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以目标和结果为导向,也就是想确定目标或者结果,初步提出实现这些目标或者结果的思路、方法;

2、根据提出的这些手段和方法,提出假设和发现有哪些限制条件;

3、审视自己手头有哪些资源,看自己能否利用或者配置这些资源;

4、根据自身资源和可以付出的代价等这些限制因素来确定所有上面提到的假设中真正比较合理的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手段。

如何培养宏观思维方式

宏观思维本就是对具体事务的深度剖析和提炼,但今天我想对宏观思维本身进行探讨和剖析。这有点像是对学习方法的学习,思维方式的思考。

职场搬砖多年,早已习惯做事勤奋专注,用工匠和极致精神来激励和要求自己。本人一直从事的是和市场营销相关的工作,也希望通过自己的勤奋和激情,积累不同的客户资源,拓宽视野,做出业绩。后被调去做大客户的深耕和维护工作,为不失去对不同客户的敏感度和对市场的洞察力,与原部门同事一直保持高频交流,了解大家的项目进展,积极参与客户拓展签约的各个阶段。由于经常是以第三方的身份参与同事的项目和各种会议,竟在不知不觉中培养了一种宏观思维的能力,这的确是意外惊喜,也让我对宏观思维的认知和之前大不相同,现与大家分享,观点不对之处,欢迎拍砖。

1.宏观思维会培养大局观

此前我认为所谓的宏观思维都是马后炮式的总结,毫无意义。所谓的以局外人身份,跳出问题看问题,更是无稽之谈。理由是局外人又没有参与其中,说些不痛不痒的屁话,自然轻松随意,真要是深陷其中,还不都一个鸟样。 但后来我发现,做事需要脚踏实地,所谓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万丈高楼平地起,倡导活在当下没毛病。但如果因此就否定宏观思考的重要性,是极其不理性的行为。做什么事都只看局部,不管全局,局限性极大。过度关注个体和细节,会使得我们始终处于矛盾之中,而每个个体又都是特殊的,这终将让我们钻牛角而不能自拔。这使我想起2015年发过的一条动态:所谓高度统一,就是当把眼光从具体事务中跳出来上升一层,会发现原本对立矛盾的方式方法突然变的平衡和统一。

这听起来有些假大空,因为任何事情上升到一定高度,似乎都有他存在的理由,便会给人一种等于什么都没说的感觉。但理解的人终会明白,这是一种不断提升格局和高度的方式,这会拓宽我们的视野,开阔我们的胸襟,绝对不会假,更不空。由于我们会辩证的从不同维度看待同一个问题,又会从不同层面看待同一个维度,长期以往如此要求自己,大局观的意识便会由此形成。

2.宏观思维背后的支撑是逻辑判断和方法论

宏观思维不是简单的概括、归纳,更不是打太极式的和稀泥,打官腔,避重就轻。是要求我们学会从琐碎的生活琐事中抽离出来,知道自己在干什么,要干什么,该干什么。而要干什么和该干什么本质上靠的就是逻辑推理,而不是凭一时冲动拍脑袋,简单靠情绪来推动。而怎么干,如何有计划,有理论支撑的更高效的行动,比别人犯更少的错误,靠的是方法论在起作用。宏观思维因为有了逻辑判断和方法论做支撑,会让我们知道赢是为什么赢,是侥幸还是做对了什么事。输是为什么输,是执行出了问题,还是这场仗本身就不应该去打。而不是稀里糊涂的不知道做对了什么,做错了什么,即便成功也会如等着撞大运的彩民,不可复制和持续。

3.管理者必须具备宏观思维

如果你是管理者的角色,宏观思维是必备技能。接地气儿,务实诚恳,的确都是很优秀的品质,但与此同时,看问题必须要有宏观意识,若还只是纯事件驱动,只会一味微观的去看待和处理事务,只会累死自己,坑了团队,辜负了组织。

4.宏观思维倒逼我们要概念清晰

很多人觉得讲那些虚头巴脑的东西又不能变现,还是介绍个生意来的实在。这是用战术的勤奋掩盖战略的懒惰,虽然战术上的确需要勤奋,但真实的情况是战术和战略都需要勤奋。这并不是在咬文嚼字,玩文字游戏。相反,具备宏观思维的前提之一就是要求我们脑子里要有清晰的概念,概念混淆是很多人都会犯的错误,就好比有人说盖茨辍学创业成功,便说读书无用,而上学和学习本来就是两个概念。有些人的财富随股价变动起起伏伏,于是在高峰时就人说其是成功,低谷时就定义其为失败,而我们要追求的本来就应该是成长,不是成功。当然,持续成长的人生本身就是成功和让人兴奋的。

5.宏观思维让我们透过现象看本质

这点对我而言是经历了三个阶段。①旁听会议时,有时会有意无意被要求发言,谈谈看法,或是会后给其他没有参会的同事转述会议内容。为不浪费其他人时间,久而久之,刻意训练自己提升了化繁为简,浓缩概括的能力。②后来在听团队成员讲话的时候,我会反复问自己,他到底在表达什么,话语背后的核心思想是什么。经常这样问问题带来的好处是提升了我们化具体为抽象,从微观向宏观转换的能力。③经过长期的积累和感悟,便可以进入让人兴奋和高效的第三阶段。我们终将发现,提炼的很多问题,实际上是共性问题,对同一件事的反馈之所以不同,实际上是角度问题。而多维度能力,阶段性调整,系统性思考正是宏观思维的表现形式,它使得我们可以透过现象看本质,从而思路更清晰,打法更精准,事件更可控,人生更主动。

以上是我从工作中对宏观思维的一点心得和领悟,无论我们大家处于什么岗位和角色,我坚持认为宏观思维是我们每一个成熟的人都需要具备的能力。它不是空中楼阁,也不是华而不实的理论,更不是让我们好高骛远,不考虑微观的存在。正所谓有战略有执行,虚实结合方能无往不胜。它是实实在在真真切切的伴随着我们的每一个阶段。具备这种能力在短期内虽无法保证立竿见影、事事如意,但长期来看,它来源并升华于具体琐碎的生活和工作中,也必将对我们的人生产生长足的进步和持续的帮助。

如何训练宏观思维方式

对于提出的问题,如果单纯作为一个从问题本身思考的话,容易误入歧途,视野和胸襟是无法模仿的,但是可以通过学习和实践来养成的。建议如下:

1.以目标和结果为导向,也就是想确定目标或者结果,初步提出实现这些目标或者结果的思路、方法;

2.根据提出的这些手段和方法,提出假设和发现有哪些限制条件;

3.审视自己手头有哪些资源,看自己能否利用或者配置这些资源;

4.根据自身资源和可以付出的代价等这些限制因素来确定所有上面提到的假设中真正比较合理的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手段。

那么经过上面的几个步骤后,最后就是执行了。当然说的有些粗略,这个考验的是一个人的专业能力、视野是否开阔等方面的。只有从多角度、多思路、全方位去思考问题时,你才会有高度。当然这个的前提是自身的个人素养的提高。

在职场中,如何训练自己的全局思维?

全球思维是在考虑问题时,根据点和线、线和面的扩大格局来思考的。从微观拉伸到宏观,从宏观到微观思考过程。全球思维的优点是通过表象帮助掌握问题的本质,避免“一叶壁垒”的干扰。比起被问题本身所束缚,反映在问题背后的深刻洞察往往更重要。很多人遇到升职加薪瓶颈时,往往会被加薪、同事之间的竞争等所束缚。

如果把自己从事的工作按照全行业的发展趋势来看,就会发现,做的工作已经不能顺应时代潮流了。比起被那几千元的工资上涨所束缚,把目标放得更长一些,接受意想不到的挑战,未来的空间会更大。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也可以培养整体思维。最简单有效的方法之一就是通过图形进行训练。当我们进入购物中心时,可以看到购物中心的平面图

深度干货,高薪人士如何培养全球思维这幅画是购物中心底部的“全球地图”。如何用这幅画培养全球思维?还记得前面说的吗?从微观到宏观,从宏观到微观。例如,在图中红色框的位置。现在我想去图中黄色盒子的位置。可以选择什么路径?不要看这个问题,这其实是逻辑思维的训练。根据购物中心平面图的结构,可以开发各种目的的路线,最快到达黄框的路线

通过最多的服装品牌,渠道不通过卫生间的路径这不是有趣,而是培养“根据不同需求开发最佳解决方案”的思维习惯。这是全球思维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没有这个平面图,现在你要开发“迂回最少”的路线方案,大多数人根本无从下手。这是典型的,从现在的位置拉伸到楼层平面,然后根据楼层平面的结构开发最佳路线方案的思维训练。还有我们玩游戏时的游戏地图。我们可以给自己设定不同的挑战,敌人守卫着通往大陆的两座重要桥梁,我该用什么战略突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