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养我一小,我养你一老的意思指的是父母辛苦把孩子从小培养到大,孩子陪伴着父母老去。寓意的是,父母在孩子小的时候付出了所有的能力去扶养长大成人,孩子应当在父母老的的时候应该陪伴左右,做到孝顺二字,莫过于世上最幸福的事情。

你养我一小,我养你一老。说明啥意思?

你养我小,我才养你老。这现今社会作年青父母看到幼子有难治病痛就遗弃,或父母离婚都不愿抚养。再或者抛弃.虐待年幼子女,只顾自己快乐人生;又或者不顾子女死活和最基本的生活学习保障。在该抚养孩子时期,一离家就失踪十来年或几十年无音讯。这种人老了或遭别人抛弃,或无家可归了,这时就想起年轻时曾生下过孩子。于是就找上门要求子女养他(她丿老,子女如果不认或不养就起诉至法院。朋友们,对于这种只生不养,老了还要求我们给他们养老,我们该养吗?需说法津有规定遗弃罪,但孩子年幼时有几人是自己起诉了的。有都是身边还有亲人以孩子的名义来诉的。但老了就不同,不养就告你。所以,我认为(你养我小,我养你老)这句话适合正常家庭。

你养我小,我养你老?

“ 你养我小,我养你老,世上最美好的事莫过于,我已经长大,你还未老,我有能力报答,你仍然健康;对不起 ,从未让你们骄傲,你们却待我如宝!”

这段话风靡网络时,相信很多人心里被触动过,看着被自己细心呵护的孩子,想起父母当年何尝不是这样哺育我们,现在我们长大了,他们也开始老了。按说“你养我小,我养你老”是一种根深蒂固的传承,是中华民族最优良的一种“孝道”。但是在现实中,你养我小容易,我养你老却有点难。

一对父母可以养育好多子女,可好多子女却养育不了一对父母。前不久,婆家唯一健存的老人——那个精明的大娘去世了,当电话打来是,我们深感意外,前几天才看望了老人家,她精神状态和身体情况都还不错的,怎么说没就没了呢?带着疑惑,我们回家奔丧。到家后却得知大娘是上吊自杀的,我听了百思不得其解,大娘已经九十高龄了,按理说应该寿终正寝才对,为何却走这条不得善终的路?大娘有三个儿子一个女儿,这么多子女难道还养活不了一个老娘?

了解下来才知道,大娘轮流跟着三个儿子生活(女儿虽然成家立业,但精神状态欠佳,自己都需要儿女照顾),三个儿子一个比一个能算计,自从大爷过世以后,大娘便成了轮转老人,自己能烧火做饭的时候,每年都有一个儿子专门负责(零花钱、吃药打针钱和吃饭钱等),每年一轮换,就连月份的大小天(30天或29天),他们都分的一清二楚。去年的时候,老人家不慎摔倒了,摔坏了胯骨,需要动手术才能维持正常的行走,儿子都怕花钱不去给老娘治疗,给外人说这么大岁数了不想让老人遭罪。每每我们回家看望大娘,她心里高兴的同时总是抱怨儿子们不去给她治疗。

最后一次见大娘,她独自一人待在二儿子家的偏房里(小东屋),当时天气很热,大娘看到我们去看她老泪纵横,卧床很久的她竟然能下床了,屋里摆着暖壶,吃完剩下的饭菜,还有一个尿壶摆在床下,屋子里闷热异常,还传出一种夹杂着臭哄哄的怪味。我看了心里不是滋味,我无法想象老人家在这个屋里是怎样一天天待着的?我也不知道她是怎样熬过了那个炎热的夏季?没有人给她说话,也没有人关心她寂寞不寂寞,她是用多大的毅力才能在这样的环境下生活了这么些岁月?我也无法理解,那些儿女们为何能对生他们养他们的老娘这般残忍(我没法用其他词语形容)?

最终,老人家实在觉得生无可恋了,在万般无奈的情况下选择了自杀这条路。我甚至无法想象:一个只能扶着床下来才能走几步的人,是怎样一步步走出她所在的小屋,在和她相挨着的那个小屋,将准备好的布条一圈圈缠到脖子上的?她又是怎样把布条搭到那个屋梁上的?一个老人下了多大的决心,才能义无反顾的走一条不归路?!

“你养我小时,我不知道;我养你老时,我不情愿。”这也许就是那些不孝顺的人所信奉的。他们忘了父母在他们得病时心急如焚的样子,他们忘了父母半夜背着他们翻山越岭去医院的场景,他们更忘了父母在他们小时一遍遍不厌其烦的回答他们幼稚的提问,他们更加忘了父母为了他们呕心沥血、披星戴月的劳作……他们对父母的叮嘱不耐烦,他们对父母的病痛不询问,因为他们忘了父母对他们付出的一切。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爱我幼以及人之幼”。尊老爱幼,是每个人应尽的义务,你对老人的态度,决定着孩子以后对你的态度。

孩子,当我老了,身体不再硬朗,腿脚不再灵便,请伸出你年轻有力的手来搀扶我一把,就象当初我手把手带你蹒跚学步一样;

  孩子,当我老了,开始不停地重复着一些或许你已听得耳朵起茧了的话,请包容我的唠叨,就象当年我不厌其烦地教你呀呀学语,直到字正腔圆一样;

 孩子,当我老了,颤抖着双手吃饭时饭菜还是情不自禁地掉到了桌上或衣上,请不要嫌我浪费和无能,就象当年我一口一口喂你吃饭,教你握餐具,笑盈盈地替你拾掇桌上的残饭,帮你揩去衣衣上的油污;

 孩子,当我老了,生活不能自理,需要你帮我穿衣洗脸端茶倒饭,请不要耻笑我,就象当年全家人千方百计极尽所能地哄你,逗你,照顾你的生活一样。

“你养我小,我养你老”,应该成为社会的一种共识,只有这样,老人幸甚!社会幸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