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水库要求。在进行水库网箱养鱼时,首先我们需要选好水库。水库要保证光照充足且避风性较好,能够为鱼的生长提供充足的光照,增强其生长能力。而且周围要有良好的交通,便于鱼在起捞后的运输上市。水库水体的营养程度对养殖效益也是会有一定影响的,因此还要保证营养丰富。同时要注意水域与深度,水域的水位变化不宜过大,避免网箱无法承受。而且也不便于网箱的安置与取出。

2、网箱安置区。在选好水库后,我们还要在水库划出一块区域作为网箱的安置区。网箱要放在水面广阔、水流缓、受光均匀、水位变化小且水深适宜的地方。如果水位过浅的话,那么对水体的交换是会造成影响的,也不利于鱼的生长。但是也不宜过深,如果过深的话,那么在水体中容易出现温跃层,从而破坏水体,导致与出现浮头现象。所以水位的深度应控制在7.5米左右。最后网箱不可离岸边过近,防止受到老鼠等生物的撕咬,导致鱼出逃。

3、网箱设计。做好准备之后,我们便要设计网箱了。网箱形状可根据自己的习惯设计成正方形、圆形等各种相撞。然后根据养殖数量控制好网箱的面积,网箱面积同样也可根据自己习惯设置。在放置网箱的时候,要根据养殖水体决定放置深度。不过要注意的是,网箱绝不可碰到水库底部的污泥,枯水期同样也不可解除。最后要控制好网眼的大小,网眼要保证鱼无法逃脱。正常情况下,网眼要长出鱼体长两倍左右,而周长要比鱼小。

4、技术要点。在设置网箱的时候,我们还要尽量保证其周围有着丰富的天然饵料。然后要选好适合自己的网箱结构及装置方式,放置网箱时,要注意排列方式及每个网箱之间的距离等。然后要根据水体选择好养殖的鱼类,控制好放养规格、养殖密度及混养比例等。保证能够充分发挥水体的生产性能。最后还要做好鱼的投饵、防逃、疾病预防等各种管理工作。定期清理网箱,检查网眼等,保证鱼正常生长。

高密度养鱼的技术

高密度养鱼的技术

高密度养鱼的技术,随着现代经济的发展,很多的科学技术已经运用到了农业的领域上的,而现在还在更加精进中的,这是一个质的飞越的,那么以下是关于高密度养鱼的技术。

高密度养鱼的技术1

1、网箱养殖

这种养殖方法分为粗养,半精养和精养三大类。其中粗养指的是鱼群不依靠人工投喂,而是通过自食其力的方式获得食物,以此生存下去,粗养比较适合滤食性鱼类,比如鲢、鳙等,他们就能自主的以捕获水中的微生物,漂浮物为生。

半精养指的是根据当地鱼塘附近就有的条件就地取材,比如说添加一些稻谷壳亦或是别的蛋白质含量低的农副产品,精养则与其完全相反,它需要依靠人类投以高蛋白质的原料,例如蚯蚓,蚕蛹等。

但是精养和半精养都是吃食性鱼类,如草鱼、鲤鱼、鲇鱼等,而且通常他们的产量也是相对比较高的。

2、流水养殖

此类方法在我国的珠江三角洲地区被广泛地运用,因此也造就了珠三角的桑基鱼塘养殖种植相结合的方式,这是一种非常高效的方法,流动性的鱼塘水可以灌溉农田桑树。

而反过来桑树培养的蚕蛹和水稻田里的稻谷又为鱼塘的鱼群提供原料,这就大大地减少了养殖的成本,同时鱼的肉质更为可口,鱼本身也就更具营养,这类方法比较适合草鱼、鲤、罗非鱼等吃食性鱼类的养殖。

高密度养殖注意事项

1、日常管理

高密度养殖需要注意的事项是非常多的,像水的质量,养殖地点的深度等都是需要关注的点,因为高密度养殖,水体内的氧气就容易不足,如果再加上鱼群不好动的话,那就要放入一些鲇鱼刺激刺激鱼群的游动性,这样不但能增加水体的氧气,也有利于鱼群健康生长。

2、平时要加强巡逻

检查工作,不能让一条感染疾病的鱼待在水塘里头,这样可能会坏了一塘子的鱼,损失是非常大的。所以巡逻检查工作不可少。

高密度水产养鱼技术,不但是养殖户比较关注的问题,它也是一个行业比较注重的问题。因为发展集约化的高密度水产养殖技术是大势所趋,它在我国水产养殖行业里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

也致使它必须要寻求更好更高的技术,才能得以在现如今的激烈竞争环境中生存下去,这些都是对行业和养殖户的'要求和影响。

那对于我们广大市民消费者来说,高密度养鱼技术的发展就是福音一样的存在,因为高密度养殖也就意味着产量的提高,我们就能经常吃到自己心心念念的鱼了。

高密度水产养殖技术是当今水产养殖业发展的趋势,我国的高密度水产养殖技术也是在近些年发展起来的,高密度养鱼在当下或未来水产养殖界一定是一个发展趋势。

高密度养鱼的技术2

高密度养鱼的时候要定期清理池塘,保证干净,无污染。水质要干净,清洁,选在排水,灌水方便的地方建立鱼塘。平时投喂的时候要控制好量和次数。每次能吃完,每天投喂两次就行,一次是上午九点到十天,另一次是下午四点到五点,定时定量定位投放。此外,饵料要营养全面,这样鱼儿才可更好的生长发育。

高密度养鱼技术是什么

1、池塘造型:比如深度、易排水等。高密度养殖草鱼的池塘水深一定要达到2米以上,这样才能够有充足的水体溶入更多的氧气,因为高密度养殖草鱼水体溶氧消耗大,食物消耗更量大。

另外,挖好的池塘一定要全面消毒。因为养草鱼还要套养其它鱼,淤泥过厚有机质分解容易出现过多的藻类,如果不消毒很可能会容易败坏水质。

2、池塘的设计:首先要能够随时的可以换水,体位适合水涨随排。这样以增加水体溶氧和池塘的水质。还有,池塘需要安装好增氧机,每8-10亩安装一台叶轮式增氧机。每天以早上、晚上、增一次氧,才能提高鱼的成活率,如果不增养,一年到头池塘里的水质不好,鱼就容易会生病。

3、鱼投放数量:首先以草鱼为主,每亩投放草鱼按照800条左右的量投放,然后再适当套养其他鱼种,以达到综合利用的效果。

4、养殖投喂:投放鱼苗后做好养殖投喂。草鱼以青草饲料为主,其它鱼以饲料喂养。投喂颗粒性饲料的时候注意看草鱼吃食情况,投喂时间为早上和晚上喂养,这是最佳时间。这样既可以让草鱼有消化时间,又可以使鱼有休息时间,所以才能使鱼更快的促进健康生长。

5、池塘要搞好水质管理:由于养殖密度大,套养鱼类多,所以消耗水中的溶氧比较多,池塘换水必须的,最好过3-5天左右就要是给池塘换水一次,怎么样换,那就要根据池塘的结构和体位来换水。或者增加上下水层的对流,一边进水一边出水。以保证水体的质量良好。

高密度养鱼的技术3

1、高密度网箱养鱼适应的水域范围较广,它可以在湖泊、水库和河流中设置,只要水深大于网箱高度就可进行养殖,可建一个“水中池塘”,要比陆地池塘水活氧足,排污力强,更适宜单品种或多品种高密度养殖,而且产量高,容易管理和捕捞。

2、高密度网箱养鱼,是一种将大中型水体优越的环境条件,以及小水体密放精养方法结合起来的养鱼新技术,富营养型水域通常每100亩水面可设置1亩网箱,中等营养型水域每200亩可设置1亩网箱。

3、比如网箱养鲤鱼,每立方米可放养体长为13-20cm的鲤鱼种60-80尾,饲养期为200天,通常每尾出网重量可达到0、65-0、75公斤,亩产可达1、5万-2、5万公斤,高的亩产在5万公斤以上,高密度网箱养鱼也是未来天然水域养殖的重要方式之一。

4、和其它养鱼方法相同,也可根据投饲情况归纳为粗养、半精养或精养,粗养全靠可以取得的天然饵料,如有机碎屑、浮游生物、漂流物等,期间无需投放任何补充饲料,这种方式适宜养鲢和鳙等滤食性鱼类。

5、半精养主要是就地取材地添加适量草料或农副产品等低蛋白质(20%)配合饲料为食。

6、半精养与精养的鱼类都是吃食性鱼类,比如草鱼、鲤鱼和鲇鱼等,其产量比粗养更高,一般在粗养的情况下,其产量在2、5-7、5公斤/平方米之间,折合每亩产量大约为1665-4995公斤。

7、而半精养的产量比较高,平均产量大约为10公斤/平方米,折合每亩产量大约为6700公斤上下,精养时的商品鱼产量,可高于一般池塘产量的几十倍甚至百倍以上,累计每亩产量可达3-15万公斤。

想采用鲢鱼网箱养殖技术养殖鲢鱼,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要注意什么问题呢?

鲢鱼网箱养殖是一种充分利用水库资源的立体养殖技术。其优点是成本低、效率高。有很大的利润空间,有利于经济效益的提高,下面我给大家介绍一些技术要点。

首先,注意保持网箱笼架的结构。大部分笼架由聚乙烯制成,直径为1.13mm,网尺寸为3~5cm,笼架尺寸为4m×7m×2m。使用单层框架,框架是一根直径约10厘米的竹竿。多个保持架连接在一起,以固定水箱并避免漂移。

网箱的布置会影响鲶鱼的生长速度。一般来说,网箱需要放置在较宽的水体中,水体不宜过大,水质应良好且无污染。需要一个阳光充足、背风、日照充足、水温高、饵料充足、水深4-7m、交通便利的水库。

11月至12月或2月至3月是网箱放养的最佳时间。此时水温较低,对鱼类危害较小,成活率较高。养殖规模分别为80g和350g。如果库存量为80克,则每箱有450至550条鱼。如果库存量为350克,则每箱鱼的数量为200至250条。在放生前对鱼进行消毒,以防止它们在鱼缸中生病和死亡。

良好的养殖和管理对养鱼至关重要。育种的质量直接关系到育种的成功与否。通过合理的饲养管理,鲢鱼生长迅速,死亡率低,效益好。如果管理不当,鲶鱼的生长将放缓,发病率和死亡率将很高。因此,应重视网箱养鱼和管理。如果把鱼放在一个新的笼子里,应该提前7-10天将其浸泡在水中,以防止新笼子粗糙的表面把鱼致伤。当网箱放入水库时,由于浮游生物的作用,网箱上会附着大量灰尘,从而减少网箱中浮游生物的数量,导致鲢鱼饲料不足。因此,笼子需要经常清洁,通常每15到20天清洁一次。

在网箱养殖过程中,应根据实际情况移动网箱。为了防止笼子在汛期被冲走,有必要移动笼子。移动网箱还可以增加网箱中铒的生物含量,提高鲶鱼的生长速度。虽然鲶鱼以浮游生物为食,但当水体太薄或网太多时,需要增加网饵网的生物量,为鲢鱼提供足够的饵料,提高鲶鱼的生长速度。

圈养银鱼的日常管理也需要认真对待,经常检查网箱,观察鲶鱼的活动情况,及时发现问题。以上就是关于鲶鱼网箱养殖操作技术要点,供大家了解参考和学习。

请说一下加州鲈鱼网箱养殖技术要点是什么?

一、品种简介

加州鲈是一种肉食性鱼类,又名大口黑鲈;它具有生长快、抗病力强、肉质好、耐低氧、能广泛适应各种养殖水体等特点。1983年由广东珠江水产研究所从美国引进,1985年人工繁殖成功;其生活的适宜水温为1-36.5℃,最适生长水温为20—30℃;溶氧在1.5mg/L就能生存,10℃以上开始吃食,咸淡水均可养殖。

二、形态特征

加州鲈体延长而侧扁,稍呈纺锤形,横切面为椭圆形,头大且长,眼大,眼珠突出,吻长, 口上位,口裂大而宽;有完整的梳状齿,多而细小,大小一致;背肉肥厚;尾柄长且高。全身披灰银白或淡黄色细密鳞片,但背脊一线颜色较深,常呈青绿色或淡黑色,同时沿侧线附近常有黑色斑纹,腹部灰白。

三、养殖技术要点

1、水域与选择

网箱需要架设在水质清新无污染、理化因子比较稳定的湖泊或大型水库中水位比较深的水域,以利于箱体内外水体的交换。只有依靠充分的水体交换,才能使网箱内鱼类生长所必需的溶氧得到源源不断的补充,鱼类吸收转化率才会得到最大限度的提高。

2、苗种采购

每年4-5月为放苗的黄金季节;此时也是贵州气候多变的时候;为确保苗种的数量、成活率以及发病、死亡率,建议从广东、浙江等苗种孵化、培育极为成熟且供应商诚信度高的地方选购苗种。

3、鱼种运输环节

无论什么鱼种、从什么地方购进,在装车前或装车后,每立方水体用300-500g抗应激vc一路浸泡,中途若需换水,待换完水后按上述方法重复。

4、水温调节及后续工作

到达目的地后,先放1/3鱼箱水,马上从湖里抽水灌满,待20-30分钟后又放1/3又马上灌水,这样重复3-4次,将鱼种箱水温与养殖水域水温调到±1℃;再用食盐、小苏打各1斤/m³浸泡10分钟左右。

5、放养密度

放养密度,如苗种规格在100g/尾左右,每立方水体放12-15kg。

6、饲料选择

(1)、选择营养平衡的饲料;

(2)、根据不同生长阶段选用不同营养水平的饲料;

(3)、根据不同的生长季节选用不同营养水平的饲料;

(4)、根据不同时期鱼的口径大小选择饲料颗粒规格;

(5)、根据主要养鱼不同季节水温升降变化选用饲料。

(6)、膨化料、沉水料均可单独投喂、也可交叉使用。

7、分箱要勤

不管什么鱼长到一定阶段都会出现大小悬殊现象;因鲈鱼是肉食性鱼类、为避免大小攻击伤害,同时达到抢食均匀、生长同步、提高产量之目的,一定要勤分箱;一般在10—15天分一次。

8、投喂技术

“三定”投饵:即定时、定质、定量!

投料原则:多食多投、少食少投、不食不投。

记住一点-鲈鱼是撑大的!

(2)、定质:选用未超过保质期且质量稳定的饲料投喂。

 (3)、定量:按鱼的总量与平均规格以及天气情况来决定每天的投喂量。正常情况下幼鱼阶段投饵率为8-10%,成鱼阶段投饵率为5-8%!

总之,网箱养鱼要实现降本增收的目标,应在保证饲料质量(营养平衡)的前提下,改进放养规格、密度和投喂技术,努力提高饲料的利用率和转化率。

四、日常管理 

1、建档:要建立完整的生产记录。为每只网箱编号登记,记录鱼种放养量、生长情况、死亡数、饲料消耗、鱼群活动、鱼病防治及天气、水

温变化等内容;以便发现问题,及时解决,也利于总结经验,指导今后的生产。

2、巡箱:要每日巡视观察鱼情、水情,注意安全。洪汛时及时清除漂浮物,防止挂网、糊网,调整和加固缆绳(锚绳),防止网箱位移、倾覆等

事故发生。遇特殊的意外情况(如水质恶变、风暴袭击等),要及时组织人力将网箱疏散到安全地点。做好防逃、防盗工作,经常检查网箱是否有鼠、狗或人为造成的破洞,一旦发现要及时修补。

3、轮捕上市:

鲈鱼达到商品规格时要适时出售。这样既提高养殖经济效益、又及时降低了网箱中鱼的密度,进而提高鱼的生长速度和成活率。

网箱养殖的操作

(1)鱼种放养 鱼种规格必须基于在有限的生长期内保证足够的群体产量,而个体达到最佳商品规格之上,一般以20~30克/尾为佳。通常规格为30~50克/尾的罗非鱼,鱼种最大密度为每平方米130~150尾。当放养50~100克/尾的罗非鱼种时,最适宜的密度为100~120尾/米2。
(2)投饵 虽然罗非鱼在网箱中能摄食浮游生物和有机碎屑,但其主要食物仍要靠人工投喂。目前,多是投喂根据罗非鱼的营养需要专门配制的颗粒饲料,饲养效果好。浮性颗粒饵料比沉性的效果好,而且投喂管理方便。鱼种进箱后1~2天就能适应网箱生活,即可开始投喂饵料,投喂数量在鱼体重3%~5%的范围内做适当变动。投饵率一般是幼鱼阶段高,其他阶段低一些。日投饵量依鱼体大小、水温和饲料等因素而定。每次投喂时,采取“慢—快—慢”和“少—多—少”的投饵方法。开始投喂时,鱼尚未集中,要少喂,慢喂;中间阶段,鱼集中并激烈抢食,要多喂,快喂;待鱼吃到八分饱,即80%的鱼吃饱或已达八成饱时,应该少喂直至停止投喂。
网箱养殖投饵
(3)日常管理 经常巡视,观察鱼的动态,检查鱼的摄食情况和清除残饵。保持网箱清洁,每隔5~7天洗刷网箱一次,除去挂在或附在网箱上的杂物,以防堵塞网眼,使水体交换畅通。及时防病治病,发现病鱼、死鱼立即捞出,并分析原因,及时采取措施。进行安全检查,严防逃鱼。汛期及大风期间,水位变化急剧,要安排人日夜值班,及时调整网箱的位置,防止搁浅或淹没,台风前后要检查网箱各部分的牢固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