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地整地。藜麦的对土壤的适应能力比较强,但是想要种植出高产的藜麦,还是需要将种植地选择在向阳背风,通透性强、土壤肥沃,排灌性好的地块。

2、适时播种。在播种的时候要选择正确的时候,不可过早过晚,在南方地区播种应选择春末,播种过早的话温度较低,容易抑制种子的发芽,并且幼苗可能会遭受春寒冻害。过晚播种会延迟藜麦的采收时间,并且幼苗可能会因为夏季温度过高而导致无法生长。

3、查苗间苗。在播完种成功出苗后要做好查苗工作,为了保证藜麦的产量,应该及时补苗。当幼苗长至15厘米左右时,要适当间苗,保证每株藜麦都有充分的生长空间,可以将留苗数量增加,保证在全苗的状态。

4、采收时间也有一定的要求,我们要根据藜麦植株及麦粒的情况而定,当藜麦成熟之后,谷穗完全变黄,叶片枯黄掉落。麦粒饱满坚硬,这时便可采收了。

藜麦种植技术

藜麦生长期为90-220天,生长期与播种时间及当地的气候条件有关,一般播种越早生长期越长.种植要求当地 无霜期在100天以上,海拔1500米以上,降水量300mm以上,最高温度不高于32度。

施底肥+整地需要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确定播种时间,最好能在播种前一周将肥(有机或无机或混合)均匀撒施在地里,旋耕土地15-20公分深,如果地里有前茬留下的根或塑膜需彻底清理,以免影响播种及藜麦生长。

建议根据测土情况确定底肥量,如果土壤比较贫瘠也没有测土条件,每亩施用硫基复合肥40-45公斤(要求复合肥氮磷钾比例为15:15:15或更高)。

用种量

每亩用种量400g

行距

行距控制在45-50公分

播种深度

播种深度1-2公分

播种方法

机播

其它注意事项

播种前需要准备拌种用材料,谷子或小米,如果用谷子需要提前炒熟,种子与拌种材料比例为1份种子2份谷子(小米),或根据调试情况确定播种材料的量,确保下种量及播种均匀。

特别注意:播种后的3-10天内要密切关注幼芽或 幼苗的生长情况及地下害虫情况,如果被地下害虫严重危害,需要考虑二次播种。

肥的管理

建议底肥一次施足,不做追肥,如果生长后期发现有缺肥症状,可以追施氮肥不超过每亩15公斤。

水的管理

主要以旱作为主。

病虫害管理

地下害虫是藜麦种植过程中主要的虫害,其中以 金龟子类为害最严重,刚出芽或出土的藜麦幼苗很容易遭受多种地下害虫的为害,严重时可造成全军覆没,因此播种前要了解该地块地下害虫情况,如果地下害虫严重,需要在播种时撒施杀地下害虫农药。

其它常见的虫害有芫箐,在藜麦长到50公分以上开始为害叶或花序,芫箐相对集中,经常会聚集在几株藜麦上,最简单的办法是观察到有芫箐,人工捕捉。

病害类常见的有叶斑病,尚没有造成经济损失报道。

常规管理

锄草

藜麦苗长到10公分后可以结合间苗开始锄第一次草,一般藜麦长到50公分以上还需要锄草1-2次.

间苗

藜麦苗10公分时可以开始间苗,株距要求为25公分左右

培土

由于藜麦高度可达到2米以上,因此从第二次锄草开始,要有意识给根部培土,使根系更稳固,防止后期倒伏

移栽(补栽)

如果出苗后发现苗不全,可以在苗长到15-20公分时进行挖苗移栽,移栽要选择在雨后,或另外给水.

黎麦的种植技术

1、播前准备

(1)地块选择种植藜麦要选择地势较高,阳光充足,通风条件好,肥力较好的岭地、二阶地,严禁在阴暗湿润、通风采光条件差的河滩地、沟坎地栽种,地块土壤最好选择红粘土或红砂土。盐碱地也可以。

(2)轮作倒茬 藜麦不宜重茬,连作一片病害严重,杂草多,土壤中的营养要素消耗量大,易造成“歇地”。因此,选择合理轮作倒茬易于藜麦丰产丰收。拟以荞麦、糯玉米与小米轮作倒茬前茬以大豆、薯类最好,其次是玉米,高梁,向日葵、蓖麻较差,轮作年限至少二年。

(3)精细整地:藜麦种植于旱坡岭地带,提高雨水利用率至关重要。早春土壤刚解冻,趁气温尚低,土壤水分蒸发慢的时候,施足底肥,达到土肥融合,壮伐蓄水。播种前每降一次雨及时耙耱一次,做到上虚下实,干旱时只耙不耕,并进行压实处理。

(4)施足底肥 肥料种类应为高温发酵处理后的羊粪,其次是农家有机肥。严禁使用化学肥料,包括无机肥,如硝酸磷等。基肥在播种前结合深耕整地一次施入,一般以农家肥为主,如将磷肥与农家肥混合沤制作基肥效果最好。基肥以秋施或早春施入较好。

追肥增产作用最大的时期是抽穗前15~20天的孕穗阶段,一般以纯氮5公斤/亩左右为宜。氮肥较多时,分别在拔节始期施“座胎肥”,孕穗期追施“攻粒肥”。在藜麦生育后期,叶面喷洒磷肥和微量元素肥料,也可促进开花结实和子粒灌浆。

2、播种

(1)播期。播种期一般应选在5月中旬左右(温度在15℃—20℃为宜),最好是在雨后播种或看天气预报雨前两天播种。切忌早播,要使谷子的花期避开阴雨天。

(2)播量。每亩用量要以0.4公斤为宜。

(3)播深。播种深度1-2厘米左右。过深出苗困难,过浅不利防旱防倒。

(4)播种方式。一般使用耧播,也可采用新研制的精播耧播下种。行距50厘米左右,株距25厘米左右。

3、田间管理

(1)藜麦出苗后,要及时查苗,发现漏种和缺苗断垄时,应及时补苗,最好雨后。

(2)间苗定苗 藜麦出苗后应及早间苗,并注意排拔除杂草。幼苗长到10cm时,进行第一次间苗,可适当多留苗,留好苗幼苗长到20-30cm时,进行第二次间苗,留壮苗

黑龙江半干旱区藜麦栽培需要哪些技术?

1.选茬、整地和施肥

1.1选茬

藜麦对土壤条件要求并不高,但宜选择通风条件好、易于灌溉、肥力高的地块。藜麦种植不宜重迎茬,长期连作的地块不但杂草多且病害严重。选茬时要注意前茬作物用药情况,防止遭受药害。马铃薯、油菜、豆类为种植藜麦的理想前茬。

1.2整地

精细整地能够给种子创造一个良好的播种环境,是保证出全苗、壮苗的基本措施。藜麦种子较小,顶土能力弱,整地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出苗率。藜麦播前整地要达到“上虚下实”和“松、平、碎“的质量要求。

1.3施肥

根据黑龙江省西部半干旱区的土壤质量,底合肥。可施农家肥1500 kg .667 m +高钾复合肥10 kg .667 m ,随旋耕起垄施入,促进花芽分化和花期授粉,控制植株徒长预防后期植株倒伏。

2.播种

2.1种子处理

播种前可用谷子或小米(用谷子需提前炒熟)与藜麦种子拌种,可根据播种机调试情况确定拌种比例,确保下种量及播种均匀。

2.2适时播种

藜麦播种要选择适宜的时间,黑龙江省西部半干早区以5月中旬播种为宜,较早播种,低温不利于出苗或对幼苗造成冷害。推迟播种,一些晚熟品种不能正常成熟收获,且高温可能对藜麦苗正常生长产生一些障碍。

2.3播种方式

穴播、条播和育苗移栽均可,穴播利于破土出苗和株距一致,弊端是需要间苗覆盖地膜或露地种植均可,若提早播种,可采用地膜覆盖技术提温保墒。藜麦播种深度不宜过深,一般情况下播种深度2cm即可,墒情不好时可以加深到3cm。由于品种、土壤墒情和土壤肥力不同,藜麦的播种量也不同,一般播种量为6kg/hm2左右。

藜麦种植时间,一般在什么时候种植呢?

藜麦什么时候播种?藜麦种子主要有白色、黑色、红色等。它们具有独特丰富而全面的营养价值。唯一能满足人类基本营养需求的单一植物。市场价格相对较高,但土壤、气候、水肥条件等种植条件相对较高。接下来我们就简单说说藜麦高产种植技术,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选择种植地

藜麦具有较好的适应性,但为了提高藜麦的品质和产量,仍需选择背风向阳的地区种植,土壤环境要有较强的渗透性,土壤肥沃,排灌良好。

二、准备土地准备

种植藜麦时,不宜连作,否则容易发生各种病虫害,杂草也会到处生长。一般藜麦小麦籽粒相对较小,种子的顶土能力也较差。因此,要做好整地工作,注意土壤中是否有前茬作物的残留物,及时清理。整地后施足基肥,用充分腐熟的农家肥施肥,可以使土壤更加肥沃,有助于促进种子的萌发和出苗。

三、适时种植

种植藜麦时,不宜过早或过晚。一般应在南方春末种植。如果种植过早,种子的萌发会因为低温而受到抑制,幼苗也会遭受春寒的冻害。如果藜麦种植过晚,收获时间会推迟,其幼苗也可能受到夏季高温的影响。种植时应观察土壤湿度,种植深度可根据湿度调整。一般渗透深度和浅度都不利于藜麦的生长,所以种植深度不宜超过3厘米,过深会使种子无法从土壤中脱出,其次种植过浅也会造成藜麦倒伏。

四、补苗疏苗

藜麦出现后,要做好查苗工作,使藜麦高产。我们应该及时补苗。当幼苗长到15cm左右时,要进行适当的间伐,保证每株藜麦植株有足够的生长空间,在此期间可以适当增加留苗数量。藜麦苗期要防除杂草,可适当除草,使幼苗生长更快,保证其能充分吸收养分。后期根据藜麦的生长情况,及时进行中耕起垄。当藜麦的高度达到大腿时,应再次除草,避免吸收藜麦生长养分。

五、收获时间

藜麦的收获时间可以根据藜麦植株和小麦籽粒的情况来确定。藜麦成熟后,藜麦的穗全部变成黄实,叶片开始发黄掉落,藜麦的麦粒饱满坚硬,可以收获。藜麦收割时间不宜过早或过晚。如果小麦收获过早,在未完全成熟时,容易发生霉变,导致产量下降,而收获过晚时,容易发生倒伏,导致大量麦粒落入麦田,导致产量和品质下降。因此,收割时要避免阴雨天气。这样的麦粒遇水不易储存,容易发生病虫害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