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无小事,处处是教育说明了在教育教学工作中,要对学生实施德育教育,切实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加强养成教育,努力把每一名学生培养成为合格的人。

学校教育要做到以下几点:

1、教育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加强思想品德教育,精细化管理,促进养成教育;

2、寓德育于活动中,活动中渗透品德教育;

3、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继续落实日常行为规范教育;

4、加强安全教育;

5、将精细化管理落到实处。

学校无小事事事皆育人什么意思?

学校无小事事事皆育人意思:

学校教育一定要注意细节,因为其每项细小的工作都事关孩子的成长,所以称学校的工作没有小事。

学校无小事事事皆育人看法:

一、培养主人翁意识学生是集体的主人,也只有当学生真正有了集体的主人翁的思想时,他们的责任感和集体荣誉感才能激发出来,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多设立几个工作岗位,尽可能多地吸引学生参加到班级管理中来,让的学生有机会担任管理职务。

学生才会真正地有归属感,责任感,他们的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能力才能得到锻练。在管理工作中,为了让每个成员都有机会参与班级管理,除了常设的班,中队委机构外,我还在班里设置了,宣传出版小组,卫生监督小组等,同时还设立各宿舍舍长,学习小组长等职务。

各岗位学生分工合作,在实际工作中,随时接受教师和其他同学的监督。通过师生的努力,学生自我管理已初见成效,各位学生自觉遵守纪律,老师在不在岗都一样,都能较好地组织,协调班级日常管理工作。同学们在这有序的管理中增长了才干,提高了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能力。

实践表明,创造机会,让每个学生都参与班级管理,不仅有利于形成良好的班集体,更有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首先,学生在参与管理中,增强了自我约束意识,由过去被动的管理者变成了主动的参与者,在自尊心和责任感的驱使下,由参与产生认同,从而有效地发挥着自我管理的作用。

其次,学生对管理活动的身心参与,改变了传统的班主任自上而下的管理格局,确立了学生在班级管理中的主体地位,增强了责任感。总之,学生参与班级管理,有助于培养学生自主自制精神和自我管理能力。

二、多放手,让学生在集体实践活动中学会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经常性的集体实践活动是培养班集体的重要途径,它可以使集体富有吸引力和凝聚力,而学生通过参加活动,可以密切与同学交往,增长见识,锻炼能力,增加才干,促进身心健康发展,利于学生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能力的培养。

学校无小事 事事皆教育

在校园随时随地都会出现一些看似平凡的小事,虽是小事,却会对学生产生举足轻重的影响。作为老师一定不能看轻任何一件小事,班主任更应如此。

这个学期由于学校工作需要,我被安排担任二3班的班主任,同时教二3和二4两个班的数学。在班级管理方面总结了一些做法:

一、控制课堂纪律,树立教师威信。

刚任课时,学生和老师都处于一种相互观察期,这时候的课堂纪律问题不大。但很快就会有第一个吃螃蟹的勇敢者出来挑战新教师的权威,这时新教师一定要冷静处理,处理得好,虽然不能一劳永逸,但对于树立威信很有帮助。  良好的课堂纪律也有利于提高课堂学习效率。 学习是一种脑力劳动。它需要手到、心到、眼到、口到,需要开动大脑这架机器去思考、识记,理解。它需要一种安静的环境。当别人在学习时,如果你总是在说废话、做小动作,不仅影响自己,而且影响别人。良好的课堂纪律是教师进行课堂教学的重要保证。每一个老师都希望自己的学生在课堂上能够遵守纪律,善于思考,积极发言,努力学习,不讲闲话。然而,好说好动是高中学生的天性,加上他们思想不成熟、自控能力较差,常常会身不由己地违反课堂纪律,诸如交头接耳、左顾右盼甚至高声喧哗等等。

“不依规矩,不成方圆”。好的纪律是成功实施教学的前提,没有良好的纪律,就无法开展正常的课堂教学,教学质量肯定会大打折扣。那么如何才能做到课堂纪律严明呢?我认为,关键在“严”字上下工夫,但这里的“严”不是简单粗暴的管教、谩骂甚至体罚,而是让学生学会自律,做到自我约束。这种“严”,需要老师对学生发起“攻心战”,用心说教,用心观察,让学生从心里敬畏你,从而积极主动地配合你,直到把这种配合变为今后学习生活中的一种行为习惯。

二、建立互助小组,发挥班干部作用。

优生帮助差生形式、小组帮助组员等多种互助方式促使差生取得更大进步,共同实现个人、小组与集体奋斗的目标。

大胆放手,让班干部真正成为班级管理的主人翁。由于班干部与普通同学年相同,思想、观念十分接近,他们之间的沟通往往比师生之间的沟通要容易得多。他们的一言一行在同学中的影响力往往是不容低估的。

三、激发竞争意识、经常鼓励学生。

教师如果一味硬朗,学生可能口服而心不服。所以还应该多关心鼓励学生。竞争是一股巨大的、潜在的、其它任何外力都不可能达到或代替的动力。班主任应在班内掀起激烈的、持久的竞争活动。必须强调,这是互助、友好的竞争而不是敌视和保守的竞争,其目的是为了取得共同的、更大的进步。激发与外班学生的竟争意识:从集体活动的表现、班级荣誉的争取、留给老师的印象以及个人获将情等等多个方面激发全班由整体到个人的与外班的竞争意识。这也是一种集体主义精神的培养。

奖励与批评的方式各种各样,目的都是鼓励先进、指出缺点、激励所有学生争取更大的成绩。奖励比批评的教育效果更明显。

作为一名教师首要的职责和义务就是“育人”,只有德育和智育齐头并进,我们才是一位合格而优秀的教师。

一份耕耘,会有一份收获的!在本学期的教学工作中,既有成功的喜悦,也有失败的困惑,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吸取别人的长处,弥补自己的不足,力争取得更好的成绩。

教师无小节,处处是楷模怎么理解

详细如下:

“小节”就是细小的事情。生活中人们常常忽视小节而不以为然,甚至以不拘小节而自豪。然而对于我们人民教师来说,我们却不能忽视小节,因为学生是老师的镜子,学生都具有“向师性”,在他们心目中,教师是最崇高的,他们把老师当作自己的榜样、楷模,尽力去模仿。教师的思想行为,对待事物的态度,都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学生。父母说的话,孩子不一定会听,但对教师的话却肯听。教师在孩子心目中往往是很神圣的,教师的话就是真理,教师的言行就是对的,教师是智慧的象征,是高尚人格的化身。老师身上充满青春的朝气,学生也活泼好动;教师工作疲疲沓沓,学生也散散漫漫;老师待人热情诚恳,学生也尊敬师长、乐于助人;教师板书一笔一划,学生的笔记、作业也工工整整……

凡是要求学生去实践的,我们教师就一定去实践;凡是劝戒学生不要做的,我们一定不做。我们希望学生出言必信,待人以诚,我们教师每说一句话,一定算数。我们对待同事、对待学生一定做到坦诚相待,毫不掩饰。我们这样处处注意小节,其目的就是为了给学生处处做出楷模。

怎样做到处处是楷模呢?我认为应从三个方面做起:

一、注重仪容仪表美

教育无小事,事事是教育,教师无小节,处处是楷模。教师的仪容仪表,既是教师个人德、识、才、学等综合修养的表现,也是学校教职工的整体精神风貌和团队精神的最直接体现。教师作为传道授业解惑的使者,应不断规范和完善自己的文明礼仪行为,以良好的仪容仪表去感染、引导学生,对学生起到正面、积极、健康的教育和影响。契诃夫说:“人的一切都应该是美丽的;面貌、衣裳、心灵、思想。”心理学家研究表明,人的交际活动只有 35%是用纯语言来完成的,而另外的65%则是靠着装、姿态、面部以及夹杂在言语中的笑声、叹息等完成的。教师不仅要运用好有声语言,而且要正确运用表情、目光、身姿、面容、服饰等态势语言,使之起到“无声胜有声”的效果。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爱的教育》中,讲到一位母亲是位小学教员,天天忙忙碌碌,衣冠不整。她的女儿是位中学生,总觉得母亲平庸不堪,瞧不起她,有时甚至话也懒得跟她说。可是有一天,母亲因为要主持家长会,换了一套非常合体、漂亮的新衣服,女儿忍不住多看了几眼,并赞美道:“妈妈穿这套衣服真好看。”母亲从这句赞叹中猛然醒悟:无论是作为教师还是母亲,都应该应当注意自己的服饰形象,才能保持在学生和子女中的威信。

二、把握语言技巧美

技巧是一种创造,同样内容的话,在不同情况下或不同的人常有不同的说法。语言技巧越高,表达越灵活自如,越能展现语言多姿多彩,风格各异的美。技巧美是说话内容和形式的最佳搭配。教师要在强化角色意识的基础上,把握说话的技巧美。首先是得体。得体是口头表达不可或缺的品质。教师大都具有丰富的知识和良好的语言基础,但社会接触面不广,缺乏各种场合与人交际的经验,因此说话有时易出现刻板、教条的毛病。为达到较为理想的说话效果,教师一定要针对不同的人,根据不同的场合时机,把握好谈吐的分寸,做到从容得体,恰到好处。说话要切合对象。在教学活动中,考虑学生的接受能力。面对不同个性心理的学生,灵活选择有效的教育方法。说话要注意场合。说话要看时机,教学中的提问、与学生的个别谈话,都有一个选择时机的问题。要掌握“火候”,看准语境。当讲时必须讲,不当讲时一定不讲。有时要简洁,点到为止,有时则要重复和强调。其次是含蓄。好的表达往往含蓄深刻,具有启发性。教师要善于锤词炼句,集思想、学术、智慧及灵感寓语言表达中,使自己的语言蕴含深远,更好地启迪学生,给人一种体味不尽的美感享受。第三是生动。说话生动形象、幽默风趣一些,能提高语言的艺术活力。有个教师为了让学生更好地了解发散思维,现场进行了一个心理测试,让几名学生两分钟内写出“父亲是什么”的答案。有些学生只能写出“父亲是母亲的丈夫,父亲是爷爷的儿子,父亲是外公的女婿”之类的答案。而发散思维能力强的学生则能写出“父亲是自动取款机,父亲是唯一可以亲吻我妈妈的男人,父亲是打我不犯法的人”等具有创意的答案。由于举例生动,又对学生的答案进行现场点评,而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三、钻研专业知识美

教师是在广泛范畴的教育中引导学生观察、运用艺术美、自然美,树立正确的审美观点、提高审美能力、培养审美情操、培养发现美和创造美的能力。因此教师应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不断提高自己的各方面的能力。名师出高徒、自身有高水平的美术欣赏、创作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才能有理有据,指导学生学好美术基础知识,为今后培养出国家有用的美术人才打下坚实基础。因此作为美术教师必须发展自己的兴趣特长、提高自己绘画能力、设计创作能力,破除自我封闭性,开阔教学视野,加强各方面的学习,努力实践,勤于实践,将“学术型”与“教学型”综合起来,最后转向“学术教学型”。

美术教师应当具有努力探索的精神,逐步提高教育水平、教学质量,使自身具备较高的教育水平。只有这样,才能为学生所信服、接受。很难设想一个本身美术素养与教学能力不高的教师,能够培养出具有很高水平的学生来。画家是通过作品的交流来获得价值的,而美术教师的价值则是在通过向学生传授美术知识,培养学生美术鉴赏能力和绘画创作能力的教学过程中实现的。因此,美术教师必须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不断探索研究,不断总结经验,不断学习新的教学理论,运用先进教学手段,研究课堂教学的得与失,提高讲解与指导的能力,提高教学质量,进而提高美育质量。

学校无小事,事事是教育;教师无小节,处处是楷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