蚯蚓养殖池修建的方法如下:

修好蚯蚓池,采用半地下式,在地面向下挖五十厘米深,地面上修砌十五至三十厘米,四周用砖砌,下面是土底。上边盖细铁丝网、牛毛毡或黑色塑料薄膜,以防老鼠、蟾蜍等天敌,并遮光和防雨;保持适宜的温度。冬天加厚饲料厚度35厘米以上,增盖麦草、草帘和塑料薄膜,10多天加水1次,20天至30天加1次新料,防寒保温,做好越冬保苗工作;夏季减少饲料厚度,遮荫和勤浇水以调节温度,做到蚓床内夏天不超过30摄氏度,冬天不低于10摄氏度,以利于蚯蚓的生长和繁殖;密度适宜,及时添料。蚓床接种以每

蚯蚓养殖场怎么建 蚯蚓养殖场如何修建

1、修好蚯蚓池。采用半地下式,在地面向下挖50厘米深,地面上修砌15-30厘米,四周用砖砌,下面是土底。上边盖细铁丝网、牛毛毡或黑色塑料薄膜,以防老鼠、蟾蜍等天敌,并遮光和防雨。大平2号蚯蚓对适宜的湿度、新鲜的食料和食料中20℃左右的温度层有明显的趋性,且群聚性强,当这些条件基本满足时,它们是不会逃跑的。池底不需铺砖或铺塑料薄膜。因铺底仅起到保湿作用,减少洒水次数,但在冬季却阻止了蚯蚓向土壤深处避寒移动,往往会造成大量死亡。
2、保持适宜的温度。冬天加厚饲料厚度(35厘米以上),增盖麦草、草帘和塑料薄膜,10多天加水1次,20-30天加1次新料,防寒保温,做好越冬保苗工作;夏季减少饲料厚度(20-25厘米),遮荫和勤浇水以调节温度,做到蚓床内夏天不超过30℃,冬天不低于10℃,以利于蚯蚓的生长和繁殖。
3、保持适宜的湿度。蚯蚓靠皮肤吸收溶解在水中的氧气进行呼吸,湿度不足时皮肤干燥,呼吸不能正常进行而引起死亡。夏天一般1-2天于傍晚浇水1次,秋冬季3-7天浇水1次。以手握饲料指缝中有水,但水滴掉不下来为宜。湿度过大蚯蚓会逃走或死亡。
4、密度适宜,及时添料。蚓床接种以每平方米600多条、重约300克为宜,生产群密度一般1-1.5万条为宜。密度过大则生长不好,孵化率低。养殖过程中需及时添加经过发酵的混合饲料,以满足蚯蚓生长繁殖对养分的需要。当发现饲料像糟粕一样,有些蚯蚓已钻进砖缝时,说明蚯蚓料缺乏,需要添加新料。添料时先把旧料连同蚯蚓堆向一边,在露出的空床上加新料,待蚯蚓进入新料时,再在旧料上铺少量新料,待卵孵化后,将上部蚯蚓连同新料取走,旧料可作鸡饲料或肥料。一般7-10天加新料1次,每次7-10厘米厚。

蚯蚓的池养法是什么?

蚯蚓的池养法是:
选择遮荫处,用砖砌成养殖池,池深70厘米,池内铺土28~30厘米厚,分层或混合投入饲料和土壤,灌适量的水,上面用遮盖物防雨。一般修2个池,一个堆放垃圾发酵,一个放养蚯蚓,两池轮换使用,也可分成种蚯蚓池、孵化池、幼蚯蚓池、中蚯蚓池、生产池。
家庭养蚯蚓,应因地制宜,合理利用庭院资源,在室内外均能饲养,根据当地气候条件进行选择,如南方夏季气温高,宜在室内养殖。

蚯蚓怎么池养?

国内饲养蚯蚓多采用这种方法,建池养蚯蚓适用于室内外饲养。
饲养池用红砖砌成长100厘米、宽50厘米、高30厘米的池。池内外壁不用水泥或石灰粉抹,以保持通气。池底可用水泥地面,也可用泥地面,但要打实铲平。每个池的四角底部留一个小口,以渗出过多的水分,洞口要用塑料网或铁丝网盖住,以防蚯蚓外逃或其他有害的动物入内为害蚯蚓。如果投放的蚯蚓量不大时,可把池分隔成若干个小池,这样不但便于饲养管理,而且还可以提高单位面积的产量。室内建池饲养可以选择旧猪房、鸡舍。

蚯蚓养殖方式有哪些?

1.池养法
选择遮荫处,用砖砌成养殖池,池深70厘米,池内铺土28~30厘米厚,分层或混合投入饲料和土壤,灌适量的水,上面用遮盖物防雨。一般修2个池,一个堆放垃圾发酵,一个放养蚯蚓,两池轮换使用,也可分成种蚯蚓池、孵化池、幼蚯蚓池、中蚯蚓池、生产池。
2.坑式养殖
挖深60~80厘米、长宽各100厘米的坑,将坑底夯实,在坑底先铺5厘米厚的畜、禽粪,再铺5厘米的碎草、树叶、秸秆等,上面铺一层5厘米厚的土壤,最上层用麦、稻等秸秆覆盖,适量加水保持温度。冬天可加保温塑料薄膜罩。
3.箱式养殖法
小型养殖箱的规格为长50厘米、宽35厘米、深15厘米的木箱,这种箱可排列成层,便于搬动,适宜于集约化养殖。大型养殖箱为长150厘米、宽90厘米、深60厘米,箱面加盖。

蚯蚓养殖技术

随着养殖业的快速发展,加入养殖行业的人越来越多,而且养殖蚯蚓的养殖户也在逐渐的增多,那么,蚯蚓养殖有哪些技术要点?以下就是养殖蚯蚓的方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蚯蚓养殖技术

1、饲养设备。建池:挖坑大小不限,注意防逃防积水即可;立体饲养:搭架、建槽,每层间隔40厘米即可;或用木箱、篓、盆、缸,室内堆料均可。

2、饲料准备。搞了“三性”饲料的组合搭配。“三性”饲料,即动物物饲料:猪牛粪等;植物性饲料:各种秸秆、树叶、杂草等;水果性饲料:西瓜皮、烂水果、桔子等。第一、三类饲料大体占70%。

3、温湿度条件。

(1)最适温度10—30℃。在冬季稍加遮盖即可,不让蚯蚓冬眠,但不可暴晒及雨淋。

(2)蚯蚓对湿度要求不高,相对湿度为60—70%,一般按新鲜牛粪直接投入即可,如果堆放太久偏干,可稍喷些水,水分掌握在用手握料,手指间见水珠但不滴下为宜。酸碱度PH值6—8。

4、投放种苗。先在蚯蚓养殖池里(或木箱、室内地板上),平铺新鲜牛粪15—20cm,然后在其上铺种苗(每平方料投入3000—5000条为宜),品种以太平2号、北星2号为优。

5、日常管理。一般每20天观察一次,并加料一次,方法同上。每40天可成倍扩大饲养面积。一般每40天为一周期,一年可养9批。

6、采收方法。用铁丝网装钉一个筛子(用木片固定),然后将蚯蚓连土放在筛子上,放在太阳光下,蚯蚓怕光怕热,即往下钻,筛子底下放一盘子即可收集蚯蚓,然后投给蛙、鸡、鸭、猪等食用(鲜食)。

7、定时清出卵茧,提高孵化率。在气温15—28℃的季节里,每隔10—15天将卵茧从蚯蚓养殖床内清理出来,放到预先准备的蚯蚓床上进行孵化。蚓床必须通气良好,相对湿度控制在56—60%之间,在这种条件下,卵茧孵化15—20天便可出幼蚓,孵化率达95%以上。

养殖蚯蚓的注意事项

1.避免阳光的照射,最好的养殖地点在树荫下,否则要人工设置遮罩物。尤其是夏天,要控制好温度和湿度。

2.蚯蚓的食量很大,保证充足的食物才不会让蚯蚓四处觅食,爬出养殖床。

3.当蚯蚓性成熟、出现环带后,生长变得缓慢,饲料的利用率变低,此时可以进行收获。

4.饲料中的水分不宜过高,因为细菌的繁殖过快会使饲料产生酸性的物质,不利于蚯蚓的生长。

5.蚯蚓没有牙齿,可以在饲料中添加一些细沙,以促进蚯蚓的消化。

6.蚯蚓对天气的变化有感知的功能,空气中的湿度变高和大风来临,蚯蚓会跑出来。用电灯照明可以防止蚯蚓跑出来。

水产养殖用蚯蚓好处多多

在水产养殖中用蚯蚓有很多的好处,据有关测试,蚯蚓作水产饲料可减慢生物的呼吸频率,这可能是蚯蚓体内所含药用成份所致。由于呼吸频率减慢,异化作用降低,热量损失减少,这大概是饲养效果较好的原因之一。实践证明,鲜蚯蚓的饲养效果较好,蒸熟的蚯蚓可提高适口性,还能杀死蚯蚓体内寄生虫。蚯蚓粉虽然饲养效益较差,但使用和贮存都很方便,适于工厂化生产。

喂鱼:用活蚯蚓喂鱼,以喂25克~100克的幼鱼效果为最好。在幼鱼阶段,各种鱼都可吞蚯蚓。

喂蛙:用蚯蚓喂蛙,解决了蛙类非活动饵料不食的难题。养蚯蚓喂牛蛙,促进了牛蛙养殖业的发展。

喂龟:采用池内养龟,池旁养蚯蚓,满足了龟对动物性饲料的需要,降低了成本,经济效益明显。

喂黄鳝:用蚯蚓喂黄鳝,需要在鳝池内筑一个略高水面的泥墩,傍晚时,将蚯蚓投放到泥墩上。天黑后,黄鳝就会游出水面觅食,自动集于泥墩四周吞食蚯蚓。用蚯蚓喂黄鳝,可以提高黄鳝的产卵率和成活率,并可加快生长速度。

蚯蚓的养殖方式

人工养殖蚯蚓工作是一项新兴的事业,它能作为畜、禽、鱼类等养殖的蛋白质饲料,可以利用蚯蚓改良土壤,培育地力,还能处理城市有机垃圾,化废为肥,消除有机废物对环境的污染。蚯蚓的用途很广,具有极高的经济价值。那么蚯蚓有哪些养殖方式?下面我就带大家一起来详细了解下吧。

蚯蚓的养殖方式

1、池养

可利用阳台、屋角等闲置地方,建池养殖。

在室内用砖砌成5平方米大小的方格池,高25厘米左右,垫上10厘米以上松土。或建成长2米、宽2.5米、深0.4~0.5米的池,或按行距0.5米左右一个挨一个地排列建造。

如果地下水位较高,可不挖池底,在地上用砖直接垒池。如果地势高而干燥,可向下挖40~50毫米深池,以利用保持池内的温度和湿度。

2、养殖床养

在地面上直接铺饲养土做成养殖床,养殖床面积5~6平方米大小,四周设宽30厘米、深50厘米的水沟,既可排水,又可作防护沟。

3、缸养

在缸底钻1~2毫米圆孔用于排水,铺上10厘米厚的饲养土。

4、盆养

可利用花盆等器饲养。适合养殖赤子爱胜蚓、微小双胸蚓、背暗异唇蚓等。

一般常的花盆等容器,可饲养赤子受胜蚓10~70条。盆内所投放的饲料不要超过盆深的3/4。这种养殖方式,盆内土壤或饲料的温度和湿度容易发生变化,需要注意掌握。

5、箱和筐养

可利用包装箱、纸箱或塑料箱、柳条筐、竹筐等养殖。箱、筐的面积不超过1平方米。养殖箱的底产部和侧面均应有排水、通气孔。排水、通气孔孔径为0.6~1.5毫米。

6、箱式立体养殖

将相同规格的饲养相重叠起来,可以进行立体集约化养殖,这是目前常采用的养殖方式之一。

先做好木箱与架子。架子可用钢筋、角铁焊接或用竹、木搭架,也可用砖、水泥板等材料建筑垒砌。养殖箱水50厘米、宽35厘米、高25厘米左右,放在饲养架子上,一般放4~5层。

在箱中垫10厘米以上松土,上面加盖透气的防逃网。养殖时,注意通风换气、调节温度与土壤湿度,保持土壤的清洁与室内卫生。

7、沟槽养殖

选择背风遮荫处,开挖沟槽养殖。沟槽长10米,宽2米,深60~80毫米。沟的上面一侧稍低,一侧稍高,有一定的倾斜度。

沟底铺15厘米厚的饲养土,沟上用薄膜、竹帘、塑料板等防雨材料等覆盖,可放养3000~500只蚯蚓。沟的表面四周应开好排水沟,沟底饲养土堆放成棱台形,以排水。

8、园林与田间养殖

选用地势比较平坦,能灌能排的桑园、菜园、果园或饲料田,沿植物行间开宽35~40厘米、深15~20毫米的沟槽,施入腐熟的畜禽粪、生活垃圾等有机肥料,上面用土覆盖10百米左右,放入蚯蚓进行养殖。沟内应经常保持潮湿,但又不能积水。这种养殖方式不宜在种值有柑橘、松、枞、橡、杉、桉等园林中开沟放养。

9、半地下室养殖

选择背风、干燥的坡地,向地下挖1.5~1.6米深、2.5米宽、长度自定的沟。沟的一侧高出地面1米,另一侧高出地面30厘米,形成一个斜面,斜面用双层塑料薄膜覆盖。

10、地下窖养殖

利用人防工事、防空洞、地洞、地坑或土窖等阴暗潮湿保温的地点进行养殖。

11、塑料棚室养殖

可利用现有的冬季暖棚、温室养殖蚯蚓。

12、简易堆料养殖

1.场地:选择地势较高、靠近水源又不积水的平地作养殖场;

2.备料:利用马、牛、羊粪或其他畜禽粪便,再加入30%的干草料、拌匀、堆沤、发酵而成;

3.下种:将堆制好的饲料,调节好湿度后,铺于选定的地点,堆料宽1~1.2米,厚15厘米。均匀投入含卵块及幼蚓的蚓种,上面再覆盖厚5厘米的堆料;

蚯蚓养殖技术要点

1、饲养设备

建池:挖坑大小不限,注意防逃防积水即可;立体饲养:搭架、建槽,每层间隔40厘米即可;或用木箱、缸、篓、盆,室内堆料均可。

2、饲料准备

搞了“三性”饲料的组合搭配。“三性”饲料,即动物物饲料:猪牛粪等;植物性饲料:各种树叶、秸秆、杂草等;水果性饲料:西瓜皮、桔子、烂水果等。第一、三类饲料大体占70%。

致富创业:牛粪养蚯蚓,牛灵创业年入百万

新鲜牛粪不经发酵可直接用来养蚯蚓(如有烂瓜果、烂菜叶等和牛粪混合后养殖蚯蚓效果更好),方法是先将牛粪堆成长2米、宽1米、高(厚度)35厘米的粪堆,每天用铁耙疏松最上面的牛粪,约晒到五成干时即可放入蚯蚓种,每堆粪可放入产卵种蚯蚓3万条,每隔10天收取一次蚓粪及蚓茧另开一堆进行孵化(每隔10天收取一次蚓茧,另开孵化可保证每批蚯蚓大小规格一致),在养殖期间发现蚓粪干了要及时EM菌液,按EM菌液1斤、清水或洗米水或煮饭的米汤5斤的比例混合后喷洒,一般每隔3-5天喷一次,按以上方法养出的蚯蚓生长快,产出的蚓茧多而且大,一般3万条种蚓每月产的蚓茧可孵化出6-9万条幼蚯蚓。按以上规格的粪堆可放幼蚓种6-9万条,经30-40天的养殖,可收获蚯蚓25-30斤。

注意事项:禽畜粪一定要用EM菌液发酵,或晒干后拌成含水量60%左右才可用来养蚯蚓。

3、投放种苗

先在蚯蚓养殖池里(或木箱、室内地板上),平铺新鲜牛粪15-20厘米,然后在其上铺种苗(每平方料投入3000-5000条为宜),品种以太平2号、北星2号为优。

4、日常管理

一般每20天观察一次,并加料一次,方法同上。每40天可成倍扩大饲养面积。一般每40天为一周期,一年可养9批。

蚯蚓养殖:猪粪养蚯蚓立体生态养殖效益高,亩赚4万元,年入40万

5、温湿度条件

①适温度10℃-30℃。在冬季稍加遮盖即可,不让蚯蚓冬眠,但不可暴晒及雨淋。②蚯蚓对湿度要求不高,相对湿度为60%-70%,一般按新鲜牛粪直接投入即可,如果堆放太久偏干,可稍喷些水,水分掌握在用手握料,手指间见水珠但不滴下为宜。酸碱度PH值6-8。

6、采收方法

用铁丝网装钉一个筛子(用木片固定),然后将蚯蚓连土放在筛子上,放在太阳光下,蚯蚓怕光怕热,即往下钻,筛子底下放一盘子即可收集蚯蚓,然后投给蛙、鸡、鸭、猪等食用(鲜食)。

7、定时清出卵茧,提高孵化率

在气温15℃-28℃的季节里,每隔10天-15天将卵茧从蚯蚓养殖床内清理出来,放到预先准备的蚯蚓床上进行孵化。蚓床必须通气良好,相对湿度控制在56%-60%之间,在这种条件下,卵茧孵化15天-20天便可出幼蚓,孵化率达95%以上。

蚯蚓为雌雄同体,异体受精。性成熟的蚯蚓每隔七、八天产卵一次,一只卵可孵出3-4条小蚯蚓,2-3个月成熟,4-6个月可繁殖十倍。

水蚯蚓养殖新技术

一、建池
水蚯蚓养殖池应建在水源充足的地方,如城郊生活污水沟旁的零星空地,小溪、河流旁,鱼场的渗漏水集散地等。蚓池宜建成长lO-30m,宽1-1.2m,深0.2-0.25m的长条形,也可建成曲流形、环流形等形状。池底最好铺上石板或铺上“三合土”(硬底池可不处理)。设进、出水口,且各水口要安装好防逃设施。
二、培养基
培养基的底料可选用富含有机质的污泥,如鱼池底部的淤泥、污水沟边的黑泥等,并掺进适量的疏松物(如甘蔗渣等)、有机物(牛粪等)。往蚓池装填培养基的程序是:先在池底铺垫一层甘蔗渣或其他富含糖分的纤维物,每㎡用量为2-3kg,随即铺上一层污泥,使总厚度达到lO-12cm,加水淹没基面浸泡,2-3天后施基肥,每㎡用猪、牛、鸡粪共lOkg。接蚓种前再在表面铺一层厚约3-5cm的污泥,撒上一层经发酵处理的麸皮、米糠、玉米粉等混合饲料,每㎡用量为150-250g,最后加水,使培养基面上有2-5cm的水层。这时就可引来水蚯蚓种进行接种了。
三、引种与接种
水蚯蚓的种源可在排污沟、臭水沟、废水坑等处获得。注意弓1种时捞目的水蚯蚓不必淘洗得很干净,可连同部分泥、渣一起运回。接种工作就是把采运回来的蚯蚓种均匀地撒在蚓池的培养基面上。四、饲料与饲养管理。
1、饲料及其投喂。水蚯蚓特别爱吃具有甜酸味的饲料。实践表明,牛粪、鸡粪、猪粪、麸皮、次粉、玉米粉、米糠、糖糟等饲料效果较好。为了提高饲料和肥料的利用率,所投喂的粪肥、饲料均应充分腐熟、发酵。若让它们在蚓池内发酵腐熟,则所产生的热量足以使卵茧和稚、幼蚓被“烧死”,不利于稳产高产。投饲量可根据饲料系数与各个月的水蚯蚓产量估算出该月的投饲总量。投喂时用手把饲料均匀撒在培养基面上,投饵前不要忘了关闭进水口。

野生蚯蚓怎么养殖

1、养殖场所:养殖野生蚯蚓时,需要用红砖砌成饲养池,并往底部涂刷水泥。2、养殖方法:把野生蚯蚓放入土壤,并每天洒一次水。3、饲喂管理:每周饲喂3次,可以选择腐烂的蔬菜或内脏。4、适宜环境:将温度控制在18-28℃,使蚯蚓快速生长。

野生蚯蚓如何养殖

1、养殖场所

养殖野生蚯蚓时,需要使用红砖砌成饲养池,且饲养池的长度最好为2米,宽度为1米,高度为0.2米,而且要往饲养池的底部涂刷水泥,避免蚯蚓钻入土壤中逃跑,并且要在饲养池中放入隔板,将其分成若干个小池子。

2、养殖方法

野生蚯蚓适宜生活在腐殖土中,饲养野生蚯蚓时,需要将养殖池里铺上一层疏松肥沃且腐殖质丰富的土壤,再将蚯蚓放入到土壤表面,让其自己钻入到土壤里,而且要每天向土壤里洒一次水,保持土壤湿润,避免蚯蚓脱水死亡。

3、饲喂管理

蚯蚓是杂食性生物,养殖野生蚯蚓时,需要每周饲喂3次,可以将腐烂的白菜、菠菜、青菜、动物内脏等放入到土壤中,而且要在养殖池上覆盖一层塑料薄膜,为其保温保湿,有利于蚯蚓繁殖与生活。

4、适宜环境

蚯蚓不耐寒,养殖野生蚯蚓时,如果环境温度为0-5度时,它就会进入到休眠状态,而如果环境温度低于0度时,就会导致蚯蚓死亡,最好将环境温度控制在18-28度之间,这也是蚯蚓卵的最佳孵化温度。

水蚯蚓怎么养

养殖水蚯蚓的时候需要注意养殖池的建造、擂池的操作、饲料的投喂和日常的养护等。养殖池可以建造在水泥底的水池中,倒入污泥、分辨等混合成的基质进行擂池的操作,投下水蚯蚓,定期投喂饲料,注意适当遮蔽强光。

水蚯蚓养殖方法

1、建造养殖池

水蚯蚓对于养殖池并不挑剔,只要是相对密闭不透水的容器或场所均可,但是这种物种有很强的污染性,很容易泛滥,因此小规模养殖用水缸即可,大规模养殖可以用水泥抹底的废弃水池,水池要稍深一些并注入一半的水。

2、擂池

擂池是在养殖管理中绝对不能缺少的环节,向养殖池中倒入由污泥、淤泥、动物粪便等混合制成的培养基,然后用比较坚硬平整的T型木头将培养基用力的擂动一遍,并加入一些青苔和杂草等,这样能够防止培养基板结和抑制杂草的生长。

3、投喂饲料

擂池过后将水蚯蚓倒入已经发酵完毕的水池之中即可,然后就要准备投喂饲料了,饲料一定要提前腐熟发酵过,以动物的粪便、生活污水和腐烂的蔬果等有甜味的粮食类饲料混合而成即可,水蚯蚓最喜欢的就是这种腐熟的饲料。

4、日常养护

水蚯蚓的繁殖速度虽然很快,同时也具有比较强的耐受肮脏环境的能力,但是这种小虫子是不耐日晒和高温的,因此在夏季时要及时为池塘中注水保持水温较低的现状,并搭建凉棚遮挡过于强烈的日光,防止水蚯蚓被晒死。

怎样养蚯蚓

1、场地:养殖蚯蚓,需要选择在远离居民区的地方建立饲养场所。2、养殖池:在地面上挖掘50厘米深的池子,再用水泥抹底,以免蚯蚓逃跑。3、投饵:喂养蚯蚓时,要给其投喂粪便、稻草、麦秆等食物。4、温度:将环境温度控制在15-30℃。

蚯蚓的养殖方法

1、简易养殖

蚯蚓本身对于养护的环境的要求不算很高,因此如果没有条件的话就在普通的空地上挖掘地穴进行养殖,或是干脆在瓦缸中进行养殖都是可行的,这样养殖虽有蚯蚓逃脱或是扩散的风险存在,但是养护起来建档方便容易管理。

2、养殖池

如果有条件也可以建造专门的厂房和养殖池,选择一个较为平坦的地方建造简单的仓库型的厂房,然后挖掘地面挖出一个深度在50厘米左右的池子,夯实之后用水泥抹底即可,这样的厂房能够在最大程度上免除自然因素的干扰。

3、饵料投喂

蚯蚓是不同于蜈蚣或是蟑螂的,它的食物就是它所生存的基质,因此使用野草、麦秆、秸秆、稻草和动物粪便、腐熟的糟糠等进行混合熟化的处理后所得到的基质就是蚯蚓的饵料了,把饵料倒入培养容器中,再倒入蚯蚓盖上稻草即可。

4、养护工作

蚯蚓是一种生活在完全黑暗的环境中的虫子,对于环境的光照变化和温度变化比较敏感,因此养殖蚯蚓的时候要保证土温不会有过大的波动,稳定在15-30摄氏度之间,土壤微微潮湿即可,并遮挡住所有的光照,防止蚯蚓不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