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将现行的最低收购价粮食纳入国家粮食库存范围,执行统一的管理政策,并建立全社会粮食库存测评指标体系,根据全社会粮食库存测评指标,在保持最低战略储备规模之外,对国家粮食储备规模进行动态调整。

⒉加强粮库规划布局,制订粮库标准规范,改善仓储条件。引导和鼓励新建与“四散”流通相适应的立简仓。达不到规范标准的仓库不得存放国家政策性粮食。淘汰陈旧粮仓,对纳入规划布局符合规范标准的新建粮库给予资金扶持,特别要加大对粮食核心区新建粮库的支持。

⒊进一步加强粮食安全能

我国当前是如何保障粮食安全的

保障我国粮食安全的措施:

1、要稳住粮食播种面积,无论是粮食主产区、主销区还是产销平衡区,都要保证一定数量的粮食播种面积。

2、加大投入力度,推进国家粮食安全产业带建设,让粮食主产区根基更扎实、基础更牢固。

3、积极应对各种重大灾害,“虫口夺粮”“灾害保粮”,尽可能在灾害发生的情况下减少粮食损失。

4、保水保粮,通过水资源高效利用满足粮食生产所需要的水,在旱作农业上下功夫。

5、健全农产品全产业链监测预警体系,根据资源承载力进行调控,对于水土资源生态环境压力特别大的地区,适当调整结构,如水资源短缺地区减少耗水作物种植。适当增加大豆播种面积,提高产量,逐步实现大豆振兴。


保障我国粮食安全的好处

保产量、护耕地、建高标准农田、推广油料作物复合种植模式,提高粮食生产能力,是今年农业生产的重要工作任务。当前正值春耕备耕时节,各地都在积极落实中央一号文件精神,纷纷下拨支农资金,因地制宜,开展各项农事,备战春耕不误农时。

要保持稳中求进,通过多渠道挖潜力,采取技术性措施来适当扩大大豆的种植面积。比如,在玉米地或一些撂荒地、盐碱地里种大豆,至少让大豆种植面积恢复到去年之前的水平。而主粮种植面积要确保不能减少,其他农作物种植面积也不能过度减少。

如何保障我国的粮食安全

为保障我国粮食安全,有以下几点措施:

1、强化农业科技支撑,完善仓储物流体系。强化农业科技支撑,需要加大自主创新力度。国内外的经验都证明,科技进步对粮食增长的贡献巨大。在我国耕地面积有限的情况下,提高粮食单产成为提高产量重要途径,推进建设现代化农业是确保提高粮食单产的唯一可行性战略;

2、严格保护生产资源,倍增农业投入力度。制约粮食生产的主要因素是耕地资源、水资源、科技水平、粮食政策和资金投入。水资源和耕地资源是粮食发展的基础,是建设可持续发展农业的关键。我们必须严格保护生产资源,倍增农业投入力度,以确保水土资源支持粮食生产;

3、培养新型农民队伍,确保农业后继有人。在中国各地农业区,55岁以上的农民已成为农业主力军。要使农业后继有人,关键是要通过规模经营解决效益问题,使农业有钱赚、有效益,这样才能催生一大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加紧出台培育、发展种养大户、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相关政策措施,从农业补贴、市场环境建设、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进一步完善配套政策。

《中华人民共和国粮食法》

第三条 粮食是关系国计民生的特殊商品,国家坚持立足国内实现粮食基本自给的方针,国家实行宏观调控下市场调节粮食生产、流通、消费活动的管理体制,保持全国粮食供求总量基本平衡和价格基本稳定。第五条 粮食安全实行国家宏观调控下的省级人民政府行政首长负责制。

省级人民政府负责本区域粮食生产、流通、储备和市场调控,保证粮食市场供应、维护粮食市场秩序、保障粮食质量安全等。

国家实行粮食安全考核问责制度,具体办法由国务院制定。

如何保证我国粮食安全?

粮食安全是什么意思?粮食安全,顾名思义,就是能确保所有的人在任何时候既买得到又买得起他们所需的基本食品,算是人生活的基本要求。中国作为人口大国,自然也要忧虑粮食安全的!那么,有哪些因素会影响到粮食安全?我国法律对保护粮食安全是怎么规定的?下文具体介绍!
影响粮食安全的因素有哪些?
1、人口因素
在影响粮食安全的各种因素中,人口因素应当是最为直接和最为重要的因素。但我们需要指出的是,这种影响并不只表现在人口数量的增加而导致对粮食供给的压力,还表现在生产要素、结构变动等多个方面:
第一,粮食需求的膨胀。
第二,土地等生产要素的恶化。
第三,粮食分配与消费的严重不均。
第四,消费结构升级加剧了粮食供给压力。
2、气候生态
粮食生产与气候生态保持着高度的因果联系,特别是在目前生态环境遭遇一定程度的伤害、极端天气反复发作的条件下,气候变异已经成为直接影响粮食安全的关键因素。对此,联合国粮农组织研究报告指出,今后20年至50年间的农业生产将受到气候变化的严重冲击,并进而严重影响全球超长期的粮食安全。
3、偶然性因素
除了人口、气候等常态因素直接作用于粮食生产外,偶然性因素也会对粮食安全形成冲击。特别是全球金融危机的爆发和蔓延,其对世界粮食生产的投入、市场交易乃至未来走向都已经产生了明显的负面影响,而且这种影响有可能具有长期性和深入性。
第一,流动性紧缩抑制粮食生产的资金需求。
第二,粮食价格的持续走低抑制了生产者的积极性。
第三,投机资本可能搅浑粮食市场。
4、金融因素
无论是在农业问题还是在非农业问题上,世界上许多国家尤其是发达国家存在着非常明显的自我保护主义倾向,而且这种保护随着金融危机的爆发甚嚣尘上,粮食问题也就在这些以邻为壑与“零和”博弈的生态中被罩上极度不安的阴影。
第一,农业补贴。以美欧为代表的发达国家每年为本国农民提供高达3000亿美元的补贴,扭曲了农产品贸易的条件,直接伤害了发展中国家的粮食生产。
第二,贸易限制。为了保证本国的粮食供应,从去年以来,阿根廷、乌克兰、印度等国政府先后推出限制粮食出口的措施。
第三,生物加工。为了减轻石油等能源价格上涨对本国经济造成的压力,不少国家走上了替代性生物清洁能源的道路。第四,海外屯田。出于规避高额进口成本和粮食出口限制所导致的市场担忧,日本、韩国、印度及中东国家等近年来大举在海外购买耕地种粮。
我国法律对保护粮食安全是怎么规定的?
1、国家采取措施保护和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稳步提高粮食生产水平,保障粮食安全。
国家建立耕地保护制度,对基本农田依法实行特殊保护。
2、国家在政策、资金、技术等方面对粮食主产区给予重点扶持,建设稳定的商品粮生产基地,改善粮食收贮及加工设施,提高粮食主产区的粮食生产、加工水平和经济效益。
国家支持粮食主产区与主销区建立稳定的购销合作关系。
3、在粮食的市场价格过低时,国务院可以决定对部分粮食品种实行保护价制度。保护价应当根据有利于保护农民利益、稳定粮食生产的原则确定。
农民按保护价制度出售粮食,国家委托的收购单位不得拒收。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组织财政、金融等部门以及国家委托的收购单位及时筹足粮食收购资金,任何部门、单位或者个人不得截留或者挪用。
4、国家建立粮食安全预警制度,采取措施保障粮食供给。国务院应当制定粮食安全保障目标与粮食储备数量指标,并根据需要组织有关主管部门进行耕地、粮食库存情况的核查。
国家对粮食实行中央和地方分级储备调节制度,建设仓储运输体系。承担国家粮食储备任务的企业应当按照国家规定保证储备粮的数量和质量。
4、国家建立粮食风险基金,用于支持粮食储备、稳定粮食市场和保护农民利益。
5、国家提倡珍惜和节约粮食,并采取措施改善人民的食物营养结构。
以上就是找法网小编给大家介绍的“影响粮食安全的因素有哪些?”的全部内容。影响粮食安全的因素包括人口因素、气候生态、偶然性因素、金融因素这4种。国家采取措施保护和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稳步提高粮食生产水平,保障粮食安全。需要提醒大家的是我国实施的是耕地保护制度,破坏耕地、违法使用耕地是要受到惩罚的!

如何保障粮食安全

保障粮食安全的方式:

1、确保粮食安全,要在增产增收上下功夫。保障粮食生产,是国家治理的基础,是国家安全的基石。今年中央一号文件中,粮食安全问题被放于突出位置,提出了保障粮食安全具体举措。做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打赢“种业翻身仗”,建立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强化和夯实地方党委政府义务和责任的机制。基于此,要把保障粮食安全放在突出位置,要以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为底线,健全农业支持保护制度;通过坚持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采取有效措施切实确保粮食生产的18亿亩耕地红线,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非粮化”,规范耕地占补平衡,以确保粮食生产。各级要共同负责,不断加强对农业生产和发展的统筹战略规划;各级政府要树立大局意识,增加粮食生产投入,自觉承担维护国家粮食安全责任。

2、确保粮食安全,要在做好粮食储备上下功夫。“凡有地牧民者,务在四时,守在仓廪。”我们在注重农业生产的同时,更要不断完善粮食储备制度。面对疫情带来的不确定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指出,保障粮食安全,关键在于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做好粮食储备,就必须确立把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上的粮食储备底线思维。建立和完善粮食储备机制,在粮食战略储备库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大储备力度。健全和完善粮食储备立法,实现依法储备、依规储备。通过提高粮食价格或增加农业补贴方式,实现农民收益增加,从而调动农民产粮、售粮积极性,确保国家粮食储备的稳步增长。

3、确保粮食安全,要在养成“节约粮食光荣、浪费粮食可耻”的习惯上下功夫。“行动造就未来。” 行动不仅需要发展粮食生产的积极努力,同样也少不了珍惜粮食、节约粮食的主动践行。在今天的中国,我们要严格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反食品浪费法》。从自身做起、从当下做起、从小事做起,让“为守护粮食安全做出应有的贡献”日益成为全社会的共识。

如何保障我国粮食安全呢?

一要发展农业科技,提升粮食供给。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农业的发展最终要依赖科技的发展。在耕地面积有限、但社会粮食需求无限的矛盾下,只有通过科技发展,才能在有限资源的情况下,保质保量的创造出符合社会需求的粮食产品,推动粮食生产力的发展。要通过自主研发、国外引进、收购合并等多种手段,不断提升我国农业科技水平,推动粮食生产的机械化、信息化,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粮食产量,确保主粮的自给自足。
二要培育农业主体,合理配置资源。不断增强农业的造血功能,保障粮食生产效益,实现粮食生产的良性发展,提升粮食生产经营积极性。一要扶持农业企业,积极发展国企、主动扶持民企、审慎引进外企,通过市场力量对粮食生产资源进行更加有效的配置;二要培养现代农民,加强对农民的教育培训,使其掌握更加科学高效的粮食生产方法。
三要强化监督管理,积极应用各项现代科技。建立覆盖粮食生产、存储、流通、使用的全方位监管体系,确保粮食全链条置于监管之下。对在监管过程中发现的问题,要敢于面对、勇于解决,对于违法违纪行为要严格依法依规惩处。
四要转变饮食观念,树立节约意识。一要积极宣传农业新科技产品,破除社会畏惧心理和抵触情绪;二要主动引导群众建立与我国粮食产出相适应的饮食结构,避免国产粮食浪费,减少进口粮食;三要在社会营造节约光荣浪费可耻的氛围,促进粮食的科学、合理消费。
民为国基,谷为民命。掌握了国家的粮食,便掌握了国家的命脉。中国人民的命脉必须掌握在自己手中,粮食安全必须要得到充分的保证。在国际风云变幻莫测、自然灾害接连不断的今天,我们必须高度重视粮食安全,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提供最大的底气。

如何保障中国的粮食安全?

以我为主、立足国内、确保产能、适度进口、科技支撑。

全国各级各部门共同努力,深入实施“以我为主、立足国内、确保产能、适度进口、科技支撑”的国家粮食安全战略,粮食安全形势持续向好。

(一)坚持以我为主,牢牢掌握国家粮食安全主动权。保障粮食安全,必须坚持以我为主,立足国内,确保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上,碗里主要装中国粮,这是由基本国情决定的。

(二)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夯实国家粮食安全基础。粮食生产根本在耕地,命脉在水利,出路在科技。

粮食安全的意义

(一)粮食安全是维护国家安全的重要基石。

粮食安全与能源安全、金融安全是经济安全的重要方面,是国家安全的重要基础。世界上真正强大、没有软肋的国家都有能力解决自己的吃饭问题。

我们是拥有14亿多人口的大国,如果粮食方面出了问题,一切都无从谈起。对粮食问题要从战略上看,看得深一点、远一点。只有确保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把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才能保持社会大局稳定。

(二)粮食安全是增进民生福祉的重要保障。

粮食是人民群众最基本的生活资料。粮食充足,则市场稳定、人心安定。高水平、可持续的粮食安全保障体系,不仅可以“为食者造福”,让城乡居民“吃得安全”“吃得健康”。

也可以“为耕者谋利”,增加种粮农民收入;还可以“为业者护航”,促进粮食产业创新发展、转型升级、提质增效,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