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骤如下:

1、查看报纸刊印时间。因为新闻具有时效性,养成查看时间的习惯,可以确保消息获取的准确性;

2、选择热点栏目或者自己感兴趣的栏目进行初步筛选,节省阅读时间;

3、阅读新闻标题。因为新闻标题是整篇新闻的浓缩和精华,可以在几秒之内掌握一个新闻事实;

4、阅读新闻消息的第一段。因为新闻稿的撰写不同于一般的文章,采用倒金字塔结构,重要的内容一般在前面。尤其是新闻消息的第一段,基本上就是通篇新闻的梗概。如果时间仓促,可以从第一段获取新闻的时间、地点、人

如何阅读英文报刊杂志

我可以以很快的速度阅读报纸,但读过之后都弄不清文章的大意。这个问题让我困惑。 我们很少逐词地精读报刊上的文章,因为它与我们的生活无大碍。我们通常采取浏览的方式,读到哪儿算哪儿。在我们浏览用母语写的报刊文章时,我们就这样做,也就可以应付了。即便在读用我们的母语写的文章,要想完全 理解它并记住它的内容,我们也必须备加仔细。

你可以试 试以下方法:

1)慢读。你大可不必以极快的速度读某篇文章。没有人在追你。你可以以你认为适宜的速度读下去。

2)不要试图读一整张英语报纸。你可以挑选一篇你感兴趣的文章,仔细阅读。

3)在阅读时,记下文章的中心思想。在读每一段文字时,要记下每一段谈论了有关中心思想的哪些内容。你没有必要理解每一个单词,但必须抓住总体意思。注意句子间的连接方式,以便你能抓住贯穿全文的主线。

4)阅读时,做些笔记,可能更有帮助。

5)读完一篇文章后,可以告诉自己或别人你对这篇文章的看法。

常用读报方法

常用的读报方法有报题阅读法、粗读、细读结合法 、剪贴法 、资料摘录法 、读写结合法 、小组读报法 。

一、报题阅读法

报纸的文章标题,等于报纸的眼睛。阅读报纸的题目,往往能较快地了解作者、编辑的意图,明确文章要表达的内容。浏览标题后,要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要,有选择地读一部分。读报先读题,是一种节省时间的方法,值得提倡。

二、粗读、细读结合法 

粗读,即浏览,主要是扩大知识面,捕捉需要精读的文章。细读,就是精读,对一些重要的阅读材料,应该逐字逐句琢磨,逐段逐节咀嚼,仔细地了解它的内容、思路等。这样点面结合,即省时且效果好。

三、剪贴法

剪报的范围可根据自己学习、生活的需要和个人兴趣而定。剪下后,要注明报纸的名称和日期。贴报有几种方式。如剪后放在纸盒内。到一定阶段,再分门别类地贴在旧练习本或旧杂志上。

也可边剪边贴,手边准备一些十六开的白纸,剪下就贴在纸上,每张纸贴一篇,日后分门别类装订,另编目录。报纸剪贴后,要常常翻阅整理。

四、资料摘录法

有些文章的片断、精彩语句、出色的标题,一些有用的事实、数据等,因其比较短小,不一定剪下,可抄在笔记本或卡片上。摘录时要注明出处,以便日后查对。

五、读写结合法

读报后,写些读后感,对报纸写点书面意见,模仿报上的文章练习写作,给报社投稿,都是读报写作相结合的有效形式。读报时,注意积累词汇,学习写作,研究他人文章思路,学会思考问题的方法。这也是读写结合的有效途径。

六、小组读报法

可以找三五个志同道合的同学,组成读报小组。活动形式有几种:

(1)定期交流心理,讨论报上提出的问题。各抒己见,集思广益,以讨论促读报;

(2)开展读报知识小测验。轮流出题,大家回答,在回答中促进读报;

(3)交流剪报或摘报资料,互通有无,相互补充;开展评报活动,讨论哪些文章好,哪些不好,哪些版面编得活泼,哪些地方有差错,还可以写成意见稿,寄给报社。

如何阅读报纸,我们其实都没入门

01

看了这么多份报纸,似乎还未入门。

往往只是对一些感兴趣的消息留有短时记忆,然后如同时光一样慢慢消逝。

注意力如此有限,可获取信息的手段却如此多元,难免让杂乱掩盖了真实,让信息失去了应有的作用。

可信息又是如此重要,每一个决定都需要它的支持,每一个投资都需要它的佐证。

面对如此庞杂而混乱的信息,我们究竟该如何识别、判断,如何依托正确且有效的信息深度思考?

看完了无数报纸后,仍然没有参透这个课题。

但越是不懂,越要弄个明白。

一般的读法是: 一般的文章浏览大标题,相关的文章看小标题,重要的文章批注、剪报,留到以后细读 。

这应该是以往的经典读法,能够了解到最近发生的大事,知晓最新动态、所在地发生的要闻等。

但这种读法仍然流于表层,只是将信息进行简单的接收,没有反馈、联结,更谈不上深度思考。

这种读法也过于片面,没有将纸媒的优势凸显,现在互联网如此发达,为什么还要看报?报纸比之其他网媒,究竟有何优势。

个人觉得至少有以下几点,

02

记者都是有功底的 ,这点从大部分记者转行以后的成就可以看出,如摩拜单车创始人胡玮炜、财经大咖吴晓波等,都是多年记者经验,他们见多识广,结识了广泛的人脉,锻炼了犀利的思维,形成了特有的行业优势。

所以, 一个人的经历真的非常重要 ,当你在圈内时可能不觉得,但当你熟练掌握行业规则再跳出去后会发现,记者真的是一个锻炼人的绝佳平台。

看报道一定要看他是如何深度分析的,简而言之就是看路径和原因.

比如,我前几天看的《在线教育迎来更多发展机遇》一文,笔者就是通过分析资本的流动、技术的迭代、人工智能的运用这三个方面来展开论述,通过专家的讲述、投资的数据、国内外的对比来增添说服力和可信度。

一个产业的发展一看技术瓶颈是否突破,二看资本对其追逐的热度,三看市场本身的潜力和估值。

他就是在教我们方法,如何去评价一个产业,如何去判断一个产业目前所在阶段,如何去判断它未来的走势和可能的方向,如何去规避可能面对的破坏和影响。

步步为营、环环相扣, 结论固然重要,但文中的思考路径和思维方式更值得关注和借鉴。

03

文章都是有观点的 ,这点可以从10W+热文和平时的发言稿中看出,凡是受关注和欢迎的文章,一定是有鲜明观点的,当然这种观点不能一味求新求异来搏人眼球,而是建立在深度分析上得出的可信的、鲜明的、独特的观点。

如果是人云亦云,或者过于天马行空,这样的文章一定不是好文章,这样的信息,也一定是无用的信息。当然,也就不值得我们浪费宝贵的时间。

如上文中提到的《在线教育迎来更多发展机遇》一文,从标题中就已经可以看出文中的观点,那就是在向人们宣告在线教育产业将迎来不错的机会,明示大家珍惜和把握机会。

这应该是最直观的一种,只要看标题就可以读出核心观点,当然现在大部分的网络文章,为了博取点击率,往往取很夸张、很酷炫的标题,但看内容却发现,完全是挂羊头卖狗肉,实际上就损失了我们的时间和精力。

得不偿失,需要警惕。

就像狼来了一样,被骗多了就不会再上当。但可叹的是,人性中有猎奇的劣根性,所以有些人无论被骗多少次,还是会再次点开,这也是为什么有些场合人工智能比人做得更好,因为它没有这么多的不可控。

通过观点,我们就可以得出有用的结论,比如你是从事教育行业的,那么从文中的观点就可以读出未来的产业发展趋势,以及如何选择自己发展的方向。

我们也是一样,当迷茫时,不妨去找一些观点鲜明且具有指导意义的文章,为未来的出路多提供一份指引。

当遇到内容相似但观点截然不同的情况怎么办?

如果在一家报纸上,认为在线教育迎来发展机遇,而另一家则说在线教育可能面临危机,这时该如何判断和选择。

观点是有对错的,因为观点与立场息息相关。

同一件事,不同的人、不同的报纸确实很有可能得出截然相反的结论。

这也是为什么我更爱读纸媒,因为它比网媒更具权威性,网络随时可以删除,但纸媒却是白纸黑字,容不得任何人耍赖。

但如何判断,终究需要自己思考,这也是读报的乐趣所在。

你对这个事情首先要有个自己的观点,然后在读报时去验证是否如自己所想,如果不一样,那究竟是哪里思考的不一样,在这个过程中一是加深了自己的印象,二是锻炼了自己的思维,三是对这个事情本身有了更清晰透彻的看法。

这个过程日积月累,我们终究会有更加正确的判断。

04

版面都是有态度的, 这点可以从每天报纸的头版头条看出,目前什么事情是最重要的,什么事情是被提倡和鼓励的,什么事情是该付出更多精力去做的,都可以从版面的设计和布局中略窥一二。

版面都是人设计的,而人则是根据目前的重点和领导的关注点来铺排。

有时候,我们经常会埋头做事却得不到领导的赏识,因为没有找准方向。

方向就是那个1,没有1,后面无论多少0都是白费。

所以,看报纸就像看视频一样,有很多细节可以关注,这些远比文字本身更重要。

一个人的精力毕竟有限,所以我们更多的需要拓宽自己的眼界和思维层次,让目标更精准、思考更透彻、选择更正确,而这些都离不开最权威、可靠的信息。

相信刻意练习,总会入得此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