俸禄两千石是汉代的说法。

文官的二千石官职有:司隶校尉、州牧、京兆尹、王国傅、王国相。

武官的二千石官职有:中垒校尉、屯骑校尉、步兵校尉、越骑校尉、长水校尉、胡骑校尉、射声校尉、虎贲校尉等,这八校尉都是掌管京城和宫苑的军队。

两千石是什么官

年俸禄两千石的官职有太常、光禄勋、卫尉、太仆、廷尉、大鸿胪、宗正、大司农、少府、执金吾京兆尹、左冯翊、右扶风,汉官秩以万石为最高,汉官秩又为郡守(太守)的通称。
官职:指在国家机构中担任一定职务的官吏,这里面有职官的名称、职权范围和品级地位等方面的内容。

二千石相当于现在的多大官?

二千石的郡守是一郡之首,相当于今天的省委书记兼省长。

年俸禄两千石的官职有:太常、光禄勋、卫尉、太仆、廷尉、大鸿胪、宗正、大司农、少府、执金吾京兆尹、左冯翊、右扶风。

二千石指地方郡守级官员。在秦汉时期,地方郡一级的政权机关长官郡守的年禄是二千石,即月俸一百二十斛,后世常常以二千石来代指地方郡守级的官员。

扩展资料

明朝官员品级和俸禄

正一品(月俸八十七石):太师 太傅 太保 宗人令 左右宗正 左右都督 左右宗人

正二品(月俸六十一石):太子少师 太子少傅 太子少保 尚书 左右都御使

正三品(月俸三十五石):太子宾客 侍郎 副都御使 通政使 大理寺卿

正四品(月俸二十四石):佥都御史 通政 大理寺少卿 太常寺少卿 太仆少卿

正五品(月俸十六石):华盖殿大学士 谨身殿大学士 武英殿大学士 文渊阁大学士 东阁大学士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俸禄

食禄两千石相当于现在的什么官啊?食禄百石呢?

中两千石相当于今天的省委书记一级。真两千石相当于今天的地级市市委书记一级。比两千石应该是地级市市委副书记一级。四百石在当时相当于小县(5000户到7000户左右)县长和大县县丞、县尉。在今天也是县长副县长一级。 百石相当于现在的科级干部如乡长等。
两千石分为中二千石 真二千石和比二千石。州刺史和郡太守为真两千石,牧是中两千石。汉武帝时州刺史仅为六百石,当时的州只是设立的监察区,没有实际的权力。后升为真二千石。东汉后期刺史升格为牧,牧是一州最高行政长官,为中二千石
刺史是两千石(或者叫“真两千石”——太守也是两千石)。牧是中两千石,比两千石高一级。比两千石低一级的叫“比两千石”。
中二千石月钱九千,米七十二斛。 真二千石月钱六千五百,米三十六斛。 比二千石月钱五千,米三十四斛。
中郎秩比六百石(月60斛),,侍郎比四百石(月45斛),,郎中比三百石(月37斛)。
汉朝在郡以下设县,大县(万户以上)设县令,小县(万户以下)设县长,都是一县的最高长官。县令秩六百石至千石不等,县长是三百石至五百石不等。
汉承秦制,西汉时从万石至斗食佐史,共22级(一说21级),采取的是给谷制。禄秩与实物发放数的对应关系是(下注部分官职俸禄前后有变动,不一一注明,仅作参考):
1)万石:三公等(名录不抄了,下同),月谷350斛(注:1斛=1石),一年4200石;
2)中二千石:九卿等,月谷180斛,一年2160石;
3)真二千石:诸侯相等,月谷150斛,一年1800石;
4)二千石:郡太守等,月谷120斛,一年1440石;
5)比二千石:光禄大夫等,月谷100斛,一年1200石;
6)千石:丞相长史等,月谷90斛,一年1080石;
7)比千石:太中大夫等,月谷80斛,一年960石;
8)八百石:汉成帝时除,就六百石;
9)比八百石:谏大夫,俸禄不详,后除;
10)六百石:州刺史等,月谷70斛,一年840石;
11)比六百石:博士等,月谷60斛,一年720石;
12)五百石:县长,汉成帝时除。
13)四百石:大县县丞、县尉,月谷50斛,一年600石;
14)比四百石:五官侍郎等,月谷45斛,一年540石;
15)三百石:次县长,月谷40,一年480石;
16)比三百石:五官郎中等,月谷37斛,一年444石;
17)二百石:县丞、县尉等,月谷30斛,一年360石;
18)比二百石:月谷27斛,一年324石;
19)百石:御史属等,月谷16斛,一年192石;
20)比百石:不详,后除;
21)斗食:月谷11斛,一说每日1斗2升;
22)佐史:月谷8斛,另一说佐史也并入斗食中。
东汉时禄秩变化不大,从万石到斗食佐史共17级(或16级),但给付方式改成半钱半谷,东汉延平中定制,中二千石月钱9000,谷72斛;真二千石月钱6500,谷36斛;比二千石月钱5000,谷34斛;千石月钱4000,谷30斛;六百石月钱3500,谷21斛;四百石月钱2500,谷15斛;三百石月钱2000,谷12斛;二百石月钱1000,谷9斛;百石月钱800,谷4斛8斗。另外,两汉的节日赏赐实际上成为常俸外的加薪,如《汉官仪》中记载仅“腊赐”一项为:大将军、三公各钱20万、牛肉200斤、粳米200斛,特进、侯15万,卿10万,校尉5万,尚书3万,侍中、将、大夫各2万,千石、六百石各7千,虎贲郎、羽林郎3千。《通典》记载在立春之日赐文官司徒、司空帛30匹,九卿15匹,武官太尉、大将军各60匹,执金吾、诸校尉各30匹。

参考资料:

http://bbs.chongju.cn/viewthread.php?tid=138

汉朝领中二千石俸禄的官吏大概是什么样的官啊?要是放在今天是多大的官啊

九卿: 太常 秩中二千石 掌宗庙礼仪,兼掌选试博士。 光录勋 秩中二千石 掌宫殿护卫。 卫尉 秩中二千石 掌宫门警卫。 太仆 秩中二千石 掌皇帝舆马。 廷尉 秩中二千石 掌刑狱。 大鸿胪 秩中二千石 掌少数民族朝见宾礼。 宗正 秩中二千石 掌皇族及亲属事务。 大司农 秩中二千石 掌租税钱谷盐铁和国家财政收支。 少府 秩中二千石 掌山海池泽收入和皇室手工业制造,以给其养。 中央其它官员: 尚书 秩中二千石 在皇帝左右办事。 执金吾 秩中二千石 掌京师治安。

西汉那些食俸两千石以上的官吏,到底是些什么官儿

汉代官吏秩禄等级,中是满的意思,中二千石即实得二千石,月俸一百八十斛,一岁凡得二千一百六十斛。其地位在真二千石、二千石、比二千石之上。凡太常、光禄勋、卫尉、太仆、廷尉、大鸿胪宗正、大司农、少府、执金吾等到中央机构的主管长官,皆为中二千石。在地方官中还有三辅的设置。所谓"三辅",即指京兆尹、左冯翊、右扶风,秩皆中二千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