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诺重,君需记出自纳兰容若的《金缕曲,赠梁汾》。

然重诺,君须记的意思是:这个诺言是很沉重的,您一定要牢牢记在心里。

这首词作于康熙十五年,是纳兰性德的成名之作。那时性德初识郁郁不得志的顾贞观,觉得相见恨晚。据顾贞观说,吴兆骞被诬流放,纳兰性德看了顾贞观给吴兆骞的两首词,异常感动,决心参予营救吴兆骞的活动,并且给顾贞观写了这首披肝沥胆的诗篇。

“然诺重,君须记”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一、句意:这个诺言是很沉重的,君(您)一定要牢牢记在心里。

二、出自纳兰性德《金缕曲·赠梁汾》 :

德也狂生耳。偶然间,缁尘京国,乌衣门第 。有酒惟浇赵州土,谁会成生此意。不信道、遂成知己。青眼高歌俱未老,向尊前、拭尽英雄泪。君不见,月如水。 共君此夜须沉醉。且由他,蛾眉谣诼,古今同忌。身世悠悠何足问,冷笑置之而已。寻思起、从头翻悔。一日心期千劫在,后身缘、恐结他生里。然诺重,君须记。

三、创作背景:

作于康熙十五年,是纳兰性德的成名之作。其时性德初识郁郁不得志的顾贞观,觉得相见恨晚。据顾贞观说,吴兆骞被诬流放,纳兰性德看了顾贞观给吴兆骞的两首《金缕曲》,异常感动,决心参予营救吴兆骞的活动,并且给顾贞观写了这首披肝沥胆的诗篇。

四、补充:

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大小多少,报怨以德。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是以圣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夫轻诺必寡信,多易必多难。】是以圣人犹难之,故终无难矣。

——《道德经》

轻易许诺必定很少守信用,经常把事情看得很容易必定多遭困难。

“然诺重,君须记”这句话是出自纳兰性德的的哪首词,谁有全文?

一日心期千劫在, 后身缘、恐结他生里。 然诺重,君须记 。

这是清朝纳兰容若的词。此君虽出身豪门,却绝没有豪门公子的奢腐愚顽。对于此君的词,虽然有人说他是有清第一,但是我怎么也欣赏不起来。他的豪门身世大概是这种不喜欢的起因之一,在印象中,中国文人大多落魄,到了此君,实是异数。

原词是写友谊的,题目叫《金缕曲•赠梁汾》,是纳兰写给顾贞观,全词情真意切而不失神韵,不加雕饰而胸臆直抒,不能说不好,但是也仅仅是好而已。只是这最后几句,闲来细品,果然让人百折千回。多天前曾看过一篇《然诺重,君需记》的小说,小说写的落英缤纷,满纸金石,当然是绝好的。然而当时也只是看看而已,并没有太多感触。过了这许多天,小说的内容是忘记了,但是这题目却象是雕刻一般的印在了大脑里,竟终日不能忘记了,也便顺带把这首词翻出来念了几遍。。

曾经有朋友这样问道:在这个纷乱复杂的世界里,人们凭什么拥抱?

老实说,这个问题要我回答,难度太大了些。我自己的婚姻和感情是双重失败,现在还沉浸在其中不能走出,如何便知道凭什么拥抱?

不过,感慨却不是没有。所感慨的,还是这六个字,“然诺重,君须记”。

那孤云暮合花未老,那暮宴朝欢人空瘦,点点滴滴都是记忆,分分秒秒都是相守。

感情在现在这纷乱复杂的商品大潮面前,多半已经物化成了商品,这是无法阻止的异化,但是,准备去爱的人,还是该记得这几个字,然诺重,君须记。

也许款款叮咛有点罗嗦,也许脉脉相守有点落伍。但是,你需记得,在你花前月下,曾有多少软玉温香,又有多少红袖添香。即便容颜衰老了,即便风采不在了,那些曾经让你感动的承诺,或者你用来感动别人的诺言,却绝不应该忘记。

诺重,对承诺的人是,对于受诺的人也是。重在珍重,重在真诚,重在期待,重在保有。如果懂得“诺”的“重”,自然不会轻抛乱撒。然而这个世界,失落的让人,多半时候不得不喟叹,黄钟毁弃,瓦釜雷鸣。

仅仅是一句没有任何附加的,该吃饭了;或者是一句包含期待的,老地方见,或者是在车窗月台上抱头温存,或者是在高粱地里狂野挣扎。须知这种种,都是期待,都包含了万种风情。纵使世俗了点,却真实而贴切,你又留心读了多少?

记忆在这些细微琐碎中,不断消磨,日子终于这么溜走了,很多。

只是还有这么六个字,原该有着承受者,现在却在风中,诡吊异常,飘荡得宛如经冬的芦苇……。

纳兰性德金缕曲赠梁汾没有存在典故的一句

纳兰性德金缕曲赠梁汾没有存在典故的一句是然诺重,君须记。德也狂生耳。偶然间,缁尘京国,乌衣门第。有酒惟浇,赵州土,谁会成生此意。不信道、遂成知己。青眼7高歌俱未老,向尊前、拭尽英雄泪。君不见,月如水。共君此夜须沉醉。且由他,蛾眉谣该,古今同忌。身世悠悠何足问,冷笑置之而已。寻思起、从头翻悔。一日心期千劫在,后身缘、恐结他生里。然诺重,君须记。该词绝大部分都采用了典故,最后一句然诺重君须记是纳兰性德的直意表达,没有化用典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