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合式学习简介:混合式学习是在"适当的"时间,通过应用"适当的"学习技术与"适当的"学习风格相契合,对"适当的"学习者传递"适当的"能力,从而取得最优化的学习效果的学习方式。

所谓混合式学习就是要把传统学习方式的优势和网络化学习的优势结合起来,也就是说,既要发挥教师引导、启发、监控教学过程的主导作用,又要充分体现学生作为学习过程主体的主动性、积极性与创造性。

国际教育技术界的共识是,只有将这传统学习与网络化学习结合起来,使二者优势互补,才能获得最佳的学习效果。

什么是混合式学习?

混合式学习(Blended Learning)是一种教育模式,将传统的面授课程和在线学习相结合,通过技术手段实现教育资源的共享、互动和协作。混合式学习可以使得学生在不同时间、地点进行自主性的在线学习,并且能够获得更多个性化的支持和指导。

通常情况下,混合式学习会采用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方式来组织课程。例如,在线上平台上提供视频讲解、电子书籍等资料,同时也有论坛或者社交媒体等工具来促进师生之间以及同伴之间的互动;而在面授环节中,则可以利用小组讨论、案例分析等形式来加强知识点理解和应用能力培养。

总之,混合式学习既保留了传统教育中老师直接传授知识并引导思考的优势,又借助网络技术为其注入了新鲜血液,并且还能够根据每位学员不同需求量身定制适宜自己发展需要的内容。

什么是混合式学习

随着教育技术的发展,传统课堂正在逐步被混合式学习方式所取代,通过计算机等高科技设备的使用,可以让不同年级的学生坐在同一间教室里利用以前的知识和学习风格相匹配的设备,工具,技术,媒体,和教材,根据自己的学习进度进行安排。

混合式学习(Blend-learning)是在“适当的”时间,通过应用“适当的”学习技术与“适当的”学习风格相契合,对“适当的”学习者传递“适当的”能力,从而取得最优化的学习效果的学习方式。(以上解释由Singh & Reed 提出。)

“所谓混合式学习就是要把传统学习方式的优势和网络化学习的优势结合起来,也就是说,既要发挥教师引导、启发、监控教学过程的主导作用,又要充分体现学生作为学习过程主体的主动性、积极性与创造性。 ”(以上定义来自正式倡导“混合式学习”这一概念的何克抗教授)

混合式教学的四种模式

四种混合式学习模式是:线上与线下的混合、基于学习目标的混合、“学”与“习”的混合、学习与工作的混合。

第一个层次:线上与线下的混合。

线上与线下的混合,混合式学习概念的提出最早就是指线上与线下的混合,当人们认识到单一的e-Learning模式并不能取得满意的效果时,开始考虑e-Learning与传统教室学习的结合,通过实践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第二个层次:基于学习目标的混合。

基于学习目标的混合式学习,不再单一考虑线上与线下的因素,在“混合”策略的设计上以“达成学习目标”为最终目标,混合的学习内容和方式更为广泛。

基于目标的混合式学习既可能都是传统方式的,例如:课堂培训与读书以及讨论会相结合的混合学习,有可能都是在线方式的混合,例如:通过网络虚拟教室学习与BBS讨论相结合的在线学习等等。因此,该层次的混合式学习又被称为“整合式学习”。

第三个层次:“学”与“习”的混合。

“学”与“习”的混合才是混合式学习的真正内涵。通过“习”将学习的内容应用到实践中去,这是学习更高层次的目的。通常情况下,我们将“学”等同于学习,而实际情况将“习”完全遗漏掉了,绝大多数的面授或在线学习都只是“学”而已,并不是真正意义的学习。

实际上,设计“学”与“习”的混合才是最有效的混合式学习。而这种混合式学习在设计上其实又是最简单的。

第四个层次:学习与工作的混合。

学习与工作相结合的混合式学习又被称为“嵌入式”的学习或“行动学习”,与其说是一种学习方法,不如说是一种学习境界。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工作本身就是学习。

管理者在推动这个层面的效果上,往往体现在通过一些措施来促进员工的工作总结、经验分享以及业务创新等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