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温度:它的抗寒冷能力非常的强,正常情况下的温度都能够承受,完全可以在外面度过冬天,不会受到影响,即使是零下三十度的环境也不会对它造成什么影响,不过在生长的生长期需要将温度控制在五度以上,要不然生长停滞不会开花。

2、浇水:喜欢湿润一点的土壤,但也不能有积水的出现,尤其在雨季的时候更要做好排水工作,洪涝出现会淹死植株。同时在其他季节要做到干透浇透,夏季可以加大浇水量,防止它因为缺水死亡。

3、光照:生长对于光照的适应能力非常的强,夏季的强光也不用担心会把它晒伤,完全可以在室外养殖,但是如果长期在室内养殖的话,没有接受过强光的话,不能一下子就搬到室外,忽明忽暗的光照会无法接受而死亡。

4、施肥:的生长能力是很强大的,所以在种植之前可以它施足底肥,之后不施肥也完全可以,也可以在之后的养殖过程中施一些肥水,这样生长的更旺盛。

5、繁殖。播种是主要的繁殖方式。可以在春秋两季的时候播种,播种之前需要将种子用五十度的热水浸泡一天,直到种子全部膨胀之后再去播种。种子发芽的温度是在二十五度到三十度之间。

6、修剪。它的适应能力强,不需要怎么修剪,多观察它的长势就可以了,有变黄或者枯萎的枝叶直接剪掉,修剪也不宜过重,因为它的株型是比较矮小的。

藤条保养方法

藤条外皮色泽光润,手感平滑,弹性极佳,似蔑而非蔑。亦常用此编制藤椅、藤箱等日常用具。下面是我精心为你整理的藤条保养 方法 ,一起来看看。

藤条保养方法

1.可以用刷子或吸尘器清理藤制家具。

2.平时,可用湿布和柔和的清洁剂擦洗藤制家具。

3.藤制家具使用时间长如果有积垢,最好用盐水擦洗,不仅能去污,还可使藤条柔软,富有弹性。

4.藤制家具最忌放在暖气管旁边,其粘合部位会因发热而变干、变弱。

5.藤制家具避免阳光直射,以防藤料褪色、变干。

藤条与胡枝子的区别

胡枝子为中生性落叶灌木,耐阴、耐寒、耐干旱、耐瘠薄。根系发达,适应性强,对土壤要求不严格。

其生境通常在暖温带落叶阔叶林区及亚热带的山地和丘陵地带,是这一带地区的优势种。也分布在林缘、无林或在森林破坏后,遭反复砍伐和火烧,森林不能恢复的地区。

胡枝子枝叶繁茂,适口性好,各种家畜都喜食,调制成草粉也是兔、鸡、猪的优良饲料。胡枝子营养丰富,粗蛋白质含量在13.4~17%,粗纤维也只有25.1~24.4%,钙、磷丰富。胡枝子在反刍动物中干物质中,有机物质的消化率为53.3~57.62%,略低于紫花苜蓿(62%),比其他灌木类牧草高,是消化率较高的牧草之一。

藤条盛产在腾冲与缅甸接壤的边境一带原始老林里,是一种质地坚韧、身条极长的藤本植物。其外皮色泽光润,手感平滑,弹性极佳,似蔑而非蔑,故称藤蔑,是一种上好的天然 编织 材料。腾冲人用此编制的藤椅、藤箱等日常用具工艺精巧,品种多样,经久耐用,古往今来深受消费者喜爱。

藤条茶的介绍

藤条茶是一种云南茶叶的传统采养方式。其的出现,是云南茶叶高度商品化的产物。

云南茶叶在自然经济阶段,其 种植 的可能是数千年前祖先从原始森林里移栽的野生茶树,经过千百年的不断驯化成为过渡型或者栽培型茶树而且其没有大规模开辟专业的茶园,而是零散种植于房前屋后,田间地角,乃至大森林里面。这种自然随意的种植方式被称为“混农林茶园”,也就是茶树零星种在农田与树林里,其充分体现了茶叶商品化程度不够,种植方式落后,产量低下,加工简单粗糙,老百姓种茶树以“自用为主,交易为辅”。滇西南茶叶的商品化发轫于明朝,在清朝雍正与乾隆年间已经实现了充分的商品化,这就是普洱茶的第一次兴起,其核心产区就是古六大茶山。古六大茶山作为早期的商品化茶区,其虽然采取当时的良种与先进的种植技术,但还带有浓厚的“混农林茶园”的痕迹,也就是茶树还是跟农作物混种一起,或者直接种在森林里,只是其的种植密度与规模要远远高于自然经济条件下的茶园。

到了清末民国,普洱茶进入了第二个兴盛期,澜沧江中游两岸的新茶区被开辟出来,这些大面积开辟的新茶园采取了当时最先进的满天星纯茶园种植方式以及藤条茶的采养管护模式。满天星纯茶园,改变了过去将茶苗种在农田与树林里的模式,而是专门开辟只有茶树的纯茶园,而且每亩种植密度达200—600株,远远高于“混农林茶园”每亩100—200株的种植密度。纯茶园的出现可以大幅度提高茶叶的单产,而采用藤条茶的采养管护模式,既可养树,又增加了产量。满天星纯茶园与藤条茶采养方式的出现,喻示着云南茶叶进入了高度商品化时期。

美丽胡枝子特性是怎么样的?

Lespedeza formosa(Vog.)Koehne形态特征

灌木,高l—2m,幼枝有毛。三出复叶,小叶卵形、卵状椭圆形或椭圆状披针形,长1.5—9cm,宽1—5cm,先端锐尖、圆钝或微凹,基部楔形,下面密被短柔毛。总状花序腋生,单生或数个排列成圆锥状,总花梗长1—4cm;花萼钟状,萼齿与萼筒近等长或稍长;花冠蝶形,紫红色。荚果卵形、椭圆形、倒卵形或披针形,稍偏斜,有锈色短柔毛(图52)。

图52 美丽胡枝子

Lespedeza formosa(Vog.)Koehne

地理分布

在国内,分布于山东、河南、陕西、甘肃、云南、贵州、广东、海南、台湾等省区;在国外,朝鲜、日本和东南亚一些国家也有。

生物学与生态学特性美丽胡枝子为暖性中生落叶灌木。适应性较广,耐旱,耐高温,耐酸性土,耐土壤贫瘠,也较耐荫蔽。它常生于丘陵山地的林缘、灌丛和草丛中。一般喜生于排水良好的砾石质坡地、沟谷、路旁等较湿润的土地上。在贫瘠、干旱的山坡也能生长,但长势较差。

美丽胡枝子多散生,但有时在森林火烧或砍伐迹地上。成为优势种,形成灌木群落。根系有根瘤,因而耐土壤贫瘠。它在土层薄而贫瘠的山坡、砾石的缝隙中能正常生长发育。在暖温带地区,一般于4月中旬发芽,9月底至10月初落叶;在亚热带地区,3月底至4月初萌芽,6月底始花,7—8月盛花,9—10月结荚并成熟,11月中旬以后落叶,其生长期达180—220天。

美丽胡枝子的实生苗第一年生长缓慢,第二年以后生长较快,当植株生长到1m以上才能开花结实。

饲用价值

美丽胡枝子叶量大,枝嫩、叶片柔软,但由于叶背面密生有毛,而影响适口性。但在枝叶鲜嫩时,山羊、绵羊、牛均采食,是一种中等叶类饲草。粗蛋白质含量较高,富含无氮浸出物,粗纤维含量低(表52—1)。能量价值和可消化粗蛋白质的含量,在胡枝子属植物中都是比较高的(表52—2)。

表52—1 美丽胡枝子的化学成分广西畜牧所分析。(%)

表52—2 美丽胡枝子的能量价值及可消化蛋白质含量广西畜牧所测定。

美丽胡枝子含有17种氨基酸,且含量相当高,含有一定量的微量元素,作为饲料能满足各类畜禽的需要(表52—3、表52—4)。

表52—3 美丽胡枝子的氨基酸广西畜牧研究所分析(植物分枝期)。(占干物质%)

表52—4 美丽胡枝子的微量元素含量广西畜牧研究所分析。

美丽胡枝子可作为优良灌木饲料品种进行栽培驯化,并结合水土保持工作大面积种植。其根可入药,能凉血消肿、除湿解毒。还可作为花卉植物用于环境绿化和美化。

截叶胡枝子有哪些特征与特性?

截叶胡枝子为小灌木饲用植物。根系发达,主根入土很深,可超过120cm。直立或半直立,不同品种茎的粗细不等。株高0.5~1m。叶多,叶为三出复叶,分布在整个茎枝上。小叶狭长,楔形或线状楔形,先端截形,具小刺尖。总状花序腋生,花梗较短,有2~4花,花淡黄色或紫色。花有闭花授粉和开花授粉两种,前者为自花授粉,后者常为异花授粉。荚果小,斜卵形,被白色绢毛,故又名绢毛胡枝子。花果期8~10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