甑糕是西安和关中地区特有的传统风味小吃,用糯米、红枣或蜜枣、红豆置铁甑上蒸制而成。甑糕是使用一种称为"甑"的蒸食用具而得名 。甑是一种底部有小孔,可放置在锅上蒸食物的古老炊具,黄河流域俗名劲子,故而甑糕也叫劲糕。
那年花开月正圆里面吃的是什么糕
是桂花糕,桂花糕的做法如下:
准备材料:粘米粉240克、糯米粉120克、水80克、糖粉120克、桂花干20克、糖粉40克、桂花干适量
一、将桂花干搅碎和糖粉混合均匀备用。
二、将粘米粉、糯米粉和糖粉混合,搅拌均匀。
三、加入水。
四、揉搓均匀,用手抓一把,能刚好成团,不容易散。
五、用20目筛子过筛。
六、过筛后的状态是细腻蓬松的。
七、将一半粉类倒入铺了油纸的模具,用刮板刮平。
八、将馅料筛进模具。
九、再将剩余的粉类倒进模具,刮平。
十、表面撒桂花干。
十一、盖保鲜膜,冷水上锅,上汽后再蒸40分钟。
十二、关火立即出锅,趁热享用。
在影视作品《那年花开》中,提到的甑糕是哪个地方的美食?
甑糕主要是陕西和山西一代的地方美食,最开始主要流行在汉中和晋南地区,《那年花开月正圆》这部电视剧演绎的也正是陕西商人的故事。陕西和山西因两省紧密相邻,地理环境相同,自古以来民俗文化和生活习惯都是非常相似的,除了甑糕以外,各种面食比如:刀削面,削筋面,饸饹,莜面,凉皮,肉夹馍在这两个省份里都比较常见。所以,甑糕总的来说也可以是华北美食。
一、甑糕盛行在陕西西安
电视剧里的女主周莹是历史上的真实人物,根据记载文献来看,周莹自出生到嫁人再到经商都在陕西,是个地道的陕西人,原人物喜不习惯欢吃甑糕不知道,但是甑糕确实在那个年代的遍布西安街头的,甑糕相关文献里讲:民国时期冯玉祥将西安的甑糕誉为平民阶层的燕菜,可见事实如此。
现如今,如果想要吃到最正宗地道的甑糕,我们首先会想到陕西西安的小吃街去,西安的小吃街虽然说小吃成千,但大概甑糕才是那个最地道,最具原始风味的美食。
甑糕的历史悠久从甑糕的“甑”字就可以看出,甑也是一种古老炊具,主要就是用来蒸制食物的,甑桶最早的记载是在宋代,甑糕也非常有可能在宋代成名的。
二、甑糕与南方糯米美食的不同
甑糕的主要原材料就是糯米,糯米这种食材不论是在南方和西方都被人们广泛使用,而且最关键的是都不约而同的将其制成甜食,即便是不喜欢甜食的北方人,也是对糯米做成的甑糕欲罢不能。
甑糕和江南一带的八宝饭是最为相似的做法,不同的是甑糕里含有较多的红豇豆和红枣,而八宝饭里含有甑糕里没有的桂圆和莲子。可能这与西北地区盛产红枣红豆,而江南地区盛产果脯和莲子有关。可见每一种美食的形成与地区的自然环境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结语:甑糕的口味软糯香甜,因为放了蜂蜜所以甜味又不会很腻,不仅能够满足甜食爱好者的胃口,在旧年代更是可以帮助劳动人民补充充足的碳水,增进体能,食用后精神劲头大大提升。除了糯米的黏糯还有红豇豆的沙质面感,红枣的果香,葡萄干的酸,每一口的层次都十分丰富。因为红枣和红豆也具有一定的补充气血的功效,因此低血糖的患者是非常适合食用这种美食的。不过,糖尿病以及肥胖人士就不可多吃了。
《那年花开月正圆》中的“甑糕”有什么渊源和历史?
甑糕是陕西的一种小吃。这个甑糕的“甑”,不念字本音(zèng),而是剧中少奶奶念的(jìng)是陕西本地人叫法。甑糕是陕西特有的传统风味小吃,用糯米、红枣或蜜枣、红豆放在铁甑上蒸制而成,现在很多陕西人还习惯吃一块甜蜜的甑糕来开启新的一天。而甑糕的得名还源于它的古老的制作器皿,甑:一种底部有小孔的容器,甑是中国古代一种非常古老的蒸器,有陶制、铜制、铁制等,后经民间传承,将铁甑保留至今,而用之蒸制的粘糕也别有风味。
周莹爱吃的是镜糕?还是甑糕?
17年9月热播的《那年花开月正圆》,孙俪再一次用强大的演技从紫禁城中的“娘娘”变成了艰苦致富的秦商女强人周莹。就是这位不问世事曾经倔强的姑娘,爱吴聘,也许爱过沈星移,还爱那一份摊在牛皮纸上的甑糕。
由于剧中对周莹喜爱甑糕情节的生动刻画,观众在感慨那撕心裂肺的剧情的同时,也在想象那甑糕到底是何方美味。以至于在西安成为网红城市之后,大批网友慕名前来寻找周莹最爱的美味。
甑糕原本读“zeng”四声调,由于关中方音中韵腹高元音读作“zing”讹作“jing”所以与“镜糕”同音。虽说同音,但甑糕和镜糕却是两种截然不同的糕点。回民街里面有镜糕、有桂花糕唯独难找的就是周莹爱吃的甑糕。
镜糕用糯米粉蒸制而成,涂抹上自己喜欢的果酱,再于其表面沾上白砂糖、芝麻、花生碎,在回民街比较常见,也经常被食客误以为是镜糕就是甑糕。此外,同样是用糯米制成表面涂抹枣泥的桂花糕,可能样貌较为相似在微博上也常常能看见被网友误认为是甑糕。正儿八经的甑糕是用糯米大枣还有腰豆蒸制而成,一般是在街头叫卖没有固定的卖点,所以即便是西安人,想吃那香糯甜软的甑糕那只能在街上转悠碰碰运气。听说在洒金桥地铁口有一位推车老爷爷卖的甑糕那味道可谓是撩咋咧,但是在早上9点前就会买完。为了那一盒枣香浓郁的甑糕,不妨起个早让那一天都变得甜蜜多滋,元气满满。
那年花开月正圆孙俪吃的是什么甄糕
“甑糕”就是以红枣和糯米为原料,用“甑”蒸制成的“糕”,故名。甑糕米枣交融,老幼咸宜,营养丰富,滋补性强,色泽鲜润,绵软粘甜,浓香扑鼻,久食不厌,风味独特。
甑糕是关中地区的风味小吃。陶甑蒸出来的质量最好。甑糕的原料是江米(传统是无锡糯米)、大枣(以灵宝毛头枣最好)其比例是每锅江米10公斤,大枣3公斤泡米、装甑、加水与火功等,都有严格要求。
甑糕,形色俱佳,软硬适度,软甜粘劲,味道醇厚,实为冬春早点的佳品。
在影视作品《那年花开》中,提到的甑糕是什么美食?
甑糕是古城西安和关中地区特有的传统风味小吃,用糯米、红枣或蜜枣、红豆放在铁甑上蒸制而成。它具有米枣交融、红白相间、绵软黏甜、香味扑鼻的特点。甑糕的做法如下:将糯米、红豆、芸豆混合,放入甑内,以火隔水蒸熟。其味香甜软糯,还有补气血之功效。陕西人的早餐里,甑糕也是一个重要的角色之一。特别是冬天,有甑糕的相伴,会格外觉得有家的味道。
甑糕(甑,zèng。)是一种美食小吃,外地人到西安,特别是回民街就可以吃到。通俗来说就是蒸米做的甜饭。热乎乎的,闻着就很香。制作甑糕的甑却是原始社会就出现的。甑是一种底部有小孔的容器。据传,甑在原始社会后期已经产生,后来逐渐演变有陶甑,青铜甑,铁甑,据传闻,陶甑蒸出来的甑糕质量最好。
甑糕历史悠久。甑是中国古代一种非常古老的蒸器,有陶制、铜制、铁制等,后经民间传承将铁甑保留至今,而用之蒸制的甑糕也别有风味。甑糕的古老,首先表现在它的炊具上,它是使用由最古老的蒸具“甑”演变而成的甑锅蒸制而成,这也是它得名的原因。甑,在原始社会后期已经产生,到了新石器时代又有了陶甑,商周时期发展为铜甑,以后又变为铁制。
甑糕的历史非常悠久,它的古老体现在它的炊具上。甑,是中国古代一种非常古老的蒸器,有陶制、铜制、铁制等,后经民间传承,将铁甑保留至今。除了炊具古老以外,甑糕是由3000多年前西周时期的“糗饵粉糍“演变而来的,与唐代的”水晶龙凤糕“一脉相承。甑糕——主要以红枣和糯米为原料,用“甑”蒸制成的一种“糕”。其别名也叫劲糕,陕西地方口音常把甑字念作"jing",有时候大清早也能听到卖甑糕的吆喝声,红枣的香甜、糯米的软糯,吃着也很是美味,甑糕西安人一般都是当做早餐来吃的。
陕西传统街头美食,它的名字外地游客不认识,本地人都读“错”
这是小渔的行旅日记,走走停停,和我一起看陕西。
前段时间,有朋友来西安 旅游 ,小渔陪着朋友到逛了几个“游客必打卡”的地方,也去了回民街。当时带着朋友在回民街上溜达,除了见到琳琅满目的“网红”食物,还碰到了小时候常见、现在不常见的街头 美食 ,勾起了我的回忆。
这道 美食 比较神奇,它的名字外地游客见了十之八九不认识,本地人也读“错”。
它就是——甑糕。
“甑糕”这种流传在陕西关中地区的传统 美食 , 历史 相当悠久。简单说来,它是用江米、红枣、红豆等原材料在铁甑上蒸制而成的,软糯香甜,老少皆宜。
“甑”这个字外地游客见了尝尝会念错,但好玩的是陕西人的叫法也不是它的正确读音。“甑”字的正确读音是“zèng ”,在陕西方言里这个字被读成了“jìng ”。所以很多人会把“甑糕”误写成“镜糕”,其实这样是不对的。因为这个字既显示了“甑糕”这道 美食 的悠久 历史 ,也显示了它制作工艺的特殊之处。
“甑”是我国古代一种蒸器,和一种叫“鬲”(lì)的炊具往往搭配使用。“甑”底部有许多小孔,食物放在“甑”中,“鬲”中倒水,然后用火加热后利用“鬲”中产生的蒸汽将食物煮熟。原理大概和现在我们使用的蒸锅相似。
这种蒸器在原始 社会 后期就已出现,后来到商周时期就开始大量使用。印象中我去宝鸡青铜器博物馆参观时,还看到了青铜器制作的“甑”和“鬲”。
以甑字命名的甑糕,其 历史 也就可想而知了。
在回民街上,甑糕的价格可不便宜,当时随便问了一家店,巴掌大的一小份要10元钱,大份是20元。在北院门正街上,有一家店挂上了“泾阳甑糕”的招牌,突然想起来大概是因为之前孙俪主演的那部讲述陕西女首富周莹的《那年花开月正圆》的电视剧,里面刚好有周莹爱吃的“甑糕”的剧情,电视剧火了,这种 美食 也火了起来。
不过对很多人陕西人而言,甑糕并不是在店铺里卖的,而是推着小车售卖的街头 美食 ,一般还是当早餐吃。后来我在家附近的早市终于找到卖甑糕的了,买了一份,还是熟悉的甜甜的味道。
蒸好之后的甑糕看起来黑乎乎、黏糊糊的一大块,再加上是街头小吃,大铝盆里一大锅,所以外地游客第一次见到甑糕有种“脏脏的”感觉。但实际上它的口感非常好,又软又糯、香甜可口。想想毕竟能够流传这么久,它的口味肯定是受到大众考验的!
如果大家来西安 旅游 ,碰到了甑糕这种 美食 ,还是推荐大家尝尝。不过别吃太多哦,因为江米很有饱腹感,毕竟你还得留着肚子去品尝其他西安特色 美食 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