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的意思:此处的然表示转折,引出与上文相反的意思,意为但是、可是、不过、然而。

然终不遇的意思:可是始终碰不到机会。

这句话出自《方山子传》,是北宋文学家苏轼创作的一篇散文。文章通过对苏轼与方山子的相遇与相交,了解他的人生经历,通过对这些人生经历的描述,表达了作者对方山子特立独行性格和人生取向的赞赏。

《苏轼 方山子传》(苏轼)全诗翻译赏析

苏轼 方山子传 苏轼 系列:唐宋八大家文选 苏轼 方山子传

【原文】 方山子,光、黄间隐人也1。少时慕朱家、郭解为人2,闾里之侠皆宗之3。稍壮,折节读书,欲以此驰骋当世,然终不遇。晚乃遁于光、黄间,曰岐亭。庵居蔬食,不与世相闻;弃车马,毁冠服,徒步往来山中,人莫识也。见其所著帽,方屋而高4,曰:「此岂古方山冠之遗像乎5?」因谓之方山子。 余谪居于黄,过岐亭,适见焉。曰:「呜呼!此吾故人陈慥季常也,何为而在此?」方山子亦矍然,问余所以至此者。余告之故。俯而不答,仰而笑。呼余宿其家。环堵萧然,而妻子奴婢皆有自得之意。 余既耸然异之。独念方山子少时,使酒好剑,用财如粪土。前十有九年,余在岐山6,见方山子从两骑,挟二矢,游西山。鹊起于前,使骑逐而射之,不获;方山子怒马独出,一发得之。因与余马上论用兵及古今成败,自谓一世豪士。今几日耳,精悍之色犹见于眉间,而岂山中之人哉7? 然方山子世有勋阀,当得官;使从事于其间,今已显闻。而其家在洛阳,园宅壮丽与公侯等;河北有田,岁得帛千匹,亦足以富乐。皆弃不取,独来穷山中,此岂无得而然哉? 余闻光、黄间多异人,往往佯狂垢污。不可得而见方山子傥见之欤?

【注释】 1光:光州(治所在今河南光山)。黄:黄州(治所在今湖北黄冈)。 2朱家、郭解:均为汉时著名游侠。 3闾里:乡里。闾:里巷大门,代指里巷。 4方屋:帽顶呈方形。 5方山冠:汉代祭宗庙时乐师所戴的帽子。遗像:遗留下的式样。 6岐山:岐山之下,指陕西凤翔。苏轼曾做凤翔佥判。 7山中之人:指一般的隐居山野之人。

【译文】 方山子,是光州、黄州一带的隐士。年少时他仰慕西汉时的游侠朱家、郭解的为人,乡里讲侠义的人都尊重推崇他。年纪稍大之后,改变以前的志向,转而潜心读书,想通过这条途径在当世干一番事业,但终究没有遇到机会。晚年便隐居于光州、黄州一带名叫岐亭的镇上。住着茅草搭成的窝棚,吃著清淡的蔬菜,不过问社会上的事情。丢弃原有的车子马匹,毁掉原来的衣服和帽子,平日在山中总是徒步往来,没有人认识他。因看到他所戴的帽子,方方正正地耸起好高,便说:「这不就是古代乐师戴的帽子遗留下来的式样吗?」因此就称他为方山子。 我被贬谪到黄州任黄州监税,路过岐亭镇,正巧碰上他。我惊奇地说:「哎呀,这不是我的老朋友陈慥(字季常)吗?怎么会在这个地方呢?」方山子也吃惊地问我为什么到了这里。我把缘故告诉了他。他低头没有回答,又仰头大笑起来。招呼我住在他家,只见他家四壁空空,显得寂寞冷落,但他的妻子儿女和奴婢都有自得其乐的神态。 我既惊奇他变到今天这个样子,又想到了他年少时,放情饮酒,喜好刀剑,挥钱如土的情形。十九年前,我在岐山做官,曾看到方山子带领两个骑马的人,背着两副弓箭游猎于西山。见有鸟鹊在前边惊飞而起,便让另两人追逐而用箭去射,结果没有射中。方山子驱马奔驰单独出击,一箭就射了下来。于是与我在马上谈论用兵之术以及古往今来成功与失败的道理,自认为是当代的豪杰之士。至今又过了多少日子了,但是精明强悍的神色,还显露在眉宇之间,这难道能是山间隐居的人吗? 方山子家中世代建有功勋,按理他也可受到荫庇而做官。倘若让他走这条路子,恐怕到现在已经有地位有声望了。并且他的家在洛阳,府第园林宏伟华丽,与公侯家一样。在黄河北岸还有田产,每年可得丝帛千匹之多,也足可享受富贵之乐了。可是他把这些都放弃了,却偏偏来到这穷困的山乡之中,难道没有什么收获他会这样做吗? 我听说光州、黄州一带多有异人隐居,往往佯装疯狂而弄脏自己,使世人不能看到他们的真实面目,恐怕方山子见过他们吧!

【评析】 陈慥为人豪爽,好饮酒,苏轼在凤翔任职时曾与他交游。十九年后,苏轼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途中遇到了陈慥。此时的陈慥已成了隐士,号方山子。苏轼认为他放弃富贵隐居深山能够怡然自得,感慨于人世的变迁,为他写了此篇传记,记下了他青年时期的豪气和隐居后的风度。

1.稍壮,折节读书,欲以此驰骋当世,然终不遇。 2.此岂古方山冠之遗像乎? 译文

稍壮,折节读书,欲以此驰骋当世,然终不遇。

译文:年岁稍长,就改变志趣发奋读书,想以此来驰名当代。但是一直没有交上好运。

2.此岂古方山冠之遗像乎?

译文:这不是古代方山冠的样式吗?

古代(然)是什么意思,有几种意思

“然”在古文中有如下几个意思:

1、用作动词,意思是:燃烧。

出处:西汉·贾谊《陈政事疏》:“火未及然,因谓之安。”

释义:火还没有燃烧,你就说现在还很安全。

2、用作代词,意思是:这样;那样。

出处:汉·司马迁《鸿门宴》:“不然,籍何以至此?”

释义:不这样,(我)怎么会到这种地步。

3、用作形容词,意思是:是的;对的。

出处:战国·孟子《齐桓晋文之事》:“王曰:‘然,诚有百姓者。’”

释义:王说:“是的,是有百姓这样子。”

4、词缀,用在形容或副词后,表状态,可译为“……的样子”、“地”,也可不译。

出处:唐·柳宗元《捕蛇者说》:“蒋氏大戚,汪然出涕。”

释义:蒋氏(听了),更加悲伤,满眼含泪。

5、用作组词,用在名词或名词短语后,与前面的动词“如”、“若”、“犹”等呼应,表示“(像)……一样”。

出处:明·魏学洢《核舟记》:“其人视端容寂,若茶声然。”

释义:那个人的眼睛正注视着茶炉,神色平静,好像在听茶水有没有烧开的样子。

6、用作连词,意思是:然而;但是。

出处:汉·司马迁《鸿门宴》:“然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

释义:但是连我自己也没料到竟先攻入函谷关灭了秦国。

扩展资料

“然”的字形演变:

文言版《说文解字》:然,烧也。从火肰声。䕼,或从艸难。

白话版《说文解字》:然,烧烤。字形采用“火”作边旁,“肰”声旁。䕼,这是“然”的异体字,采用“艸”作边旁,采用“难”作声旁。

“然”字的组词:

1.    对、正确。  【组词】:「大谬不然」、「不以为然」。

2.    如此、这样。  【组词】:「未必然」、「到处皆然」。

3.    形容词或副词词尾,表示状态。  【组词】:「仍然」、「偶然」、「超然」、「恍然」、「茫然」。

4.    转折词,但是。  【组词】:「然而」。

5.    承接词。  【组词】:「虽然」、「然后」、「然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