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论分析心理学与诗的关系》

特点:1、集体无意识是人类心理的一部分,它可以依据下述事实而同个体无意识做否定性的区别:它不象个体无意识那样依赖个体经验而存在,因而不是一种个人的心理财富。

2、个体无意识从来不曾为单个人所独有,它的存在毫无例外地要经过遗传。

3、个体无意识的绝大部分由‘情结’所组成,而集体无意识主要由‘原型’所组成。

贡献:

1、艺术创作的心理动机不仅是以艺术家的个体发生史为基础,更重要的是以人类的种系发生史为宏大而坚实

荣格的资料,贡献、主要作品、代表作,及内容

荣格(Carl Gustav Jung,1875-1961),瑞士心理学家。1907年其于弗洛伊德合作发展及推广精神分析学说长达6年之久,之后创立了荣格人格分析心理学理论,出“情结“的概念,把人格分为内倾和外倾两种,主张把人格分为意识、个人无意识和集体无意识三层。

心理学贡献

荣格在他的理论中拒绝了弗洛伊德以性本能解释行为的观点,这一观点具有积极的意义。固然人的行为受到性驱

力因素的影响,但这种影响的时间和范围是极其有限的,超出这个范围,把性的因素列为影响行为的首要因素,必然失之偏颇。荣格注意到弗洛伊德的错误倾向,就使他的理论更接近现实。荣格的许多观点对他以后的心理学家都产生影响。如集体无意识的概念对弗洛姆产生影响,后者以后提出了社会潜意识。再如他对人格类型的划分,在拓展心理类型学方面作了一大贡献。他所提出的内倾—外倾的划分方法为大多数心理学家所接受,至今仍是划分人格的主要依据之一。

荣格关于梦的见解的确获得了许多称赞,并且在临床应用中硕果累累。他确实为理解明显具有神话性质的梦提供了一种方法,这是精神分析学家们无法相比的。另外,他以一种弗洛伊德所没有的方式理解了一个符号和一种象征。这一成就对精神治疗具有突破性的推动作用。

主要作品《人及其象征》

本书为荣格向一般读者解释他对人类心灵最大的洞识:象徵的重要性,特别是梦中显现的象徵。读者可从本书中看到,梦被视为对做梦者直接、亲身而饶富意义的沟通,本书佐以实例或当代艺术配合解说,揭示梦的特质与功能、探索现代艺术术术的象徵意涵、透露日常生活中的心理意识。透过深入浅出的诸多阐释,让读者更加了解荣格的思想。

荣格的集体无意识主要内容有哪些

荣格认为人的无意识有个体的和非个体(或超个体)的两个层面。前者只到达婴儿最早记忆的程度,是由冲动、愿望、模糊的知觉以及经验组成的无意识;后者则包括婴儿实际开始以前的全部时间,即包括祖先生命的残留,它的内容能在一切人的心中找到,带有普遍性,故称“集体无意识”。集体无意识的内容是原始的,包括本能和原型。它只是一种可能,以一种不明确的记忆形式积淀在人的大脑组织结构之中,在一定条件下能被唤醒、激活。荣格认为“集体无意识”中积淀着的原始意象是艺术创作源泉。一个象征性的作品,其根源只能在“集体无意识”领域中找到,它使人们看到或听到人类原始意识的原始意象或遥远回声,并形成顿悟,产生美感。

所谓集体无意识,简单地说,就是一种代代相传的无数同类经验在某一种族全体成员心理上的沉淀物,而之所以能代代相传,正因为有着相应的社会结构作为这种集体无意识的支柱。

个人想法。比如我们自古以来的审美都认为花是美的,便便是恶心的;花是香的,便便是臭的。实际上这都是一种观念上的延续。观念非绝对。而长期以来潜移默化产生的集体观念就是我们的集体无意识。

创作而言,因为集体无意识的认为花是美的,所以一直以来都赞颂花,画它歌颂它。这应该也算是集体无意识影响创作的例子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