。发现问题及时整改,整改合格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施工,并履行鉴字手续。

4、对连续作业的工作,实行交接班制度,各个施工环节,上一班人员必须对下接班人员进行质量、技术、数据交接(交底),并做好交接记录,保证施工质量不受影响。

四、质量与经济挂勾制度:

为保证工程质量、实现计划目标,项目部建立一套工程质量管理体系,完善各项管理制度,把各项内容,计划目标作为一项硬指标,与经济利益挂勾,对目标计划未实现,项目管理人员扣工资总额20%,并全年奖金扣发,目标计划实现,公司给予表彰,经济奖励、晋级、高功等。按照“谁分管,谁负责”的原则,明确任务和目标,分清职责,严格遵循一级抓好一级。

项目经理由企业管理部门考核。项目部其它管理人员和班组长由项目经理负责考核,考核的结果作为分配的依据。

五、设计交底与技术交底制度

设计交底与技术交底是工程施工前一项重要内容:1、在开工前建设单位必须提交完整、正式工程施工图纸数套。

2、在设计技术交底前,总工程师应组织项目部工程技术人员熟悉设计文件,对图纸以施工图册为单位进行审阅,对图纸中存在的问题应记录,以书面形式打字成文。

3、为了减少图纸的差错,将图纸中可能存在的质量隐患与问题消灭在工程施工之前,使图纸更不符合工程施工现场具体要求。

4、设计技术交底与设计图纸会审,由建设单位负责组织召开,由设计单位负责将设计意图、工艺布置、结构设计特点、工艺要求、施工技术要求、施工技

术措施和有关注意事项进行认真细致的交底,并对参加会议的各单位提出疑问,存在问题和需要解决的问题进行答疑、研究、协商、拟定解决的问题的方法。

5、设计技术交底的目的是为了使建设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了解工程设计特点和设计意图,正确掌握关键部位的质量要求,保证工程施工质量顺利进展。

6、技术交底:以设计图纸施工质量计划、工艺流程、施工工艺。质量检验评定为依据,分别以书面形式向班组做交底,并在实施过程中做跟踪检查。

六、挂牌制度

建筑、安装工程施工项目,必须实行挂牌制度,使整个项目全员都了解国家有关方针、政策、法令、法规及公司有关规定制度。了解工程中所使用的机械操作规程,了解工程中所用建筑材料、技术指标参数,使用方法和工艺。

1、国家有关政策、方针、法令、法规、需要上墙挂牌。

2、公司有关规章、制度、技术措施,需要上墙挂牌。

3、各级人员质量、安全职责、责任制,需要上墙挂牌。

4、建筑材料使用应分规格、分型号、分堆进行标识挂牌。

5、施工机械操作规程应分类挂牌。

6、施工区域易发生危险地段(部位)应标识挂牌。

七、原材料及施工检验制度:

原材料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工程质量关键问题,把好材料供应关,做好供方的评审工作,合格供方和合格材料方可采购,并做好验证工作,严格进行检查验收,不合格材料严禁使用,并及时进行退货清场。

1、每进一批材料均应有出厂合格证(质保书)。

2、钢筋、红砖、水泥进场后,必须由监理或业主现场抽样,检测试验,合格后,方可用于工程中。

3、砂要求含泥量,泥块含量,筛分析试验,淡化砂,还需有氯离子含量试验,石子要有压碎指标试验,试验不合格,不准使用。

4、塑钢窗,要用三项指标、角强度试验,其它材料试验按有关规定执行。

八、搅拌站管理制度和计量设施精度控制措施:

(一) 管理制度:

1、搅拌站场地周围应设置统一围档并搭建防雨操作栅。

2、搅拌站机体应安装平衡、牢固,并有接地或接零保护装置,并设专人负责操作,定期进行维护和保养。

3、黄砂、石子骨料集中堆放在搅拌站围档内并按级配做好标识。

4、当班作业完毕后,及时清理干净,并要确保搅拌站场地内排水畅通。配电箱应及时关闭上锁。

5、施工所用的配合比要明示挂牌,材料必须过磅计量。后台专人负责监护,应接受监理傍站人员监督,并按规定做好试块留置工作。

(二)、计量设施精度及控制措施。

2、随时做好水灰比控制,当黄沙含水量变化较大时,应及时调整用水量。并做好坍落度测试。

3、搅拌时间根据砼坍落度要求确定,一般不少于60 秒。

九、现场材料、设备存放管理办法:

(一) 钢筋加工场

1、钢筋机械安装应平衡、牢固,要有接地或接零保护装置和可靠的安全操作防护装置。并由专人负责操作定期维护保养,当班人作业完毕后,及时清理干净,如场地内的钢筋头和杂物。

2、钢筋堆放应搭好堆放架子,按不同规格,分类堆放,做好标识,同时保持场地排水畅通,并有防雨设施,以免生锈。

(二) 模板加工场

1、各种电动工具的电源配电箱内,按操作规程,加装漏触电保护器,并有专人负责操作,定期检查维护。

2、凡需加工的模板料应按规格堆放整齐,并做好标识,当使用完拆模后,应及时清理干净。

3、模板加工场内严禁吸烟,并悬挂,禁止烟火警告牌,同时配备足够的灭火器等消防器材。

(三) 砂石料堆场:

砂石料堆场,统一设置在搅拌站内,并对堆料场地做好硬化地处理。进入堆场的砂石料应按不同级配,规格分类堆放,并做好标识,确保原材料在使用过程中的质量控制。

(四) 砖块堆场:

进入工地的砖块统一堆放,在各个区指定场地内。并按规定的高度码放整齐。同时及时清扫使用后的砖块碎屑杂场,保持作业区内的环境整洁。

(五) 钢管堆场:

凡进入工地使用钢管应在各作业区指定场地内,整齐堆放,不得随意乱堆。当使用完毕后,拆除的钢管应堆放整齐,若不再使用,应将钢管及时移到工地指定堆场堆放整齐。

如何做好现场质量管理工作

那么首先我觉得如何做好现场质量管理工作,现场质量管理以生产现象为对象,以对生产现象影响产品质量有关因素和质量行为的控制和管理为核心,通过有效过程识别,明确流程,建立质量预防体系,建立质控点,制定严格的现场监督,检验和评价制度以及质量改进制度等,使整个生产过程中的工序质量处在严格的控制状态,从而确保生产现场稳定生产出严格的一个产品现场质量管理设施及人机料法环测试一项系统工程人机料法环测要达到预定的一个标准。过程才会稳定,数控产品一致性才会好。

只有清楚每道工序和每个岗位的要求及相互关系,现场质量管理才会有效。因此,回答清楚过程方法的第13个问题,既要弄清楚等工序,顾客是谁,供方是谁,要输出输入,什么会输出,输入的衡量标准是什么。第二,有认识好控制项目要求按工序工艺流程出控制特性参数。要明确反馈流程,制定质量预警,逐级反馈责任表,明确出现变异需质量预警时如何反馈,提交时限定时间,明确责任人。质量意识培训,每年举行质量问题,曝光其至少两次以上成功失败案件培训,并签订质量协议。

鼓励员工参与现场管理,以加强对过程控制的一个改进,建立完善设备台。障和社会障碍,并对关键设备进行标示,做好设备三级保养,设备点检技术状态鉴定。

如何做好现场品质管理?

1。做好坐拉品质检查。这位要求品检员有良好的观察能力和判断能力。

2。做好生产线品质巡查工作。这个岗位的品管员不仅要有良好的观察能力、判断能力,还要有良好的分析能力和沟通能力,还有有一定的工艺技术知识和工程知识。

3。做好生产线的材料、半成品、良品、不良品的标识和摆放。

4。做好生产线生产工艺文件、工程文件和品检文件的摆放,并且要保证此类文件的有效性。

5。做好品质样板的签订、摆放和使用。

6。做好不良品、不良现象和不良问题的跟进改善工作,确保品质改善工作确定做到位并且有效。

7。及时做好与各相关部门的沟通协商,及时寻找出现问题的原因并寻找改善问题的方法(包括临时解决方法和长远改善保证方法)

8。确保品质检查记录的准确性、有效性及可追溯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