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忌: 作为课文的中心人物,他是一位足智多谋、娴于辞令、深谙君王心理的谋士。作为齐王的谋臣,他能从日常生活联想到关系国家治乱的大事,可谓忠于职守,勤于王事。在妻、妾、客的交口称赞中,他没有得意忘形,而是进行调查、比较,最后实事求是地承认自己弗如远甚,这说明他有实事求是的态度,头脑冷静,善于思考,观察事物深入细致,具有丰富的社会经验,能透过现象看本质,最后得出正确的结论。
齐威王: 他是一位有魄力的开明君主。他深深懂得收买民心的重要,勇于听取不同的意见。但是据说在邹忌进谏之前曾经非常昏庸,
邹忌讽齐王纳谏中,齐威王和邹忌,你更欣赏那一位,说说你的看法。
我更欣赏邹忌,理由如下:
他不盲目轻信,不因妻妾客的话沾沾自喜,对别人的褒奖能理智判断,冷静思考,悟出直言不易的道理,善于思考,敢于并善于进谏,进谏设喻说理,婉转富有技巧,以自身设喻,以小设大,暗示并阐明纳谏的重要性和迫切性,是齐威王广开言路,修明内政,是一为好谋臣。
邹忌,齐威王是两怎样的人
邹忌是个懂得言语技巧的人.
而齐威王是一个善于听取下臣正确意见,敢于改正错误的君主.
但是在齐宣王时期,晚年的邹忌是一个嫉妒心理很强的人,他看田忌和孙膑在桂陵和马陵战役中建立军功怕影响到自己宰相的地位,设计陷害田忌迫走孙膑.走成齐宣王后期齐国有军无将的局面.
概括邹忌和齐威王的形象特点
邹忌:能在一片赞扬声中保持清醒的头脑,发现问题,进行分析思索,寻找原因,求得真理;同时作为齐国大夫,他有在政治上帮助威王除弊革新的责任感,敢于大胆地坚持真理,讽劝威王;有善于运用能启发人、使人容易接受的方式,摆事实,讲道理,说服对方。
齐威王:是个开朗有作为的君主,他从谏如流,勇于听取不同的意见,邹忌当面提出意见,他不仅不生气,还马上付诸行动,兴利除弊,进行了大胆的政治改革,确实称得上是一个锐意进取的开明君主。
扩展资料:
文章以“孰美”的问答开篇,继写邹忌暮寝自思,寻找妻、妾、客人赞美自己的因为,并因小悟大,将生活小事与国大事有机地联系起来。
由自己的“敝”,用类比推理的方法婉讽“王之敝甚”,充分显示了邹忌巧妙的讽谏艺术与娴熟的从政谋略。邹忌正是以自身的生活体悟,委婉地劝谏齐威王广开言路,改革弊政,整顿吏治,从而收到很好的效果。
这篇文章在叙事进程中对语言和句式的安排也很见匠心。有的叙述,对话有重复有排比,有的变化就大一些,邹忌与妻、妾、客的三问三答,有详有略,有重复处,也有小小变化处。总而言之,变中有不变,不变中又小有变化。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邹忌讽齐王纳谏
邹忌讽齐王纳谏邹忌和齐王的人物形象
邹忌:是一位头脑冷静、善于反思、有自知之明、心怀国事、敢于进谏、善于进谏的谋士。
齐王:是一位从谏如流、知错能改、明智果断、大胆改革的君主。
《邹忌讽齐王纳谏》出自西汉刘向所著的《战国策·齐策一》,讲述了战国时期齐国谋士邹忌劝说君主纳谏,使之广开言路,改良政治的故事,告诉读者居上者只有广开言路,采纳群言,虚心接受批评意见并积极加以改正才有可能成功。
创作背景:春秋战国之际,七雄并立,各国间的兼并战争,各统治集团内部新旧势力的斗争,以及民众风起云涌的反抗斗争,都异常尖锐激烈。在这激烈动荡的时代,“士”作为一种最活跃的阶层出现在政治舞台上。他们以自己的才能和学识,游说于各国之间,有的主张连横,有的主张合纵,所以,史称这些人为策士或纵横家。
他们提出一定的政治主张或斗争策略,为某些统治集团服务,并且往往利用当时错综复杂的斗争形势游说使诸侯采纳,施展着自己治国安邦的才干。各国统治者也认识到,人心的向背,是国家政权能否巩固的决定性因素。失去了民心,国家的统治就难以维持。所以,他们争相招揽人才,虚心纳谏,争取“士”的支持。
扩展资料
《邹忌讽齐王纳谏》文章以“孰美”的问答开篇,继写邹忌暮寝自思,寻找妻、妾、客人赞美自己的因为,并因小悟大,将生活小事与国大事有机地联系起来。由自己的“敝”,用类比推理的方法婉讽“王之敝甚”,充分显示了邹忌巧妙的讽谏艺术与娴熟的从政谋略。邹忌正是以自身的生活体悟,委婉地劝谏齐威王广开言路,改革弊政,整顿吏治,从而收到很好的效果。
第一部分写邹忌与徐公比美,不因妻、妾、客的赞美而自喜,而是从中悟出直言不易的道理。作者先刻画了邹忌的外貌,也与下文见徐公后“弗如远甚”的自惭心理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种对比,烘托出他感到受蒙蔽的心情。
第二部分写邹忌以切身经历设喻,讽谏齐王除蔽纳谏。这一段是课文的中心部分。邹忌见威王后,并没有单刀直入地向威王进谏,而是先讲自己的切身体会,用类比推理的方式讲出“王之蔽甚矣”。他先叙述了妻、妾、客蒙蔽自己的原因,然后从自己的生活小事推而至于治国大事,说明齐王处于最有权势的地位,因而所受的蒙蔽也最深。
文章的后一半写齐威王的纳谏经过,应该实有其事,或者至少是有一定的事实作为依据的。但作者却把它过分夸大了。因为齐威王的为人即使再差劲,一开始也不能全无是处,以致意见堆成山,使提出批评的人“门庭若市”。而在一周年以后,即使他改恶迁善,也不能一下子就达到圣贤的地步,使人们“虽欲言,无可进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