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不学礼,无以立。——孔子

2、凡人之所以贵于禽兽者,以有礼也。——《晏子春秋》

3、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惟贤惟德,能服于人。 —— 刘备

4、不患位之不尊,而患德之不崇;不耻禄之不伙,而耻智之不博。 —— 张衡

6、知耻近乎勇。 —— 孔丘

7、 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 诸葛亮

8、侈则多欲。君子多欲则念慕富贵,枉道速祸。 —— 司马光

关于文明的文言文或诗句

1. 有关文明礼仪的古文诗词

1、不学礼,无以立。——春秋战国时期·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论语·季氏篇第十六》

白话译文:不学礼就不懂得怎样立身。

2、非仁无为也,非礼无行也。——战国时期·孟子《爱人者人恒爱之》

白话译文:不是仁爱的事不干,不合于礼的事不做。

3、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 人恒敬之。——战国时期·孟子《爱人者人恒爱之》

白话译文:仁爱的人爱别人,礼让的人尊敬别人。爱别人的人,别人也经常爱他;尊敬别人的人,别人也经常尊敬他。

4、往而不来,非礼也;来而不往,亦非礼也。——西汉·戴圣《礼记·曲礼上》

白话译文:礼崇尚往来,恭敬对人却得不到别人的恭敬,是不合礼的。别人恭敬自己,却没有对别人恭敬,也不合礼。

5、修身践言谓之善行,行修言道,礼之质也。——西汉·戴圣《礼记·曲礼上》

白话译文:修持你的行为以实践你说的话,就叫着善行。行为有修持,说话合符道理,这就是礼节的本质。

参考资料来源:搜狗百科-不学礼无以立

参考资料来源:搜狗百科-爱人者人恒爱之

参考资料来源:搜狗百科-曲礼

2. 关于文明的古诗

日出东南隅,照我秦氏楼.

秦氏有好女,自名为罗敷.

罗敷喜蚕桑,采桑城南隅.

青丝为笼系,桂枝为笼钩.

头上倭堕髻,耳中明月珠.

缃绮为下裙,紫绮为上襦.

行者见罗敷,下担捋髭须.

少年见罗敷,脱帽着绡头.

耕者忘其犁,锄者忘其锄.

来归相怒怨,但坐看罗敷.

使君从南来,五马立踟蹰.

使君遣吏往,问是谁家姝.

秦氏有好女,自名为罗敷.

罗敷年几何,二十尚不足,

十五颇有余.使君谢罗敷,

宁可共载不.罗敷前置辞,

使君一何愚.使君自有妇,

罗敷自有夫.东方千余骑,

夫婿居上头.何用识夫婿,

白马从骊驹.青丝系马尾,

黄金络马头.腰中鹿卢剑,

可值千万余.十五府小吏,

二十朝大夫.三十侍中郎,

四十专城居.为人结白皙,

鬑鬑颇有须.盈盈公府步,

冉冉府中趋.坐中数千人

3. 关于文明的古诗

1、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王之涣《凉州词》)

2、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王之涣《登鹳雀楼》)

3、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李白《将进酒》)

4、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王维《使至塞上》)

5、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张养浩《潼关怀古》)

6、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李白《行路难》)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李白《将进酒》

“黄河落尽走东海,万里写入襟怀间。” 李白《赠裴十四》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王之涣《凉州词》

4. 关于文明的古诗.

1、贫而无谄,富而无骄。—— 子贡

释义

贫困却不奉承别人,富贵却不骄横。

2、奢者狼藉俭者安,一凶一吉在眼前。—— 白居易

释义

简朴的人和奢侈的人各有所报。

3、不念居安思危,戒奢以俭;斯以伐根而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长也。—— 魏徵

释义

不惦念处在安定的环境而想到会出现的危难,警惕奢侈践行简朴;这样砍掉树木的根然而希望树木长得茂盛,堵塞水的源头却希望流水长久。

4、侈则多欲。君子多欲则念慕富贵,枉道速祸。—— 司马光

释义

如果生活奢侈就会增加贪欲,贪欲多了,就会为追求富贵生活徇私枉法,最终招来祸患。

5、不学礼,无以立。——孔子

释义

学礼则品节详明,而德性坚定,故能立。

5. 关于文明的古诗句

1、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 诸葛亮2、礼尚往来。往而不来,非礼也;来而不往,亦非礼也。

———《礼记.曲礼上》3、霸祖孤身取二江,子孙多以城降,豪华尽出成功后,逸乐安知与祸双? —— 王安石4、天下有大勇者,猝然临之而不惊,不故加之而不怒。—— 苏轼5、不学礼,无以立。

——孔子6、凡人之所以贵于禽兽者,以有礼也。——《晏子春秋》7、魏徵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 诸葛亮8、人不能象走兽那样活着,应该追求知识和美德。—— 但丁

扩展资料:

1、物质文明是人类改造自然的物质成果。

表现为人们物质生产的进步和物质生活的改善,是精神文明的物质基础,对精神文明特别是其中文化建设起决定性作用,物质文明的性质为生产方式所决定。2、精神文明是人类在改造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的过程中所取得的精神成果的总和,是人类智慧、道德的进步状态。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文明。

6. 关于文明的古诗

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 诸葛亮君子忧道不忧贫. —— 孔丘贫而无谄,富而无骄. —— 子贡强本而节用,则天不能贫. —— 荀况侈而惰者贫,而力而俭者富. —— 韩非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 诸葛亮奢者狼藉俭者安,一凶一吉在眼前. —— 白居易不念居安思危,戒奢以俭;斯以伐根而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长也. —— 魏徵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 —— 李商隐霸祖孤身取二江,子孙多以百城降.豪华尽出成功后,逸乐安知与祸双? —— 王安石侈则多欲.君子多欲则念慕富贵,枉道速祸. —— 司马光谁善气迎人,亲如弟兄;恶气迎人,害于戈兵. —— 管仲天下有大勇者,猝然临之而不惊,不故加之而不怒. —— 苏轼不学礼,无以立.——孔子 凡人之所以贵于禽兽者,以有礼也.——《晏子春秋》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7. 关于文明的古诗或名言有哪些

良好的礼貌是由微小的牺牲组成。

——爱默生不学礼,无以立。——孔子凡人之所以贵于禽兽者,以有礼也。

——《晏子春秋》在宴席上最让人开胃的就是主人的礼节。——莎士比亚无礼是无知的私生子。

——巴特勒利益,是聪明人想出来的与愚人保持距离的一种策略。——爱默生人不能象走兽那样活着,应该追求知识和美德。

—— 但丁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惟贤惟德,能服于人。

—— 刘备不患位之不尊,而患德之不崇;不耻禄之不伙,而耻智之不博。 —— 张衡土扶可城墙,积德为厚地。

—— 李白行一件好事,心中泰然;行一件歹事,衾影抱愧。 —— 神涵光入于污泥而不染、不受资产阶级糖衣炮弹的侵蚀,是最难能可贵的革命品质。

—— 周恩来一个人最伤心的事情无过于良心的死灭。 —— 郭沫若应该热心地致力于照道德行事,而不要空谈道德。

—— 德谟克利特理智要比心灵为高,思想要比感情可靠。 —— 高尔基人在智慧上应当是明豁的,道德上应该是清白的,身体上应该是清洁的。

—— 契诃夫良心是由人的知识和全部生活方式来决定的。 —— 马克思。

8. 文明的古诗

诗句:

1、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王之涣《凉州词》)

2、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王之涣《登鹳雀楼》)

3、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李白《将进酒》)

4、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王维《使至塞上》)

5、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张养浩《潼关怀古》)

6、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李白《行路难》)

7、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李白《将进酒》

8、黄河落尽走东海,万里写入襟怀间. 李白《赠裴十四》

9、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王之涣《凉州词》

10、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王维《使至塞上》

11、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王之涣《登鹳雀楼》

12、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李白《行路难》

13、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 刘禹锡·唐《浪淘沙》

释义:文明,是历史以来沉淀下来的,有益增强人类对客观世界的适应和认知、符合人类精神追求、能被绝大多数人认可和接受的精神财富、发明创造。智慧生物为更好地认识世界而团结协作,就构成了文明的物质基础。也就是文明存在的前提是智慧生物。

要素:哲学——人类思想的荟萃;宗教——人类心灵的寄托;艺术——人类对万物之美的诠释。

9. 有关文明的古诗词

告诉月亮,飞向蓝天;阳光里,用关爱来抚慰。

带给别人一片真诚,让我们用微笑铺设文明路。带给别人一个微笑,让礼仪之诗永久珍藏在彼此的心里。

我们用真诚去浇灌。我们用理解去融化。

我们是跨世纪的少年。雨露下,别人给你敬重万千,我们是新世纪即将展翅的雄鹰,文明礼仪伴我长大。

文明礼仪伴我行,我们装扮心中的春天,一首淡雅清晰的诗。告诉祖国,让礼仪之诗永久珍藏在彼此的心里。

做文明的使者。让我们把春雷藏进队鼓,飞向未来告诉太阳,到处盛开文明花;做礼仪的少年,用热情来哺育。

带给别人一个温暖。文明礼仪伴我行,我们播撒文明的种子,敲响时代的鼓点。

礼仪是一首诗,别人给你深深思念,别人给你灿烂心情,告诉妈妈,让我们用真心搭建礼仪桥。送给别人一份谦让,我们要做新时代文明的代言,中华美德放光芒,别人给你快乐无限。

让我们插上文明的翅膀【文明礼仪伴我行】文明是一朵花,一朵永久芳香的花。

关于文明的古文名句

1、贫而无谄,富而无骄。
2、仁之发处自是爱。
3、礼仪周全能息事宁人。
4、博学于文,约之以礼。
5、让,德之主也,让之谓懿德。
6、礼貌是人类共处的金钥匙。
7、衣食以厚民生,礼义以养其心。
8、道之以告德,齐之以礼。
9、礼者,此时人道之极也。
10、以爱己之心爱人则尽。
11、信则人任焉。
12、君子诚之为贵。
13、礼以顺人心为本。
14、好言好语暖人心。
15、上无礼,不可以得贤。
16、慈鸦尚还哺,羔羊犹跪足。
17、礼之用,和为贵。
18、以微笑融化陌生,用信任沟通心灵。
19、侈而惰者贫,而力而俭者富。
20、倾听可以使说话者感到被尊重。
21、恭近于礼,远耻辱也,此时恭则不侮。
22、亲师友,学礼仪,香九龄,能温席。
23、亲善产生幸福,文明带来和谐。
24、只有尊敬别人的人,才有权受人尊敬。
25、心诚气温,气和辞婉,必能动人。
26、给人玫瑰花,手上常有一缕芳香。
27、礼义生于富足,盗窃起于贫穷。
28、学礼仪,见贤思齐,见不贤而自省。

讲文明讲礼仪的文言文

1. 表示礼仪的古文有哪些

表示礼仪的古文如下:1、《仪礼》。

儒家十三经之一。是中国春秋战国时代的礼制汇编。

共十七篇。内容记载周代的冠、婚、丧、祭、乡、射、朝、聘等各种礼仪,以记载士大夫的礼仪为主。

2、《礼记》。记载的古代文化史知识及思想学说,对儒家文化传承、当代文化教育和德性教养,及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有重要影响。

3、《周礼》。是儒家经典,相传为西周时期的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军事家周公旦所著,但是实际上是西汉末王莽时期大儒刘向和其子刘歆的伪作。

扩展资料:

古代生活礼仪中的成年礼也叫冠礼,是跨入成年人行列的男子加冠礼仪。冠礼从氏族社会盛行的男女青年发育成熟时参加的成丁礼演变而来。

汉代沿袭周代冠礼制度。在魏晋的时候,加冠开始用音乐伴奏。

唐宋元明都实行冠礼,清代废止。中国少数民族不少地区至今还保留着古老的成年礼,如拔牙、染牙、穿裙、穿裤、盘发髻等仪式。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古代礼仪。

2. 一个关于讲礼貌的文言文故事

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

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

仲弓问仁。子曰:“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无怨,在家无怨。”

仲弓曰:“雍虽不敏,请事斯语矣。”

司马牛问仁。子曰:“仁者,其言也讱。”

曰:“其言也讱,斯谓之仁已乎?”子曰:“为之难,言之得无讱乎?”

司马牛问君子。子曰:“君子不忧不惧。”

曰:“不忧不惧,斯谓之君子已乎?”子曰:“内省不疚,夫何忧何惧?”

司马牛忧曰:“人皆有兄弟,我独亡!”子夏曰:“商闻之矣,死生有命,富贵在天。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

君子何患乎无兄弟也?”知

子张问明。子曰:“浸润之谮,肤受之愬,不行焉,可谓明也已矣。浸润之谮,肤受之愬,不行焉,可谓远也已矣。”

子贡问政。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

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三者何先?”曰:“去兵。”

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二者何先?”曰:“去食。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

棘子成曰:“君子质而已矣,何以文为?”子贡曰:“惜乎,夫子之说君子也,驷不及舌。文犹质也,质犹文也。虎豹之鞟犹犬羊之鞟。”

哀公问于有若曰:“年饥,用不足,如之何?”有若对曰:“盍彻乎?”

曰:“二,吾犹不足,如之何其彻也?”对曰:“百姓足,君孰与不足?百姓不足,君孰与足?”

子张问崇德辨惑。子曰:“主忠信,徙义,崇德也。爱之欲其生,恶之欲其死。既欲其生,又欲其死,是惑也。'诚不以富,亦祇以异。

'”

齐景公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公曰:“善哉!信如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虽有粟,吾得而食诸?”

子曰:“片言可以折狱者,其由也与?”

子路无宿诺。

子曰:“听讼,吾犹人也,必也使无讼乎。”

子张问政。子曰:“居之无倦,行之以忠。”

子曰:“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

子曰:“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

季康子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

季康子患盗,问于孔子。孔子对曰:“苟子之不欲,虽赏之不窃。”

季康子问政于孔子曰:“如杀无道,以就有道,何如?”孔子对曰:“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

上之风,必偃。”

子张问:“士何如斯可谓之达矣?”子曰:“何哉,尔所谓达者?”

子张对曰:“在邦必闻,在家必闻。”子曰:“是闻也,非达也。夫达也者,质直而好义,察言而观色,虑以下人。在邦必达,在家必达

夫闻也者,色取仁而行违,居之不疑。在邦必闻,在家必闻。”

樊迟从游于舞雩之下,曰:“敢问崇德,修慝,辨惑。”子曰:“善哉问!先事后得,非崇德与?攻其恶,勿攻人之恶,非修慝与?一朝

之忿,忘其身,以及其亲,非惑与?”

樊迟问仁。子曰:“爱人。”问知。子曰:“知人。”

樊迟未达。子曰:“举直错诸枉,能使枉者直。”

樊迟退,见子夏曰:“乡也吾见于夫子而问知,子曰:‘举直错诸枉,能使枉者直’。何谓也?”

子夏曰:“富哉言乎!舜有天下,选于众,举皋陶,不仁者远矣。汤有天下,选于众,举伊尹,不仁者远矣。”

子贡问友。子曰:“忠告而善道之,不可则止,毋自辱焉。”

曾子曰:“君子以文会友,以友辅仁。”

3. 现代文明讲礼仪的故事,要原文

文明礼仪小故事 曾子避席 “曾子避席”出自《孝经》,是一个非常著名的故事。

曾子是孔子的弟子,有一次他在孔子身边侍坐,孔子就问他:“以前的圣贤之王有至高无上的德行,精要奥妙的理论,用来教导天下之人,人们就能和睦相处,君王和臣下之间也没有不满,你知道它们是什么吗?”曾子听了,明白老师孔子是要指点他最深刻的道理,于是立刻从坐着的席子上站起来,走到席子外面,恭恭敬敬地回答道:“我不够聪明,哪里能知道,还请老师把这些道理教给我。” 在这里,“避席”是一种非常礼貌的行为,当曾子听到老师要向他传授时,他站起身来,走到席子外向老师请教,是为了表示他对老师的尊重。

曾子懂礼貌的故事被后人传诵,很多人都向……。

4. 表示礼仪的古文有哪些

表示礼仪的古文如下:

1、《仪礼》。儒家十三经之一。是中国春秋战国时代的礼制汇编。共十七篇。内容记载周代的冠、婚、丧、祭、乡、射、朝、聘等各种礼仪,以记载士大夫的礼仪为主。

2、《礼记》。记载的古代文化史知识及思想学说,对儒家文化传承、当代文化教育和德性教养,及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有重要影响。

3、《周礼》。是儒家经典,相传为西周时期的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军事家周公旦所著,但是实际上是西汉末王莽时期大儒刘向和其子刘歆的伪作。

扩展资料:

古代生活礼仪中的成年礼也叫冠礼,是跨入成年人行列的男子加冠礼仪。冠礼从氏族社会盛行的男女青年发育成熟时参加的成丁礼演变而来。汉代沿袭周代冠礼制度。

在魏晋的时候,加冠开始用音乐伴奏。唐宋元明都实行冠礼,清代废止。中国少数民族不少地区至今还保留着古老的成年礼,如拔牙、染牙、穿裙、穿裤、盘发髻等仪式。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古代礼仪

5. 讲礼貌、守信用的故事 (古文)

曾子杀彘

曾子之妻之市,其子随之而泣。其母曰:“女(汝)还,顾反为女杀彘(zhì)。”妻适市来,曾子欲捕彘杀之。妻止之曰:“特与婴儿戏耳。”曾子曰:“婴儿非与戏之也。婴儿非有知也,待父母而学者也,听父母之教。今子欺之,是教子欺也。母欺子,子而不信其母,非所以成教也。”遂烹彘也。

选自《韩非子》

注:曾子(前505~前432):曾参,春秋末年鲁国人.孔子的弟子。

译文:

曾子的夫人到集市上去赶集,她的儿子哭着也要跟着去。他的母亲对他说:“你先回家呆着,待会儿我回来杀猪给你吃。”他很高兴地回去了,曾子的夫人到集市上回来,就看见曾子要捉小猪去杀。她就劝止说:“我只不过是跟孩子开玩笑罢了。”曾子说:“夫人,这可不能开玩笑啊!小孩子没有思考和判断能力,要向父母亲学习,听从父母亲给予的正确的教导。现在你在欺骗他,这就是教育孩子骗人啊!母亲欺骗儿子,儿子就不会再相信自己的母亲了,这不是教育孩子的正确方法啊。”于是曾子把猪给杀了,煮了之后把猪给儿子吃掉了。

6. 文明礼仪的小古文,急啊

可以写孔融让梨也可以写周礼周礼:惟王建国.辨方正位.体国经野.设官分职.以为民极.乃立天官冢宰.使帅其属.而掌邦治.以佐王均邦国.治官之属.大宰卿一人.小宰中大夫二人.宰夫下大夫四人.上士八人.中士十有六人.旅下士三十有二人.府六人.史十有二人.胥十有二人.徒百有二十人.宫正上士二人.中士四人.下士八人.府二人.史四人.胥四人.徒四十人.宫伯中士二人.下士四人.府一人.史二人.胥二人.徒二十人.膳夫上士二人.中士四人.下士八人.府二人.史四人.胥十有二人.徒百有二十人.庖人中士四人.下士八人.府二人.史四人.贾八人.胥四人.徒四十人.内饔中士四人.下士八人.府二人.史四人.胥十人.徒百人.外饔中士四人.下士八人.府二人.史四人.胥十人.徒百人.亨人下士四人.府一人.史二人.胥五人.徒五十人.甸师下士二人.府一人.史二人.胥三十人.徒三百人.兽人中士四人.下士八人.府二人.史四人.胥四人.徒四十人.人中士二人.下士四人.府二人.史四人.胥三十人.徒三百人.鳖人下士四人.府二人.史二人.徒十有六人.腊人下士四人.府二人.史二人.徒二十人.医师上士二人.下士四人.府二人.史二人.徒二十人.食医中士二人.疾医中士八人.疡医下士八人.兽医下士四人.酒正中士四人.下士八人.府二人.史八人.胥八人.徒八十人.酒人奄十人.女酒三十人.奚三百人.浆人奄五人.女浆十有五人.奚百有五十人.凌人下士二人.府二人.史二人.胥八人.徒八十人.笾人奄一人.女笾十人.奚二十人.醢人奄一人.女醢二十人.奚四十人.醯人奄二人.女醯二十人.奚四十人.盐人奄二人.女盐二十人.奚四十人.幂人奄一人.女幂十人.奚二十人.宫人中士四人.下士八人.府二人.史四人.胥八人.徒八十人.掌舍下士四人.府二人.史四人.徒四十人.幕人下士一人.府二人.史二人.徒四十人.掌次下士四人.府四人.史二人.徒八十人.大府下大夫二人.上士四人.下士八人.府四人.史八人.贾十有六人.胥八人.徒八十人.玉府上士二人.中士四人.府二人.史二人.工八人.贾八人.胥四人.徒四十有八人.内府中士二人.府一人.史二人.徒十人.外府中士二人.府一人.史二人.徒十人.司会中大夫二人.下大夫四人.上士八人.中士十有六人.府四人.史八人.胥五人.徒五十人.司书上士二人.中士四人.府二人.史四人.徒八人.职内上士二人.中士四人.府四人.史四人.徒二十人.职岁上士四人.中士八人.府四人.史八人.徒二十人.职币上士二人.中士四人.府二人.史四人.贾四人.胥二人.徒二十人.司裘中士二人.下士四人.府二人.史四人.徒四十人.掌皮下士四人.府二人.史四人.徒四十人.内宰下大夫二人.上士四人.中士八人.府四人.史八人.胥八人.徒八十人.内小臣奄.上士四人.史二人.徒八人.阍人王宫每门四人.囿游亦如之.寺人王之正内五人.内竖倍寺人之数.九嫔.世妇.女御.女祝.四人.奚八人.女史八人.奚十有六人.典妇功中士二人.下士四人.府二人.史四人.工四人.贾四人.徒二十人.典丝下士二人.府二人.史二人.贾四人.徒十有二人.典枲下士二人.府二人.史二人.徒二十人.内司服奄一人.女御二人.奚八人.缝人奄二人.女御八人.女工八十人.奚三十人.染人下士二人.府二人.史二人.徒二十人.追师下士二人.府一人.史二人.工二人.徒四人.屦人下士二人.府一人.史一人.工八人.徒四人.夏采下士四人.史一人.徒四人.大宰之职.掌建邦之六典.以佐王治邦国.一曰治典.以经邦国.以治官府.以纪万民.二曰教典.以安邦国.以教官府.以扰万民.三曰礼典.以和邦国.以统百官.以谐万民.四曰政典.以平邦国.以正百官.以均万民.五曰刑典.以诘邦国.以刑百官.以纠万民.六曰事典.以富邦国.以任百官.以生万民.以八法治官府.一曰官属.以举邦治.二曰官职.以辨邦治.三曰官联.以会官治.四曰官常.以听官治.五曰官成.以经邦治.六曰官法.以正邦治.七曰官刑.以纠邦治.八曰官计.以弊邦治.以八则治都鄙.一曰祭祀.以驭其神.二曰法则.以驭其官.三曰废置.以驭其吏.四曰禄位.以驭其士.五曰赋贡.以驭其用.六曰礼俗.以驭其民.七曰刑赏.以驭其威.八曰田役.以驭其众.以八柄诏王驭群臣.一曰爵.以驭其贵.二曰禄.以驭其富.三曰予.以驭其幸.四曰置.以驭其行.五曰生.以驭其福.六曰夺.以驭其贫.七曰废.以驭其罪.八曰诛.以驭其过.以八统诏王驭万民.一曰亲亲.二曰敬故.三曰进贤.四曰使能.五曰保庸.六曰尊贵.七曰达吏.八曰礼宾.以九职任万民.一曰三农.生九谷.二曰园圃.毓草木.三曰虞衡.作山泽之材.四曰薮牧.养蕃鸟兽.五曰百工.饬化八材.六曰商贾.阜通货贿.七曰嫔妇.化治丝枲.八曰臣妾.聚敛疏材.九曰闲民.无常职.转移执事.以九赋敛财贿.一曰邦中之赋.二曰四郊之赋.三曰邦甸之赋.四曰家削之赋.五曰邦县之赋.六曰邦都之赋.七曰关市之赋.八曰山泽之赋.九曰弊余之赋.以九式均节财用.一曰祭祀之式.二曰宾客之式.三曰丧荒之式.四曰羞服之式.五曰工事之式.六曰币帛之式.七曰刍秣之式.八曰匪颁之式.九曰好用之式.以九贡.致邦国之用.一曰祀贡.二曰嫔贡.三曰器贡.四曰币贡.五曰材贡.六曰货贡.七曰服贡.八曰斿贡.九曰物贡.以九两系邦国之民.一曰牧.以地得民.二曰长.以贵得民.三曰师.以贤得民.四曰儒.以道得民.五曰宗.以族得民.六曰主.以利得民.七曰吏.以治得民.八曰友.以任得民.九曰薮.以富得民.正月之吉.始和.布治于邦国都鄙.乃县治象之法于象魏.使万民观治象.挟日而敛之.乃施典于邦国.而建其牧.立其监.设其参.傅其伍.陈其殷.置其辅.乃施则于都鄙.而建其长.立其。

7. 古文中的礼仪

这是一篇摘引文章,请查看:礼仪即礼节与仪式。

中国古代有“五礼”之说,祭祀之事为吉礼,冠婚之事为嘉礼,宾客之事为宾礼,军旅之事为军礼,丧葬之事为凶礼。民俗界认为礼仪包括生、冠、婚、丧四种人生礼仪。

实际上礼仪可分为政治与生活两大部类。政治类包括祭天、祭地、宗庙之祭,祭先师先圣、尊师乡饮酒礼、相见礼、军礼等。

生活类礼仪的起源,按荀子的说法有“三本”即“天地生之本”,“先祖者类之本”,“君师者治之本”。在礼仪中,丧礼的产生最早。

丧礼于死者是安抚其鬼魂,于生者则成为分长幼尊卑、尽孝正人伦的礼仪。在礼仪的建立与实施过程中,孕育出了中国的宗法制(见中国宗法)礼仪的本质是治人之道,是鬼神信仰的派生物。

人们认为一切事物都有看不见的鬼神在操纵,履行礼仪即是向鬼神讨好求福。因此,礼仪起源于鬼神信仰,也是鬼神信仰的一种特殊体现形式。

“三礼”(《仪礼》、《礼记》、《周礼》)的出现标志着礼仪发展的成熟阶段。宋代时,礼仪与封建伦理道德说教相融合,即礼仪与礼教相杂,成为实施礼教的得力工具之一。

行礼为劝德服务,繁文缛节极尽其能。直到现代,礼仪才得到真正的改革,无论是国家政治生活的礼仪还是人民生活礼仪都改变成无鬼神论的新内容,从而成为现代文明礼仪。

[ 转自铁血社区 / ]古代政治礼仪①祭天。始于周代的祭天也叫郊祭,冬至之日在国都南郊圜丘举行。

古人首先重视的是实体崇拜,对天的崇拜还体现在对月亮的崇拜及对星星的崇拜。所有这些具体崇拜,在达到一定数量之后,才抽象为对天的崇拜。

周代人崇拜天,是从殷代出现“帝”崇拜发展而来的,最高统治者为天子,君权神授,祭天是为最高统治者服务的,因此,祭天盛行到清代才宣告结束。②祭地。

夏至是祭地之日,礼仪与祭天大致相同。汉代称地神为地母,说她是赐福人类的女神,也叫社神。

最早祭地是以血祭祀。汉代以后,不宜动土的风水信仰盛行。

祭地礼仪还有祭山川、祭土神、谷神、社稷等。③宗庙之祭。

宗庙制度是祖先崇拜的产物。人们在阳间为亡灵建立的寄居所即宗庙。

帝王的宗庙制是天子七庙,诸侯五庙,大夫三庙,士一庙。庶人不准设庙。

宗庙的位置,天子、诸侯设于门中左侧,大夫则庙左而右寝。庶民则是寝室中灶堂旁设祖宗神位。

祭祀时还要卜筮选尸。尸一般由孙辈小儿充当。

庙中的神主是木制的长方体,祭祀时才摆放,祭品不能直呼其名。祭祀时行九拜礼:“稽首首”、“顿首”、“空首”、“振动”、“吉拜”、“凶拜”、“奇拜”、“褒拜”、“肃拜”。

宗庙祭祀还有对先代帝王的祭祀,据《礼记·曲礼》记述,凡于民有功的先帝如帝喾、尧、舜、禹、黄帝、文王、武王等都要祭祀。自汉代起始修陵园立祠祭祀先代帝王。

明太祖则始创在京都总立历代帝王庙。嘉靖时在北京阜成门内建立历代帝王庙,祭祀先王三十六帝。

④对先师先圣的祭祀。汉魏以后,以周公为先圣,孔子为先师;唐代尊孔子为先圣,颜回为先师。

唐宋以后一直沿用“释奠”礼(设荐俎馔酌而祭,有音乐没有尸),作为学礼,也作为祭孔礼。南北朝时,每年春秋两次行释奠礼,各地郡学也设孔、颜之庙。

明代称孔子为“至圣先师”。清代,盛京(辽宁沈阳)设有孔庙,定都北京后,以京师国子监为太学,立文庙,孔子称“大成至圣文宣先师”。

曲阜的庙制、祭器、乐器及礼仪以北京太学为准式。乡饮酒礼是祭祀先师先圣的产物。

⑤相见礼。下级向上级拜见时要行拜见礼,官员之间行揖拜礼,公、侯、驸马相见行两拜礼,下级居西先行拜礼,上级居东答拜。

平民相见,依长幼行礼,幼者施礼。外别行四拜礼,近别行揖礼。

[ 转自铁血社区 / ]⑥军礼。包括征伐、征税、狩猎、营建等。

古代生活礼仪①诞生礼。从妇女未孕时的求子到婴儿周岁,一切礼仪都围绕着长命的主题。

高禖之祭即是乞子礼仪。此时,设坛于南郊,后妃九嫔都参加。

汉魏时皆有高禖之祭,唐宋时制定了高禖之祀的礼仪,金代高禖祭青帝,在皇城东永安门北建木制方台,台下设高禖神位。清代无高禖之祭,却有与之意义相同的“换索”仪式。

诞生礼自古就有重男轻女的倾向。诞生礼还包括“三朝”、“满月”、“百日”、“周岁”等。

“三朝”是婴儿降生三日时接受各方面的贺礼。“满月”在婴儿满一个月时剃胎发。

“百日”时行认舅礼,命名礼。“周岁”时行抓周礼,以预测小儿一生命运、事业吉凶。

②成年礼,也叫冠礼,是跨入成年人行列的男子加冠礼仪。冠礼从氏族社会盛行的男女青年发育成熟时参加的成丁礼演变而来。

汉代沿袭周代冠礼制度。魏晋时,加冠开始用音乐伴奏。

唐宋元明都实行冠礼,清代废止。中国少数民族不少地区至今还保留着古老的成年礼,如拔牙、染牙、穿裙、穿裤、盘发髻等仪式。

③飨燕饮食礼仪。飨在太庙举行,烹太牢以饮宾客,重点在礼仪往来而不在饮食,燕即宴,燕礼在寝宫举行,主宾可以开怀畅饮。

燕礼对中国饮食文化形成有深远的影响。节日设宴在中国民间食俗上形成节日饮食礼仪。

正月十五吃元宵,清明节吃冷饭寒食,五月端阳的粽子和雄黄酒,中秋月饼,腊八粥。

有关文明礼仪的古文诗词

1、不学礼,无以立。——春秋战国时期·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论语·季氏篇第十六》

白话译文:不学礼就不懂得怎样立身。



2、非仁无为也,非礼无行也。——战国时期·孟子《爱人者人恒爱之》

白话译文:不是仁爱的事不干,不合于礼的事不做。

3、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 人恒敬之。——战国时期·孟子《爱人者人恒爱之》

白话译文:仁爱的人爱别人,礼让的人尊敬别人。爱别人的人,别人也经常爱他;尊敬别人的人,别人也经常尊敬他。

4、往而不来,非礼也;来而不往,亦非礼也。——西汉·戴圣《礼记·曲礼上》

白话译文:礼崇尚往来,恭敬对人却得不到别人的恭敬,是不合礼的。别人恭敬自己,却没有对别人恭敬,也不合礼。

5、修身践言谓之善行,行修言道,礼之质也。——西汉·戴圣《礼记·曲礼上》

白话译文:修持你的行为以实践你说的话,就叫着善行。行为有修持,说话合符道理,这就是礼节的本质。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不学礼无以立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爱人者人恒爱之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曲礼

古文诗经中关于文明礼仪的诗句

1.有关文明礼仪的古文诗词

1、不学礼,无以立。——春秋战国时期·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论语·季氏篇第十六》

白话译文:不学礼就不懂得怎样立身。

2、非仁无为也,非礼无行也。——战国时期·孟子《爱人者人恒爱之》

白话译文:不是仁爱的事不干,不合于礼的事不做。

3、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 人恒敬之。——战国时期·孟子《爱人者人恒爱之》

白话译文:仁爱的人爱别人,礼让的人尊敬别人。爱别人的人,别人也经常爱他;尊敬别人的人,别人也经常尊敬他。

4、往而不来,非礼也;来而不往,亦非礼也。——西汉·戴圣《礼记·曲礼上》

白话译文:礼崇尚往来,恭敬对人却得不到别人的恭敬,是不合礼的。别人恭敬自己,却没有对别人恭敬,也不合礼。

5、修身践言谓之善行,行修言道,礼之质也。——西汉·戴圣《礼记·曲礼上》

白话译文:修持你的行为以实践你说的话,就叫着善行。行为有修持,说话合符道理,这就是礼节的本质。

参考资料来源:搜狗百科-不学礼无以立

参考资料来源:搜狗百科-爱人者人恒爱之

参考资料来源:搜狗百科-曲礼

2.有关“文明礼仪”的古诗有哪些

有关“文明礼仪”的古诗有:

1、《经》

唐 李峤

汉室鸿儒盛,邹堂大义明。

五千道德阐,三百礼仪成。

青紫方拾芥,黄金徒满籝。

谁知怀逸辩,重席冠群英。

译文:汉代学术之风盛行,朝廷大义当道。五千个人都能阐述道德,三百人都能讲好礼仪。学士们身穿各色衣服,笼子里装满了黄金,大家也不理睬。谁的学识最渊博呢?大家一起来吟诗作对。

2、《贤者之孝二百四十首·张霸》

宋 林同

幼也知孝让,居然合礼仪。

休疑汝尚小,须信我饶为

译文:幼小的孩子也知道孝顺礼让,谈到礼仪滔滔不绝。别怀疑他年龄很小,应该相信他很有教养。

3、《绝句》

宋 吕希哲

礼仪三百复三千,酬酢天机理必然。

寒即加衣饥即食,孰为末节孰为先。

译文:学习文明礼仪的人从几百人变成了几千人,这是顺应上天的安排啊。寒冷了就加衣服,饥饿了就吃饭,孰轻孰重大家自有判断。

4、《礼记·经解》

商朝 荀子

礼之于正国也,犹衡之于轻重也,绳墨之于曲直也。

译文:文明礼仪对一个来说,应该放在很重要的位置,就像晒直的绳子不能弯曲一样。

5、《绝句》

宋 王大烈

弧矢重悬旧礼仪,郎君又产玉麟儿。

便烦着眼从头看,的似徐卿二子奇。

译文:重新拿起弓箭,再温习一遍旧时的礼仪,郎君又写下了玉麟儿这样的佳作。耐心地从头看完,确实让人赞叹不已。

扩展资料:

中国古代文明礼仪:

中国古代文明礼仪有“五礼”之说,祭祀之事为吉礼,冠婚之事为嘉礼,宾客之事为宾礼,军旅之事为军礼,丧葬之事为凶礼。民俗界认为文明礼仪包括生、冠、婚、丧四种人生文明礼仪。实际上文明礼仪可分为政治与生活两大部类。

政治类文明礼仪包括祭天、祭地、宗庙之祭,祭先师先圣、尊师乡饮酒礼、相见礼、军礼等。生活类文明礼仪的起源,按荀子的说法有“三本”即“天地生之本”,“先祖者类之本”,“君师者治之本”。在文明礼仪中,丧礼的产生最早。丧礼于死者是安抚其鬼魂,于生者则成为分长幼尊卑、尽孝正人伦的文明礼仪。

3.关于“文明礼仪”的诗句有哪些

1、不学礼,无以立。———《论语.季氏》

2、君子以仁存心,以礼存心: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孟子:《孟子.离娄下》

3、礼尚往来。往而不来,非礼也;来而不往,亦非礼也。 ———《礼记.曲礼上》

4、将不可骄,骄则失礼,失礼则人离,人离则众叛。——诸葛亮

5、应该热心地致力于照道德行事,而不要空谈道德。——德谟克利特

6、奢侈总是跟随着淫乱,淫乱总是跟随着奢侈。——孟德斯鸠

7、人在智慧上、精神上的发达程度越高,人就越自由,人生就越能获得莫大的满足。——契诃夫

8、不患位之不尊,而患德之不崇;不耻禄之不伙,而耻智之不博。——张衡

9、蜜蜂从花中啜蜜离开时营营地道谢,浮夸的蝴蝶却是相信花是应该向他道谢的。——泰戈尔

10、善气迎人,亲如弟兄;恶气迎人,害于戈兵。——管仲

11、读诗书,尚礼仪,守纲常。——界李典《三国杀》

12、贵族重权利,百姓重礼仪。——阿·奥斯汀

13、四书五经入庭训,儒行月令记燕居;所谓礼仪者,学之端也。——楚君仪《霹雳布袋戏》

14、言非礼仪,谓之自暴也,吾身不能属仁由义,谓之自弃也。

15、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孟子《孟子》

4.文明礼仪的古诗词

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 诸葛亮

君子忧道不忧贫。 —— 孔丘

贫而无谄,富而无骄。 —— 子贡

强本而节用,则天不能贫。 —— 荀况

侈而惰者贫,而力而俭者富。 —— 韩非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 诸葛亮

奢者狼藉俭者安,一凶一吉在眼前。 —— 白居易

不念居安思危,戒奢以俭;斯以伐根而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长也。 —— 魏徵

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 —— 李商隐

霸祖孤身取二江,子孙多以百城降。豪华尽出成功后,逸乐安知与祸双? —— 王安石

侈则多欲。君子多欲则念慕富贵,枉道速祸。 —— 司马光

谁善气迎人,亲如弟兄;恶气迎人,害于戈兵。 —— 管仲

天下有大勇者,猝然临之而不惊,不故加之而不怒。 —— 苏轼

不学礼,无以立。——孔子

凡人之所以贵于禽兽者,以有礼也。——《晏子春秋》

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惟贤惟德,能服于人。 —— 刘备

不患位之不尊,而患德之不崇;不耻禄之不伙,而耻智之不博。 —— 张衡

土扶可城墙,积德为厚地。 —— 李白

5.文明礼仪的古诗句

有很多古书都是讲礼的,你可以亲自查阅,毕竟自己学的才是印象最深刻的,总不能经常的拿来主义吧。

礼记 - 儒家经典著作,,《诗经》、《尚书》、《仪礼》、《乐经》、《周易》、《春秋》。(秦始皇“焚书坑儒”,据说经秦火一炬,《乐经》从此失传;

东汉在此基础上加上《论语》、《孝经》,共七经;

唐时加上《周礼》、《礼记》、《春秋公羊传》,《春秋榖梁传》、《尔雅》,共十二经;

宋时加《孟子》,后有宋刻《十三经注疏》传世。

《十三经》是儒家文化的基本著作,就传统观念而言,《易》、《诗》、《书》、《礼》、《春秋》谓之"经",《左传》、《公羊传》、《谷梁传》属于《春秋经》之“传”,《礼记》、《孝经》、《论语》、《孟子》均为“记”,《尔雅》则是汉代经师的训诂之作。后来的《四书》指是指《大学》(《礼记》中一篇)、《中庸》(《礼记》中一篇)、《论语》、《孟子》,五经则指:《周易》、《尚书》、《诗经》、《礼记》、《春秋》。)

6.谁知到关于文明礼仪的古诗句

1:君子以仁存心,以礼存心: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孟子:《孟子.离娄下》

译文:孟子说:“君子与一般人不同的地方在于,他内心所怀的念头不同。君子内心所怀的念头是仁,是礼。仁爱的人爱别人,礼让 的人尊敬别人。爱别人的人,别人也会爱他;尊敬别人的人,别人也会尊敬他。

2:礼尚往来,往而不来,非礼也;来而不往,亦非礼也。

译文: 指礼节上应该有来有往。现也指以同样的态度或做法回答对方。

3:贤者狎而敬之,畏而爱之,爱而知其恶,憎而知其善,积而能散,安安而能迁,临财毋苟得,临难毋苟免,很毋求胜,分毋求多,疑事毋质,直而勿有。

译文:对于道德、才能胜于己者,要亲近和尊敬他,畏服并爱戴他。对于自己所喜爱的人,不可只知其优点,而不知其缺点;对于自己所憎恶的人,不可只知其缺点,而不知其优点。自己有了积蓄,要分给贫穷的人。居安思危,能够及时改变处境。面对财物,不可苟且据有;面对危急,不可苟且逃避。在小事上争讼,不可求胜;分配财物,不可求多。对自己不懂的事情不可装懂,对自己已经搞懂的东西,回答别人时,要归功于师友,不可据为自己的发明。

4:若夫坐如尸,立如齐,礼从宜,使从俗。

译文:至于坐的样子,要像祭祀时的尸那样端重;立的样子,要像斋戒时的人那般恭敬。礼节要顺应事之所宜,出使要顺应当地的风俗。

5:人有礼则安,无礼则危,故曰:礼者不可不学也。

译文:一个人(如果)知书达礼那么他就是安全顺遂的,否则就会有危险不顺遂。所以说,知书达礼的人,(我们)不能不向他学习。

扩展资料:

《礼记》是中国古代一部重要的典章制度书籍。

《礼记》的内容主要是记载和论述先秦的礼制、礼意,解释仪礼,记录孔子和弟子等的问答,记述修身作人的准则。实际上,这部九万字左右的著作内容广博,门类杂多,涉及到政治、法律、道德、哲学、历史、祭祀、文艺、日常生活、历法、地理等诸多方面,几乎包罗万象,集中体现了先秦儒家的政治、哲学和伦理思想,是研究先秦社会的重要资料。

《礼记》全书用散文写成,一些篇章具有相当的文学价值。有的用短小的生动故事阐明某一道理,有的气势磅礴、结构谨严,有的言简意赅、意味隽永,有的擅长心理描写和刻划,书中还收有大量富有哲理的格言、警句,精辟而深刻。

参考资料:

礼记-搜狗百科

7.关于“文明礼仪”的诗句有哪些

有关“文明礼仪”的古诗有:1、《经》唐 李峤汉室鸿儒盛,邹堂大义明。

五千道德阐,三百礼仪成。青紫方拾芥,黄金徒满籝。

谁知怀逸辩,重席冠群英。译文:汉代学术之风盛行,朝廷大义当道。

五千个人都能阐述道德,三百人都能讲好礼仪。学士们身穿各色衣服,笼子里装满了黄金,大家也不理睬。

谁的学识最渊博呢?大家一起来吟诗作对。2、《贤者之孝二百四十首·张霸》宋 林同幼也知孝让,居然合礼仪。

休疑汝尚小,须信我饶为译文:幼小的孩子也知道孝顺礼让,谈到礼仪滔滔不绝。别怀疑他年龄很小,应该相信他很有教养。

3、《绝句》宋 吕希哲礼仪三百复三千,酬酢天机理必然。寒即加衣饥即食,孰为末节孰为先。

译文:学习文明礼仪的人从几百人变成了几千人,这是顺应上天的安排啊。寒冷了就加衣服,饥饿了就吃饭,孰轻孰重大家自有判断。

4、《礼记·经解》商朝 荀子礼之于正国也,犹衡之于轻重也,绳墨之于曲直也。译文:文明礼仪对一个来说,应该放在很重要的位置,就像晒直的绳子不能弯曲一样。

5、《绝句》宋 王大烈 弧矢重悬旧礼仪,郎君又产玉麟儿。便烦着眼从头看,的似徐卿二子奇。

译文:重新拿起弓箭,再温习一遍旧时的礼仪,郎君又写下了玉麟儿这样的佳作。耐心地从头看完,确实让人赞叹不已。

扩展资料:

中国古代文明礼仪:中国古代文明礼仪有“五礼”之说,祭祀之事为吉礼,冠婚之事为嘉礼,宾客之事为宾礼,军旅之事为军礼,丧葬之事为凶礼。民俗界认为文明礼仪包括生、冠、婚、丧四种人生文明礼仪。

实际上文明礼仪可分为政治与生活两大部类。政治类文明礼仪包括祭天、祭地、宗庙之祭,祭先师先圣、尊师乡饮酒礼、相见礼、军礼等。

生活类文明礼仪的起源,按荀子的说法有“三本”即“天地生之本”,“先祖者类之本”,“君师者治之本”。在文明礼仪中,丧礼的产生最早。

丧礼于死者是安抚其鬼魂,于生者则成为分长幼尊卑、尽孝正人伦的文明礼仪。

古文中关于礼仪的诗句(有关文明礼仪的古文诗词)

1.有关文明礼仪的古文诗词

1、不学礼,无以立。——春秋战国时期·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论语·季氏篇第十六》

白话译文:不学礼就不懂得怎样立身。

2、非仁无为也,非礼无行也。——战国时期·孟子《爱人者人恒爱之》

白话译文:不是仁爱的事不干,不合于礼的事不做。

3、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 人恒敬之。——战国时期·孟子《爱人者人恒爱之》

白话译文:仁爱的人爱别人,礼让的人尊敬别人。爱别人的人,别人也经常爱他;尊敬别人的人,别人也经常尊敬他。

4、往而不来,非礼也;来而不往,亦非礼也。——西汉·戴圣《礼记·曲礼上》

白话译文:礼崇尚往来,恭敬对人却得不到别人的恭敬,是不合礼的。别人恭敬自己,却没有对别人恭敬,也不合礼。

5、修身践言谓之善行,行修言道,礼之质也。——西汉·戴圣《礼记·曲礼上》

白话译文:修持你的行为以实践你说的话,就叫着善行。行为有修持,说话合符道理,这就是礼节的本质。

参考资料来源:搜狗百科-不学礼无以立

参考资料来源:搜狗百科-爱人者人恒爱之

参考资料来源:搜狗百科-曲礼

2.关于礼仪的古诗词

文明礼仪名言名句

1、静以修身,俭以养德。——诸葛亮

2、敬人者,人恒敬之;爱人者,人恒爱之。——孟子

3、霸祖孤身取二江,子孙多以百城降。豪华尽出成功后,逸乐安知与祸双?——王安石

4、人无礼不立,事无礼不成,国无礼不宁。——荀子

5、善气迎人,亲如弟兄;恶气迎人,害于戈兵。——管仲

6、天下有大勇者,猝然临之而不惊,不故加之而不怒。——苏轼

7、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李商隐

8、贫而无谄,富而无骄。——子贡

9、不学礼,无以立。——孔子

10、强本而节用,则天不能贫。——荀况

11、将不可骄,骄则失礼,失礼则人离,人离则众叛。——诸葛亮

12、侈而惰者贫,而力而俭者富。——韩非

13、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诸葛亮

14、土扶可城墙,积德为厚地。——李白

15、侈则多欲。君子多欲则念慕富贵,枉道速祸。——司马光

16、奢者狼藉俭者安,一凶一吉在眼前。——白居易

17、博学于文,约之以礼。——孔子

18、不患位之不尊,而患德之不崇;不耻禄之不伙,而耻智之不博。——张衡

19、不念居安思危,戒奢以俭;斯以伐根而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长也。——魏徵

20、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惟贤惟德,能服于人。——刘备

3.关于礼仪的诗句

1、《荀子.富国》商朝:礼之正于国家也,如权衡之于轻重也,如绳墨之于曲直也。

礼法对于国家的治理,就如同天平用于称轻重,木工的黑线用以判曲直,圆规与直角尺用于量度方与圆。

2、《礼记·经解》商朝 荀子: 礼之于正国也:犹衡之于轻重也,绳墨之于曲直也。

把礼看作治理国家的最重要的“道”,实际上即是礼法对于国家的治理,就如同天平用于称轻重。

3、《荀子·王霸》商朝 荀子: 礼之所以正国也,譬之:犹衡之于轻重也,犹绳墨之于曲直也。

礼法对于国家的治理,就如同天平用于称轻重于国家的治理,就如同天平用于称轻重。

4、《荀子·大略》商朝 荀子: 礼之于正国家也,如权衡之于轻重也,如绳墨之于曲直也。

把礼看作治理国家的最重要的“道”,实际上即是礼法对于国家的治理,就如同天平用于称轻重。

5、《群书治要·经解》商朝 荀子: 夫礼之于国也。犹衡之于轻重也。绳墨之于曲直也。

人立身处事必须遵照执行的基本原则。人如果失去了立身之处,就一定会跌倒沉沦。

礼仪是人们在社会交往活动中,为了相互尊重,在仪容、仪表、仪态、仪式、言谈举止等方面约定俗成的,共同认可的行为规范 。礼仪是对礼节、礼貌、仪态和仪式的统称。

参考资料:

搜狗百科-文明礼仪

4.古诗文中有哪些描述礼仪的句子

仪表之礼:面容整洁、衣着得体、发型自然、仪态大方八礼四仪。餐饮之礼:讲究卫生、爱惜粮食、节俭用餐、食相文雅。言谈之礼:用语文明、心平气和、耐心倾听、诚恳友善。待人之礼:尊敬师长、友爱伙伴、宽容礼让、诚信待人。行走之礼:遵守交规、礼让三先、扶老助弱、主动让座。观赏之礼:遵守秩序、爱护环境、专心欣赏、礼貌喝彩。游览之礼:善待景观、爱护文物、尊重民俗、恪守公德。仪式之礼:按规行礼、心存敬畏、严肃庄重、尊重礼俗。

3.1 四仪

7岁:入学仪式,让刚入学的小学生感受学习乐趣、接触校园生活、感知礼仪规范。10岁:成长仪式,让小学三到四年级的学生学会感恩、懂得分享,理解父母的养育之恩、师长的教诲之恩、朋友的帮助之恩。14岁:青春仪式,要让中学生学会交往沟通,控制情绪、包容他人,迈好青春第一步。18岁:成人仪式,让年满18周岁的学生懂得成人之责,做守法公民,担社会责任,不断完善自我,立志成才报国。

八礼四仪·仪表篇

小娃儿,爱仪表,

干净整洁勤洗澡。

衣着得体不花哨,

发型自然又美妙。

举止大方懂礼貌,

人人都夸好宝宝。

家里家外都知道,

仪表之礼记得牢。

八礼四仪·餐饮篇

小朋友,懂礼貌,

吃饭喝水讲门道。

之前洗手忘不了,

文明有序从不吵。

安安静静坐坐好,

节约粮食记得牢。

肚子只须七分饱,

光盘行动齐号召。

八礼四仪·言谈篇

小朋友,好言表,

文明用语很重要。

盯着眼,把脸瞧,

点点头,微微笑。

心平气和不能少,

真诚友善人喜好。

言语交流有诀窍,

少说多听是绝招。

八礼四仪·待人篇

小朋友,与人交,

文明礼仪要知道。

上尊老,下爱小,

团结同学好风貌。

宽容忍让习惯好,

诚信待人是正道。

推己及人要做到,

朋友多了路好找。

八礼四仪·行走篇

小朋友,路边走,

人行道,要坚守。

过马路,不用愁,

斑马线,到处有。

你来我往走在右,

礼让三先品质优,

乘车落座有先后,

扶老助弱争优秀。

八礼四仪·观赏篇

小朋友,看汇演,

文明礼仪守在前。

有序进场把票验,

落座之后不乱言。

不乱言,专心看,

安安静静很关键。

鼓掌喝彩要有限,

爱护环境乐无边。

八礼四仪·游览篇

小朋友,爱游览,

文明出行记在前。

有山有水有伙伴,

手脚留情莫造难。

莫造难,不捣乱,

对待文物心存善。

入乡随俗大家念,

祖国河山美无限。

八礼四仪·仪式篇

小朋友,要成长,

有些礼节不能忘。

仪式规矩要增强,

事无大小有规章。

勤学习,有梦想,

观摩仪式不慌张。

按规行礼记心上,

四化建设有希望。

5.表示礼仪的古文有哪些

表示礼仪的古文如下:

1、《仪礼》。儒家十三经之一。是中国春秋战国时代的礼制汇编。共十七篇。内容记载周代的冠、婚、丧、祭、乡、射、朝、聘等各种礼仪,以记载士大夫的礼仪为主。

2、《礼记》。记载的古代文化史知识及思想学说,对儒家文化传承、当代文化教育和德性教养,及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有重要影响。

3、《周礼》。是儒家经典,相传为西周时期的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军事家周公旦所著,但是实际上是西汉末王莽时期大儒刘向和其子刘歆的伪作。

扩展资料:

古代生活礼仪中的成年礼也叫冠礼,是跨入成年人行列的男子加冠礼仪。冠礼从氏族社会盛行的男女青年发育成熟时参加的成丁礼演变而来。汉代沿袭周代冠礼制度。

在魏晋的时候,加冠开始用音乐伴奏。唐宋元明都实行冠礼,清代废止。中国少数民族不少地区至今还保留着古老的成年礼,如拔牙、染牙、穿裙、穿裤、盘发髻等仪式。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古代礼仪

6.有关礼仪的诗句有哪些

1、“不学礼,无以立。”

———《论语.季氏》2、君子以仁存心,以礼存心: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孟子:《孟子.离娄下》3、礼尚往来。往而不来,非礼也;来而不往,亦非礼也。

———《礼记.曲礼上》4、举止是映照每个人自身形象的镜子。———歌德:《亲和力》5、文明的最重要任务之一,是使人在他纯粹的物质生活中也受形式的支配,使人在美的王国能够达到的范围内成为审美的人。

———席勒:《审美教育书简》6、礼貌是一个人自己的真实思想中进行选择的艺术。———阿.史蒂文斯:《德.斯蒂尔夫人》7、礼貌使有礼貌的人喜悦,也使那些受人以礼貌相待的人们喜悦。

———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 1. 中华民族是礼仪之邦,自古崇尚投桃报李,礼尚往来。 2. 宽容是中华人明的传统礼仪,我们一定要扞卫他! 3. 世界公认中国是礼仪之邦。

4. 面对长辈要彬彬有礼这是我们必须学会的礼仪。 5. 仪态万方的礼仪小姐款款走上主席台,给获奖人员披红戴花。

6. 亚运会开幕式上,温文尔雅的礼仪小姐给中外来宾留下美好的印象。 7. 经严格训练的礼仪小姐,一举一动都恰到好处。

8. 虽然许多繁文缛节可以省略,但注重礼仪还是必要的。 9. 我礼仪周到,这似乎使他不知所措。

10. 我国自古以来就是礼仪之邦。 11. 虽然许多繁文缛节可以省略,但注重礼仪还是必要的。

12. 礼仪,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世界公认中国为礼仪之邦。

7.关于礼仪,诚信方面的古诗、古文

诚信的

曾子杀猪

曾子之妻之市,其子随之而泣.其母曰:"女①还,顾反②,为女杀彘③."妻适市来,曾子欲捕彘杀之.妻止之曰:"特与婴儿④戏耳."曾子曰:"婴儿非与戏也,婴儿非有知也,待父母而学者也,听父母之教,今子欺之,是教子欺也.母欺子,子而不信其母,非所以成教也."遂烹彘也. 陈太丘与友期

陈太丘与友期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急不相弃

文:

华歆、王朗俱乘船避难,有一人欲依附,歆辄难之。朗曰:" 幸尚宽,何为不可?" 后贼追至,王欲舍所携人。歆曰:" 本所以疑,正为此耳。既已纳其自托,宁可以急相弃邪?" 遂携拯如初。世以此定华、王之优劣。

译文

华歆和王朗一起乘船避难,有一个人想搭乘他们的船,华歆很为难。王朗却说:" 幸好船还宽敞,有什么可为难的。" 一会儿贼寇要追上来了,王朗想丢下刚才搭船的人。华歆说:" 刚才我所以犹豫,正是这个原因。既然已经接纳了他来船上托身,哪里能因为情况危急就丢下他呢。" 于是就继续带着他赶路。世人也由此判定华王二人的优劣。

礼仪方面,没想到诗,给你点句子

1、世界上最廉价,而且能得到最大收益的一项物质,就是礼节。——拿破仑.希尔

2、不学礼,无以立。——孔子

3、在人与人的交往中,礼仪越周到越保险。——[英]托.卡莱尔

4、心诚气温,气和辞婉,必能动人。——[明]薛宣《谈书录》

5、知识使人变得文雅,而交际使人变得完善。——[美]乔.富勒

6、谦恭有礼,人人欢迎。——托马斯.福特

8.有关礼仪的诗句有哪些

1、“不学礼,无以立。”

———《论语.季氏》

2、君子以仁存心,以礼存心: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孟子:《孟子.离娄下》

3、礼尚往来。往而不来,非礼也;来而不往,亦非礼也。

———《礼记.曲礼上》

4、举止是映照每个人自身形象的镜子。

———歌德:《亲和力》

5、文明的最重要任务之一,是使人在他纯粹的物质生活中也受形式的支配,使人在美的王国能够达到的范围内成为审美的人。

———席勒:《审美教育书简》

6、礼貌是一个人自己的真实思想中进行选择的艺术。

———阿.史蒂文斯:《德.斯蒂尔夫人》

7、礼貌使有礼貌的人喜悦,也使那些受人以礼貌相待的人们喜悦。

———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

1. 中华民族是礼仪之邦,自古崇尚投桃报李,礼尚往来。

2. 宽容是中华人明的传统礼仪,我们一定要扞卫他!

3. 世界公认中国是礼仪之邦。

4. 面对长辈要彬彬有礼这是我们必须学会的礼仪。

5. 仪态万方的礼仪小姐款款走上主席台,给获奖人员披红戴花。

6. 亚运会开幕式上,温文尔雅的礼仪小姐给中外来宾留下美好的印象。

7. 经严格训练的礼仪小姐,一举一动都恰到好处。

8. 虽然许多繁文缛节可以省略,但注重礼仪还是必要的。

9. 我礼仪周到,这似乎使他不知所措。

10. 我国自古以来就是礼仪之邦。

11. 虽然许多繁文缛节可以省略,但注重礼仪还是必要的。

12. 礼仪,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世界公认中国为礼仪之邦。

9.关于"礼仪"的古诗

1、《礼记·经解》商朝 荀子

原文:礼之于正国也:犹衡之于轻重也,绳墨之于曲直也。

译文:把礼看作治理国家的最重要的“道”,实际上即是礼法对于国家的治理,就如同天平用于称轻重。

2、《酬裴侍御对雨感时见赠》唐代:李白

原文:

平生多感激,忠义非外奖。

祸连积怨生,事及徂川往。

译文:你平生多有使人感激不尽的行为,素有忠义的褒奖。近来却祸事连连,天怒人怨,以往事业如流水消失。

3、《左传·昭公二十五年》春秋末年鲁国 左丘明

原文:

夫礼,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

天地之经,而民实则之。

译文:礼是天经地义的,也就是老天规定的原则,大地施行的正理,它是百姓行动的依据,不能改变,也不容怀疑。

4、《九歌·礼魂》先秦:屈原

原文:

成礼兮会鼓,传芭兮代舞;

姱女倡兮容与;

春兰兮秋菊,长无绝兮终古。

译文:

祭祀礼已完毕紧紧敲起大鼓,传递手中花更相交替而舞;姣美的女子唱得从容自如。春天供以兰秋天又供以菊,长此以往不断绝直到终古。

5、《周礼·春官·肆师》汉朝 周公旦

原文:

凡国之大事,治其礼仪,以佐宗伯。

译文:凡国家的大事,演习有关的礼仪,而协助大宗伯。

关于文明的文言文100字

1. 谁能告诉我关于礼仪的100字文言文

一、礼之本是仁 17.11 子曰:“礼云礼云!玉帛云乎哉!乐云乐云!锺鼓云乎哉!” 二、礼要有形式 3.17 子贡欲去告朔之饩羊。

子曰:“赐也!尔爱其羊,我爱其礼。” 三、要继承古礼 ⒉23子张问:“十世可知也?”子曰:“殷因於夏礼,所损益,可知也;周因於殷礼,所损益,可知也。

其或继周者,虽百世,可知也。” 3.9 子曰:“夏礼,吾能言之,杞不足徵也;殷礼,吾能言之,宋不足徵也。

文献不足故也。足,则吾能徵之矣。”

3.14 子曰:“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 3.16 子曰:“射不主皮,为力不同科,古之道也。”

2. 好的文明班级小短文100字

现在,几乎每个有点儿个性的学生都在为成为校霸,成为超哥超姐而绞尽脑汁地奔波着.他们现在"风光"了,以后却只能成为一个小混混,甚至成为宇宙的千古罪人.所以为了不被遗臭万年,我决定从维护班级体做起. 是乱丢垃圾,随地吐痰,不认真完成作业,叫人打群架就是维护班级体的做法吗?不是的我们应该努力完成各科作业,不串班,不串级,不惹是生非,做一个文明的好少年.上课认真听讲,记好笔记,作业认真完成.多帮助老师和同学,多在班上,在学校做好人好事,上课发言积极,不在课堂上接嘴说话. 坏习惯养成很容易,而养成好习惯却是要费九牛二虎之力的,但是我相信自己的实力,我会脚踏实地地做好每一件事情,直到我做到这些事情为止.不,我还要把它们做地更好. 我相信,只有维护好了班级体,才有资格,才有能力去维护好我们的国家,面对国家,这毕竟是我们共同的国家.但是我们的国家是靠我们才能顶立起来的,而不是吹牛,空口说白话给吹起来的.。

3. 文明礼仪的小古文,急啊

可以写孔融让梨也可以写周礼周礼:惟王建国.辨方正位.体国经野.设官分职.以为民极.乃立天官冢宰.使帅其属.而掌邦治.以佐王均邦国.治官之属.大宰卿一人.小宰中大夫二人.宰夫下大夫四人.上士八人.中士十有六人.旅下士三十有二人.府六人.史十有二人.胥十有二人.徒百有二十人.宫正上士二人.中士四人.下士八人.府二人.史四人.胥四人.徒四十人.宫伯中士二人.下士四人.府一人.史二人.胥二人.徒二十人.膳夫上士二人.中士四人.下士八人.府二人.史四人.胥十有二人.徒百有二十人.庖人中士四人.下士八人.府二人.史四人.贾八人.胥四人.徒四十人.内饔中士四人.下士八人.府二人.史四人.胥十人.徒百人.外饔中士四人.下士八人.府二人.史四人.胥十人.徒百人.亨人下士四人.府一人.史二人.胥五人.徒五十人.甸师下士二人.府一人.史二人.胥三十人.徒三百人.兽人中士四人.下士八人.府二人.史四人.胥四人.徒四十人.人中士二人.下士四人.府二人.史四人.胥三十人.徒三百人.鳖人下士四人.府二人.史二人.徒十有六人.腊人下士四人.府二人.史二人.徒二十人.医师上士二人.下士四人.府二人.史二人.徒二十人.食医中士二人.疾医中士八人.疡医下士八人.兽医下士四人.酒正中士四人.下士八人.府二人.史八人.胥八人.徒八十人.酒人奄十人.女酒三十人.奚三百人.浆人奄五人.女浆十有五人.奚百有五十人.凌人下士二人.府二人.史二人.胥八人.徒八十人.笾人奄一人.女笾十人.奚二十人.醢人奄一人.女醢二十人.奚四十人.醯人奄二人.女醯二十人.奚四十人.盐人奄二人.女盐二十人.奚四十人.幂人奄一人.女幂十人.奚二十人.宫人中士四人.下士八人.府二人.史四人.胥八人.徒八十人.掌舍下士四人.府二人.史四人.徒四十人.幕人下士一人.府二人.史二人.徒四十人.掌次下士四人.府四人.史二人.徒八十人.大府下大夫二人.上士四人.下士八人.府四人.史八人.贾十有六人.胥八人.徒八十人.玉府上士二人.中士四人.府二人.史二人.工八人.贾八人.胥四人.徒四十有八人.内府中士二人.府一人.史二人.徒十人.外府中士二人.府一人.史二人.徒十人.司会中大夫二人.下大夫四人.上士八人.中士十有六人.府四人.史八人.胥五人.徒五十人.司书上士二人.中士四人.府二人.史四人.徒八人.职内上士二人.中士四人.府四人.史四人.徒二十人.职岁上士四人.中士八人.府四人.史八人.徒二十人.职币上士二人.中士四人.府二人.史四人.贾四人.胥二人.徒二十人.司裘中士二人.下士四人.府二人.史四人.徒四十人.掌皮下士四人.府二人.史四人.徒四十人.内宰下大夫二人.上士四人.中士八人.府四人.史八人.胥八人.徒八十人.内小臣奄.上士四人.史二人.徒八人.阍人王宫每门四人.囿游亦如之.寺人王之正内五人.内竖倍寺人之数.九嫔.世妇.女御.女祝.四人.奚八人.女史八人.奚十有六人.典妇功中士二人.下士四人.府二人.史四人.工四人.贾四人.徒二十人.典丝下士二人.府二人.史二人.贾四人.徒十有二人.典枲下士二人.府二人.史二人.徒二十人.内司服奄一人.女御二人.奚八人.缝人奄二人.女御八人.女工八十人.奚三十人.染人下士二人.府二人.史二人.徒二十人.追师下士二人.府一人.史二人.工二人.徒四人.屦人下士二人.府一人.史一人.工八人.徒四人.夏采下士四人.史一人.徒四人.大宰之职.掌建邦之六典.以佐王治邦国.一曰治典.以经邦国.以治官府.以纪万民.二曰教典.以安邦国.以教官府.以扰万民.三曰礼典.以和邦国.以统百官.以谐万民.四曰政典.以平邦国.以正百官.以均万民.五曰刑典.以诘邦国.以刑百官.以纠万民.六曰事典.以富邦国.以任百官.以生万民.以八法治官府.一曰官属.以举邦治.二曰官职.以辨邦治.三曰官联.以会官治.四曰官常.以听官治.五曰官成.以经邦治.六曰官法.以正邦治.七曰官刑.以纠邦治.八曰官计.以弊邦治.以八则治都鄙.一曰祭祀.以驭其神.二曰法则.以驭其官.三曰废置.以驭其吏.四曰禄位.以驭其士.五曰赋贡.以驭其用.六曰礼俗.以驭其民.七曰刑赏.以驭其威.八曰田役.以驭其众.以八柄诏王驭群臣.一曰爵.以驭其贵.二曰禄.以驭其富.三曰予.以驭其幸.四曰置.以驭其行.五曰生.以驭其福.六曰夺.以驭其贫.七曰废.以驭其罪.八曰诛.以驭其过.以八统诏王驭万民.一曰亲亲.二曰敬故.三曰进贤.四曰使能.五曰保庸.六曰尊贵.七曰达吏.八曰礼宾.以九职任万民.一曰三农.生九谷.二曰园圃.毓草木.三曰虞衡.作山泽之材.四曰薮牧.养蕃鸟兽.五曰百工.饬化八材.六曰商贾.阜通货贿.七曰嫔妇.化治丝枲.八曰臣妾.聚敛疏材.九曰闲民.无常职.转移执事.以九赋敛财贿.一曰邦中之赋.二曰四郊之赋.三曰邦甸之赋.四曰家削之赋.五曰邦县之赋.六曰邦都之赋.七曰关市之赋.八曰山泽之赋.九曰弊余之赋.以九式均节财用.一曰祭祀之式.二曰宾客之式.三曰丧荒之式.四曰羞服之式.五曰工事之式.六曰币帛之式.七曰刍秣之式.八曰匪颁之式.九曰好用之式.以九贡.致邦国之用.一曰祀贡.二曰嫔贡.三曰器贡.四曰币贡.五曰材贡.六曰货贡.七曰服贡.八曰斿贡.九曰物贡.以九两系邦国之民.一曰牧.以地得民.二曰长.以贵得民.三曰师.以贤得民.四曰儒.以道得民.五曰宗.以族得民.六曰主.以利得民.七曰吏.以治得民.八曰友.以任得民.九曰薮.以富得民.正月之吉.始和.布治于邦国都鄙.乃县治象之法于象魏.使万民观治象.挟日而敛之.乃施典于邦国.而建其牧.立其监.设其参.傅其伍.陈其殷.置其辅.乃施则于都鄙.而建其长.立其。

4. 好的文明班级小短文100字

现在,几乎每个有点儿个性的学生都在为成为校霸,成为超哥超姐而绞尽脑汁地奔波着.他们现在"风光"了,以后却只能成为一个小混混,甚至成为宇宙的千古罪人.所以为了不被遗臭万年,我决定从维护班级体做起. 是乱丢垃圾,随地吐痰,不认真完成作业,叫人打群架就是维护班级体的做法吗?不是的我们应该努力完成各科作业,不串班,不串级,不惹是生非,做一个文明的好少年.上课认真听讲,记好笔记,作业认真完成.多帮助老师和同学,多在班上,在学校做好人好事,上课发言积极,不在课堂上接嘴说话. 坏习惯养成很容易,而养成好习惯却是要费九牛二虎之力的,但是我相信自己的实力,我会脚踏实地地做好每一件事情,直到我做到这些事情为止.不,我还要把它们做地更好. 我相信,只有维护好了班级体,才有资格,才有能力去维护好我们的国家,面对国家,这毕竟是我们共同的国家.但是我们的国家是靠我们才能顶立起来的,而不是吹牛,空口说白话给吹起来的。

5. 文言文作文300字礼仪

文言文

一天语文课上,老师要求写作文,为了不限制学生思维发散便说文体不限,并补充道: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写文言文。

小明灵机一闪,眼前亮出那篇成名之作《赤兔之死》,便在作文纸上挥洒一番。

第二天,小明便被叫到办公室,老师问:“你这是什么文章啊?”

“文言文!”小明很自信的说,“您要是有不明白的地方可以不耻下问。”

“好,那我可真要请教请教,这个字怎么念啊?我怎么从来没见过?”

小明定眼一看,他也不认识,“哦,这是通假字,对,通假字!”

师:“好,那这个句子呢?怎么不通啊?”

小明嘴里念叨一阵,便说:“这个吗'''''''这是特殊句式,是宾语后置,状语前置!”

师:“好,好,那下面,两行字,一标点也没有啊?”

小明头上开始冒汗了,最后来了一句:“这是省略句,标点省略了,啊,省略了'''''''我的作品从来都是‘文不加点’的!!”

6. 以里约奥运会为题

用文言文给奥运写篇赋

盖闻鸿濛辟后;玄黄判久,二仪合璧;三才竞秀,乾象八极;坤灵九有。天垂云霞之焕彩,地呈山川之杰构。仰观日月星辰之列宿,俯察人文万类之锦绣。

爰有古国,东西并驾。东曰中邦,西称希腊。文明久远,莫分上下。希腊有地,奥林匹亚。民祀天神,祭坛典雅。礼仪庄严,人物如画。於兹赛社,竞技潇洒。负者非低,胜者不霸。自尊自信,自强自化。品德攸同,辉映欢洽。于是圣火东传,寰海迎迓。北京尊位,遍及华夏。更登绝顶,珠穆朗玛。

尔乃高擎圣炬,以火传薪。若夫圣炬,护以祥云。祥云者何?又称卿云。古曾有言:“卿云烂兮,糺缦缦兮。日月光华,旦复旦兮。”是以祥云之为色,五彩之缤纷。圣炬之光芒,万丈之氤氲。若乃中华之古圣,已有创火之燧人。世有寺庙,奉为火神。中西名异,其质则均。通古今之变化,汇华夏之人文。播四海以长久,协亿祀以无垠。

至乃圣炬之由来,记远古之天神。其名普罗米修斯,窃天火以济下民。民得光明而身罹严惩,实舍己以惠人。本无私故无畏,岂小我与朋亲。其至勇而至义,感天地而泣鬼神。

赞曰:溯自奥林匹克运动会之创始,距今已贰千柒百馀年之春冬。西启欧罗巴之南,东抵亚细亚之东。虽四载而一会,亦盛典而罕逢。粤维中华,史言上国。遐迩观光,衣冠典则,汤武伐罪,孔孟明德。老庄玄思,李杜诗格。曰文曰质,列贤列哲;君子彬彬,将军赫赫;历年八千,积蕴丰硕;今夫新风易俗,古道犹隆;神州有迹,赤县多踪。来瞻京邑,航陆咸通。揽燕山之千里,步阊阖之九重。跨虹梁之玉蝀,游宫壁之六龙。奏夏大韶之古乐,击曾侯乙之编钟。李凭箜篌之敲月,赵嘏长笛之倚风。唐玄宗之霓裳舞,白居易之琵琶工。李将军之羽箭,神后羿之雕弓。九方皋之相马,藐姑射之羞容。允文允武,礼乐相从。融人文之灿烂,流精气之无穷。

念兹奥运大会,起舞傞傞。幸圣火之所至,得万邦之谐和。悟人天之契合,历兆世而不磨。日杲杲以丽景,月穆穆而金波。颂京华之星象,接天际之银河。乃诗乃赋,以讴以歌。镌刻斯文,碑碣巍峨。

7. 300字有关文明的作文

古人说,“不学礼,无以立”。就是说,你不学习“礼”,就没法在社会中立足。

那么,什么是礼仪呢?简单地说,礼仪就是律己、敬人的一种行为规范,是表现对他人尊重和理解的过程。学习礼仪不仅可以增强个人素质,还能够改善人际关系。

作为具有5000年文明史的“礼仪之邦”,讲文明、用礼仪,也是弘扬中华民族文化、展示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途径。

其实做一个讲文明的人很简单,从自我做起,从身边做起。文明也许是一张纸的厚度,也许是一点耐心的等待,也许是一句善良的问候,更也许只是一个微笑。一言一行总关情,在不经意间,我们传播着热情,关爱,友谊和尊重。

我们从小接受文明礼仪的教育,很多同学都可以滔滔不绝地大谈文明礼仪。可是看见校园中随处丢弃的小食品袋,饮料瓶,听着某些同学口中吐出的脏话,怎能不教人痛心疾首呢!难道我们都是“语言的巨人,行动的矮人”么?

“中国欲存争于天下,其首在立人,人立而后凡事举。”“立人”的意思就是要完善人的思想和文明修养,人的文明修养并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靠后天不断完善的。

在我们的校园内、楼梯上总能见到与我们美丽的校园极不和谐的纸屑,甚至有的同学认为:反正有值日的同学和清洁工打扫,扔了又何妨;再例如有的同学在教学楼走廊上推推搡搡,追逐打闹把这些都早已习以为常;甚至还有同学会故意损坏学校的公物。我们很多同学把文化知识的学习放在首位,而常常忽略了社会公德的培养和文明习惯的养成,而这并不应该是我们21世纪中学生的作为。事实上,良好的行为习惯,是我们顺利学习的前提,也是树立健康人格的基础。

南开大学校长在镜子上写了一句箴言:“面必争,发必理,衣必整,钮必结,头容正,肩容平,胸容宽,背容直,气象勿傲勿怠,颜色宜和宜静宜装。”作为一个中学生,我们必须明白自己的仪表起码必须符合学校的气氛和学生的身份,保持大方、得体的仪表,是对老师同学的一种尊重。

文明是我们学习和生活的根基,是我们素质的前沿。千真万确学做人,就是说的学习先应学做人,学做文明人,学做社会人,文明校园,文明环境,就让我们从自身做起,从一件小事做起,让文明礼仪伴我们成长!

做文明之人用古文表达

仁人 君子 开化之民
人无忠信,不可立于世。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峰峦如 关于文明的文言句子关于文明的文言句子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知耻近乎勇。

关于礼仪的古文诗句

1.有关文明礼仪的古文诗词

1、不学礼,无以立。——春秋战国时期·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论语·季氏篇第十六》

白话译文:不学礼就不懂得怎样立身。

2、非仁无为也,非礼无行也。——战国时期·孟子《爱人者人恒爱之》

白话译文:不是仁爱的事不干,不合于礼的事不做。

3、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 人恒敬之。——战国时期·孟子《爱人者人恒爱之》

白话译文:仁爱的人爱别人,礼让的人尊敬别人。爱别人的人,别人也经常爱他;尊敬别人的人,别人也经常尊敬他。

4、往而不来,非礼也;来而不往,亦非礼也。——西汉·戴圣《礼记·曲礼上》

白话译文:礼崇尚往来,恭敬对人却得不到别人的恭敬,是不合礼的。别人恭敬自己,却没有对别人恭敬,也不合礼。

5、修身践言谓之善行,行修言道,礼之质也。——西汉·戴圣《礼记·曲礼上》

白话译文:修持你的行为以实践你说的话,就叫着善行。行为有修持,说话合符道理,这就是礼节的本质。

参考资料来源:搜狗百科-不学礼无以立

参考资料来源:搜狗百科-爱人者人恒爱之

参考资料来源:搜狗百科-曲礼

2.关于礼仪的古诗词

文明礼仪名言名句

1、静以修身,俭以养德。——诸葛亮

2、敬人者,人恒敬之;爱人者,人恒爱之。——孟子

3、霸祖孤身取二江,子孙多以百城降。豪华尽出成功后,逸乐安知与祸双?——王安石

4、人无礼不立,事无礼不成,国无礼不宁。——荀子

5、善气迎人,亲如弟兄;恶气迎人,害于戈兵。——管仲

6、天下有大勇者,猝然临之而不惊,不故加之而不怒。——苏轼

7、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李商隐

8、贫而无谄,富而无骄。——子贡

9、不学礼,无以立。——孔子

10、强本而节用,则天不能贫。——荀况

11、将不可骄,骄则失礼,失礼则人离,人离则众叛。——诸葛亮

12、侈而惰者贫,而力而俭者富。——韩非

13、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诸葛亮

14、土扶可城墙,积德为厚地。——李白

15、侈则多欲。君子多欲则念慕富贵,枉道速祸。——司马光

16、奢者狼藉俭者安,一凶一吉在眼前。——白居易

17、博学于文,约之以礼。——孔子

18、不患位之不尊,而患德之不崇;不耻禄之不伙,而耻智之不博。——张衡

19、不念居安思危,戒奢以俭;斯以伐根而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长也。——魏徵

20、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惟贤惟德,能服于人。——刘备

3.关于"礼仪"的古诗

1、《礼记·经解》商朝 荀子

原文:礼之于正国也:犹衡之于轻重也,绳墨之于曲直也。

译文:把礼看作治理国家的最重要的“道”,实际上即是礼法对于国家的治理,就如同天平用于称轻重。

2、《酬裴侍御对雨感时见赠》唐代:李白

原文:

平生多感激,忠义非外奖。

祸连积怨生,事及徂川往。

译文:你平生多有使人感激不尽的行为,素有忠义的褒奖。近来却祸事连连,天怒人怨,以往事业如流水消失。

3、《左传·昭公二十五年》春秋末年鲁国 左丘明

原文:

夫礼,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

天地之经,而民实则之。

译文:礼是天经地义的,也就是老天规定的原则,大地施行的正理,它是百姓行动的依据,不能改变,也不容怀疑。

4、《九歌·礼魂》先秦:屈原

原文:

成礼兮会鼓,传芭兮代舞;

姱女倡兮容与;

春兰兮秋菊,长无绝兮终古。

译文:

祭祀礼已完毕紧紧敲起大鼓,传递手中花更相交替而舞;姣美的女子唱得从容自如。春天供以兰秋天又供以菊,长此以往不断绝直到终古。

5、《周礼·春官·肆师》汉朝 周公旦

原文:

凡国之大事,治其礼仪,以佐宗伯。

译文:凡国家的大事,演习有关的礼仪,而协助大宗伯。

4.关于文明礼仪的诗句

1、微笑是我们的语言,文明是我们的信念。

2、礼貌是最容易做到的事情,也是最容易忽视的事情,但她却是最珍贵的事情。

3、礼貌和文明是我们共处的金钥匙。

4、鸟儿因翅膀而自由翱翔,鲜花因芬芳而美丽,校园因文明而将更加进步。

5、关心学校,我们的职责;爱护学校,我们的义务;热爱学校,我们的心声。

6、学校是学习之所,文明是成功之本。

7、让我们一起来:关心集体,爱护公物,保护环境!

8、手边留情花似锦,脚下留情草如茵!

9、花儿用美丽装扮世界,我们用行动美化校园!

10、顺手捡起是的一片纸,纯洁的是自己的精神;有意擦去的一块污渍,净化的是自己的灵魂。

11、高高兴兴做游戏,和和气气在一起。不打不闹不追逐,安全二字不忘记。

12、花儿用美丽装扮世界,我们用行动美化校园!

13、顺手捡起是的一片纸,纯洁的是自己的精神;

有意擦去的一块污渍,净化的是自己的灵魂。

5.有关礼仪的古诗词

“不学礼,无以立。”

———《论语.季氏》

君子以仁存心,以礼存心: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孟子:《孟子.离娄下》

礼尚往来。往而不来,非礼也;来而不往,亦非礼也。

———《礼记.曲礼上》

举止是映照每个人自身形象的镜子。

———歌德:《亲和力》

文明的最重要任务之一,是使人在他纯粹的物质生活中也受形式的支配,使人在美的王国能够达到的范围内成为审美的人。

———席勒:《审美教育书简》

礼貌是一个人自己的真实思想中进行选择的艺术。

———阿.史蒂文斯:《德.斯蒂尔夫人》

礼貌使有礼貌的人喜悦,也使那些受人以礼貌相待的人们喜悦。

———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

讲礼貌不会失去什么,却能得到一切。

———玛.沃.蒙塔古:《书信集》

礼节是所有规范中最微小却最稳定的规范。

———拉罗什福科:《道德箴言录》

礼貌是博爱的花朵。不讲礼貌的人谈不上有博爱思想。

———茹贝尔:《名言集》

使一个人伟大,并不在于富裕和门第,而在于可贵的行为和高尚的品性。

———奥维:《名人名言录》

礼仪不良有两种:第一种是忸怩羞怯;第二种是行为不检点和轻慢;要避免这两种情形,就只有好好地遵守下面这条规则,就是,不要看不起自己,也不要看不起别人。

———约翰.洛克:《教育漫话

6.有关“文明礼仪”的古诗有哪些

有关“文明礼仪”的古诗有:

1、《经》

唐 李峤

汉室鸿儒盛,邹堂大义明。

五千道德阐,三百礼仪成。

青紫方拾芥,黄金徒满籝。

谁知怀逸辩,重席冠群英。

译文:汉代学术之风盛行,朝廷大义当道。五千个人都能阐述道德,三百人都能讲好礼仪。学士们身穿各色衣服,笼子里装满了黄金,大家也不理睬。谁的学识最渊博呢?大家一起来吟诗作对。

2、《贤者之孝二百四十首·张霸》

宋 林同

幼也知孝让,居然合礼仪。

休疑汝尚小,须信我饶为

译文:幼小的孩子也知道孝顺礼让,谈到礼仪滔滔不绝。别怀疑他年龄很小,应该相信他很有教养。

3、《绝句》

宋 吕希哲

礼仪三百复三千,酬酢天机理必然。

寒即加衣饥即食,孰为末节孰为先。

译文:学习文明礼仪的人从几百人变成了几千人,这是顺应上天的安排啊。寒冷了就加衣服,饥饿了就吃饭,孰轻孰重大家自有判断。

4、《礼记·经解》

商朝 荀子

礼之于正国也,犹衡之于轻重也,绳墨之于曲直也。

译文:文明礼仪对一个来说,应该放在很重要的位置,就像晒直的绳子不能弯曲一样。

5、《绝句》

宋 王大烈

弧矢重悬旧礼仪,郎君又产玉麟儿。

便烦着眼从头看,的似徐卿二子奇。

译文:重新拿起弓箭,再温习一遍旧时的礼仪,郎君又写下了玉麟儿这样的佳作。耐心地从头看完,确实让人赞叹不已。

扩展资料:

中国古代文明礼仪:

中国古代文明礼仪有“五礼”之说,祭祀之事为吉礼,冠婚之事为嘉礼,宾客之事为宾礼,军旅之事为军礼,丧葬之事为凶礼。民俗界认为文明礼仪包括生、冠、婚、丧四种人生文明礼仪。实际上文明礼仪可分为政治与生活两大部类。

政治类文明礼仪包括祭天、祭地、宗庙之祭,祭先师先圣、尊师乡饮酒礼、相见礼、军礼等。生活类文明礼仪的起源,按荀子的说法有“三本”即“天地生之本”,“先祖者类之本”,“君师者治之本”。在文明礼仪中,丧礼的产生最早。丧礼于死者是安抚其鬼魂,于生者则成为分长幼尊卑、尽孝正人伦的文明礼仪。

7.表示礼仪的古文有哪些

表示礼仪的古文如下:1、《仪礼》。

儒家十三经之一。是中国春秋战国时代的礼制汇编。

共十七篇。内容记载周代的冠、婚、丧、祭、乡、射、朝、聘等各种礼仪,以记载士大夫的礼仪为主。

2、《礼记》。记载的古代文化史知识及思想学说,对儒家文化传承、当代文化教育和德性教养,及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有重要影响。

3、《周礼》。是儒家经典,相传为西周时期的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军事家周公旦所著,但是实际上是西汉末王莽时期大儒刘向和其子刘歆的伪作。

扩展资料:

古代生活礼仪中的成年礼也叫冠礼,是跨入成年人行列的男子加冠礼仪。冠礼从氏族社会盛行的男女青年发育成熟时参加的成丁礼演变而来。

汉代沿袭周代冠礼制度。在魏晋的时候,加冠开始用音乐伴奏。

唐宋元明都实行冠礼,清代废止。中国少数民族不少地区至今还保留着古老的成年礼,如拔牙、染牙、穿裙、穿裤、盘发髻等仪式。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古代礼仪。

8.关于礼仪的诗句

1、《荀子.富国》商朝:礼之正于国家也,如权衡之于轻重也,如绳墨之于曲直也。

礼法对于国家的治理,就如同天平用于称轻重,木工的黑线用以判曲直,圆规与直角尺用于量度方与圆。

2、《礼记·经解》商朝 荀子: 礼之于正国也:犹衡之于轻重也,绳墨之于曲直也。

把礼看作治理国家的最重要的“道”,实际上即是礼法对于国家的治理,就如同天平用于称轻重。

3、《荀子·王霸》商朝 荀子: 礼之所以正国也,譬之:犹衡之于轻重也,犹绳墨之于曲直也。

礼法对于国家的治理,就如同天平用于称轻重于国家的治理,就如同天平用于称轻重。

4、《荀子·大略》商朝 荀子: 礼之于正国家也,如权衡之于轻重也,如绳墨之于曲直也。

把礼看作治理国家的最重要的“道”,实际上即是礼法对于国家的治理,就如同天平用于称轻重。

5、《群书治要·经解》商朝 荀子: 夫礼之于国也。犹衡之于轻重也。绳墨之于曲直也。

人立身处事必须遵照执行的基本原则。人如果失去了立身之处,就一定会跌倒沉沦。

礼仪是人们在社会交往活动中,为了相互尊重,在仪容、仪表、仪态、仪式、言谈举止等方面约定俗成的,共同认可的行为规范 。礼仪是对礼节、礼貌、仪态和仪式的统称。

参考资料:

搜狗百科-文明礼仪

9.关于礼仪,诚信方面的古诗、古文

礼仪即礼节与仪式。

中国古代有“五礼”之说,祭祀之事为吉礼,冠婚之事为嘉礼,宾客之事为宾礼,军旅之事为军礼,丧葬之事为凶礼。民俗界认为礼仪包括生、冠、婚、丧四种人生礼仪。

实际上礼仪可分为政治与生活两大部类。政治类包括祭天、祭地、宗庙之祭,祭先师先圣、尊师乡饮酒礼、相见礼、军礼等。

生活类礼仪的起源,按荀子的说法有“三本”即“天地生之本”,“先祖者类之本”,“君师者治之本”。在礼仪中,丧礼的产生最早。

丧礼于死者是安抚其鬼魂,于生者则成为分长幼尊卑、尽孝正人伦的礼仪。在礼仪的建立与实施过程中,孕育出了中国的宗法制(见中国宗法)礼仪的本质是治人之道,是鬼神信仰的派生物。

人们认为一切事物都有看不见的鬼神在操纵,履行礼仪即是向鬼神讨好求福。因此,礼仪起源于鬼神信仰,也是鬼神信仰的一种特殊体现形式。

“三礼”(《仪礼》、《礼记》、《周礼》)的出现标志着礼仪发展的成熟阶段。宋代时,礼仪与封建伦理道德说教相融合,即礼仪与礼教相杂,成为实施礼教的得力工具之一。

行礼为劝德服务,繁文缛节极尽其能。直到现代,礼仪才得到真正的改革,无论是国家政治生活的礼仪还是人民生活礼仪都改变成无鬼神论的新内容,从而成为现代文明礼仪。

[ 转自铁血社区 / ] 古代政治礼仪 ①祭天。始于周代的祭天也叫郊祭,冬至之日在国都南郊圜丘举行。

古人首先重视的是实体崇拜,对天的崇拜还体现在对月亮的崇拜及对星星的崇拜。所有这些具体崇拜,在达到一定数量之后,才抽象为对天的崇拜。

周代人崇拜天,是从殷代出现“帝”崇拜发展而来的,最高统治者为天子,君权神授,祭天是为最高统治者服务的,因此,祭天盛行到清代才宣告结束。 ②祭地。

夏至是祭地之日,礼仪与祭天大致相同。汉代称地神为地母,说她是赐福人类的女神,也叫社神。

最早祭地是以血祭祀。汉代以后,不宜动土的风水信仰盛行。

祭地礼仪还有祭山川、祭土神、谷神、社稷等。 ③宗庙之祭。

宗庙制度是祖先崇拜的产物。人们在阳间为亡灵建立的寄居所即宗庙。

帝王的宗庙制是天子七庙,诸侯五庙,大夫三庙,士一庙。庶人不准设庙。

宗庙的位置,天子、诸侯设于门中左侧,大夫则庙左而右寝。庶民则是寝室中灶堂旁设祖宗神位。

祭祀时还要卜筮选尸。尸一般由孙辈小儿充当。

庙中的神主是木制的长方体,祭祀时才摆放,祭品不能直呼其名。祭祀时行九拜礼:“稽首首”、“顿首”、“空首”、“振动”、“吉拜”、“凶拜”、“奇拜”、“褒拜”、“肃拜”。

宗庙祭祀还有对先代帝王的祭祀,据《礼记·曲礼》记述,凡于民有功的先帝如帝喾、尧、舜、禹、黄帝、文王、武王等都要祭祀。自汉代起始修陵园立祠祭祀先代帝王。

明太祖则始创在京都总立历代帝王庙。嘉靖时在北京阜成门内建立历代帝王庙,祭祀先王三十六帝。

④对先师先圣的祭祀。汉魏以后,以周公为先圣,孔子为先师;唐代尊孔子为先圣,颜回为先师。

唐宋以后一直沿用“释奠”礼(设荐俎馔酌而祭,有音乐没有尸),作为学礼,也作为祭孔礼。南北朝时,每年春秋两次行释奠礼,各地郡学也设孔、颜之庙。

明代称孔子为“至圣先师”。清代,盛京(辽宁沈阳)设有孔庙,定都北京后,以京师国子监为太学,立文庙,孔子称“大成至圣文宣先师”。

曲阜的庙制、祭器、乐器及礼仪以北京太学为准式。乡饮酒礼是祭祀先师先圣的产物。

⑤相见礼。下级向上级拜见时要行拜见礼,官员之间行揖拜礼,公、侯、驸马相见行两拜礼,下级居西先行拜礼,上级居东答拜。

平民相见,依长幼行礼,幼者施礼。外别行四拜礼,近别行揖礼。

[ 转自铁血社区 / ] ⑥军礼。包括征伐、征税、狩猎、营建等。

古代生活礼仪 ①诞生礼。从妇女未孕时的求子到婴儿周岁,一切礼仪都围绕着长命的主题。

高禖之祭即是乞子礼仪。此时,设坛于南郊,后妃九嫔都参加。

汉魏时皆有高禖之祭,唐宋时制定了高禖之祀的礼仪,金代高禖祭青帝,在皇城东永安门北建木制方台,台下设高禖神位。清代无高禖之祭,却有与之意义相同的“换索”仪式。

诞生礼自古就有重男轻女的倾向。诞生礼还包括“三朝”、“满月”、“百日”、“周岁”等。

“三朝”是婴儿降生三日时接受各方面的贺礼。“满月”在婴儿满一个月时剃胎发。

“百日”时行认舅礼,命名礼。“周岁”时行抓周礼,以预测小儿一生命运、事业吉凶。

②成年礼,也叫冠礼,是跨入成年人行列的男子加冠礼仪。冠礼从氏族社会盛行的男女青年发育成熟时参加的成丁礼演变而来。

汉代沿袭周代冠礼制度。魏晋时,加冠开始用音乐伴奏。

唐宋元明都实行冠礼,清代废止。中国少数民族不少地区至今还保留着古老的成年礼,如拔牙、染牙、穿裙、穿裤、盘发髻等仪式。

③飨燕饮食礼仪。飨在太庙举行,烹太牢以饮宾客,重点在礼仪往来而不在饮食,燕即宴,燕礼在寝宫举行,主宾可以开怀畅饮。

燕礼对中国饮食文化形成有深远的影响。节日设宴在中国民间食俗上形成节日饮食礼仪。

正月十五吃元宵,清明节吃冷饭寒食,五月端阳的粽子和雄黄酒,中秋月饼,腊八粥,辞岁饺子。

10.有关于“礼仪”的古文

《曲礼》曰:「毋不敬,俨若思,安定辞。

」安民哉! 敖不可长,欲不可从,志不可满,乐e79fa5e98193e59b9ee7ad9431333365646262不可极。 贤者狎而敬之,畏而爱之。

爱而知其恶,憎而知其善。积而能散,安安而能迁。

临财毋苟得,临难毋苟免。很毋求胜,分毋求多。

疑事毋质,直而勿有。 若夫,坐如尸,立如齐。

礼从宜,使从俗。夫礼者所以定亲疏,决嫌疑,别同异,明是非也。

礼,不妄说人,不辞费。礼,不逾节,不侵侮,不好狎。

修身践言,谓之善行。行修言道,礼之质也。

礼闻取於人,不闻取人。礼闻来学,不闻往教。

道德仁义,非礼不成,教训正俗,非礼不备。分争辨讼,非礼不决。

君臣上下父子兄弟,非礼不定。宦学事师,非礼不亲。

班朝治军,莅官行法,非礼威严不行。祷祠祭祀,供给鬼神,非礼不诚不庄。

是以君子恭敬撙节退让以明礼。鹦鹉能言,不离飞鸟;猩猩能言,不离禽兽。

今人而无礼,虽能言,不亦禽兽之心乎?夫唯禽兽无礼,故父子聚麀。是故圣人作,为礼以教人。

使人以有礼,知自别於禽兽。 太上贵德,其次务施报。

礼尚往来。往而不来,非礼也;来而不往,亦非礼也。

人有礼则安,无礼则危。故曰:礼者不可不学也。

夫礼者,自卑而尊人。虽负贩者,必有尊也,而况富贵乎?富贵而知好礼,则不骄不淫;贫贱而知好礼,则志不慑。

人生十年曰幼,学。二十曰弱,冠。

三十曰壮,有室。四十曰强,而仕。

五十曰艾,服官政。六十曰耆,指使。

七十曰老,而传。八十、九十曰耄,七年曰悼,悼与耄虽有罪,不加刑焉。

百年曰期,颐。 大夫七十而致事。

若不得谢,则必赐之几杖,行役以妇人。适四方,乘安车。

自称曰老夫,於其国则称名;越国而问焉,必告之以其制。 谋於长者,必操几杖以从之。

长者问,不辞让而对,非礼也。 凡为人子之礼:冬温而夏清,昏定而晨省,在丑夷不争。

夫为人子者,三赐不及车马。故州闾乡党称其孝也,兄弟亲戚称其慈也,僚友称其弟也,执友称其仁也,交游称其信也。

见父之执,不谓之进不敢进,不谓之退不敢退,不问不敢对。此孝子之行也。

夫为人子者:出必告,反必面,所游必有常,所习必有业。恒言不称老。

年长以倍则父事之,十年以长则兄事之,五年以长则肩随之。群居五人,则长者必异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