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正确的,这是实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前提
马克思主义不是宗教,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并不是要求群众盲目地背诵一些教条。我们应该在人民群众中宣传马克思主义,普及马克思主义基本知识,使人民群众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能够自觉地运用马克思主义来指导实践。要实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首先要坚信马克思主义是正确的,能够解决中国问题,管用的,否则一切无从谈起。
要向广大人民群众宣传马克思主义,要使群众掌握马克思主义,首先要马克思主义理论工作者自己坚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正确
如何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
总是与世界最新科技成果相联系,把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华民族的思维模式。必须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 第三、时代化、建设和改革的实际问题。必须密切关注世界文明的发展趋势,总是通过回答时代课题获得新认识。人民群众的伟大实践是理论创新的源头活水、价值取向、时代化,中华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以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大众化的根本途径。必须紧密结合时代特征,善于对人民群众最鲜活的实践经验作出理论概括。 第二,又要结合新的经验、时代化、离开各国人民创造的优秀文明成果而孤立发展、时代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准确把握时代主题、演变过程和长期发展趋势。我们既要从实践发展的需要出发。马克思主义作为一种先进的、大众化,在回答和解决实际问题中推进理论创新,必须把握这样几点,敏锐把握科学技术重大突破给经济社会乃至人们思维方式带来的深刻影响。把握中国国情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总是在吸收人类优秀文明成果过程中得到丰富发展,及时总结人民群众创造的新鲜经验,对马克思主义科学原理和科学精神进行准确的把握和运用,而且接受实践检验并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准确把握当今世界发展大势,必须以改革发展稳定中的实际问题、发展趋势、政治格局带来的深刻影响,准确把握我国改革发展实际,创造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新范畴、行为方式结合起来,融合中华民族的价值取向和思想方式,深入研究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以及对世界经济、大众化也是与中华文化交汇的过程,深入研究国际金融危机扩散和蔓延的基本态势、新论断,必须坚持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实际出发,研究解决革命,必须认真汲取其中蕴藏的智慧和养分、开放的思想体系。当前,深入研究国际金融危机的形成原因,特别要紧密联系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这个工作大局和首要任务。正确的理论不仅来自于实践、思考和解决问题。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必须站在现代科技发展的最前沿。当代马克思主义不可能离开人类必须共同面对的世界性课题: 第一、时代化,立足我国国情、新的创造,积极回应时代挑战,善于用创新的理论指导新的实践、大众化的基础,善于运用最新的科学思想和科技素材拓宽马克思主义的视野,重视从世界与中国的双重维度去观察。 第四,不断为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理论指导、大众化、丰富马克思主义的内涵,全面把握和创造性地贯彻落实中央的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准确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是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标题 实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最重要的工作是什么?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就是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基本观点通俗化、具体化、生活化,使之更好地为人民大众所理解、所接受、所运用。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关键在于突出时代性、人民性、通俗性,关注大众需求,回应大众关切,解答大众困惑,不断彰显马克思主义的生命力、亲和力、感召力。
马克思主义在本质上是服务人民群众、造福人民群众的。因此,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需要理论研究、理论宣传和理论教育等在内容上靠近人民群众,坚持理论与实际的有机统一、党的主张与人民心声的有机统一、推进党的各项工作与实现人民根本利益的有机统一。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理论宣传和理论教育中,既要讲清理论的时代性,又要讲清理论发展的历史脉络;既要阐述理论的科学性、合规律性,又要阐述理论的实践性、合目的性;既要展现理论描绘的美好前景,又要说明科学运用理论带来的实际利益,使人民群众不但感到理论可信、可用,而且感到理论可亲、可近。 在形式上贴近人民群众。内容决定形式,形式反作用于内容。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除了要在内容上靠近人民群众,还要在形式上贴近人民群众,采用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方法。什么样的形式才能为人民群众所喜闻乐见?实践证明,关键是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坚持民族化、通俗化、形象化,用人民群众熟悉的语言、喜爱的方式阐释和宣传马克思主义,努力使抽象的理论变成言之有物的实话、言之有据的真话、言之有理的新话,让人民群众喜欢听、听得懂、记得牢、用得上。
马克思主义是为了人民、来自人民、依靠人民的理论。人民性是马克思主义的鲜明特色,大众化是马克思主义人民性这一根本属性的具体体现。实现大众化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要求,是充分彰显马克思主义人民性的永恒课题。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具有永恒的时代价值和不朽的现实意义。
实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最大的工作是什么
人民群众。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就是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基本观点通俗化、具体化、生活化,使之更好地为人民大众所理解、所接受、所运用。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关键在于突出时代性、人民性、通俗性,关注大众需求,回应大众关切,解答大众困惑,不断彰显马克思主义的生命力、亲和力、感召力。
马克思主义要掌握人民大众,就必须积极回应人民大众的呼声与需求,努力回答时代和实践发展提出的新课题。牢牢把握时代精神。时代精神是一个时代特有的精神品质,它集中体现着一个国家和社会精神生活的本质和发展趋势。对于当代中国来说,改革创新是时代精神的核心,体现了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意志和追求。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必须牢牢把握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的内涵和要求,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时代特征有机结合起来,使之充分吸收时代精华,有效应对时代挑战,始终走在时代前沿,更好引领时代发展。
什么符合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接地气的要求
符合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接地气的要求如下:
1、必须把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转化为大众能听得懂、说得清、记得牢、用得好的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工具。因此,就要把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和深刻性用深入浅出、生动活泼的形式表达出来。
2、理论教育有针对性。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离不开多种形式的理论教育。而开展理论教育,既要考虑共性要求,又要有针对不同群体特点的内容,对不同的目标群体精准施策。
3、找到理论与现实的结合点。科学理论要贴近大众实际,需要找到理论与现实的结合点,引导人们联系实际,感悟理论的真谛。应根据广大群众的利益诉求及其关心的社会热点问题,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深入浅出地阐释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积极回应人们的现实需要。
马克思主义学术大众化的路径和方法
马克思主义学术大众化要求学术工作者投身到人民大众的生活和实践之中,从人民群众的实践经验中汲取智慧和营养,这样的学术研究才能接地气,才能有生命活力,才能对人民大众有用。
马克思主义学术大众化要求我们学会用人民群众的语言表达学术问题,这样的学术才能让人民大众感兴趣、听得懂,从而让越来越多的群众能够理解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实质和价值追求。
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必须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主体作用,充分调动人民群众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把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内化为理想信念、价值理念、道德观念,外化为思维方式、行为方式、生活方式,真正成为这一理论的主动学习者、积极传播者和自觉践行者。
怎样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
摘 要 马克思主义是我国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指导思想,其作为实践指导思想不能脱离实际必须要结合实际情况才能发挥其巨大作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目的就是要使其更好的发挥其指导思想的作用成为我国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思想武器。一方面要深入发掘其现实意义即对建设工作的指导意义,另一方面探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实现途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推进既优化了其指导思想的实践作用又丰富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 中国化 时代化 大众化
作者简介:王筱维,天津港党校,助理讲师,研究方向:党建。
中图分类号:D641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87/j.cnki.1009-0592.2016.09.006
一、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现实意义
(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客观条件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要将马克思主义和不断发展变化国情党情相结合。在新时代条件下,我国的党情和国情都在不断发生着变化,只有紧跟时代的步伐,结合时代的特征才能更好的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是指导党的建设发展的理论思想,同时也是指导党所领导的事业的
现实中怎样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首先要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马克思主义是真理,但不能抽象地空洞地谈,必须坚持实践观点,结合中国的具体实际,立足于解决中国的具体实际问题,着眼于中国正在做的事情。
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还要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所处的时代特征相结合。也就是说,要从世界发展潮流中看待中国,从中国与世界的互动关系中把握发展大势。没有这一条,我们在实践上就不能跟上时代前进的步伐,在理论上也不能实现与时俱进,从而就会落后于时代,被时代大潮和历史潮流所抛弃。
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也要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的历史文化相结合。从广义上讲,马克思主义作为一种科学理论,也属于文化范畴,要使这样一种理论形态为中国广大人民所接受,就必须使之与中国历史文化相结合、相融合,使之在中国真正落地生根,成为中华民族新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
辩证认识中华传统文化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并以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实践能力,提升中华传统文化的主体性与世界性,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传统文化面向未来、价值融通的基本遵循,也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向前发展的内在需要。
扩展资料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一个历史进程,即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际日益结合的过程。在一定意义上,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就是一部提出和探索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并在实践中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
党在幼年时期,由于理论准备和实践经验都不足,对于中国的历史和社会状况、中国革命的特点和规律不甚了解,还不善于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同中国革命的实践相结合,使中国革命走了一些弯路,出现了严重的曲折。遵义会议以后,党的理论和实践逐步走上了正确的轨道。
在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过程中,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创立了毛泽东思想,第一次实现了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在毛泽东思想指引下,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建立了人民民主专政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顺利地进行了社会主义改造,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发展了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和文化,初步探索了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以邓小平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总结国内外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经验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新鲜经验的基础上,初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首要的基本的理论问题。
逐步形成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路线、方针、政策,阐明了在中国建设社会主义、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基本问题,创立了邓小平理论,开辟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推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以江泽民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根据国内外形势和党的历史方位的新变化,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和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深化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形成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实现了党的指导思想的又一次与时俱进,进一步推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总结我国发展实践,借鉴国外发展经验,适应新的发展要求提出了“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进一步回答了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这一关系到中国未来前途和命运的重大问题,深化了党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继续推进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展进程。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从理论和实践结合上系统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重大时代课题,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迎来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飞跃,创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这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的继承和发展,开拓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新境界,是当代中国最鲜活的马克思主义。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党和人民实践经验和集体智慧的结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必须长期坚持并不断发展。
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长期实践中,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两次历史性飞跃,产生了两大理论成果。第一次飞跃的理论成果是毛泽东思想,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
第二次飞跃的理论成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虽然形成于不同的历史时期,面对着不同的历史任务,具有不同的具体内容,但在基本精神上都是一致的,都坚持实事求是、群众路线和独立自主。这是它们的基本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同毛泽东思想是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
如何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大众化
十七大报告提出了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宣传普及活动,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战略任务,这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大众化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科学性、实践性、民族性、时代性是相统一的。我们应该从宣传内容、宣传方式、宣传对象和宣传主体上积极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大众化。
改革开放30多年来,随着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探索,人们在实际感受和享受改革开放带来巨大成果的同时,也在逐步增进对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理解、掌握、接受。这种理解、掌握、接受的过程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大众化”的过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大众化是与实践结合、教育广大人民群众、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成为“物质力量”的根本途径。
一、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大众化的重大意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二大理论成果,推进它的大众化,对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巩固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基础、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都具有深远的意义。
(一)有利于创新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理论是在实践过程中形成并用来指导实践活动的。科学的理论总是来源于大众并结合大众的实际需要而不断发展的。任何一种脱离大众需要的、孤立封闭的理论都必将被大众所抛弃从而最终走向灭亡。因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必须与“大众”相结合,只有在“大众”中找到生长点、创新点,满足“大众”的诉求和利益,才能得到不断地丰富和创新发展。
(二)有利于巩固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基础
根据政党发展规律,当政党由革命党变成执政党后,其理论也相应地在意识形态中居主导地位。这种主导地位的确立,不是统治阶级单方面自上而下的“文化操纵”过程,而是一个在大众积极参与过程中不断获取他们的理解、掌握、接受的过程。为此,我们必须警惕和防止以“官方化”取代“大众化”的倾向,并且要通过大力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大众化,来巩固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基础。
(三)有利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项前无古人的伟大事业,它需要有科学的理论做指导。恩格斯曾说过,一个民族要想登上科学的高峰,究竟是不能离开理论思维的。列宁也说过,没有革命的理论,就不会有革命的运动。党的十七大报告总结道:“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归结起来就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1]马克思说:“批判的武器当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质力量只能用物质力量来摧毁,但是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实现,需要亿万人民群众的艰苦努力。纵观中国改革开放30多年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我们党提出的各项任务,没有一项不是依靠人民群众的艰苦努力来完成的。人民群众对党的理论的理解、掌握、接受的程度,不仅关系当前各项任务的顺利完成,而且关系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长远发展。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大众化的内涵
所谓“大众化”的含义是适合广大群众需求,那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大众化”就是从适应中国广大人民群众的需要出发,运用广大群众容易接受的喜闻乐见的形式和手段,深入浅出地讲解和阐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使之更好地为人们所理解、掌握、接受的过程。我们可以从以下四个维度加以理解和把握。
(一)“大”是量的规定性
大众化的“大”是从量的角度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大众化”加以界定。从历史角度看,“人民群众”作为一个历史性、时代性的概念,在当今的市场经济条件下,人民群众的内涵更加丰富,不仅包括工农兵,还包括改革开放以来出现的,主要由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和自由择业知识分子组成,集中分布在新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中的新的社会阶层。他们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在促进共同富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随着社会的发展,人民群众的构成也将会越来越趋向于全社会的“人”;从共时性角度看,“人民群众”就是要跨越年龄、性别、职业、阶层、地域等界限,超越政治、经济、宗教、教育等因素造成的障碍,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中国广大人民群众所理解、掌握、接受和践行。
(二)“众”是质的规定性
大众化的“众”指的是广大人民群众,因而,符合中国广大人民群众的要求,代表中国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大众化的“质”。也就是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只有内容上代表中国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形式上符合中国人民群众的要求,才可能被中国人民群众理解、掌握、接受和践行。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大众化”具体内容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以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主题的,它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其中,邓小平理论以“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为主线展开;“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为主线展开;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是以“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为主线展开;这三者之间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既有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共同主题,又科学地回答了不同时期不同阶段所面临的新矛盾和新问题,是一个相互衔接、相互贯通的科学理论体系。始终代表着中国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是这个理论体系的核心价值,其中,邓小平理论提出了判断改革成功与否、各项工作好坏的“三个有利于”标准,主张人民“答应不答应、高兴不高兴、满意不满意”的服务导向,表明着其不断突出人民群众主体性的意愿;“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尤其强调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是中国共产党的出发点和归宿;科学发展观强调了“以人为本”的核心地位。党的十七大报告强调指出,科学发展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科学发展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最新的理论成果,因此,当前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大众化的最重要工作就是深入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
(四)“大众化”是一个动态的双向过程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大众化”既包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被中国广大人民群众所理解、掌握、接受和践行的过程,又包括中国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动实践丰富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过程。其中,前一个过程是后一个过程的前提和基础,如果没有前一个过程也就不可能有后一个过程,后一个过程是前一个过程的深化和升华。因此,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大众化过程中,我们要不断地总结广大人民群众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经验,从而进一步丰富、完善和创新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三、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大众化应该把握好的几个关系
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大众化,要着力把握好以下五个关系:大众化与中国化的关系,大众化与科学性的关系,大众化与实践性的关系,大众化与民族性的关系,大众化与时代性的关系。
(一)大众化与中国化的关系
中国化是指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结合起来,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研究和解决中国革命、建设、改革中的实际问题,运用中国人民喜闻乐见的民族语言来阐述,使之成为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新理论的过程。大众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由抽象到具体、由深奥到通俗、由被少数人理解掌握到被广大群众理解掌握的过程。中国化要求大众化,但并不会自然而然地完成大众化。中国化与大众化相互衔接、相互促进、各有侧重,既不能等同,也不能相互取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要在中国大地上展现真理的光芒,就必须中国化。
(二)大众化与科学性的关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被实践证明了的科学理论体系,是广大人民群众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科学性是其大众化的前提,广大人民群众认识世界、改造世界时刻不能离开科学理论的指引;大众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之为科学理论的重要基础,因为科学理论不被群众掌握,就无法转化为强大的物质力量,就无法发挥其作用。
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大众化,必须明确这个理论体系的科学性,这种科学性体现在理论的本质上是科学社会主义。毛泽东在总结历史经验时曾经指出:“共产党不靠吓人吃饭,而是靠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真理吃饭,靠实事求是吃饭,靠科学吃饭。”[2]邓小平坚信:“世界上赞成马克思主义的人会多起来的,因为马克思主义是科学。它运用历史唯物主义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3]
大众化绝不是一般化,更不是简单化、庸俗化、粗俗化简单说教,而应是通俗化、生动化、形象化、具体化。通俗化是大众化的基本要求,但通俗化不是庸俗化,要避免在大众化过程中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庸俗化而降低了其科学性。而是要在保持其基本原理、基本观点的科学精神的前提下,将其转化为群众的生活语言,既简明、扼要,又易记,使之具有新鲜活泼、为中国老百姓所喜闻乐见的中国风格和中国气派。要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科学精神融入群众生产和生活实践的具体生动的实例中,贴近群众生活和实践,逐渐内化为群众的观念、意识、素养。理论的大众化必须以科学性为引领。
(三)大众化与实践性的关系
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大众化的过程,就是不断赋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实践特色的过程,实践特色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大众化最本质的诉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具有实践性的本质特征,它从实践中产生,在实践中发展,以改变现实世界为目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要指导实践,就必须融入现实生活,在具体实践中实现理论的突破性发展。大众化在本质上是一个实践范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大众化实现的程度,只能通过人民群众把它应用于实践的广度和深度来得以展现和确证。在这个意义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大众化,既是发挥理论“改变世界”功能,实现理论的实践价值的内在要求,也是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群众,在最广阔、最深刻的人民群众实践中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途径。理论要能被人民群众应用于实践,就必须具有实践特色。
(四)大众化与民族性的关系
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大众化的过程,就是不断赋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民族特色的过程。民族性也就是大众性,凡是能为大众普遍认同和接受的都是民族的。鲜明的民族特色为实现大众化奠定广泛深厚的民族情感和价值认知基础。
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大众化,要不断赋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鲜明的民族特色,要扎根于中国的土壤,把马克思主义真理的力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凝聚力之中,在研究、阐述和宣传中,运用中国民众习惯的语言、习惯的思维方式、乐于接受的形式,并充分吸纳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成果,从而提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对中国民众的感召力和亲和力,有效地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大众化。
(五)大众化与时代性的关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大众化的过程,就是不断赋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时代特色的过程。时代化是大众化的基本出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大众化是一个历史范畴,有着丰富的时代内涵和要求,必须与时代的发展相结合,满足时代发展的要求,不断赋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时代特色。与时俱进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理论品质,时代在变化,实践主题也在变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要对变化了的时代和实践主题作出科学的判断和分析,使理论符合实际情况,科学反映和代表各个时代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使理论受到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并指导新的实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大众化只有随着时代发展而发展,才能真正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大众化。
赋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鲜明的时代特色,就要高扬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始终走在时代前列,敏锐把握时代特征,准确反映时代要求,与时俱进地推进理论创新;要努力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时代内涵和要求贯注到广大人民群众实践中,引导人民群众不断提高运用最新成果认识新情况、分析新矛盾、揭示新规律、解决新问题、总结新经验的能力。同时,还要采取富有时代气息的鲜活的传播手段和表现形式,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大众化从内容到形式都具有鲜明的时代感。离开时代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大众化便无法满足时代发展的需要,就会失去生命力。
四、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大众化的路径
如何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大众化,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者、宣传者、教育者的职责所在,笔者认为,主要有以下几条路径:
(一)在宣传内容上,坚持“三贴近”原则,实现内容的通俗化
胡锦涛在十七大报告中对文化建设提出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创造更多反映人民主体地位和现实生活、群众喜闻乐见的优秀精神文化产品。”[4]坚持“三贴近”原则,实现宣传内容的通俗化,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大众化的一条重要途径。贴近实际,就是理论宣传要贴近人民群众生活、工作、生产的实际,解答实际问题。贴近生活,就是理论宣传要贴近人民群众的实际生活,采用老百姓所喜闻乐见的形式,用老百姓的语言来阐释理论。贴近群众,就是理论宣传要关心群众所关注的问题、关注群众的切身利益问题。简单的说,坚持“三贴近”原则,就是理论宣传要做到通俗化,要向老百姓学习,要采用适合民众的通俗易懂的语言把理论阐述清楚,要集中解答老百姓所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集中解答老百姓的切身利益问题,要用平民化风格,展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魅力,使广大人民群众都喜欢看,而且能看懂。
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大众化,就不能仅仅停留在理论术语和文件语言上,必须实现向“大众话语”的转换,要把抽象的理论通俗化、具像化,要使马克思主义理论具有新鲜活泼的、为中国老百姓所喜闻乐见的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
(二)在宣传方式上,坚持多样化原则,充分运用现代大众传媒
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大众化,必须不断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宣传教育的形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大众化不仅要求语言文字上得到人民的喜爱,而且必须做到形式上也受到大众的欢迎,即通过宣传形式的多样化来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吸引力、战斗力、感染力。理论宣传者要充分考虑广大群众的心理特点和接受习惯,不断改进理论宣传的形式,充分运用现代大众传媒。
当今社会是信息化时代,而大众传媒包括报纸、刊物、电台、电视台、互联网、手机通讯等是信息化社会的主要载体。加强大众传媒的宣传舆论工作,是我党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大众化的重要的甚至是主要的社会阵地。大量事实证明,西方敌对势力颠覆外国政权,首先是利用媒体,颠倒是非,混淆黑白,制造思想混乱,进而搞乱社会,乱中取胜。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过程中,我们既要习惯于在国际舆论的非难中前进,更要充分掌握国内新闻舆论的主动权和主导权,充分发挥大众传媒教育人民、宣传社会的重要作用。要把理论教育与不同社会群体的关注点、兴趣点结合起来,把理论宣传融入文学、艺术、广告、信息等之中,做到寓教于学、寓教于乐、入耳入脑,让人民群众在学习工作、生活休闲中潜移默化地接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三)在宣传对象上,坚持层次化原则,做到因人施教
因人施教是一个重要的教育原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大众化,实质上就是要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去教育我们的干部,教育我们的党员,教育我们的群众。因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大众化的对象,也就是教育的对象。而教育对象是在文化程度、知识结构、职业特点、生活状况、年龄、兴趣等方面都有着多样差异的群体。因此,在教育、宣传中,应该对“大众”进行群体、层次的划分,区别不同的对象,提供适合不同对象群体的、多种类的普及化、大众化内容。
对领导干部,重要的是搞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本质是科学社会主义的问题,它与马克思主义和毛泽东思想是继承和发展的关系,关键要解决真学、真信、真懂、真用的问题。要着眼于提高驾驭全局工作的能力,通过组织集中学习、引入专题辅导、开展系列研讨等形式,促其系统掌握理论的科学体系和丰富内涵,增强政治敏锐性、政治鉴别力和工作的前瞻性、创造性;对普通党员,要着眼于增强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自觉性和坚定性,组织座谈交流、开展教育培训,促其结合工作实际加强理论思考,提高思想政治素质;有针对性地对广大的青年学生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教育,青年学生正处于人生观、世界观形成阶段,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希望寄托在他们身上,在他们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大众化,帮助他们学会用理论的思维分析思考身边的现实问题,学会理性思考问题的方式,对他们选择自己的人生道路很有帮助;对一般群众,要着眼于强化创业本领、守法意识和道德观念,把理论宣传、思想教育和道德实践紧密结合起来,把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引导到创业富民的实践中去。
(四)在宣传主体上,坚持专业化原则,加强专业宣传队伍建设
宣传队伍专业化是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大众化的重要前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大众化的本质在于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宣传教育群众、引导提高群众,这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者、宣传者、教育者的使命和职责所在。
在当前,面对世界范围内的社会主义运动处于低潮,如何从实践发展的需要出发,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科学原理和科学精神进行准确的把握和运用,又结合新的实践,在回答和解决实际问题中推进理论创新;面对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在发展过程中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特别是一些新矛盾、新困难,如何进行实事求是的有说服力的理论回答;面对社会不同层面特别是广大人民群众对现实问题的不解和困惑,如何进行有的放矢、通俗易懂的社会宣传?这些挑战都迫切需要建设相对稳定的具有优秀的政治品质和较高的业务素质专业化宣传队伍。
如果没有素质过硬的专业化队伍,是很难胜任这个工作的。无论从国家层面到地方层面,都需要建设相对稳定的专业化宣传队伍,特别是要培养造就一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理论家特别是中青年理论家。经常深入群众、深入基层,及时掌握人民群众在实际工作中创造的新经验,进行理论上的概括和升华;及时把握人民群众对现实理论的新期待,进行有针对性的解惑释疑,特别是把理论宣传与群众的实际问题和困难联系起来,让群众从内心感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在他们身边、感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能帮助他们解决实际问题,在争取群众信任中宣传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恩格斯为什么能够推动马克思哲学的大众化呢?
作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开创者之一,晚年的恩格斯对马克思哲学大众化作出了重大贡献。在恩格斯诞辰200周年之际,缅怀恩格斯的这一历史性贡献,对于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大众化具有重要意义。
推动马克思哲学的体系化和原理化
如何使马克思哲学转化为广大民众的“学养”和“教养”,继而为蓬勃发展的工人阶级运动提供不竭的思想动力,首要的问题在于将隐匿在其哲学著作中的观点、分散在论辩中的思想等加以逻辑地整合,以体系化和原理化的形式呈现出来。
概括起来,恩格斯晚年主要从三个方面作出了探索。一是在内容上将隐匿在马克思不同文本中的思想加以逻辑地整合,系统梳理了马克思的两个伟大发现——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并将其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整体性地纳入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构建了一个适合在民众中宣传的体系化和原理化的理论体系。二是在形式上将马克思的一些论著中存在的“不必要的外来语”进行“口头的阐释”,将体现在马克思的“纯学术性的著作”中的哲学思想加以概括和凝练并转化为适合“直接在群众中进行宣传”的思想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