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根腐病。根腐病顾名思义,主要危害种植的根系部位,发病时植株根系呈现褐色,随病情加重根系逐渐腐烂变为黑色水浸状,最后植株叶片逐渐枯黄,做后导致植株死亡。防治方法:选择土壤排水性好、透气性好的栽培地,栽培地最好两年一耕,忌连作,种植前对土壤和种子消毒处理,发现病害及时处理,及时将病株拔除,然后销毁,对病株周围地区消毒,防止病毒蔓延。

2、白粉病。白粉病发病初时,叶片开始出现灰白色粉状的病斑,随时间推移,叶片逐渐出现黑色小颗粒,到最后叶片布满白粉,植株慢慢枯死。防治方法:种植前对种子和土壤进行消毒,发现病害后及时拔除病株烧毁,忌连作,最好轮作,病害初期可用代森锌500倍液连续喷雾防治。

3、菌核病。菌核病发病初期叶片开始变黄,根系开始慢慢腐烂变空,这点和根腐病类似,但它的根系外表看起来正常,但里面已是腐烂成空,空腔内含有多个黑色小粒状菌核。防治方法:种植前对种子和土壤进行消毒,可在种植穴内世家石灰或草木灰,发现病株和前面一样的处理方法,病害初期可用代森锌500倍液连续喷雾防治。

4、锈病。锈病主要危温暖害叶片,发病时叶片出现锈色不规则病斑,并有锈色粉末,锈病危害极大,它的孢子生命力极强,可在环境中生存,可多次重复侵染,蔓延速度极快,受害面积极广。防治方法:在当归收获后将残株病叶集中烧毁,这样可减少越菌源,发病初期用粉锈宁25%可湿性粉剂2000倍液喷洒。

当归的锈病很常见,当归锈病的病症是怎样的?

当归的茎锈病夏季孢子卵圆形至长椭圆形,黄褐色,表面有小刺,有3个发芽孔。冬孢子卵圆形至棒状,发病初期用50%湿润性粉剂300倍液,97%防锈钠湿润性粉剂400倍液,15%粉锈宁湿粉剂1000当归茎锈病为夏季孢子卵圆形至长椭圆形,黄褐色表面有小刺,3个发芽孔。孢子椭圆形至棒状,浇灌溶液,O.2-O.3宝美石硫合剂,或40%胶体硫磺400倍液喷洒。

7-10天喷一次,连续两次。锈病主要危害当归叶片、叶柄和果柄。夏季孢子散落或丛生在叶背面,裸露,呈褐色。冬季孢子堆附着在叶子的两面,裸露,黑色。选择健康无病的幼苗进行移栽,移栽前用1:1:150的波尔多液浸泡10-15分钟,然后晾干。或用多菌灵、托布津按种子重量的0.3%-0.5%拌种。主要致病原因是镰刀菌,通过伤口或附着在动物口中侵入危害。

地下害虫、人工和机械形成的伤口有利于病原菌的感染,地下害虫携带病原菌参与危害,从而导致该病的严重发生。在当归生长过程中,应采取田间管理措施,科学浇水施肥,并在叶片上喷洒药材根达灵,提高植株吸水吸肥能力,将当归叶片上的光合产物输送到根系中,使根和茎迅速膨大发育,提高抗病能力。当归锈病症状锈病主要危害当归叶片,也危害叶柄和果柄。夏季孢子散落或丛生在叶背面,裸露,呈褐色。

以上就是小编针对问题做得详细解读,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如果还有什么问题可以在评论区给我留言,大家可以多多和我评论,如果哪里有不对的地方,大家也可以多多和我互动交流,如果大家喜欢作者,大家也可以关注我哦,您的点赞是对我最大的帮助,谢谢大家了。

当归霜霉病是主要病害,当归霜霉病是什么症状?

当归霜霉病是主要病害,当归霜霉病是什么症状?当归镇静症状:病变部位为叶、芽和花。当归叶无明显边缘的染色症状出现在叶的初始表面:损坏叶、初级褪绿点、扩大的病斑、叶脉边缘、棕色多角形病的瑕疵,以及,然后变为白灰色。病变表面有小黑点(分生孢子)。严重时,病点为黄绿色,然后扩展。低霉菌在莴苣上显示浅黄色、几乎圆形或多边形的病斑。当湿度较高时。

叶子背面的病斑中会生长一层白色的拖把;较低的露水在菊花的叶子上呈圆形或多边形的棕黄色,叶子逐渐枯萎,受叶脉的限制,在当归轴上的霉菌、真菌下。在病叶上,早期为黄绿色,后期为黄绿色。以叶脉为界,多边形或连接成斑块。Mofo层片背向,白色,厚而致密。分布于土库曼斯坦和中国。一旦发现降霉,迅速清除病株,及时喷洒培养物,并喷洒在叶片表面和背部。在药物方面,可选择吡唑醚烯醇吗啉等。产于日本、这种疾病发生广泛,危害严重。

每年投入大量人力物力防治霜霉病。低霉病造成的经济效益是多边形斑块,相应的叶片覆盖着一层白色露水和黄棕色,由内而外干燥。治疗方法:烧伤当归采收后的残叶和病叶,以及细菌来源,在发病初期,将引起近视的EM粉当归FOI喷上2000支粉秀宁25%可湿性粉剂。夏季高温干燥,土壤缺水,枝叶茂密。加强温湿度控制:适宜的温度和高湿度是低霉菌发生和蔓延的条件。

低EM Moph启动的适宜温度为16~22~8451;湿度在90%以上。在保护性土壤栽培中,加强通风和除湿,调节对温室风的抵抗力。当归生长和当归病原菌锈病会导致小的黄色、黑色或橙色斑点,在发生的最初阶段,叶和茎上出现亮黄色的小点。随着病害的发展,斑点增多,叶和茎的表皮破裂并散发,后期形成封闭的蒴果,导致过热。如果管理粗放,植株生长弱,很容易发生病害。

如何进行当归苗田的病害防治?

(1)当归根腐病

当归根腐病是当归新老产区常见的病害。田间病株率一般为3%~5%,严重时可达26%左右。发病植株根尖和幼根呈水渍状,随后变黄脱落,主根呈锈黄色腐烂,严重时仅剩下纤维状物;地上部初期植株矮小,黄化,严重时死亡。本病主要以土壤和种苗带菌,土壤如积水,地块发病就重。土中的病原菌是本病重要的初侵染源之一,因此,连作会使病害更容易发生。地下害虫活动频繁,根部伤口增多,也利于发病。此外,病株残体及带菌土壤也能通过水流、人畜、农具以及未腐熟的土杂肥传染。

防治方法

一是与禾本科作物轮作,选排水良好的地块种植,雨后及时排水。二是育苗时用多菌灵、托布津按种子重量的0.3%~0.5%拌种。三是及时拔除病株,集中烧毁。在病穴中施一撮石灰粉,并用50%退菌特600~1000倍液或50%托布津800~1000倍液全面喷洒病区,以防蔓延。

(2)当归褐斑病

发病植株叶部病斑边缘呈红褐色、中心灰白色,外围有一褪绿晕圈,后期病斑中央生小黑点,严重时叶片呈红褐色,干枯死亡。种子带菌能引起幼苗猝倒,并为以后叶部感染提供菌源。另外,高温和阳光不足也有利发病。

防治方法

一是冬季清园,集中处理病残组织,减少越冬菌源。二是在发病初期及时摘除病叶并喷洒1∶1∶150波尔多液或多菌灵1000倍液。每隔7~10天喷洒一次,连续3~4次。

当归霜霉病危害很大,当归霜霉病有哪些危害?

霜霉病是作物上的一种常见病害,此病在作物的生长过程中有很大的危害,对于霜霉病我们需要了解详情:

    霜霉病的发生给农业生产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霜霉病俗称白霉病、霜霉病等,该病在连阴雨天气,空气湿度大,或结露持续时间长时易流行。平均气温较高的年份发病重。早播、脱肥或病毒病重等条件下发病重。

对于低霉菌含量,低海拔露水通常被称为白霉菌、低苔藓等。在霉菌下面,它主要危害叶片。一般来说,白灰色、浅黄色或浅黄色的光会出现在叶子的前面,然后扩展到黄棕色的斑点。斑块通常呈多边形或不规则形状,叶子背面会有白霜。阴雨天,夏季炎热干燥时,当归产生露水粉的原因。

土壤无水,枝叶茂密,通风不良,当归在生长的最后阶段形成封闭的蒴果越冬,如果管理粗放,植株生长弱,容易发生病害,苦瓜属葫芦科,但霜霉病的症状与黄瓜不同。他主要危害树叶。起初,它是淡黄色、圆形或椭圆形。逐步扩大后,,叶子背面有一层灰白色的霉菌。通常是当归轴和真菌的露水。早期的病叶呈黄绿色,后期的栗子呈黄色,形成一个封闭的胶囊,以获得多余的能量。当空气相对湿度较低时,薄膜中没有薄膜在植物表面,分生孢子仍能发芽和侵入,造成损害。。。。

土壤缺水、通风不良、管理粗放、植物生长弱或枝叶过多。较低的露水主要使树叶处于危险之中。重病时,叶片被病斑覆盖并相互连接,导致叶片边缘呈波浪状和裂痕。可导致叶片大面积死亡,降低叶片光合作用,降低植物生长和产量。卵菌病不同于其他真菌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