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该从以下几方面来评价复习课:

课堂知识容量是否合适;知识间的过度和联系是否自然;是否有利于学生的发展;课堂效率是否达到预期目的;教学定位是否面向全体学生;所选例题是否典型;审题指导是否到位;答题思路方法指导是否可操作;指导后的训练是否落实了老师的思路方法;是否有好中差答案的对比性讲评,是否揭示了将错答案演绎成正确答案的过程。

怎样评价一节政治复习课

1、课堂满堂灌输,忽视学生。教师自己既要梳理知识,又要对知识进行查缺补漏,还要联系时政热点,整堂课信息量很大,几乎都是教师在讲,学生很被动地接受,课堂上没有安排学生消化的时间,更没有安排相关知识解题能力的训练,把知识消化都留在课外,这样容易导致学生课堂上感到疲惫,课后苦不堪言,复习负担很重。

2、教学重点不突出、效率低下。有的教师对学生的情况不熟悉,不了解学生需要什么、欠缺什么、有哪些薄弱环节,一味按照自己的思路和设计进行教学,对学生缺少关注;甚至有些课堂知识重点不突出,复习课内容干瘪,不生动,学生没有学习积极性,缺乏政治学科学习的兴趣,使得教学效率低下。

3、缺乏能力培养。在一轮复习中侧重于讲知识点,忽视对学生进行各类解题方法和技巧的指导,更没有注意规范学生答题,这样即便学生对知识很熟悉、很理解,但面对题目仍然不会做或不能很好很快的完成。

二、我校高三学生的学情

通过分析我校高三学生的学习情况,学生在复习和考试中存在的问题有以下表现:1、学科知识储备不足、基础不牢;2、名词术语使用不当,表述不准;3、材料题中信息获取能力差,信息获取不全,提炼不够;4、对题目设问用意解读不明,思路不清;5、综合运用能力不强,从而导致跑题、分数不高;等等。

三、提高高三政治第一轮复习课堂实效性的一些想法

高考注重考查学生对所学相关课程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所以,围绕高考考查的核心,我们的课堂应该要注重从以下方面开展和推进:

(1)课堂上教师要做到“六讲”

高三政治一轮复习,是巩固基础知识的一个重要环节,故而一定离不开教师的讲,但是讲什么,怎么讲,就是学问了。这就要求教师要时刻做到用考纲引领高三教学,清楚、透彻地理解和掌握《考纲说明》中规定的每个必考的知识点,以及对它的基本要求,使学生对基本概念、基本原理达到多层次、多角度的理解。因此,教师应该做到:

第一、要讲清目标。可在授课前,可先向学生印发复习提纲之类的复习资料(主要包括知识点、重点、难点和热点四个部分)。其次针对提纲,从识记、理解、运用和综合等方面作简要说明。这样,学生在听课时,就能做到心中有数,知道听什么,记什么,哪些应该了解,哪些应该重点掌握。

第二、要讲准重点。在课堂教学中,要突出重点,抓住关键,集中精力和时间讲准重点,解决主要矛盾,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不分主次或主次颠倒。这样才能做到事半功倍,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第三、要讲透难点。在教学中,要善于发现难点,攻克难点,讲透讲懂。哪怕是花一节课的时间去讲透一个问题,也是值得的!想办法用形象的比喻或具体的事例让学生去弄懂对他们来说很深奥很抽象的理论。

第四、要讲明疑点。讲明疑点贵在讲清疑因,学生明确了疑因,疑点便迎刃而解。在讲解中,可采取“设疑、质疑、释疑”的程序和方法解决学生的疑难问题。

第五、要讲出知识规律。这里的“规律”,一是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由于每节课涉及到的知识都不是孤立的,而是彼此联系、纵横交错的。因此在复习中要注意将知识重新组合、归纳,使之形成网络系统,并将这些规律性的东西交给学生。二是解题的一般方法与技巧。

第六、要讲活时政热点。随着高考改革的进一步深入,灵活性试题日渐增多,考试越来越注重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社会生活能力,所以,政治学科的学习必须要渗透热点,联系实际。

如何评价初中数学复习课

1)为学生创设宽松和谐的学习环境

好的课应当有宽松和谐的学习气氛,使学生能在探索和学习过程中产生丰富的情感体验。上“板着面孔”的课,学生可能会掌握有关的知识技能,但他们不会对学习数学产生兴趣,也不会有积极主动地参与热情。宽松和谐的环境并不意味着只有通过游戏或生动的情境才能实现,教师生动的语言,和蔼的态度,富有启发性和创造性的问题,有探索性的活动等都可以为学生创造和谐的环境。如“大数目的认识”,让学生说出生活中的大数目,提供一万人、几万人的情境,让学生亲自数一数一万粒大米有多少。这样一些活动,都为学生提供了和谐的气氛。

2)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让学生有体验数学的机会

新课程的一个重要理念就是为学生提供“做”数学的机会,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去体验数学和经历数学。数学学习,特别是新概念、新方法的学习,应当为学生提供具体的情境,让学生在实际的操作、整理、分析和探索中去体会数学。如认识圆时,给学生不同的工具,让学生选择几种,通过交流体会合作画出一个圆来。在画的过程中,学生既体会到圆的特征,也体验了“做”数学的乐趣。

3)为学生创设了思考的空间和时间

好的课堂教学应当是富于思考的,学生应当有更多思考的余地。学习归根结底是学生自己的事,教师是一个组织者和引导者。学习的效果最终取决于学生是否真正参与但学习活动中,是否积极主动地思考。而教师的责任更多的是为学生提供思考的机会,为学生留有思考的时间与空间。最简单的一个指标是教师提问以后是否给学生一定的思考时间,至少用几秒钟让学生思考,而不是急于下结论,判定学生会不会,特别是那些需要深入理解和需要一定的创造性才能解决的问题,更要让学生有一定的思考时间。

4)一堂好课应该是自然的、生成的和常态下的课。

一节课不完全是的结果,而是在课堂中有教师和学生的真实情感、智慧的交流,这个过程既有资源的生成,又有过程状态的生成。这样的课可以称为丰实的课,内容丰富,多方活跃,给人以启发。同时,一堂好课应该是常态下的课。不是多人,多次排练的结果,不是“课本剧”的再现。课堂的价值在于通过师生碰撞、相互讨论,生成许多新的东西。这样的课称为平实的课。一堂实实在在的课,不仅现在可以上,什么时候都可以上。要淡化公开课,多上研讨课。不管谁在听课,教师要做到旁若无人,心中只有学生。这种课应该是一堂有待完善的课,它不可能十全十美,它应该是真实地、不粉饰的、可以重建的课。

5)一堂好课应该注重学生有效学习,关注课堂效率

有效学习一定是有价值的学习,对学生有用的学习,是针对学生普遍需要解决的问题及进行的学习。例如有老师在上复习课时,一共出了八道题,一道一道讲,刚讲完第六道题的时候,下课了。我们发现在学生中间,这些题只有两三个同学不会,但老师还要从头到尾全班讲,这种现象很普遍,所谓复习课几乎都是这样进行的,没有提出一个有效学习的针对性问题,集体浪费时间,只是为了完成所谓的教学任务、教学计划。可想而知,这样的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有没有。

有效率的课是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而不是去“迎合”老师的问题,学生敢于提出自己的问题,能提出有深度的问题。所以,一堂好课也是解决了学生问题的课。评课时,最终是要观察学生能不能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一是解决他提出的问题,而是解决他在此过程中带出别的问题。问题解决了,就是好课,是有内容的课,有效率的课,也就是充实的课,是关注学生发展的课。有效率的课应当关注学生的差异,尊重不同学生在知识、能力、兴趣等方面的需要。应当有针对性地设计不同层次的问题、不同类型和不同水平的题目,使学生都有机会参与教学活动,都能在学习过程中有所收获。

6)运用灵活的方法,适应学生的事迹和内容的要求。教学方法的选择和运用应根据不同年龄和不同发展水平学生的需要,同时也要符合不同的学习内容。探索与发现的方法是值得提倡的,但并不是所有的内容都应当用这样的方法。教学新概念、新方法的内容是需要学生去探索,但有些规定性的内容也可以用接收式的方法。为高年级学生设计的活动情境与为低年级设计的也会有很大的差别。

为此,我们认为评价课堂教学应主要考察一下六个方面的指标:

(1)学生主动参与学习;

(2)师生、生生之间保持有效互动;

(3)学习材料、时间和空间得到充分保障;

(4)学生形成对知识真正的理解;

(5)学生的自我监控和反思能力得到培养;

(6)学生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当然,以上这些指标在具体实施时,还可以进一步细化和量化。

评价课堂教学,应该看着堂课是否有新意,是否符合学生实际,是否体现以学生为主体,是否以学生发展为本,是否有让新思想、新观念、新信息、新内容进入课堂。

怎样评价生物复习课

浅谈生物复习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点评) 曾吉老师,在不长的教学经历中,通过自身的课堂及他人的教学中,看到复习课中常见的弊端:放任自流,零敲碎打,简单重复,以练代讲,难易失当,他认为这些弊端的存在,削弱了对知识体系的掌握,影响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降低了复习的有效性. 是的,这些教学中常见的问题,或多或少,或重或轻地存在每一位教师身上,但因各种原因,很难找到好的复习课的对策和方法.曾吉老师通过反思认为,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可以更有效的提高复习课的效果 1.端正态度高考复习,要求老师认真制订切实可行的复习计划,研究复习的策略和方法,因此,复习课决不是旧知的重复,轻松随意,而是任重道远另外,高考复习离不开对高考试题的反复研究,深入思考,从中把握命题趋势,规律,要做好这些,需要教师课余化大量时间.常言道,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只有平时的深入,课堂才能浅出只有老师驾轻就熟,才能学生道破天机. 2.积累素材复习需要一定的素材,而素材的获得,离不开试题库,素材库,这就需要教师平时善于搜集,用心积累,并经常更新,分类,整理,我组林菊英老师这方面做得非常到位,不仅资料多,而且分门别类,一应俱全,由于有平时的积累,所以仅管教务工作繁琐,任教班级多,都应付自如,高质量完成,这就是常说的付出-----得到法则也是成功的最大法则.3.形成模式不同学科各有特色,也有相同之处,曾吉老师谈到,高考复习要重建知识体系,要重设实验过程等.我认为曾吉老师在形成复习模式上给我们提供了很好的理论的指导,至于具体进行哪种模式的复习,各科各有特色,即使同一学科,也要因老师,因学生而异,要因材施教,区别对待.这就是常说的,教学有法,教无定法,我想复习课也如此,但无论采取哪一种模式,在充分发挥老师主导作用的同时,千万不能忘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的积极参与.

如何评复习课

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几方面来评价:

1.课堂知识容量是否合适

2。知识间的过度和联系是否自然

3.是否有利于学生的发展

4。课堂效率是否达到预期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