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莴苣黑斑病的病菌通常会出现在土壤中的病残体中,这样就能够安稳的度过冬天。一般在阴雨潮湿的天气时比较容易出现黑斑病的侵袭,一旦发病的话对于莴苣来说危害是比较大的。在温度适宜、湿度适宜的环境中,莴苣黑斑病很容易产生孢子进行浸染,然后通过风雨传播。尤其是土壤肥力不够或者是莴苣长势比较慢、比较弱的时候特别容易患黑斑病。

2、要防治莴苣黑斑病的话,主要还是需要种植户们加强田间的管理工作。追肥的时候选择有机肥和磷钾肥,这样就可以提高莴苣的抗病害能力。

3、除此之外,莴苣选种也是十分关键的,一般要选择没有病害、适应能力强的优良品种。在播种之前可以对种子进行处理,这样就可以提高莴苣的抗病害能力。当然,种植莴苣的土壤也是十分关键的,要进行轮作。

莴苣巨脉病毒病都有何表现症状?如何进行防治呢?

莴笋被致病菌胡萝卜软腐欧文氏菌胡萝卜软腐致病变种侵染后,一般在食用肉质茎形成期开始发病。发病后不同的莴笋植株,可能会表现出两种不同的症状。这是蔬菜腐烂病,一般的讲,腐烂是整个组织和细胞受到病原物的侵染破坏和分解,腐烂可分干腐、湿腐和软腐等,根据腐烂的部位又可分根腐、茎腐、基腐、花腐和果腐。发病初期可喷药剂防治,如新植霉素,农抗120,农用氯霉素,乙蒜素,水合霉素,松脂酸铜等杀菌剂。每隔7–10天喷一次,连喷2–3次。

病原通过雨水、灌溉水、肥料、昆虫等传播,从伤口侵入。机械伤、虫伤、病痕及自然孔口都是重要的侵入途径。发病初期,开始出现半透明水渍状,2~3天后病部颜色变深,表皮略下陷,溢出腐烂心液呈粘滑状,有臭味,叶片枯萎或腐烂。花叶症状严重时,叶片呈黄色,叶脉透明,有时叶缘和心叶发生坏死、褐变。叶片平整的品状明显,而叶面凹凸不平的品种不明显。

往往伴随着空气湿度大,雨水太多,特别是栽植密度大点的更容易发生。要预防这种情况的发生,在种植的时候要深沟高厢,密度根据当年气候气象条件确定。最终出现了虫卵或者是细菌侵蚀的问题,慢慢的叶子就腐烂了两三天之后,颜色会变深,有臭味,渐渐的影响农作物的生长。对于这类细菌和真菌交叉感染的作物病害现象很多,现有化学农药治疗效果一般。因为标准的农药是定靶在一种或者一类致病微生物的,对于这类多种、多类病原微生物基本都会失效。莴苣黑斑病的病原可在土壤中的病残体或种子上越冬。在温湿度适宜时,产生分生孢子进行侵染,孢子可通过风雨传播,进行再侵染。

想要种植无公害莴苣,在病害方面应该采取什么措施呢?

莴苣如果遭受霜霉病的侵染,主要症状体现在叶片上;在莴笋霜霉病发生初期,莴笋叶片上会有淡黄色不规则斑点出现,背面可见白色霜角质层覆裹;适宜的环境条件下病菌军事体会萌发分生孢子,分生孢子借助气流、灌溉浇水、昆虫、农事作业进行传播,进行初侵染或再侵染,适宜该病发生的温度范围在15至17℃,发病初期开始喷洒50%烯酰吗啉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或50%霜脲氰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或72%霜霉威水剂600倍液,或58%甲霜.锰锌可湿性粉剂600倍液。

保护根系功能正常,相对湿度不宜长时间过高,尽量保持湿度正常,增加空气流通,有助于阻止叶片受到伤害。通风适当,使叶中水分散失适宜。如果莴笋出现烂叶情况,可以首先分析大概是属于哪一种原因导致,再根据情况合理用药。此外还可以尝试 用1:2的草木灰和熟石灰对作物进行撒施,也能够起到杀菌的作用。在预防的时候,应先选好种粒,最好选用抗病能力高或没有病虫害的种粒。接着在播种之前采用多菌灵等实行拌种消毒处理。

播前结合整地应施足基肥,一般每亩施腐熟的有机肥2500-3000公斤,从生长第二年开始,每年施入氮肥50-60公斤,可在返青及每次刈割后结合中耕及灌水分批施入。临近温室、塑料大棚的地块,多有白粉虱为害,在白粉虱发生初期,可用黄板涂机油后置于田间(高出植株)诱杀成虫,或及早用25%扑虱灵可湿性粉剂1500~2000倍液,最适宜播种期为9一10月份,在播种前可深翻田块用太阳光自然曝晒来杀灭土壤中的有害细菌和虫卵,每亩施腐熟的农家肥400公斤外加钙美磷肥50公斤。

请为什么莴笋叶有黑点和烂皮?

可能是有黑斑病

斑点可能是黑斑病引起的。黑斑病从外叶自下而上开始,发病时叶片上出现黄褐色水渍斑。随着病情的发展,斑点逐渐扩大为圆形或不规则的黄褐色死斑。在潮湿的环境中,病斑上会出现灰黑色的霉菌层。病情严重时,病斑会连成块状,导致叶片变黄死亡,直至全株死亡。

2.褐斑病

也可能是褐斑引起的。当褐斑发生时,叶子上出现淡黄色的水点。随着病情的发展,逐渐扩散成圆形或椭圆形的死斑。在潮湿的空气环境中,叶子会出现灰褐色的稀疏绒毛状霉菌。病情严重时,叶片的病斑也会连成块状,形成大面积坏死斑,导致叶片早衰死亡。这两种病相似,发病初期很难鉴别,要引起重视。

3.叶斑病

叶斑病的发病是从叶缘开始的,随着病情的发展,斑点会逐渐扩散,这些斑点上会布满黑色的小颗粒,这就是叶斑病的病原。病害严重时会感染整株,直至植株死亡,危害极大。

4.预防和控制方法

必须重视莴苣病害的防治,以预防为主。这些疾病大多发生在雨季,湿度大,容易导致细菌滋生。所以要注意排水减湿措施,同时做好温度控制。昼夜温差过大,生菜的抵抗力下降,病害就有了可乘之机。播种时,种子和土壤要消毒。病害发生时,应将病株拔除田间,并对病穴进行消毒。所有的病穴都要喷洒化学药剂进行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