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写诗,注重炼字诗中的梅花生长在作者日日洗涤笔砚的池水边,那一朵朵开放的梅花都呈现出淡淡的墨痕,一、二两句运用白描手法写梅花的形态,一个“淡”字既道出画梅花的技法,又刻画出梅花朴素淡雅、傲立于严寒的风骨,令人耳目为之一新。

诗人并不希罕那些庸俗的人们夸奖梅花的颜色艳丽 , 只求保留那清新的香气充塞在天地之间。一个 “满” 字 , 不仅传神地写出了梅香的充盈激荡,而且使得诗人人格魅力的凸现与辐射分外的耀眼。这种不流于世俗、傲骨铮铮的气节正是作为诗人的王冕的志趣所在,这种不追求虚浮绮丽的外

《墨梅》一诗中,运用了什麽表现什麽手法?

表现手法:托物言志。表达的思想感情:诗人赞美墨梅不求人夸,只愿给人间留下清香的美德,实际上是借梅自喻,表达自己对人生的态度以及不向世俗献媚的高尚情操。

墨梅1

吾家2洗砚池3头4树,个个5花开淡墨6痕7。

不要人夸好颜色,只流8清气9满乾坤10。

白话译文

洗砚池边生长的一棵梅花,朵朵梅花都似乎是洗笔后淡墨留下的痕迹而没有鲜艳的颜色。

它并不需要别人去夸许它的颜色,在意的只是要把清淡的香气充满在天地之间。

创作背景

此诗约作于元顺帝至正九年至十年(1349—1350)期间。王冕在长途漫游以后回到了绍兴,在会稽九里山买地造屋,名为梅花屋,自号梅花屋主。此诗就作于梅花屋内。此时正值元末农民大起义爆发前夕,作者面对现实生活中无法解决的矛盾,感慨之下作此诗。 [3]

作品鉴赏

整体赏析

此诗赞美墨梅不求人夸,只愿给人间留下清香的美德,实际上是借梅自喻,表达自己对人生的态度以及不向世俗献媚的高尚情操。

开头两句“吾家洗砚池头树,朵朵花开淡墨痕”直接描写墨梅。画中小池边的梅树,花朵盛开,朵朵梅花都是用淡淡的墨水点染而成的。“洗砚池”,化用王羲之“临池学书,池水尽黑”的典故。

《墨梅》中托物言志

《墨梅》也有好几首,不知道你说的是哪一首。说说王冕的好了。王冕这首是一首题画诗,似乎诗比画更有名。“吾家洗砚池头树,朵朵花开淡墨痕”,梅本非墨色,而洗砚池头生,花开便染了淡淡墨色。“不要人夸好颜色,只流清气满乾坤。”不似春花竞妍、夏花灿烂,色彩清雅,风节高华。并无特意的讨好和吸引,香气也不浓郁芬芳,只属清幽,但已足以立于天地、令人倾心。王冕以梅自比,屡试不第的他也不愿趋炎附势,巴结权贵,便选择归隐,独善其身的生活。“不要人夸好颜色”便是他鄙薄俗人俗事的流露。虽是题画之诗,但脱离画面,仅凭诗也足以想见墨梅的高洁风姿。淡淡梅香带着诗人自喻的美德慢慢氤氲开来,令人神清气爽。

墨梅是一首托物言志诗,写出这首诗中的所托之物的特点,以及所言之志的具体内容?

写出了墨梅的淡雅,不珍奇斗艳,只有淡淡墨痕,高洁。托物言志的说出了作者与墨梅一样,不与俗人同流合污的高尚情操。

《墨梅》是元代诗人王冕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此诗开头两句直接描写墨梅,最后两句盛赞墨梅的高风亮节,赞美墨梅不求人夸,只愿给人间留下清香的美德,实际上是借梅自喻,表达自己对人生的态度以及不向世俗献媚的高尚情操。全诗构思精巧、淡中有味,直中有曲,极富清新高雅之气。

墨梅用了什么写作手法

墨梅用了托物言志的写作手法,借梅自喻,表达自己对人生的态度以及不向世俗献媚的高尚情操。

创作背景

此诗约作于元顺帝至正九年至十年(1349—1350)期间。王冕在长途漫游以后回到了绍兴,在会稽九里山买地造屋,名为梅花屋,自号梅花屋主。此诗就作于梅花屋内。此时正值元末农民大起义爆发前夕,作者面对现实生活中无法解决的矛盾,感慨之下作此诗。

赏析

在这首诗中,一“淡”一“满”尽显个性,一方面,墨梅的丰姿与诗人傲岸的形象跃然纸上另一方面令人觉得翰墨之香与梅花的清香仿佛扑面而来。从而使“诗格”、“画格”、人格巧妙地融合在一起,有境界,有气魄,淡中有味,直中有曲,在元诗中别具特色。是借梅自喻,表达自己对人生的态度以及不向世俗献媚的高尚情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