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族指的是父、兄、子三族。史上最早出现在商代,而后出现了五族、七族、九族,传说明成祖时代曾有过登峰造极的十族,但明代不论官方正史或家藏私修史,均无此记载,且最早出现在清代,疑为坊间谣言。常见于中国古代的刑法中,作为一种极为严酷的刑罚,叫做“诛三族”,即族诛。

古代灭三族是哪三族?

灭三族和灭九族的区别在于,灭九族比灭三族更加残忍,被牵连的人数更多。

灭三族是杀死犯人的直系亲属,主要就是自己的一族,比如有些朝代规定父亲一族、儿子一族、孙子一族为三族,也就是说犯人如果犯了这样的一个罪,其和其父亲有关系的代人(包含父亲的兄弟、姐妹以及父亲的其他亲属等等),和自己(儿子)有关系的一代人(自己的兄弟姐妹、妻子、妻子的兄弟姐妹),自己的儿女等等都要被处死。

灭九族说法一:是指父族四、母族三、妻族二。

1. 父族四:指自己一族。出嫁的姑母及其儿子、出嫁的姐妹及外甥、出嫁的女儿及外孙。

2. 母族三:是指外祖父一家、外祖母的娘家、姨母及其儿子。

3. 妻族二:是指岳父的一家、岳母的娘家。

4. 凡与被灭族者有着血缘或者近亲远戚。

5. 自己。

灭九族说法二

中国古代“抄家”和“灭族”经常是伴随使用的,目的在斩草除根完全除去复仇的实力和人脉。少康中兴“有田一成,有众一旅”就是除之不尽的后果,伍子胥与吴伐楚是灭族不彻底的结果。因此,秦始皇开始有“族诛”的酷法,先是“夷三族”,后代越来越酷,由三族、五族到九族,父三族、母三族、妻三族。株连最广的是明成祖杀方孝孺,诛其“十族”。

扩展资料:

以法制严苛著名的明清最严厉的时候也是株连九族而唐朝竟是株连数十族。因一人有罪而牵连自己父母、妻妾、儿女、亲人、朋友、邻居等等和自己有关系的人都要倒霉遭殃都要死。前文“甘露之变”王涯的族人亲朋更是倒霉、死得不痛快还要受腰斩的痛苦罪。其实唐朝藩镇互相屠杀用灭族刑已习以为常,唐朝之混乱人性之恶毒可想而之,屠族灭门惨祸在混乱的唐朝为家常便饭。

一个贵族的形成需要百年以上的时间,一次灭族相当于拔一次根。楚灭若敖氏,晋灭荀智氏,明灭方孝孺,就这样,九州内灭掉一群又一群生命,也消失了一支又一支文化。

明太祖在位三十年,病殁,享年七十一。由于太子早逝,遗诏传位于太孙允炆。方孝孺被称为明初第一大儒,且是辅佐朱元璋孙子建文帝的重臣,桃李满朝廷(其实是一大派系)。燕王朱棣打下金陵后,第一个要收服的就是方孝孺,偏偏这位老夫子一身傲骨,两次见新皇帝都是披麻戴孝、嚎啕痛哭。

朱棣低声下气请他代拟诏书(逼他表态),他只写了【燕贼篡位】四个大字。朱棣问他:“难道你不怕死吗?”方孝孺答:“要杀便杀,诏不可草。”朱棣:“难道不顾及你的九族吗?”方孝孺:“不要说九族,诛十族也不怕。”这一下皇帝火了,在方孝孺九族之外,加上“门生”“朋友”凑成十族,统统杀掉。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灭族

灭三族是哪三族?

三族

历史上的解释有几种:

1.三族指的是父族、母族、子族;

2.三族指的是父、兄、子三族

史上最早出现在商代,而后出现了五族、七族、九族,明成祖时代曾有过登峰造极的十族。常见于中国古代的刑法中,作为一种极为严酷的刑罚,叫做:“诛三族”,即族诛。

灭九族

从汉代起,“九族”有经学上的今文和古文两种解说,各有其社会、政治背景,分别从不同方面满足统治者的需要。 

“九族”也是指亲属。但“九族”所指,同样诸说不同。一说是上自高祖、下至玄孙,即玄孙、曾孙、仍孙(古时称从本身下数第八世孙为仍孙)、子、身、父、祖父、曾祖父、高祖父;一说是父族四、母族三、妻族二,父族四是指姑之子(姑姑的子女)、姊妹之子(外甥)、女儿之子(外孙)、己之同族(父母、兄弟、姐妹、儿女);母族三是指母之父(外祖父)、母之母(外祖母)、从母子(娘舅);妻族二是指岳父、岳母。

灭九族几乎是把沾亲带故的都一并处死,相比于灭三族更加残忍的多,所以灭九族一般是对犯了极大罪的人的惩罚。

扩展内容:

灭族(extermination of an entire family),是指古代酷刑。一人犯死罪而连及其父母妻子等整个家族被杀。在现代时期是指将整个家族消灭。

灭族刑是株连刑,一人犯死罪家族所有人都要死(即诛三族)。《新唐书 酷吏传》记载“杨慎矜兄弟皆赐死,株连数十族。”杨慎矜、杨慎余、杨慎名兄弟乃隋帝杨广的嫡系玄孙,杨慎矜唐玄宗时为御史中丞迁户部侍郎。只因受李林甫的污蔑就要连累这么多无辜的生命。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灭族

古时候灭三族灭九族是哪几族。

灭三族的范围其实比灭九族要大的多。

灭三族是指父族母族妻族,基本上沾亲带故的都得杀光了。

灭九族是指上自高祖、下至玄孙,即玄孙、曾孙、仍孙、子、身、父、祖父、曾祖父、高祖父九代,实际上只是灭掉原来三族中的父族而已。

隋代以前一般是实行灭族和灭三族两种族诛方式,灭族只是灭父族,灭三族就是沾亲带故全杀光。隋代后采取了减轻刑罚的措施,灭三族也就变成了灭九族,后来基本上族诛就很少牵连到母族妻族了。

就算是明成祖诛方孝孺,也基本没有牵连到方孝孺的妻族。方孝孺娶妻郑氏,出身浦江郑氏,浦江郑氏在明朝一直都是地方大族。若按照秦汉时期灭三族的范围,早就该被灭族了。

扩展资料

三字经对九族的说法是“高曾祖,父而身。身而子,子而孙。自子孙,至玄曾。乃九族,人之伦。”即“高祖、曾祖、祖父、父亲、己身、子、孙、曾孙、玄孙”。从秦代起,“九族”有经学上的今文和古文两种解说,各有其社会、政治背景,分别从不同方面满足统治者的需要。

“九族”泛指亲属。但“九族”所指,诸说不同。一说是上自高祖、下至玄孙,即玄孙、曾孙、孙、子、身、父、祖父、曾祖父、高祖父;一说是父族四、母族三、妻族二,父族四是指姑之子(姑姑的子女)、姊妹之子(外甥)、女儿之子(外孙)、己之同族(父母、兄弟、姐妹、儿女);母族三是指母之父(外祖父)、母之母(外祖母)、从母子(娘舅);妻族二是指岳父、岳母。

九族”一说的出现,与封建社会的刑法制度有很大关系。封建社会实行残酷的株连法,一人犯法,尤其是犯大法,往往要被灭“九族”,即“株连九族”。随着时代的变迁,今日“九族”之意有了很大变化,其亲属之意已经淡出,变成了对与之有关的一切人的泛称。

历史上的解释有几种:

1.三族指的是父族、母族、子族;

2.三族指的是父、兄、子三族

历史上的解释有几种:

1.三族指的是父族、母族、子族;

2.三族指的是父、兄、子三族

参考资料九族_百度百科

古代灭三族是哪三族(诛灭三族是哪三族)

1、三族是哪三族。

2、九族指的是哪九族。

3、诛灭三族是哪三族。

4、古代灭三族是哪三族。

1.三族指父族、兄族、子族。

2.家谱又称族谱、宗谱等。

3.是一种以表谱形式,记载一个家族的世系繁衍及重要人物事迹的书。

4.家谱是一种特殊的文献,就其内容而言,是中华文明史中具有平民特色的文献,记载的是同宗共祖血缘集团世系人物和事迹等方面情况的历史图籍。

5.据研究表明,中华古姓来源于图腾崇拜,系氏族徽号或标志。

6.家谱属珍贵的人文资料,对于历史学、民俗学、人口学、社会学和经济学的深入研究,均有其不可替代的独特功能。

7.经历了历朝历代的连年战乱和社会动荡,历史上传世的家谱几乎丧失殆尽,许多家族的世系也因此断了线、失了传。

8.流传至今的古代家谱,大多是明清两代纂修。

9.在我国明清时期,出现了专门替人伪造家谱世系的“谱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