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儿童的骨头要比大人多11到12块。成人共有206块骨头,分为头颅骨、躯干骨、上肢骨、下肢骨四个部分,但儿童的骨头却比成人多,因为儿童的骶骨有5块,长大成人后合为1块,儿童尾骨有4到5块,长大后也合成了1块,儿童有2块髂骨、2块坐骨和2块耻骨,成人后就合并成为2块髋骨。

2、人群中存在差异。我国科学工作者1985年进行的抽样调查表明,中国人的骨头要比欧美人少,我国大多数人只有204块骨头,日本调查的情况也是如此,而在欧美,绝大多数有206块骨头,仅少数人为204块,因为第5趾骨有3块骨

为什么我们比欧美人少两块骨头?

为什么我们比欧美人少两块骨头?

我们先不要来纠结谁比谁骨头多,先来罗列一个比较好玩的事实!

1、人类婴儿时期骨骼数量是305块

2、人类儿童时期骨骼数量是217-218块

3、成年人的骨骼数量一般为206块

从这个人类因成长发育而出现骨骼变化来看,有部分骨骼会随着生长而相互合并成一块,原先这些骨骼之间是骨骼和软骨的混合物,但随着身体逐渐长大最终会骨化!婴儿的骨骼比较多是身体结构因素造成的,首先是这是一个进化过程中的问题,原本人类的骨骼数量是比较多的,其次骨骼合并成一大块有利于提高结构强度,应对恶劣环境,这是进化所然!

1.儿童骶骨:5 块,成人后合为1块;

2.儿童尾骨:4~5块,成人后合成1块;

3.儿童髂骨:2块、坐骨:2块和耻骨:2块,成人合并为2块髋骨;

刚说到人类祖先的骨骼数量比多,那么我们来看看跟我旁系但却没有成功的黑猩猩骨骼数量多达300多块,和人类婴儿时期是差不多的,与黑猩猩相比,人类的骨骼非常显著的特征,比如:

1.人类颅骨椎大孔更接近中心

2.人类躯干是直立的,黑猩猩躯干是弯曲的

3.人类的脑容量明显比黑猩猩大很多

其实第三句是废话,关键是第一和第二两个特征,因为这两个特征是人类和猿猴区别的主要特征,即这两个是人类直立行走的关键,这解放了双手,工具使用更加普遍,大脑发育更为完善!而猩猩为了适应丛林生活还在多个部位保持了原始人时期的骨骼!

从以上角度来看,骨骼多似乎并不是什么好事,那么欧美人真的比我们都两块骨头吗?其实也并不全是,因为同一种族中骨骼数量上也存在一定的差异,比如最关键的脚掌第五跖骨,在中国人中1/3的人有三节,但在欧美人比例中有2/3,因此从真正意义上来看,并不是我们比欧美人少两块骨骼,而部分人是相比较有差异!

从人类骨骼数量变化趋势来看,似乎我们黄种人比欧美人进化的更完美一些?是这样理解吗?其实这一点点差异根本无需上升到这个角度,有问题讨论是好事,却没必要沾沾自喜,因为决定未来的脑袋,而不是那无足轻重的第五跖骨!

大多数成年人有206块骨头, 然而,这个数字可能会有轻微的变化,婴儿和小孩子在出生时体内的骨骼比成年人多,高达270多块,比如 从出生后起,头盖骨才开始骨化,大约在两岁的时候开始缝合。随着年龄的成长,许多骨头开始融合在一起,导致成年后骨头数目减少,即使过了二十岁,有的骨骼也还在继续生长。

有些报道说大部分东亚人比欧美人少两块骨头,一般指的是第五脚趾只有两块趾骨,但并不是说这两块不见了,而是中端和远端的趾骨融合在一起,所以在骨骼数目上可能就少了2块。

当然,这不是汉族或者是东亚人特有的,即使是在东亚人口中比例可能更高,在欧美人群中也有一定比例 (超过35%) 的人的第五脚趾是只有两块趾骨, 在1492年达芬奇的人体解剖图手稿中,第五脚趾就只有两块趾骨 。一些学者认为这个与种族有关,因为第五脚 趾骨融合现象 在非洲人群中不太常见,而在日本人和中国人中却非常常见,超过70%的人中都有这种现象。此外,这种现象并不一定都发生在 第五趾中,有少部分人在 第四趾出现只有两个趾骨(在一片研究中为 2.56% ),同时也有一部分人只有一只脚 第五趾为 两个趾骨 。

因此,第五趾为两个趾骨在人类中是一个正常的多态 性状 ,源于趾骨不完全的分割,不是后天趾骨融合的结果,这种现状在第12周就被发现存在于胎儿中,也不是专门存在于某个地区或民族,虽然不太群体可能会有所差异。跟双眼皮单眼皮或者血型一样,即使不同地区的人的比例可能不一样,但是不能作为区分种族的标识。

学过初中生物的读者也许还记得,书中记录人体有206块骨头,网上有种说法称包括我国人在内的亚洲人骨头只有204块,比欧美人种少两块,但我遍查网上权威数据库却并没有找到相关的资料。

这两块骨头的出处也有不同的说法:

一种说法是脚趾上第五趾骨

这种说法很直观,对比发现约73%中国人脚掌上第五趾骨为2节,欧美人有3节,左右两只脚加起来就相差了2块。

从进化的角度看最开始人类的脚趾肯定有三个脚趾 ,因为人类的祖先森林古猿开始直立行走时应该保留了三个脚趾,这样能更好的保持身体的平衡性,随着进化,直立行走变得越来越熟练,由第一、第二、第三脚趾就能保证人体不会前倾,在进化的过程中,第五脚趾的第三关节就变的可有可无,第三关节如果太长, 在劳动过程中还增加了受打击的概率,因此第五趾骨逐渐变短以至于消失也算是一种高级进化。

另一种说法是髋关节的差异

这种说法认为亚洲人的髋关节长大成人后,坐骨、耻骨、髋骨三块骨头长到了一起就成为了髋关节,而欧美人并没有合并起来,因此差了两块。

第一种说法的流传更广,因为拍片会很直观的看出来, 其实人身体的骨骼数量本来就不是一个确定的数,会随着年龄增长而变化, 同一个人在儿童时期的骨骼数量就比成年时多11块,到成年时部分骨骼合并在了一起。

有专家认为骨骼减少本身就是一种进化的表现 ,骨骼数量越少进化的就越充分,类人猿作为人类跨种族的亲戚,骨骼数量就有300多快, 一个突出的特点就是脚趾比人类的更长,从这方面来看亚洲人进化的更充分。

在生物学上,有一个很奇怪的现象。那就是,欧美的白种人全身共有206块骨骼;而亚洲的黄种人比如我们中国人、隔壁的朝鲜人和海对岸的日本人,全身则仅有204块骨骼。

虽然只是缺少区区两块骨骼,但我们同样也能正常生活。不过,为什么我们会比欧美人少了两块骨骼呢?

其实这就是亚洲人种和欧洲人种的差异,这种差异不仅表现在骨骼的数量上,在其他方面也有,比如身高方面。黄种人的体格普遍更偏娇小一些,而白种人则更高大的一些,这种差异越往南便越明显。

言归正传,为什么我们会比欧美人上两块骨头呢?并不是我们黄种人不如他们优秀,而是因为在进化的过程中我们发生了变化。

早期的人类其实有305块骨头,但为了适应生存环境,所以在不断进化,而相应的骨头也在慢慢的减少,最终进化成了204块、206块骨骼两个数量级。

据科学家分析,黄种人在进化的过程中为了减轻骨骼之间的摩擦负担,逐渐将耻骨、髂骨、坐骨之间的软骨合在了一起 。而白种人并没有完成这个进化,所以比黄种人多出了两个小骨骼。不过,黄种人虽然少了这两个小骨头,但并不会影响日常工作、生活。

此外西方还有一种观点,那就是黄种人和白种人的骨头数量差异体现了在脚趾上面:黄种人的脚趾趾骨比白种人少了两块。 不过,这种说法其实也是站在达尔文的“进化论”的基调上 。说是因为白种人身材更高大,所以脚步需要更强的支撑力。白种人的人体脚趾为了适应白种人的高大体格,便多长了两块小骨骼起支撑作用。

根据科学的研究和调查显示,欧美人全身的骨节数有206根,而中国人只有204根,也就是说我们要比欧美人少了两块骨头。

目前学界存在着两种不同的说法:

第一种说法是:脚趾上第五趾骨,也就是小脚趾上。

75%左右的中国人,小脚趾只有两节;而大约有65%的欧美人小脚趾却有三节。左右脚加在一起,多数欧美人就比亚洲人多出两块骨骼了。

原因: 身高、体质的差异影响进化

欧洲人为了抵御北方严寒气候,饮食搭配上长期采用牛肉配上酒,导致他们的骨骼相对于亚洲人而言就比较强壮。人体为了适应欧美白种人的高大,所以才多长出来一截来支撑他们的身体;

而我们黄种人的身材普遍没有白种人的高大和健壮,聪明的人体就自行退化掉这一小节骨骼,也是为了给身体减轻负担,就是这样的一小节脚趾骨就造成了多出来的两个骨骼。

第二种说法:髋关节的差异

黄种人在进化的过程中为了减轻骨骼之间的摩擦负担,逐渐将耻骨,髂骨,坐骨之间的软骨合在了一起,组成了人体现在的髋关节。

而欧美人分开长的,并没有完成这个进化,所以比黄种人多出了两个小骨骼。

原因:气候影响进化

欧洲人处于比较寒冷的地方,这些地带终年严寒,地面冰雪很厚,几乎全年都被冰雪覆盖,为了适应这个地理环境,他们就进化的比较慢一些。

而身处亚洲的我们,环境气候比较适宜,温度相对舒适,所以进化的就快一些。

结语:

人类在进化的过程中,会尽力尽量优化自己的身体结构,力求减少一些没必要的多余的器官。比如人类进化掉了尾巴,导致了人类少了许多骨头。这种精简的进化,使得我们所有的骨头的物尽其用,身体构造优化到极限,多余冗杂的骨头都有精简或者合并起来,这样才能够保证人体高效率运行。

中国人比欧美人少两块骨头,这听上去有些不可思议,然而,这又是真实存在的。那这到底说明什么呢?是不是表明欧美人进化得更好呢?因为很多人都羡慕欧美人的体格, 男士威猛,女士身材更是婀娜多姿 ,这背后与骨骼的多少有关系吗?

要弄清这个关系,需要先了解少的两块骨骼到底少在什么地方。科学家做个调查研究显示,一般来说欧美的白种人全身有206块骨骼,而亚洲黄种人,比如中国人,朝鲜、日本人等,都大部分是204块骨骼。少了两块骨骼,但是并不影响大家的生活,那这两块骨骼到底少在哪里呢?

科学家进行了进一步的分析,发现少的这两块位于小脚趾。实际上,多数中国人小脚趾只有两节骨骼,而欧美人有3节骨骼,左右两只脚所以一共少两块骨骼 。

既然少的骨骼是在校脚趾上,看来欧美人的帅气婀娜跟多的两块骨头并没有什么关系,有此想法的可以打住了。

那是不是所有亚洲人都是204块骨骼呢?其实不尽然。曾经有科学家进行了抽样调查,对615名亚洲人进行了调查,他们覆盖不同年龄,不同性别,不同地区。结果显示,73%的中国人拥有204块骨骼,有27%的中国人拥有206块骨骼。进一步调查发现,不仅中国人拥有204块骨头,在东亚地区,日本、韩国以及东南亚的其他国家,大多数人拥有204块骨头。

为什么会少两块骨头,目前其中 一种观点认为:说欧美人的脚趾的第五个指头比我们黄种人多出来一块,是因为身高体质的差异,人体为了适应白种人的高大,因此多长出来一截来支撑他们的身体;而 我们黄种人的身材普遍没有白种人的高大和健壮,人体就自行退化掉这一小节骨骼,也是为了给身体减轻负担,就是这样的一小节脚趾骨就造成了多出来的两个骨骼。但是目前这种说法并没有得到广泛的认可,权当一种推测。

实际上,小孩的骨骼更多,可以达到217-218块,其中初生婴儿的骨骼甚至能达到305块。但是随着孩子的生长发育,有的骨头会发育成一块,简单地说就是几块骨头长成一块了,比如说婴幼儿的骶骨有五块,但成人只有1块,婴幼儿的尾骨有5块,成人也只有1块。所以, 骨骼的多少并不能代表进化的方向 。但根据达尔文的进化论我们得知,其实演化并没有方向,并且演化并不是单线发展,而是每个人之间都存在着微小的差异,只是大多数差异并没有表现出特征罢了。

所以,不论是欧美人的206块骨骼,还是亚洲人的204块骨头,都是正常的,无高低贵贱之分!纯粹是物竞天择的需要!

大多数中国人的确要比欧美人种少两块骨头,因为我们要比欧美人种往前又演化了一步。

缺失的骨头在脚上

我们比欧美人种少的两块骨头在一处无关紧要的位置,所以仅凭外表我们是看不出来差异的。

这两块缺失的骨头在脚上小拇指上,中国人的脚小拇指大都只有两块趾骨,欧美人种这个位置是三块趾骨。两只脚就刚好少了两块。

不过这也并不绝对,中国人有一小部分的人脚上小拇指有三块指头。欧美人种的脚上也存在着两块趾骨的人。

这也符合智人从欧洲迁徙到亚洲的迁徙历程。 趾骨的缺失必然是一个漫长的演化历程,不可能是一蹴而就的 。如果对非洲进行调查,作为智人发源地的这里,绝大多数人脚上小拇指的位置肯定有三块趾骨。

根据科学测算,其实人类有三根脚趾头就可以满足人类生活的日常需要。有没有这一块趾骨也不会影响我们的生活,和有三块趾骨的人,也不会有什么太大的区别。

不同的人种,确实存在细微的差别

今天所有人类的老祖宗都是十万年前从非洲出发的智人,他们第一步先是向北到了欧洲,又从欧洲一路向东到了中东、中亚、今天的中国。

智人一路迁徙,也在一路演化。因为智人开始在欧洲北部,哪里纬度较高,日照比较少温度比较低。经过数万年演化,这里的智人毛发更为浓密,皮肤更为白皙。

而前往亚洲的智人普遍生活在温带地区,四季分明。介乎于白色和黑色的黄色皮肤成为了更适宜的生存的皮肤,汗毛也变得逐渐稀疏了。这里的人经过数万年的演化变成了今天的黄种人。

在智人长达数万年的漫长的演化史中,智人和其他人种应该也进行过竞争和繁衍。今天大多数人类,都有1-2%左右的尼安德特人基因,这也导致了今天人类有得糖尿病的几率。

话说回来, 今天地球上的所有人类都是同一种人类,因为我们并没有生殖隔离 。任何肤色的人种都可以繁衍产生下一代。

我们其实和其他民族、人种的人类本质上都是一样的,只是会在细枝末节的地方有细微的差别。

在我们的传统认知和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发现相比欧美洲与非洲人亚洲人的身材普遍偏小。

按理说,同样是人类身体结构也应该一样,然而亚洲人与欧美人在外形上却有着很大的差别,皮肤,头发,眼睛,身高等等。但实际上除了外形上的这些,大多数人都不知道,欧美人与亚洲人还有一个很大的区别。

在我们小时候就知道课本上写着人类有206块骨头,但你不知道,身为亚洲人的中国人和日本人却只有204块骨头,也就是说我们要比欧美人少了两块骨头。而少的这两块骨头就是我们身体上连接坐骨、耻骨和髂骨的软骨,以及我们的小脚趾趾骨。我们现在腰部与盆骨之间的髋骨在人小的时候实际上由坐骨、耻骨和髂骨组成,随着时间的推移,年龄的增长,人体渐渐有了变化,而连接着三块骨头的软骨也逐渐与其他骨头融合在了一起,组成了人体现在的髋关节。

这一变化,只有中国人与日本人才有,现在的欧洲人髋关节处还是三块骨头

再就是我们的小脚趾,曾有人做过调查,参与调查的615名性别年龄各异的中国人,有73%的小脚趾趾骨只有两节,而欧美人的小脚趾趾骨要比我们多一节。就是说同位人类一样的进化中但欧美人却比中国人与日本人要多两块骨头。

不过,这并不影响我们的日常生活,相反这也有可能是进化更完全的表现

而我一直都相信我们中国人比欧美人进化的更快更完美,在欧美人还在茹毛饮血吃着0.01分熟的牛排时,我们老祖宗已经学会冶炼,种植,用锅焖饭了。

正因为我们比欧美人少了一块媚骨,又少了一块溅骨,我们才矗立在世界的东方!在此我奉劝国人,别再移情别恋!别再崇洋媚外!

这个问题谈不上谣言,也算不上科学,反正就是并非空穴来风,但又没有那么严重。

教科书上普遍认为,人的骨骼一共有206块,但有些人只有204块。有争议的就是所谓第5趾骨,就是脚掌上小指的骨头,亚洲人多为2块,欧美人多为3块,这样有人每只脚就少了一块,这就是亚洲人包括我们中国人少了两块骨头的来由。

于是乎,就有很多胡思乱想的猜测出来了,什么欧美人体型大,所以才多了两块骨头,是为了支撑更多的重量;欧美人之所以在田径赛中占优势就是多了那两块骨头等等。

这些都没有任何依据和考证,完全是胡说八道。有人做过一些调查,从统计学意义上来说,欧美人有三块趾骨的占2/3,亚洲人也有3块耻骨的,只占1/3。这就是说欧美人那个小脚趾骨也有2块的,这种人占有1/3,中国人第5趾骨只有2块的占2/3。说明两块三块趾骨的说法并不是绝对的。

如果按照多一块小脚趾骨头就会打赢世界田径赛,或者就会高大威猛,中国人就会占尽优势。

中国人有多少人?近14亿人,美国人有多少人?3亿多。

随便勾一勾手指头,就得出中国有3块小脚趾骨头的人有4亿多,完胜全美国;如果有三块小脚趾骨头就能够高大威猛,那中国高大威猛的人也要完胜欧美。

所以,在这两个小脚趾骨头上做的很多文章都是哗众取宠信口雌黄。实际上,人类进化过程充满着偶然和变数,地球这么大,各个地区各种民族生活习性环境变化千差万别,有一点小差别也是必然的,并不能说明是好是坏。

研究认为,刚出生的婴儿骨头数量最多,达到305块,随着渐渐长大,很多骨头就渐渐长合到一起了。这也说明并不一定就是骨头块数多就是好的,否则何必要合并呢?但有一点是确切的,就是骨头块数多,身体会更柔软。这只是个人经验,没有科学数据支撑。

欧美人比亚洲人高大威猛,在某些赛事上占有一定优势,有多方面原因,比如环境、生活习性、传统优势等多种因素综合的结果,并非那两块小脚趾骨起什么作用。

人类之所以在自然界独领风骚,占尽天时地利,不是多几块少几块骨头,也不是凭着高大威猛的蛮力,而是脑袋,大脑智慧的进化,才决定了人类在地球的统治地位。

因此,在这方面,中国人一点也不弱于欧美,完全不必妄自菲薄。我们可以自己摸一摸或者拍一拍X光片,看看到底是两块还是三块第5脚趾骨,比比是不是多一块或少一块有什么不同。

反正我搜了半天,也没有看到只有两块第5趾骨的图片,不能给大家直观比较,是为遗憾。

时空通讯专注于老百姓通俗的科学话题,欢迎共同探讨。 原创文章,请尊重作者版权。如喜欢请关注支持,谢谢。

为何亚洲人有204块骨头,比欧洲人要少两块?

"物竞天择,适者生存"这是达尔文《生物进化论》中的观念,这个观点一经提出就引起了巨大的反响,这句话原来是指的在自然界的各种物种之间内部会有各种的竞争,在竞争的过程中,那些适合自然界的竞争法则的就会被留存下来,是自然的选择。

生物学上的奇怪现象

众所周知,人有206块骨头,但是在生物学上就有这么一个奇怪的现象,那就是,欧美的白种人都是有206块骨头的,但是亚洲的黄种人,诸如中国人、朝鲜人、日本人和韩国人则仅仅只有204块骨头,那么我们为什么会比欧美人足足少了两块骨头呢?

其实,欧洲人种和亚洲人种的差异不仅表现在骨头数量上的差异,而且表现在方方面面,比如说,欧洲人种比亚洲人种普遍的要更为高大一些,亚洲人体格更为较小,还有欧洲人的体毛要比亚洲人的更为浓密,其实这些也像自然界一样,是自然进化的结果。

其实,早在原始社会,人们的骨头的数量更多,一个成年人的骨骼数量可以达到305块,但是随着人类不断进化,骨骼的数量越来越少,最终形成了欧美人206块,亚洲人204块的数量级。

关于亚洲人比欧美人少的这两块骨头,科学界众说纷纭,至今还没有定论。

有的科学家认为,亚洲人比欧美人少的那两块骨头是少在了脚的指头上的,因为欧美人比亚洲人的体格更为高大,所以为了保持身体的稳定性,他们的脚更大一些,提供更为强大的支撑力,而亚洲的体格较小则不必多长这两块骨头。

也有的科学家认为,亚洲人在进化的过程中,为了能够减轻骨骼之间因为摩擦而产生的负担,所以就将不必要的耻骨之间的软骨都合在了一起,而欧美人则没有进行这种进化,所以,欧美人会比亚洲人多两块小骨骼,但是这也并不影响正常的生活。

其实,据研究表明,人类祖先的骨头数量就有300多块,也就是说,人类一开始的骨骼要比现在多得多,但是就如达尔文所说,物竞天择,适者生存。我们的祖先们,为了能够更更好地适应环境,更好的生活下去,逐渐的骨头的数量就慢慢的减少到了206块。

原因尚未明确

那么,所有的欧洲人都是206块骨头,亚洲人都是204块骨头吗?其实并不然。

为了能够揭开人类骨骼的秘密,科学家们曾经对600多名亚洲人的骨骼进行了抽样检查,发现,并不是所有的亚洲人都是204块骨头的,只有75%左右的亚洲人有204块骨头,而剩下的25%左右的亚洲人只有206块骨头。而且,当科学家们扩大了研究的范围的时候发现,不仅中国人是这样,连日本、韩国以及东南亚地区的大部分人也都是只有204块骨头的。

但是当科学家们对婴儿进行研究的时候发现,婴儿的骨头的数量要远比成年人的骨头的数量多得多,有的婴儿的骨头可以达到217——218块,甚至,医生们发现,刚刚出生的初生婴儿的骨头数量,甚至可以达到305块之多。

随着年龄的增长,有的骨头并没有变长,而是骨头之间的缝隙逐渐减小,慢慢的就成长为一块骨头。简单地说就是减少的骨头并不是凭空消失了,而是随着年龄的增长,相邻的几块骨头合并为一块骨头。

这也就是说,骨头的数量与进化的程度并没有什么必然的联系,骨骼的多少并不代表着进化的方向。而且,根据达尔文在《生物进化论》中的观点来看,他认为,人类的进化其实并没有我们所谓的方向,生物的进化也并不是单线发展的,我们的每个人之间都存在着微小的差异,只不过在漫长的生物进化的过程中,同一种族的人,因为地理环境,生活习惯等方面都比较的相似,所以进化的程度也是差不多的。

而不同种族的人,因为长期的生活环境的不同,导致了不同种族的人的进化程度有较大的差别。所以我们每个人的进化程度其实都是有差别的,只不过有的人的差别比较的细微,我们并没有发现明显的特征;而有的人的差别比较大,我们就可以看得比较的明显。

其实,这种说法也并不绝对,欧洲也有20%左右的人的脚上也存在着两块趾骨。亚洲人的骨头大多数只有204块,其实这也和人类从欧洲大陆迁徙到亚洲大陆有很大的关系。

人类在迁徙的过程中,趾骨的缺失其实是一种必然的漫长的进化过程。在人们迁徙的过程中逐渐适应了直立行走,经过现代的科学家们的研究发现,其实人类只需要有3根趾骨就可以保持身体的平衡,支撑身体,独立行走,所以第五根趾骨的关节数量的多少就显得并没有那么重要了。

而且,减少关节的数量就可以缩短在骨骼的长度,减少骨骼之间的磨损程度。虽然关节的数量越多每个部位就会越灵活,但是,脚趾的第五根趾骨的灵活程度就显得没有那么的重要,而且减少了关节的数量,还可以大大减少在原始社会的日常生活的所遭受的打击的可能性。

没有多大影响

所以说,骨头数量的差异并不会对人类本身造成多大的影响,也并不代表着进化的方向。当然,在漫漫的历史长河中,欧美人确实因为骨头数量较多,导致比亚洲人长得更加的高大威猛,在很多的体育赛事上占据了更多的优势。但是,造成这一差异的原因有很多,比如说,众所周知,非洲人跑的速度要比亚洲人和欧美人跑得快得多,这与他们本身的生活环境和生活习性有很大的关系,与是否多了两块骨头并无多大的关系。

随着时代的进步,人类也并不是靠着蛮力才能征服世界,统治世界,更多的是靠的脑力,大脑的高度发达和科学技术的进步,支撑着人类在地球上的地位。所以,人体多两块骨头还是少两块骨头并没有影响。大家如果想知道自己是属于206块骨头的人还是204块骨头的人,可以去医院拍一个X光照片,这样就可以一目了然地知道这两类人的差别。

为什么欧美人骨头有206块,中国人却只有204块?

我们中国人只有204块骨头比欧美人少两块,这是为什么

人体发育的过程中骨骼一直以来是最为重要的,骨骼是我们人体的支架,上面依附着各种肌肉组织,肌肉组织又包裹着各种的内脏,然后就构成了我们的人体,但是看似应该安分的骨骼却是十分多变的,还有不同人种之间的骨骼也会有很多的差异,下面就来了解下骨骼在我们身体里的变化。

首先我们人体的骨骼数的巅峰期是在幼儿时期,那时候人体的骨骼尚未成形,十分的柔软并且数昂巨大,有整整305块,随着身体的发育一些骨头会逐渐闭合,比如头骨上的裂缝,慢慢的数量就一块一块的减少了,成年后人体的骨头就固定在204块到206块之间,这时我们的骨骼变得十分坚硬不会像小孩子一样容易折断,但是我们中国人成年人却只有204块,相比欧美人来说少了两块,那么少的两块去哪里了?

实际上也不是很大的骨头,大家不要担心,我们中国人一样顶天立地。实际上少的两块就是脚趾骨上的第五趾骨,欧美人在第五趾骨上多出来一块,加上两只脚于是乎就多出来了两块,可是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差异呢?

欧美人普遍的身形比较高大,于是为了支撑高大的身躯,他们便多出来了一块脚趾骨,再来看我们中国人,我们的身形比较灵巧,动作相对更加敏捷。

这里还有另一种说法那就是中国人在发育的过程里将坐骨、髂骨和耻骨之间的软骨合在了一起,而欧美人却没有消失,所以中国人就少了两块。但事实上不仅是中国人少了两块,日本,朝鲜,韩国等国家的人也是204块的,所以很多身形小巧的亚洲人都是这样的。还有一种进化观点,科学家认为人从出生开始,骨头是不断减少的,很多地方的骨头的合在一起,身体也渐渐发育成熟,所以就认为人的骨头越少进化越好,所以我们中国人进化要比欧美好。

为什么中国人比欧美人少两块骨头?少的哪两块骨头?

少的那两块骨头是脚部第五趾的趾骨。大约75%的亚洲人有204块骨头,其他的人有206块骨头,这在亚洲国度是一个普遍现象。人类是从古猿进化而来的。直立行走使人类的身体外形发作了严重变化,同时随同着骨骼散布的变化。人类身体的骨骼也会随着人类生活习气的变化而变化。在原始时期,人类不得不依托奔跑来追逐狩猎动物。那时分,人类的骨骼比拟多,运动也愈加灵敏。

随着农耕文化的呈现,人类不再需求足够强大的奔跑技艺,一些部位的骨骼也发作了退化。在我们的认知中,人体的骨骼数量是相同的,由于种族差别主要不发作在形态上。但是,人类骨骼的数量的确存在一些差别。欧洲人和美国人有206块以上的骨头,而大多数亚洲人只要204块。这可能与不同地域的生活习气有关。欧洲人和美国人普通都比拟高,多两块骨头也可能是狩猎文化进化的结果。骨头的数量并不代表人类的进化方向。

在原始人类中,有多达305块骨头。现在人类只要两百多块骨头,数量的确减少了很多。欧洲人和美国人的两块多余的骨头散布在脚趾上。一些科学家以为,这就是欧美人身体较高的缘由。体质的好坏取决于脚部的支撑。脚上的骨头大,支撑才能也会比拟强。至于为什么亚洲人要退化两块骨头,一些科学家以为,这是为了减少骨骼摩擦的担负。这两块骨头就是趾骨,确切地说是第五趾的两块趾骨。欧洲人、美国人和亚洲人之间的骨骼数量差别并不是一切人的共同特征。依据调查,大约75%的亚洲人有204块骨头,其他的人有206块骨头。这在亚洲国度是一个普遍现象。

骨头的数量是可变的,因而用骨头的数量作为辨别的根据是不可行的。骨骼的后天变化会因环境而改动。数量上的差别并不意味着什么,但骨骼的功用能够反映出进化的结果。或许有些人的骨头比拟多,比方有人多了一个手指或者多了几节骨头。手指上的骨头越多,对人的协助就越大。由于更灵敏的手能够做出更灵敏的动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