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带风暴发生地的特点如下:

1、要有广阔的高温、高湿的大气。热带洋面上的底层大气的温度和湿度主要决定于海面水温,热带风暴只能形成于海温高于26摄氏度暖洋面上。

2、要有低层大气向中心辐合。高层向外扩散的初始扰动。而且高层辐散必须超过低层辐合,才能维持足够的上升气流,低层扰动才能不断加强。

3、垂直方向风速不能相差太大。上下层空气相对运动很小,才能使初始扰动中水汽凝结所释放的潜热能集中保存在台风眼区的空气柱中,形成并加强台风暖中心结构。

4、要有足够大的

热带风暴的特征

带气旋是发生在热带洋面上的一种强烈风暴。

不同的国家对热带气旋有不同的称谓,中国和东亚地区称为台风,在大西洋地区称为飓风,印度洋地区称为热带风暴,澳大利亚地区称为"Willie"风。

世界气象组织对热带气旋的定义和分类标准是,按热带气旋中心附近最大平均风力将热带气旋划分为四级:

风力<8级为热带低压;风力8~9级为热带风暴;风力10~11为强热带风暴;风力12级为台风或飓风。

台风和飓风都属于北半球的热带气旋,只不过是因为它们产生在不同的海域,被不同国家的人用了不同的称谓而已。在北半球,国际日期变更线以东到格林尼治子午线的海洋洋面上生成的气旋称之为飓风,而在国际日期变更线以西的海洋上生成的热带气旋称之为台风。一般来说,在大西洋上生成的热带气旋,被称作飓风,而把在太平洋上生成的热带气旋称作台风。

飓风形成需要三个条件:温暖的水域;潮湿的大气;海洋洋面上的风能够将空气变成向内旋转流动。在多数风暴结构中,空气会变得越来越暖并且会越升越高,最后流向外界大气。如果在这些较高层次中的风比较轻,那么这种风暴结构就会维持并且发展。在飓风眼(即飓风中心)中相对来说天空比较平静。最猛烈的天气现象发生在靠近飓风眼的周围大气中,称之为(飓风)眼墙。在眼墙的高层,大多数空气向外流出,从而加剧大气的上升运动。(北京青年报)

飓风及飓风等级划分

当热带风暴的风速达到或超过每小时118公里的时候,热带风暴就会演变为飓风。飓风的严重性依据它对建筑、树木以及室外设施所造成的破坏程度不同而被划分为1至5个等级。

1级:时速118-152公里

2级:时速153-176公里

3级:时速177-207公里

4级:时速208-248公里

5级:时速大于248公里

热带风暴和台风的区别

台风比热带风暴厉害。

因为8-9级的是热带风暴,12级以上的是台风。热带风暴,属于热带气旋的一种,是指其中心附近地面最大风力达8-9级(17、2-24、4米/秒)的热带气旋。热带风暴是“台风编号”的起始级。

为便于应用和对外服务,有时把热带风暴、强热带风暴、台风、强台风和超强台风统称为“台风”。

关于台风的特点 台风的特点介绍

1、有季节性。台风(包括热带风暴)一般发生在夏秋之间,最早发生在五月初,最迟发生在十一月。

2、台风中心登陆地点难准确预报。台风的风向时有变化,常出人预料,台风中心登陆地点往往与预报相左。

3、台风具有旋转性。其登陆时的风向一般先北后南。

4、损毁性严重。对不坚固的建筑物、架空的各种线路、树木、海上船只,海上网箱养鱼、海边农作物等破坏性很大。

5、强台风发生常伴有大暴雨、大海潮、大海啸。

6、强台风发生时,人力不可抗拒,易造成人员伤亡。

在温带地区发生的风暴潮有哪些特点?

由温带气旋引起的风暴潮主要发生于冬、春季,其特点是水位变化不剧烈,增水较小,持续时间较长。这类风暴潮多发生在温带沿海地区,如北海、波罗的海、美国东海岸、日本沿海、我国北部沿海等。温带气旋引起的风暴增水与热带风暴增水相比较小,迄今已知的最大风暴增水不超过4m,但同样也会造成灾害。以我国渤海为例,据统计,1950—1981年间,在渤海湾发生1m以上风暴潮增水的过程有244次,平均每年8次,其中有5次造成严重的自然灾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