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密度计测定粘稠液体的密度主要是看有多粘稠;一般液体密度计标准砝码是玻璃,普通粘度的液体用玻璃砝码也是可以沉下去测试的;另配一个不锈钢的砝码可以测试更高粘度一点的液体;因为体积差不多的砝码,不锈钢砝码重量重就更容易沉入液体中;只要不锈钢砝码能正常浸入到粘稠液体中就可以测试。

密度计如何测量密度

首先

估计所测液体密度值的可能范围,根据所要求的精度选择密度计.

其次

仔细清洗密度计.测液体密度时.用手拿住干管最高刻线以上部位垂直取放.

然后

容器要清洗后再慢慢倒进待测液体,并不断搅拌,使液体内无气泡后,再放入密度计.密度计浸入液体部分不得附有气泡.

然后

密度计使用前要洗涤清洁.密度计浸入液体后,若弯月面不正常,应重新洗涤密度计.

最后

读数时以弯月面下部刻线为准.如图所示.读数时密度计不得与容器壁、底以及搅拌器接触. 对不透明液体,只能用弯月面上缘读数法读数

测定粘度和密度的方法有哪些?它们各适用哪些场合

粘度:毛细管法、蒽氏粘度法、旋转粘度法、粘度杯法等密度:固体液体不一样, 固体:浸水天平称量,堆积法液体:密度计法,U型管振动法,比重瓶法。

(用平氏黏度计测定运动黏度或动力黏度) 照各药品项下的规定,取毛细管内径符合要求的平氏黏度计1支,在支管F上连接一橡皮管,用手指堵住管口2,倒置黏度计,将管口1插入供试品(或供试溶液,下同)中,自橡皮管的另一端抽气,使供试品充满球C与A并达到测定线m处,提出黏度计并迅速倒转,抹去黏附于管外的供试品,取下橡皮管使连接于管口1上,将黏度计垂直固定于恒温水浴中,并使水浴的液面高于球C的中部,放置15分钟后,自橡皮管的另一端抽气,使供试品充满球A并超过测定线m,开放橡皮管口,使供试品在管内自然下落,用秒表准确记录液面自测定线m下降至测定线m处的流出时间。依法重复测定3次以上,每次测定值与平均值的差值不得超过平均值的±5%。另取一份供试品同样操作,并重复测定3次以上。以先后两次取样测得的总平均值按下式计算,即为供试品的运动黏度或供试溶液的动力黏度。

运动黏度(mm/s)=Kt

动力黏度(Pa·s)=10·Kt·ρ

式中 K为用已知黏度的标准液测得的黏度计常数,mm/s;

t 为测得的平均流出时间, s;

ρ为供试溶液在相同温度下的密度,Kg/m。

(2)(用旋转式黏度计测定动力黏度) 照各药品项下的规定,按照仪器说明书操作,并按下式计算供试品的动力黏度。

动力黏度(Pa·s)=K'α 式中 K'为用已知黏度的标准液测得的旋转式黏度计常数;α为偏转角。

液体测量密度的方法

液体测量密度有两种方法,第一种直接测量法,可以用密度计也叫比重计直接去测量,不过比重计有测量范围,使用时要注意。另外间接方法,就是测出重量和体积,然后重量除以体积就是密度。比如找一个量筒,称空重,再加一定体积的液体测总重,总重减去空重后再除以体积就是密度。还有一个,假如没有量筒,不知道体积,可以随便找个容器,先装一定量的水,记好水面位置,称空重及总重,这个重量就是体积,因为水的比重是1,然后再加别的液体到标记好的位置(也就是知道了体积),再继续称重,用重量除以体积算密度。

测量液体的密度两种方法和步骤

方法一]器材:天平和砝码、量筒、烧杯、盐水

实验步骤:①用天平测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m1,然后倒入量筒中一部分;

②用天平测烧杯和剩余盐水的质量m2;

③算出量筒中盐水的质量m=m1-m2;

④读出量筒中盐水的体积v;

⑤根据ρ=mv算出盐水的密度.

[方法二]器材:烧杯、天平和砝码、纯水、盐水、记号笔

分析:在没有量筒,液体体积无法直接测量时,往往需要借助于等体积的水,水的密度是已知的,在体积相等时,两种物质的质量之比等于它们的密度之比.

实验步骤:①用天平测出空烧杯质量m0;

②用烧杯取一定量的水,用记号笔在液面处记下记号,并用天平测出水和烧杯总质量m1;

③再用烧杯取与水等体积的盐水(盐水液面与记号处相平),并用天平测出盐水和烧杯总质量m2;

④因纯水和盐水体积相等,

有ρ盐水ρ水=m2-m0m1-m0,

得盐水密度ρ盐水=m2-m0m1-m0ρ水.

[方法三]器材:弹簧秤、小石块(或其它在盐水中下沉的物体)、细线、盐水、量筒

分析:在没有天平,液体质量无法直接测量时,往往需要利用浮力知识间接测量.

实验步骤:①用弹簧秤测小石块的重力g,在量筒中倒入适量的盐水,读出液面所对应的刻度值v1;

②将小石块浸没到量筒的盐水中,读出弹簧秤的示数f和液面所对应的刻度值v2;

③由f浮=g—f算出浮力,由v=v2—v1算出石块的体积;

④由阿基米德原理f浮=ρ液gv排

得ρ盐=f浮gv=g-fg(v2-v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