蚯蚓钻进土壤里保护自己。

蚯蚓俗称地龙,又名曲鳝,是环节动物门寡毛纲的代表性动物。蚯蚓是营腐生生活动物,生活在潮湿的环境中,以腐败的有机物为食,生活环境内充满了大量的微生物却极少得病,这数蚯蚓体内独特的抗菌数免疫系统有关。

在科学分类中,它们属于单向蚓目。身体呈圆筒状,两侧对称,具有分节现象:由100多个体节组成,在第十一节以后,每节的背部中央有背孔,没有骨骼,属于无脊椎动物,体表裸露,无角质层。除了身体前两节之外,其余各节均具有刚毛。雌雄同体,异体受精,生殖时借

怎样保护蚯蚓

首先蚯蚓是变温动物,体温随着外界环境温度的变化而变化。因此,蚯蚓对环境的依赖一般比恒温动物更为显著,环境温度不仅影响蚯蚓的体温和活动,还影响蚯蚓的新陈代谢、生长发育及繁殖等,而且温度也对其他生活条件产生较大的影响,从而间接影响蚯蚓。因此,温度是蚯蚓最重要的生活条件之一。一般来说,蚯蚓的活动温度在5—30℃范围内,0—5℃进入休眠状态,0℃以下死亡,最适宜的温度为20—27℃左右,此时能较好地生长发育和繁殖。28—30℃时,能维持一定的生长;32℃以上时生长停止;10℃以下时活动迟钝;40℃以上时死亡,蚓茧孵化最适18—27℃。可见蚯蚓的最高致死温度低于其他无脊椎动物。养殖场最好在室内,在南方地区,夏天通风保湿,冬天只要关窗保温就能全年正常生产(这里的温度指基料的温度,因为空气的温度与基料的温度是不一样的,比如:当空气温度0℃时,基料温度有12℃左右;当空气温度为38℃时,基料温度却只有28℃左右,这是因为粪料含有极高的水分)。 蚯蚓吃东西也很特别,不好的食物也会对蚯蚓造成不良影响,蚯蚓是杂食性动物,它除了玻璃、塑胶、金属和橡胶不吃,其余如腐植质、动物粪便、土壤细菌等以及这些物质的分解产物都吃。蚯蚓味觉灵敏,喜甜食和酸味。厌苦味。喜欢热化细软的饲料,对动物性食物尤为贪食每月吃食量相当于自身重量。

昆虫怎样保护自己?

昆虫保护自己的手段很多,常见的有:

1、拟态,就是伪装成周围环境,或者伪装成其它动物,比如竹节虫长成树枝的样子、枯叶蝶的翅膀就像枯黄的叶子、跳蛛模仿木工蚁。

2、本身有毒、释放有毒的气体或液体,比如一些毛毛虫身上的刺有毒、一些甲壳虫受到威胁时分泌毒液,抓蝗虫时也能够发现蝗虫会通过口器吐黄色的液体。

3、假死,这在潮虫中比较常见,一受到威胁就会缩成一团,一动不动的等待危险过去再行动。

4、灵活的运动能力,这种保护手段本身就需要很好的探查能力,比如苍蝇蚊子,往往能够在挨打之前灵活的溜走。

5、较小的身材,这也是一种保护手段,可以在危险来临时钻入身边的细小缝隙逃命。

6、顽强的生命力、再生能力,比如蚯蚓,被砍成两截以后可以再生,也达到了延续生命的作用。

以上就是昆虫的几种保护手段,详细的可以逐条到百度百科里了解一下。

哪些动物用什么办法保护自己?

动物都有保护自己的办法,如果没有有效的方法保护自己,自己就无法生存在大自然中,生命就会受到威胁。有些动物依靠自己身体的优势或独特的本领,保护自己。比如,老虎、狮子,狼,大象,豹子这类动物,一般情况下,其它动物不会主动攻击它们,因为这些动物本来就十分凶猛,好斗。如有的动物靠自身特有的本领保护自己,如黄鼠狼靠肛门有一个臊包,在遇到危险时,会放出一股臊气,让攻击的动物避之不及,放弃攻击。壁虎、螃蟹等动物,遇到危险时,会断肢残体,保护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