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使员工改变自己的行为习惯,需要具备四个基本条件:

1、有一个具有说服力的故事,因为员工必须看到变革的目标,并且认同这一目标;

2、角色楷模,因为员工还必须看到他们所崇拜欣赏的首席执行官及其同事们身先士卒,以新的行为方式处世为人;

3、强化机制,因为系统、流程和激励机制必须与新的行为方式保持协调一致;

4、能力培养,因为员工必须具有实施所需变革所必需的技能。

怎样让员工养成良好的习惯?

提高改变员工行为的成功率,就要在影响员工态度和管理行为的基本要素方面达成共识。要使员工改变自己的行为习惯,需要具备三个基本条件:

创造一个具有说服力的故事
因为员工必须看到改变的目标,并且认同这一目标,创作一个具有说服力的故事,在改变管思想中,对于创作一个具有说服力的故事、将其传达给员工,并在不断进行的沟通和参与中贯彻始终的功效给予了高度评价。这当然是有益的忠告,而这类故事中的许多精力最好是花在倾听上而不是宣讲上。因为用倾听的方式表达往往会给员工一种很舒服的感觉,员工会更爱听更能认可,如果做到了这一点,员工就能释放出巨大的活力,而另一方面,这种活力又能留住组织中的人才。

角色楷模
因为员工还必须看到他们所崇拜欣赏的首席执行官及其同事们身先士卒,以新的行为方式处世为人,角色楷模问题的真正瓶颈在于,必须知道在个人层面上有哪些东西需要改变。这种改变能否取得成功,主要并不取决于几个精心挑选的领导人多有说服力,而更多地取决于社会在多大程度上接受改变的理念。在实际中,常常有一些谁也想不到的无名之辈获得提拔,并对推动起到重要作用。因此,不应过分关注和依赖具有影响力的领导人,角色楷模是选出优秀的榜样做给员工看,让员工去学习,以确保它们能以各种方式相互补充,相得益彰,从而使这种好行为的星星之火能在整个组织中迅速形成燎原。

能力培养
因为员工必须具有实施改变行为习惯所必需的技能,也就是能力培养。为了保证更好的成功,在实际操作中需要注意的是,员工的行为反映了他们的所想、所感和所信。当管理者试图通过改变员工的行为方式来提高绩效时,经常会忽视员工的思想、感情和信仰,而正是这些驱使着员工的行为。同时仅有良好的意愿是不够的。优秀的技能培养计划通常都会考虑到,通过亲自动手去做,要比光是用耳去听的学习效果更好。

要将日常工作中的实践应用正式引入能力培养流程中,并对其进行一些改进。首先,培训应该采用一种“现场加讨论会”的方法,将课堂培训拓展为一系列学习讨论会,其间穿插安排现场培训。第二,所安排的这些现场培训应该与参训员工的日常工作直接挂钩,以将新的观念和技能正式引入员工工作职责的方式,要求他们实际应用这些观念和技能。应该对这些现场培训进行可量化的、基于结果的测评,表明员工已经达到的能力水平,并且出具承认和奖励员工所获得技能的证明。

企业可以通过哪些方式改变员工行为习惯、推进企业文化转型?

在新文化植入的过程中,能否顺利改变员工在旧文化熏陶下所形成的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是决定文化转型成功与否的关键。单拿改变员工的行为习惯来说,企业能采用具体方式多种多样,但由于不同企业内部情况各有差别,在确定改变员工行为习惯的方式上也不能“一概而论”,而应该有所偏重。企业可以从组织系统、管理机制、辅导活动等方面入手,寻找具体的解决方式,如企业可以通过重新确定员工的任职资格、素质要求、行为规范标准,引导员工进行行为改变;可以通过调整员工考核激励条款,修改考核激励方式,鼓励员工形成新的行为习惯;可以在员工建立新观念思维、新行为习惯中提供相应支持和辅导等等。

如何让员工养成好的工作习惯

一、工在培训期间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良好的工作习惯才能得以实现。在注重言传身教的同时,还要注意尊重员工的人格,尤其是当新员工做错事的时候,批评的言词和语气都要小心,不要伤害员工的心理。新员工做错事的可能是我们的培训时间不够、培训方法不当、实际操作经验不多造成的。
二、受训者要有归零心态。有研究指出一个人的习惯早在胎儿时期就养成了,由此可见,培养良好的习惯越早越好,人的早期可塑性很大,是习惯养成的关键时刻。我们企业面对的新人都是成年人,各自生活与工作习惯都与自身成长的环境、氛围有关,形成各自的思想、观念和特性。我们可以明确告诉新员工入职学习要有归零的心态,学习适应新环境、新规则,否则你不能在这个企业中生存下来,更谈不上以后的发展。老员工面对新系统、新标准时同样要有归零心态。创新和改善工作其实都是对以往技术、运作模式的否定。我们可以把归零心态的新员工当成一张白纸,任你在上面涂画,你把他涂黑,他就变黑,你把他涂红,他就变红。因此,入职三个月的培训十分关键,当新员工染上不良习惯后,要改变他,那就难了。新系统、新标准推扩期里的头三个月时间对培训老员工一样重要。
三、从细节开始,持之以恒。习惯是指因不断重复或练习而形成的固定化的行为方式。培养员工良好的学习习惯和高尚的道德情操,应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在一举一动、一言一行中逐渐养成。而良好的习惯一旦养成,将会成为他们一生受用的宝贵财富。员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必须从细节开始,诸如生产表格的正确记录、填写,零件管理中数量、价格验收记录和进仓、出仓记录,开机前质量检查、生产过程中的问题记录、安全生产中的挂锁挂牌的执行情况等等。
四、发挥员工的自主能力。孔子就曾讲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自觉是一种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它能使“要我学”,变为“我要学”,自己成为学习的主人,一旦有了自觉性,员工就会心甘情愿地、积极主动地去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这样,“老师傅”的工作就能做到事半功倍了。我相信只要企业各级员工遵循:启发、自觉、提醒、检查、督促、重做的教育方法,就能把新人培养成为团队中合格的队员!

怎样才能改变员工的工作态度

改变工作态度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始:
1、注意企业文化的形成。通过建立执行管理团队和严格的管理体系,执行力将成为一种扎根于公司的优秀文化。
2、员工绝对不能拖延或找借口。调整心态,重拾工作热情,使生活从平庸变成卓越。要在您的职位上成功完成每一件小事,都不容易。不屑于做小事的人非常消极,不过只是在工作中混时间。积极的人会安心工作。做好每件简单的事情并不简单;做好每一件平凡的事情就是不平凡。
3、明确每个员工的责任。让员工知道他们的工作意味着责任,而放弃对社会的责任则意味着放弃他们在社会中更好生存的机会。当我们对工作有责任感时,我们可以在致力于工作的过程中学习更多的知识,积累更多的经验并找到快乐。相反,当懒惰成为一种习惯时,做事通常是不诚实的。这样,人们最终必定轻视你的工作,从而轻视你的人品。
只要个人能力得到提高,工作态度得到改善,并且能够积极地做好自己的工作,他们就可以提高员工整体的执行能力。

如何提高员工的工作态度和工作习惯

首先应从管理者自身做起,以身作则。通过对大部分员工的了解制定较合理的工作制度,对工作的态度首先取决于管理者的管理合理与否,是否信任自己的员工。作为管理者先要做到疑人不用,用人不疑。让员工对管理者的管理信服。只有员工信服管理者的管理才能有工作态度的提高,个别人除外。工作习惯是在工作过程中日积月累的,短时间改变或改善工作习惯似乎不太可能,在一个比较严格的且趋向合理的管理制度下经过时间的磨合,对大部分员工的工作习惯还是应该有所改善的。

如何进行员工行为纠正与积极惩戒

员工的行为受公司规章制度的制约。完善公司的各项规章制度,是纠正员工行为的必要条件和基础。依据规章制度进行管理和奖罚。是最有效的方式和手段。当然,这个制度可以随时的进行调整。以便于更加适合公司的。当然,这种规章制度是经过出充分的讨论和论证。等规章制度被员工认可。努力遵守,努力维护的时候就会形成良好的工作氛围和企业文化。这样行为纠正与积极惩戒就会结合起来。员工和公司都会得到相应的提高。

如何培养员工的工作习惯?

受训者要有归零心态。有研究指出一个人的习惯早在胎儿时期就养成了,由此可见,培养良好的习惯越早越好,人的早期可塑性很大,是习惯养成的关键时刻。我们企业面对的新人都是成年人,各自生活与工作习惯都与自身成长的环境、氛围有关,形成各自的思想、观念和特性。我们可以明确告诉新员工入职学习要有归零的心态,学习适应新环境、新规则,否则你不能在这个企业中生存下来,更谈不上以后的发展。老员工面对新系统、新标准时同样要有归零心态。创新和改善工作其实都是对以往技术、运作模式的否定。我们可以把归零心态的新员工当成一张白纸,任你在上面涂画,新系统、新标准推扩期里的头三个月时间对培训老员工一样重要。

如何对员工习惯进行管理?

之前在中大咨询的官网参考了一些企业文化的内容,其中提到,首先要根据企业文化鉴别出企业员工的好习惯和坏习惯。企业必须根据自己特有的文化来界定员工身上普遍具有的、对组织发展至关重要的好习惯和坏习惯,把它们作为习惯管理的主要对象。第二步,采取措施巩固好习惯,纠正坏习惯,措施可以是多种多样的,比如上级领导可以运用口头表扬、精神或物质激励、委以重任等方式对员工的好习惯进行正强化。取消资格等方式对坏习惯进行负强化。第三步,通过制度建设,把对企业影响很大的习惯进行规范,把企业倡导和反对的行为明确地界定下来,让员工在潜移默化中养成企业推崇的好习惯,摒弃企业反对的坏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