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通过学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作为学生的首任老师,也是他们学好数学的主要保证,教师要从根本上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要能够从根本上发挥出教材所具有的显著优势。例如画一画、摆一摆、量一量等各种活动,从而让学生获得更多的知识,激发他们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2、使用学具,能有效地提高教学效率。
数学学习作为逻辑性较强、较为抽象的一门学科,使用学具能够提升学习效率,还能够为提升课堂效率奠定坚实的基础。
3、使用学具,突破难点,化难为易。
在
如何发挥学具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作用
一、问题的描述
《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数学教学大纲》在“教学要求”中明确指出:要通过观察、操作、猜测等方式,培养学生的探索意识,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这里的操作即为教具、学具操作,利用学具操作的直观性、形象性和空间特征,帮助学生掌握抽象数学知识,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建立正确而清晰的概念,有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和创新精神的培养。
然而,现实的教学中,学具并没有起到很好的学习作用。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如因怕课堂纪律乱,操作时纪律不好组织就不让学生操作,违反儿童认知规律。有的即使操作了,也是形式化,做表面文章,学生根本就没有发挥自己的动手能力,没有给学生充分的动手动脑空间。有的甚至不知道上的内容正好有对应的学具,等上完才知道没有发挥作用。等等问题,说明我们在教学中对学具的作用还不是很了解,不够重视。
二、原因的分析
1、 大多教师的教学方法仍在沿用注入式的教学方法,仍在把学生当作学习的机
器,接纳知识的容器,很少注意到学生创造能力,个性思维的培养。
2、 学具的应用没有完全摆脱旧的教学方法,而是在满堂灌的基础上应用学具,
学具没有成为培养学生动手操作、主动探索和合作学习的工具。没有在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发展上去研究学具的应用意义。
3、 有相当数量的教师不善于应用学具教学,没有理解学具的本质意义。
三、实施计划
(一)课题申报筹备阶段(2009年9月)
课题负责人向上级申报课题的总体设计、基本内容及实施计划,并同时深入班级进行考察。
(二)课题开题阶段(2009年10月--2009年12月)
1、 2009年10月召开了总课题开题工作会议,参加会议的全校数学的教师与学校领导干部,这次会议明确了学具工作的方向确立了以科研带推广,以培训促使用,以使用促教改的总方针。
2、数学群的建立
总课题组建立以后,全校数学老师加入数学群,也欢迎各界人士积极参与,主要任务是负责讨论课题实施中遇到的问题,如如何使用学具,有什么更好的方法与建议,可以共同探讨。
(三)课题实验阶段(2010年2月--2010年6月)
首先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新课标指出,学生“有效的数学学习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时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因此教师必须多给学生动手操作学具的机会,充分发挥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其次要让学生有一种心中有学具,学数学离不开学具学具能更好地学数学,树立这样一种意识,养成随时带学具的习惯。让他们“在玩中做,在做中学”,体验学习的快乐。
第三,发动全校数学教师,收集一份每学期的学具,了解一到六年级的所有数学学具,以此来重点把握与学具相应的教学内容,以便充分发挥学具应有的作用。
第四,多开展数学课堂教学实验。对学具在课堂中的作用、使用方法及其理论进行探讨,完成学具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的优化使用,同时使学具的作用发挥到极致。创造出独特的,优质的教学策略与方法。
(四)课题总结验收阶段(2010年9月--2010年10月)
对这个研究报告作一个总结,写出报告。
四、改革目标及成果形式
(1) 在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论证了学具的功能和作用。广大教师从实验中得到
了以下一致的认识:学具能为学生提供操作条件、能激发和培养学习兴趣、能促进学生语言的发展、能使学生懂得知识的真正价值、能培养学习的自信心和学习能力、能发展和提高学生的思维水平和能力、能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增强学生群体意识和合作精神、能培养学生应用知识、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等等。在课程改革的新形势下,在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的实验中,学具应用研究,广大教师还总结了三点作用:①学具能把学生推向课堂学习的主体地位,学生人手一份学具,使全体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师成为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参与者、合作者和指导者;②学具能促进学生之间的合作学习和交流。在个人操作的基础上,进行小组和班级的探索、研讨、辩论,把班级、小组、个人多种学习方式相结合,使班级授课制下的个体竞争关系,变成组内合作、组际竞争和交流的关系,将旧的师生之间的单向或双向的教学交流,变成多向的、多层次的交流,为尊重差异、因材施教、资源共享、互帮互学、培养和发展学生个性提供了前提和条件;③学具能成为完成多元教学目标的认知工具。认为学具不单是帮助教师讲解知识的手段和方法,而且是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习兴趣,进行主动学习和协作式探索的认知工具。它特别对于学生的知识应用,培养创新意识和能力有重要的作用。因此,一位教师在总结中深有体会地说:"学具使我变成学生喜欢的老师,学具使我的课堂变得精彩,学具使我的学生亲密合作,学具使我和学生一起成长"。
(2) 实验了多种教学新方法及其新教学方式。
在应用学具的过程中,实验和研究了多种应用学具的教学方法,
如"活动--探究法"、"引导--发现法"、"操作--练习法"、"操作--复习法"等等。在实验这些教学新方法的同时,也建构了新的教学模式(教学基本程序结构)。
(3)探讨和总结了应用学具的教学艺术。
教学艺术是指教师遵循教学规律和审美原则,灵活地运用一整套娴熟的教学方法和技艺,取得最佳教学效果而进行的独具风格的创造性的教学实践活动。实验老师总结了以下几个方面的教学艺术:
① 在复习准备中运用学具的教学艺术。有铺垫性的操作、引入性操作、创设情境操作等。
② 认知新知识中运用学具的艺术。有探究性操作、实验发现性操作、发散迁移性操作、论证验证性操作等。
③ 巩固知识练习中运用学具的艺术。有应用性操作、扩展知识操作、实践性操作、模仿性操作等。
数学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它以自身的符号美、图形美、方法简洁美、思
维的逻辑美等等征服着每一个学习者。讲究教学艺术,可使每个学生喜欢数学。研究运用学具的教学艺术目的在于发挥学具的潜在作用,使它服务于教学,提高学生学习效率,发展学生的全面素质。
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巧用学具
《新课程标准》指出:“教学活动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重视学具的使用,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过去教师在讲课中比较注意直观的演示,而不太重视学具的操作。然而直观演示与学具操作是有所区别的,直观演示的操作者是教师,学生只是观察者,是被动地接受学习。学具的操作者是学生,可以人人动手,人人参与,主动地接受学习,教师只是扮演指导者的角色。在教学中运用好学具,要掌握学具使用的技巧和学具使用的时机,熟悉注意事项,才能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作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效地组织、管理和调控教学活动,提高教学质量。
一、学具使用的技巧
1.在复习准备中运用学具
复习准备的目的是要通过对知识的回忆、加工,形成学习新知识所必备的知识基础。在复习准备中运用学具,可以使学生亲自获得感性的具体材料,为学生学习比较抽象、难以理解的知识作好必要的准备。
(1)铺垫性操作。所谓铺垫性操作,是指为了学生学习新知识而进行的操作。数学知识具有很强的逻辑性,小学生所学的数学知识是呈螺旋式上升的。因此,许多知识之间具有密切的联系。学生在学习新知识时往往需要用与之有关的旧知识作为知识基础。在复习准备中,通过操作学具,可以使学生具备良好的知识基础以及操作技能,为学习新知铺平道路。
(2)引入性操作。所谓引入性操作,是指学生在动手中发现新问题,从而引出新知的操作。它既是一种操作学具的方法,也是一种引入新知的方法。古语说“思源于疑”,也就是说有了疑问,才会引发思考。引入性操作正是可以引导学生找到思之源,并促使学生积极地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了学生善于发现问题、勇于解决问题的良好品质。
2.在理解新知中运用学具
知识的理解离不开感性的认识,学生理解新知必须要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之上, 借助表象,抽象出事物的本质特征或概括出某些规律。在理解新知中运用学具,可以帮助学生架起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之间的桥梁,使学生在教师所创设的不同情境中,积极主动地、愉悦地学习。
(1)发散性操作。所谓发散性操作是指操作的方法并不唯一,但结果相同的操作。这也就是说学生的操作不受思维的限制,学生根据自己的所思所想进行操作,这样就可以把学生内部心理的智力活动充分体现出来,使学生最大限度地发展思维能力。
(2)验证性操作。所谓验证性操作是指学生用学具验证所提出的假设是否正确的操作。学生所提出的假设,实质上是一种猜想,而鼓励学生猜想是当今教学中所倡导的一种教学方法。每一项科学实验的成功都是在大胆猜想和实践中取得的,培养学生敢于猜想,勇于实践,是当今社会的需要,也是学生心理发展的需要。因此,在教学中应适时地创造条件,让学生去猜想、去实践。
3.在巩固练习中运用学具
巩固练习的目的是帮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牢固地掌握所学的知识。学生在短时间内学习较多的书本知识,需要及时地巩固,这样才能防止遗忘,有利于知识的积累和深化。知识的巩固是学生顺利学习新知识的基础,是在实践中能灵活运用知识的先决条件。在巩固练习中运用学具,可以增加学生的新鲜感,避免单调的重复引起大脑神经细胞的抑制状态所产生的疲劳现象,保持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可以说运用学具进行巩固练习,是一种有效的练习方法。
(1)模仿性操作。所谓模仿性操作是指学生仿照学习新知识时的操作而进行的操作。模仿性练习是知识巩固中的第一个阶段,是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新知的有效的练习形式。
例如,学习《除法的初步认识》后,在练习时先让学生拿出8朵花,要求把它们平均分成2份,看每份是多少,这样既巩固了平均分的方法,又加深了学生对除法的认识,收到了预期的效果。接着让学生拿出12朵花,要求任意分成若干等份,看每份是多少,并列出算式。这样使学生在单纯模仿的基础上,发展成有一定思维价值的模仿,为学生灵活地运用知识创造了良好的条件。由于练习的形式符合学生好动的特点,尽管学生已经学习了比较长的一段时间,但仍能保持良好的注意力,这与学具的运用是密不可分的。
(2)应用性操作。所谓应用性操作是指学生把所学的知识及操作技能应用于实际的操作。学习知识的目的不是简单的积累,而是要学会应用。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因此,学习了书本上的知识后,还应当回到生活中去解决实际问题。这不仅可以巩固所学的知识,还能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例如,学习 《长、正方体的面积》后,在练习中,让学生分小组计算制作不同物体,所需材料的表面积和侧面积,如:粉笔盒、罐头盒的商标纸;长方体玻璃杯、正方体药盒 、教室门(带有玻璃)的刷漆面积等。这些物品有的是长
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利用好教具和学具帮助教学?(2000字左右)
在数学教学中科学有效的使用学具,不仅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直觉形象思维,而且能使抽象的数学知识变得直观形象,利于学生更好的理解和掌握。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有技巧地使用学具,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作用,有效地组织、管理和调控教学活动,定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提高教学质量。结合教学的实际,我认为在教学中科学有效的使用学具起着以下一些作用:
一、在课堂教学中使用学具,起到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的作用。
激发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多种方法,小学生具有爱玩、爱动的思维特点,创设合理的适时的动手操作活动,给学生提供动的机会,会使学习变得自然、轻松、高效。例如,在教学“有余数的除法”,时就地取材:教师先让学生分粉笔:有6粉笔,每3枝放在一个粉笔盒里,需要几个粉笔盒?这个知识是学生早已掌握的。接着教师让学生拿出7粉笔,还是要求每3枝放在一个粉笔盒里,需要几个盒?学生按照刚才的方法去分,分到最后还剩下1枝粉笔,这时有的学生拿着剩下的1粉笔不知往哪里放好,放在分好的粉笔盒里吧,可每盒只能放3枝,再单放1个粉笔盒吧,又不够3枝,怎么办?从而产生了问题。这时教师提问题:“你知道这1枝粉笔叫什么数?”话音刚落,有的学生便喊道:“余数。”教师马上接着说:“对!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有余数的除法。”这样学生在动手操作中自然而然地发现了新问题,使学生了解了问题的提出,认识了余数,并激发出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去思考有余数除法的计算方法。同时使学生切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自己一定要学好数学。
二、在课堂教学中使用教具,起到了帮助学生形成数学概念作用。
儿童认识规律是“感知——表象——概念”,而操作教具恰恰符合这一规律,能变学生被动地听为主动地学,充分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参与教学活动,去感知大量直观形象的事物,获得感性知识,形成知识的表象,并诱发学生积极探索,从事物的表象中概括出事物的本质特征,从而形成科学的概念。如在教学“平均分”这个概念时,可先让学生把8个苹果的图片分成两份,通过分图片,出现四种结果:一人得1个,另一得7个;一人得2个,另一人得6个;一人得3个,另一人得5个;两个人各得4个。然后引导学生观察讨论:第四种分法与前三种分法相比有什么不同?学生通过讨论,知道第四种分法每人分得的个数“同样多”,从而引出了“平均分”的概念。这样通过学生分一分、摆一摆的实践活动,把抽象的数学概念和形象的实物图片有机地结合起来,使概念具体化,使学生悟出“平均分”这一概念的本质特征——每份“同样多”,并形成数学概念。
三、在课堂教学中使用教具,起到了帮助学生理解算理的作用。
数学是研究客观世界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科学,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在数学中相互渗透,相互转化。这就要求在解决数学问题时,把数形知识结合起来,引导学生从数的方面用分析的方法进行抽象思维,从形的方面进行形象思维。通过教具和学具的操作,可促进这一过程的完成。例如学习口算20以内加法时,教师先出示问题“学校买来9个白皮球,5个红皮球,一共买来几个皮球?”然后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操作:把小皮球装进小盒子里,每盒只能装10个。学生经过讨论,一般会出现两种装法:⑴9个白皮球与1个红皮球装满一盒,还剩下4个红皮球。⑵5个红皮球与5个白皮球装满一盒,还剩下4个白皮球。然后,教师用教具演示或让学生上讲台演示装法,引导学生根据这两种不同的装法列出算式,并思考:9+5怎样计算?此时,学生已经历了自己动手操作、亲身体验,必能得出:9+1=10,10+4=14或者5+5=10,10+4=14。除此之外,教学圆锥的体积,笔算进位加法、退位减法等,用教具辅助教学,往往也能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四、在课堂教学中使用教具,起到了提高学生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的作用。
加强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是突出数学本质,提高数学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数形结合的思考方法,变换思想,对应、集合的思想,估测意识以及分析、综合、转化、归纳、类比等基本思考方法,这些都是发展学生数学思维能力,提高学生数学素质不可缺少的金钥匙。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充分利用教具和学具,可有利于加强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例如:在教学“平行四边行”的面积时,通过学生剪、拼等操作活动,把三角形转化为平行四边形,从而引出“平行四边行”这个名词,其中就渗透了转化的数学思想;通过教具的操作,推导出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就渗透了等积变换的思想,等等。
五、在课堂教学中使用教具,起到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的作用。
创新能力是一种智力活动,需要一定的知识;同时它更是一种发现问题、积极探求的心理趋向,是一种善于把握机会的敏锐性,是一种积极改变自己,改变环境,创设条件以解决问题的应变能力。创新能力不仅仅是一种智力特征,更是一种精神状态,一种综合素质。例如:学习“11减9”时,学生利用小棒想出了3种方法:第一种,从1捆小棒中拿走9根,将剩下的1根与个位上的1根合起来是2根;第二种,把1捆小棒拆开变成10个单根的,与个位上的1根合起来是11根,从11根里去掉9根还剩2根;第三种,先把个位上的1根拿走,再从1捆小棒中拿走8根,还剩2根。学生的不同想法,反映出学生能从不同的角度去看问题并解决问题,这样结合教学有机的向学生渗透了全面看问题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同时学生在教师所创设的探索、思维、创造的空间中发展了求异思维,从而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
六、在课堂教学中使用教具,起到了培养学生的集体合作意识的作用。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未来社会已越来越注重能否与他人协作共事,能否有效地表达自己的看法和见解,能否认真倾听他人的意见,能否概括和吸收他人意见等。因此,在小学阶段培养学生之间团结、协调、合作共事的群体协作精神,日益显示出其重要的地位。在教学过程中,采取分组合作操作教具和学具,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如:教学1升和1000毫升的关系时,可分组让学生把l000毫升水倒进1升的量筒中,看可以倒几次?同学们有的倒水,有的看刻度,有的记录,同学之间相互交流,培养了学生合作学习的习惯,同时在融洽的学习氛围中也体现了一种相互谦让、共同进步的集体主义精神。
总之,我觉得教具在课堂教学中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是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果的重要教学手段之一。我在以后的数学教学中一定要充分利用教具和学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解决数学问题的各种能力。充分地引导学生与自己、同学与同学和谐互动把我们的数学课堂上得更精彩。
如何发挥教具在数学教学中的作用
教育界的人士通常把教师、教材、教具统称为“教育中的三大基本条件”,一直以来都是教育过程中的核心和基础。在教学中,恰当运用教具可节省时间与精力,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从而高质量地完成教学任务。可以说,教具在教学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一)教具的直观性作用。
直观性原则是一个重要的教学原则,它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充分利用各种直观教具,包括实物、模型、图表等,让学生感知事物,感知事物的空间形式及其数量关系,使他们对学习的对象获得鲜明的印象,为形成科学的概念打下坚实的基础。直观性原则是根据学生的认识规律和心理特征提出来的。一方面,学生掌握科学知识是以他们的感性知识和经验为基础;另一方面,小学生的心理特征之一是具体的形象思维占优势,他们的知识和经验相对贫乏,抽象思维不够发达。当教师讲解抽象的数学概念和原理时,在可能和必要的情况下,恰当地使用教具,通过直观教学,从感知开始,使学生获得鲜明生动的观念,促使学生把具体的感知与抽象思维结合起来,有助于他们掌握抽象的概念和发展抽象思维能力。
小学生对自然界充满了神奇的遐想,对知识充满了渴望,但由于年龄尚小,学习意志不坚强,自制力缺乏,学习兴趣易转移,在课堂上注意力易分散。利用教具的直观演示,可引起学生的好奇心与学习兴趣,点燃其求知欲望的火花,促其动手、动脑,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最大限度地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如上《认识图形课》时,我开始给学生教授什么是长方形,什么是正方形,什么是圆,什么是三角形。学生能说出自己见到的各类图形,但有一部分学生在说的时候心不在焉。我把磁性教具分类贴在黑板上,让学生把讲桌上的教具分类贴在黑板上,学生的积极性都调动起来了,都愿意上黑板分类贴图形。上黑板的同学在贴的过程中其他同学都在认真看有没有贴错,都想上去把贴错的图形改正过来。最后老师说什么图形,大家举什么图形,看谁举得又对又快,并同时注意观察你的同桌举错了没有。大家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了,学生都积极举图形,再举的同时并说出了自己的同桌举对了没有。学生学习兴趣很好地调动起来,促进了学生动手、动脑能力,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最大限度地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接着我再让学生观察图形,学生轻而易举就能发现各种图形的特点。教学目的能轻松实现,教具的直观作用功不可没。
(二)教具的利用可增强学生对数学概念的理解和记忆。
数学教育的实践证明,直观形象在学生的认知结构中一般比较稳定,记忆比较牢固,同时直观的东西在某种程度上又可引出数学结论,在抽象的数学结论和学生的认知结构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学生通过直观形象易于理解和记忆抽象的数学结论。
数学概念是数学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不 管是老师还是学生都应重视数学概念的学习,因为它是数学发展的结晶。正确理解运用数学概念,是数学学好的前提和基础。
怎样能让学生更快更好的理解数学概念呢?理论来源于实践。教具的使用便于学生理解和接受新知。例如:在教学图形的性质时,仅凭老师口头叙述,学生很难形成牢固的数学概念。若经老师直观演示,图形性质便很容易理解和形成,印象会更加深刻。在教授《长方体的体积》时,通过教师摆长方体,先摆两个长方体,它们的宽和高一样,长不一样。学生发现两个长方体的体积不一样;教师在摆两个长方体,它们的长和高一样,宽不一样;学生发现两个长方体的体积不一样;教师在摆两个长方体它们的长和宽一样,高不一样;学生发现两个长方体的体积不一样。让学生观察它们体积不一样的原因,学生通过观察发现长方体的体积和长方体的长、宽、高有关系。然后学生把12个棱长为1cm的小正方体摆成长方体,学生发现不管怎样摆这个长方体的体积没变。通过前面的观察长方体的体积和长方体的长、宽、高有关系,大部分学生就会发现长方体的体积是长、宽、高的乘积。最后就得出结论长方体的体积是长×宽×高。
比如教学三角形的稳定性,可以取三根长度适当的纸条或木条,用钉子把它们钉成一个三角形,让学生向两边拉一拉,没有变形就说明三角形具有特有的稳定性。如果把四根木条的端点用钉子固定起来,构成一个四边形,学生向两边一拉,它的形状就容易改变。教师可以在课前让学生自制教具,上课时学生自己动手实验,学生很快发现三角形的稳定性。老师的直观演示、学生的动手操作使学生很容易理解和记忆长方体的体积计算、三角形的稳定性特征,而且印象深刻。
(三)教具的利用可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不同形状、不同颜色的教具很容易刺激学生的感官,从而传递给大脑。他们由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分析,再用理性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所以,用教具教学最大特点就是直观、生动,便于学生观察。在上《长方体的认识》时,长方体有几条长、几条宽、几条高时,用红、黄、蓝三种颜色将长方体框架的长、宽、高分别涂出来,学生很容易就知道长方体有12条棱,长、宽、高可以分成3类,每类4根。学生在计算长方体棱长和时,就知道长方体棱长和=(长+宽+高)×4。学生自己总结出了计算方法。很容易使学生由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分析,再用理性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具的利用可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
近年来,美国学者对大脑的研究表明,人的大脑的两个半球有明显的分工,左半球的功能主要从事逻辑思维,而右半球主要从事形象思维,并指出,右半球善于提出问题,并从不同角度提供解决问题的途径。这些生理机能的发现说明,使用各种模型、图片不仅是数学教学上的需要,而且也是数学教育全面发挥大脑功能,特别是充分调动右半脑理解新鲜事物和复杂事物的功能的需要,是深入发掘学生智力的需要,它可以极大地提高学生的能力和素质。有经验的教师总是尽可能地利用周围的现实空间和各种教具,启动学生的两半脑协同动作。忽视模型、图片等教具的教学,就使大脑功能至少降低一半,像一个正常人被捆住了一只手臂一样。
数学实践活动是学生主动发展的自由天地,动手操作是新课程提倡的重要学习方式之一。空间观念的培养和发展,更离不开动手操作的实践活动。学生动手操作的过程,其实质是学生多种感官协同活动,促进知识内化的过程,通过操作活动,能够促使学生更深刻地理解数学知识,逐步形成空间观念,强化空间观念。实验研究表明,视觉、触觉、听觉等多种分析器官共同活动,空间观念就能宜于形成和巩固。
(五)教具的利用可以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教具和学具,对于学生的学习的辅助作用是相当大的,尤其是几何方面知识的教学,更是如此。学生的空间观念,也只有让学生亲自摆一摆、拼一拼、说一说、画一画,才会触类旁通,举一反三,逐步形成。学生亲手操作的效果是空洞的说教远远不能达到的。
观察是一种有目的、有顺序的知觉活动。进行空间与图形教学,对实物和模型进行认真、有序的观察是使学生形成空间观念的关键。如在认识长方体时,先须唤起学生的生活经验,让学生观察粉笔盒、方砖等实物,然后呈现长方体教具模型,最后再观察长方体图形, “实物表象—模型表象—图形表象”逐级提升,以丰富的表象作为建立空间观念的坚实载体。在对长方体进行观察时,要按照面、棱、顶点的顺序让学生逐一观察,特别在让学生认识比较抽象的“棱”时,还可利用拆分教具的方法让学生直观地对12条棱分组进行观察,逐步抽象出长方体棱的特征。再如在进行低段 “观察物体”单元“观察讲台”教学时,在观察讲台的活动中,教师可引导学生按照图中人物位置从不同的位置进行实地观察体验,最后得出“从不同角度观察同一物体时,看到的形状是不同的”这一结论,并能正确辨认从上面、正面、侧面看到的形状。通过仔细的观察,使学生顺利掌握规律,加深学生的体验和理解。
让学生在实际观察中,亲身经历,亲身体会,得到相关表象,建立空间观念,经历从对实物模型的直观观察到对图形的直观观察,逐步形成空间观念。
总之,教具是自然美的客观反映,是科学美的核心。教具是真与美的统一体,教师在教学中,一定要使用好教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