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播种时间元参一般有春播和秋播,春季播种的话当年可以采收,但是品种一般,秋季播种的话生长速度快,来年三月份才可以收获,但商品性强、产量比春季播种的要高很多。

2、元参播种采用撒播或者条播的方式,均匀的撒在上面,用细土将种子覆盖,然后在土壤上面盖上一层麦草,具有保温的效果。等到元参苗长出来以后就将覆盖的稻草去掉,让其出苗。等到出苗以后要进行间苗,适当的追肥,等到长到六厘米的时候就可以进行定植了。

3、选地整地。定植元参的土层要求比较深厚,然后选择一个向阳的坡地进行种植,给足基肥。

4、中耕除草。定植以后的元参要经常进行除草松土,但是一次性不要太深厚,以免伤害到其根部。等到植株长大以后就不需要进行松土工作,只需要看到草拔除即可。

5、适当的追肥。元参生长早期给足了基肥,但是要根据其生长情况适当的进行追肥,磷钾肥为主,不要施肥太浓,以免出现根系灼伤的现象。

6、浇水。元参是一种比较耐旱的药材,所以浇水要控制量,不能有积水出现,如果是雨季的话要及时的排掉多余的水分,以防烂根。

玄参种植技术是什么?

1、选地整地:选土层深厚沙质壤土,荒山阳山坡种植,前茬豆科、禾本科为好。玄参根入土很深,吸肥能力强,故需深耕,施足基肥,75000千克/公顷,经细耙平再作高25厘米,底部宽45~60厘米,顶宽30厘米左右的高垄,采用畦作,畦宽120厘米左右,长随地形和种量而定。

2、繁殖方法:玄参生产上一般采用子芽繁殖,收获时选择无病、健壮、白色的子芽。南方采用冬种,于12月中、下旬至翌年1月上、中旬栽种。按行距40~50厘米,株距34~40厘米开穴,穴深8~10厘米,每穴放子芽1个,芽向上。北方以春种为主,于2月下旬至4月上旬栽种。

3、中耕除草:玄参出苗时,有草就拔除,除草时松土不易过深,避免伤害根块。6月份以后植株已长大,不必再松士,有草就拔。

4、适时追肥:玄参在封垄前追1~2次磷、钾肥为主,并施一些厩肥或堆肥,在植株旁开小穴或沟施下,覆土盖实,进行根部培土。

5、合理间苗:玄参定植后第二年的时候会从根部长出许多幼苗,使报部膨大,增加产量,及时拔除多余的菌株,只留2~3株即可。

6、适时打顶:玄参长到一定程度时会抽花薹,如果作商品收获的玄参,不作种用,当花薹抽出时及时摘除,使养分集中于块根部。

7、浇水排水:玄参比较耐旱,不耐涝,干旱特别严重时适当浇点水,使土壤湿润,但不易涝大水,雨季时多雨积水应当及时排水。

生长习性:

玄参喜温、喜湿,在年平均气温14.5~17℃的地区生长良好。对土壤的适应性较强,但以疏松、含腐殖质较多、排水良好的砂壤土为佳。生长于海拔1700米以下的竹林、溪旁、丛林及高草丛中。

玄参种植于秋季,地上部生长时间为3~11月,220-240天,要求有效积温为5885℃,降雨量为1276毫米。芽头繁殖栽种后,于翌年春3月中旬开始萌芽,5月初可全面封行,玄参进入6月底开始抽薹开花,10月底逐渐进入枯萎阶段。

玄参的种植技术和亩产效益是多少?

玄参的种植技术:

玄参在南北方的种植时间有些许差异,南方采用冬种,于11-12月至次年1月中旬前栽种。

而北方以春种为主,在开春后3月上旬至4月栽种。4-5月进入生长期,7-8月进入旺盛期。在这一时期主要是施肥与田间管理,以促进玄参块根的膨大生长。

如遇天气干旱,应及时灌溉,长期干旱将影响其生长。因为南方气温略低于北方,所以在玄参开花期,要将部分顶部花序摘除,以利于块根生长。

玄参的植株可达1.5米左右,其根部生长时有数条纺锤或萝卜状膨大支根,生长成熟时5厘米以上。

一般玄参果期是10-11月,秋季成熟时,采收根部晾晒干货。晾晒时堆积发汗使其肉质变黑,干品除去块根与茎处俗称的“芦头”,既得佳品玄参。

如果是亩产干货300-400公斤的话,按市场价8-8.5元公斤来算的话,每亩的收益在大概是2400-3400元亩。当市场行情价格好和亩产量都好的情况下,收益自然不会低。

玄参的播种收获时间及方法

玄参常用子芽、种子、分株、扦插等繁殖,生产上一般采用子芽繁殖,用种子繁殖率较低,但用种子繁殖生长快,一年即可出产品,而且病害少。

1、播种时间:玄参在南方种植分春播和秋播,春播在2月份进行,秋播在10-11月上旬进行;春播可当年收,但品质比较差,秋播生长快,在次年3月左右即可收获,而品质、产量比春播好。

2、播种方法:玄参采用阳畦育苗,畦做好后进行灌水播种,把种子均匀撒播或条播,用筛子筛些细上,将种子盖上,上面盖上一层稻草或麦草均可,便于保墒和保温。

3、播后管理:玄参苗出来前撤去盖草,应注意保湿至苗出来,经常拔草,苗出齐后要间苗2~3次,由于玄参苗长的很细弱,要追施少量肥料,苗高6厘米时即可定植到大田。

4、在玄参栽种的当年10月-11月份当地上部分茎叶枯萎时采挖。先割去茎秆,然后将地下部分挖出,把带有子芽的根状茎择出留作来年种牙。收获后,将可供药用的块根,进行白天晾晒,夜间堆积。

曝晒6天-7天待表皮皱缩后,放入麻袋或编织袋,使其“发汗”,然后再进行晾晒3天-5天既可入库或出售。如遇雨天可用电炉烘烤,温度控制在40℃-50℃左右,并适时翻动。产品以肥大、皮细、外表灰白色、内部黑色、无油、无芦头为佳。

如何种植人参栽培技术有哪些

人参是众所周知的珍贵中药,那么我们应该怎么 种植 人参呢?下面是我精心为你整理的种植人参的 方法 ,一起来看看。

更多精彩的人参种植内容

欢迎点击↓↓↓

◆❀◆❃◆盆 栽人参种植方法

◆❀◆❃◆人参花盆种植方法

◆❀◆❃◆人参的盆 栽栽培方法

◆❀◆❃◆盆 栽人参的种植方法

种植人参的方法

1、人参对生长环境条件的要求

人参是一种喜冷凉、湿润而耐荫的药用植物, 既怕积水, 又不耐干旱, 忌强光直射, 对生长环境条件要求比较严格。

(1) 土壤 : 人参对土壤的要求是腐殖丰富、土层深厚、质地疏松、渗水性强、排水良好的沙壤, 森林腐殖土最好, 中性或微酸性土壤较好, 但碱性土壤不宜种植。

(2) 水分 :人参对水分要求比较严格, 既喜水又怕涝。水分过大, 当土壤湿度超过60%, 就会造成土壤中的空气不足, 使人参根系呼吸受到影响, 易染病害和烂根。水分过小, 当土壤湿度低于30%以下时, 会造成人参根系水分扩散, 使人参须根干枯, 导致产量下降。人参发育期要求土壤水分适宜, 春季出苗期土壤湿度保持在40%左右, 夏季生长期保持在45%—50%, 秋季保持在40%—50%为宜, 全年生长发育期湿度范围以40%—50%为好。

(3) 光照 :人参是喜阴植物, 喜散射弱光, 怕直射阳光。光照过强, 植物矮小, 叶片厚而色黄。光照过弱, 植株细高, 叶片薄而浓绿, 生长不正常。所以, 在人参栽培时, 应进行遮荫, 调节透光度, 避免强光直射, 利用散射光和折射光。

(4) 温度:人参怕高温, 耐严寒。在人参生长发育期间, 以平均气温在15—20℃为宜, 温度高于30℃或低于是10℃时, 人参处于休眠状态。冬季在—40℃的严寒也可安全越冬。人参更新芽在春季地温于10℃以上即可萌芽生长, 但最怕早春的“缓阳冻”(即气温忽高忽低, 地表一冻一化现象) , 易引起冻害和根皮破坏(“破肚子”) 。播种后出苗期要求温度在10℃以上, 1—2年生的要求稳定在12℃以上, 生长期最适宜的温度20—25℃, 在36℃以上的烈日下, 叶子焦枯; 低于—6℃, 茎秆会失去生长机能。

(5) 肥料 :人参喜肥, 又怕不腐熟肥。喜的是有机肥和无机肥, 怕的是施未腐熟的粪肥和施肥后土壤缺乏水分, 造成人参烧须烂根。

2、人参栽培品种

主要栽培品种有大马牙、二马牙、圆臂圆芦和线芦, 其特点是:大马牙 主根粗短, 生长快, 抗病力强, 产量高。二马牙 主根较细长, 产量比大马牙稍低。 圆臂圆芦和线芦 体形比较丰满美观。

3、人参栽培技术

3.1室内盆栽

盆栽一般可选择用高约30cm的圆形泥盆,每盆载2~4株一般需要养殖3~6年。盆土最好选用山坡上的腐殖土,也可用腐叶土6份,园土2份,河沙2份混合调剂。这样的培养土质地疏松,通透性强,排水良好,有利根育。

3.2选地整地

选地:选择柞树、椴树、桦树等阔叶林或长有阔叶树的混交林、灌木林种植人参,老参地或撩荒地也可开垦利用。土壤应排水良好、富含有腐殖质和磷、钾肥, 以森林灰土, 活黄土及花岗岩风化土为佳, 而灰泡土、碱性土不宜种参。山地宜向阳, 坡度在10—35度。

清理场地: 立秋 前后砍倒小杂树, 刨出树根, 割净杂草, 挑出荫棚用材。树枝、柴草、干后 用火烧掉, 可烧死部分病菌和虫卵, 增施钾、磷肥。

整地 : 用土填实树坑, 按畦的方向把腐殖质层翻起扣放。随后打细土块、拣出石块、树根及金针虫等害虫, 再进行第2次翻地。树根一定要清理干净。当年翻地整地, 当年便可种参。但最好在种参前1年翻地, 让土壤闲置1年; 或当年春末夏初翻地, 临下种再进行细致的整地。

土壤消毒:播前每平方米用50%敌菌灵7g进行土壤消毒。

作畦:根据地势选择适宜的畦向,然后作畦。 高度15—33cm, 宽度1.2—1.8m, 长度随地势而定, 一般为20—50m。畦间留1—2.7m作业道, 以便作业和通风透光。畦面中间略高, 两边稍低。同时要挖排水沟和出水口。沟深与畦底平, 宽度视雨量多少而定。

3.2.1 催芽

室外催芽法: 选背风向阳、排水良好的地方, 挖22cm左右深的平底土坑, 长宽视种子的多少而定, 坑内放一个无底的木箱, 或在土坑的四周嵌入木板。挖好排水沟后, 将干种子用室温水浸泡24—48小时, 取出, 适量浇水, 与2—3倍的河沙混拌均匀, 倒入坑内覆盖15cm厚的土, 如瓦背形, 再盖一层苇帘, 或搭遮荫棚, 防止曝晒和 雨水 冲淋。温度控制在20—25℃。每半月翻拌1次, 并适当加水。2—3月后种子裂口, 便可播种。

室内催芽法: 处理方法与室外催芽法大致相同。不同的是将种子放入有底木箱, 以便搬动。经2月左右, 种子裂口, 便可播种。 3.1.2播种时间

春播:4月中旬至5月上旬播种经催芽的种子。

夏播:7—8月播种当年采收或贮藏的种子。干种子播前用清水侵泡24小时。

秋播:9月至上冻前播种催芽的种子。

3.2.3播种方法

撒播:开沟4cm深左右, 将种子均匀撒入, 上覆细土填平, 每平方米用种20—25g。

条播:在畦面横向开沟, 播幅6cm, 播距10—14cm, 覆土3—4cm, 每平方米用种20—25g。

点播:按株行距3cm×3cm或5cm×5cm挖穴, 每穴下1—2粒种子, 覆土4cm, 每平方米用种15—20g。 播后用木板轻轻镇压。夏秋点播应覆盖玉米秸或稻草, 再压10—15cm的土。

3.2.4移栽

多采用2年生移栽或3年生移栽, 5—6年生收获。

移栽 时间:10月上旬至上冻前。具体时间, 根据各地区气候条件, 灵活掌握。也可在春季解冻后, 芽苞尚未萌冻时移栽。

起苗方法:起苗后选无病虫害的健壮参苗, 分为大、中、小移栽。移栽方法可采用平栽或斜栽,斜栽 即将参苗倾斜30—45度栽于土中。株行距及覆土深度, 根据移栽年限、参苗大小及土壤肥力而定。

3.3田间管理

(1) 撤出防寒土:解冻后, 越冬芽萌动时, 搂去防寒草和上面的盖土, 再用耙或二齿搂松表土, 平推平拖, 不要碰伤根部和芽苞。

(2) 架设荫棚:出苗前要搭好荫棚。荫棚高度, 应根据、植株大小, 灵活掌握。1—3年生的小苗, 前檐立柱地上部分为80—100cm, 后檐立柱为70-80cm; 4—6年生的, 前檐立柱为100—110cm, 后檐立柱为80-90cm, 另50cm埋入土中。前后檐相差30cm左右, 使棚顶形成一定的坡度。参棚要牢固, 风刮不倒。出苗达2/3时, 要盖好荫棚, 即在顶棚盖草帘、芦苇帘, 使荫棚达到适益的透光度。

(3) 摘蕾:为减少养分消耗, 促使参根积累更多的有效的成分, 要及时摘去全部花蕾。将花蕾运回加工。

(4)松土除草:每年松土除草3—4次。首次与撤除防寒草同时进行。

(5) 培土:人参向阳性强, 畦边植株向外生长, 伸出荫棚, 被日晒雨淋, 易引起病害, 甚至死亡。故应将其推回荫棚里, 培土压实。

(6) 防旱排涝:人参怕旱, 又怕涝。因此, 应根据雨量和土壤湿度, 适时排涝。天旱时, 早晚用喷壶向畦面洒水, 或开沟灌水, 浇至土壤攥成团, 撒开即散。春季缺水影响全年生长发育, 而秋旱又影响参根积累养分。所以, 要及时进行春灌秋灌, 并进行保墒。雨季要及时排水, 防止雨水冲积参畦, 造成土壤过湿, 通气不良。

(7) 施肥:5月上旬苗出齐后, 结合松土开沟施入充分腐熟的粪肥、炕洞土等, 每平方米施2.5—4kg, 覆土盖平。如遇干旱要及时浇水, 以防烧须根。也可根外追肥2%的磷肥: 用过磷酸钙1kg, 加水5kg, 侵泡24小时, 滤去沉渣, 再加水45—50kg配成。6—8月的清晨或傍晚用喷雾器将配成的肥液喷在叶面上, 每年喷2—3次。

(8) 越冬防寒:上冻前, 畦面要盖草、压土; 入春突遇降温, 而参苗尚未出土, 也应盖草防寒。参地周围, 特别是挡风地块, 还应架设防风障。此外, 要及时排除雪水, 以免侵害参根, 导致烂根死亡。

4 病虫害防治

4.1 主要病害与防治

4.1.1 立枯病

防治方法:加强田间管理, 勤松土, 提高参床土温; 发病初期, 应及时拔除病株, 集中烧毁; 用立枯灵防治300液喷洒。

4.1.2 黑斑病

防治方法:及时摘掉病叶, 拔除病株, 集中消毁; 入夏后适时挂帘, 调节阳光, 减轻病害; 选留无病种子; 用50%扑海因800倍液喷洒叶面,或用森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 每隔7天喷1次。

上述药物要交替使用, 以防止病菌产生抗药性。阴雨天缩短喷药时间间隔。喷药后如遇雨, 则雨停后再喷。高温干旱不宜喷波尔多液。

4.1.3 疫病 防治方法

用代森铵800—1000倍液防治。阴雨天适当增加喷药次数。

4.1.4 红皮病

(1) 又称水锈病, 主要危害人参根皮。

(2) 病症: 感病的人参, 根皮变成黄褐色, 表皮变厚变硬, 轻者可逐渐恢复, 重者表皮有裂纹, 须根枯死, 茎叶萎蔫, 根随之腐烂。

(3) 防治方法

将黑土层下的活黄土翻上混匀, 或在黑腐殖土中掺入1/4或1/3活黄土; 低洼地做高床, 注意排水; 勤松土,采用药剂防治,在移栽时用红皮灵浸栽,防治效果达98%以上。

种植人参的要点

特性 人参植株高33~66厘米,茎单一,直立,圆柱形,光滑无毛。叶掌状复叶,有长柄,基部叶最小,小叶椭圆形,边缘细锯齿,表面绿色,沿叶绿有稀疏毛。伞形花序单独项生,小花有4~40余朵,淡黄绿色。茎的下端常分又,顶端有根茎,俗称芦头。

生长特性 人参喜冷凉、半阴半阳之处生长,耐寒,忌强光直射。栽培时需搭设荫棚。参畦以上午8时前和下午6时后进阳光适宜,中午强光直射则会造成参叶焦枯。适宜在25℃以下气温中生长。森林腐殖土最适宜裁参,农田土加入充分腐熟的猪粪、堆肥等凉性肥料也可种植。要求柞、椴、棒等阔叶林地,土壤中性或弱酸性。农田栽参,前茬以种过禾本科及豆科,如玉米、高粱、谷子、大豆、小麦等地为好。根茎类作物为前茬不佳。栽种过人参的土地短期内不宜再栽参。怕积水,忌干旱。

人参种子采下来就播种,要经过20~21个月才能发芽,经过8~9个月催芽处理才能发芽。因人参种子有胚后熟、生理后熟两个过程,完成此过程需要一定的温、湿度条件。在田间条件下,将种子播在5厘米厚土中,土壤湿度35%左右,从播种到种子裂口,土壤的温度约为17~18℃左右为宜。此时土壤温度由高到低的变化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即播种到种胚目视可见圆点为第一阶段,此时平均温度21℃左右;从目视种胚可见圆点到点到占乳的1/2为第二阶段,平均地温在17.4℃左右;第三个阶段是胚占胚乳的1/2到裂口,此时胚乳仍继续生长一个阶段,再通过3个多月的低温(5℃左右),至春季气温上升至11.8~15.2℃时,20天左右萌发率可达90%以上。

栽培技术

选地整地 选栽种人参的环境要求无水灾、旱灾、风灾和冻害的地方。在平原地区地农田栽培人参,须选地势高、土质疏松肥沃、保水力强、排水良好的土地。人参喜森林腐区质土,若土壤的有机质含量低,须在整地时添加有机肥料,使土壤肥沃、性状接近森林腐殖质土。若以一般农田为栽培用地时,前茬以玉米、谷子、豆类、小麦较好;也可在春季播种玉米、豆类,夏季翻压作绿肥,均施入1/3腐熟猪粪、腐熟落叶、绿肥(大豆秆节)、饼肥,1/3草炭,若土质严紧再加入适量细砂,与1/3畔面上反复翻拌3次,使之均匀,然后做成高畦。在拌土时应于每平方米施入过磷酸钙0.01~0.025千克以增加肥力,或每平方米施入猪粪2.5千克,老房土1千克,豆饼、过磷酸钙各0.5千克,与畦土拌匀。

山坡地栽培人参,应选择坡度为5~25度高燥的缓坡,台地、山地一般20~30度为宜。坡度过大作业不方便,容易造成水土流失。宜选腐殖质较厚(13厘米左右)的土壤,有条件也应施入一定量基肥。 山地选好之后,进行场地处理。把乔木和石块清除场地之外,然后把灌木、草贴地皮割下,均匀铺在地面上晒干,四周围打火道,选无风天,太空晴朗,点火烧,全部变成红炭,灭火。用土埋或用水浇均可,这样增加了磷钾肥,也杀死了地下害虫。增高了地温和加快腐熟。

人参的人工种植方法

1、人参种植环境的选择

人参这种中药材喜欢生长在半阴半阳的环境中,它耐寒性强,不能有强光直射,在种植时需要准备荫棚,只能在上午八点以前和下行六点以后把荫棚去掉,中午如果不用荫棚会让人参的叶子出现焦枯。另外人参种植时选择土质应该是中性或者弱酸性,绝对不能是碱性土质。

2、人参种植时播种技巧

人参的种子收取以后就可以用来播种,但是人参的种子需要经过二十到二十一个月左右才能发芽,其中有八到九个月是催芽期,如果催芽不当,人参的种子也不会发芽。催芽时可以把人参的种子播入五厘米厚的土质中,土壤的湿度应该保持于百分之三十五左右,另外外界环境的温度也不能有太大变化,应该在十七到十八度之间,只有符合这些条件,人参种子才能正常发芽。

3、人参种植的田间管理

人参种好以后,在春天土地解冻以后,就要把防寒草去掉,然后把土壤深翻一次,但是在翻地时不能伤害到人参的根本,再以后为人参松土时就不宜过深了。另外在撤掉防寒草以后还要使用药物对畦面进行消毒,这样可以保证人参幼菌的健康生长,也能减少多种病害的发生。夏天人参生长期间,要严格控制光照,在秋天采收时,不要一次采完,要分两次进行,而且要把带病的果梗全部去掉,以免其他健康的人参受到影响。

>>>下一页更多精彩“人参栽培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