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树叶开始变黄,掉落,果实已经挂在了枝头上,风开始变冷变大,侯鸟飞往南方,白天变短夜晚变短。

2、田野里稻谷熟了,金黄金黄的,好像铺了一层金色的地毯。果园里果子熟了,就像一个大大的水果盘子,装着好多水果。

3、空气变干燥,多风,小动物开始准备越冬,迁徙动物开始漫长的迁移,大雁会向南飞。

秋天会有哪些变化?

秋天变化有:

1、秋天有落叶,大部分落叶植物、树木开始落叶,叶子枯黄、卷曲,从树上落下,随风飘舞,也代表深秋后,冬天即将到来。

2、大雁南飞,每到秋天,北方的严寒气候不再适合大雁生存,它们就成群结队、浩浩荡荡地便会飞往温暖的南方。第二年春天,它们经过长途旅行,回到北方产蛋繁殖。

3、硕果累累,秋天丰收时树上的果实都成熟了,苹果、梨、柿子等挂满枝头,一片丰收景象。

4、秋天,地上的小草渐渐枯黄,落叶树的叶子也开始变红或变黄,并随风飘落下来。

5、杨柳树叶由绿变黄,枫树叶变得火红,柿子红了,苹果梨都成熟了,大地变得一片金黄,玉米水稻等都被农民收到家里。

秋天有哪些变化

秋天的变化主要有:

一、自然景观方面

最明显的变化在树木上面,一般秋天,大部分落叶植物、树木开始落叶,叶子枯黄、卷曲,从树上落下,随风飘舞,也代表深秋后,冬天即将到来,城市里会开始清扫大量的落叶。

另外一些观赏类的树叶会变红,因为叶片中含有大量花青素,作为叶片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叶绿体中不但含有使叶片呈现绿色的叶绿素,而且还含有可以让叶片呈现黄色的类胡萝卜素。

夏日里,叶片中叶绿素含量高,所以鲜亮的绿色盖过了黄色。随着气温的下降和白昼时间变短,叶绿素被大量分解掉,这时,淹没在树叶里的类胡萝卜素等其他色素就会显露出来。

二、气温方面:

秋季的气温会逐渐下降,但是一般较冬季缓慢。由于干湿状况的差异,不同地区会出现阴冷多雨,或干燥凉爽的气象状况。在较冷的深秋,由于昼夜温差大,白天蒸腾的水汽会在夜间凝结,或为露,或为霜。气象学上五天平均气温稳定在22度以下时就算进入了秋季,低于10度时秋季结束。

三、太阳的变化

秋季太阳直射点从北半球逐渐南移,秋分之后越过赤道,太阳直射南半球。从北半球看来,太阳的角度渐渐变低,昼夜长短差距变小。在秋分时,昼、夜等长。 在秋季,地球与太阳的距离由远渐近。从黄道平面看来,太阳位于狮子座、室女座、天秤座的背景上。

四、其它方面

秋天作物成熟,果子挂满枝头,大雁南飞浩浩荡荡地便会飞往温暖的南方。

扩展资料:

秋天一共有6个节气,分别为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

立秋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13个节气。每年8月7日或8日视太阳到达黄经135°时为立秋。“秋”就是指暑去凉来,意味着秋天的开始。但立秋时节,江淮一带的天气仍十分炎热。

处暑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14个节气。“处”是去的意思。处暑即暑气至此而止,也就是到了处暑,炎热的夏季就要过去,气温开始逐渐下降,雨量渐少。

秋分是表征季节变化的节气。秋分这天,太阳位于黄经180度,阳光几乎直射赤道,昼夜几乎等长。这时,南方地区候温普遍降至22℃以下,进入了凉爽的秋季。

每年10月8日或9日视太阳到达黄经195°时为寒露。寒露的意思是气温比白露时更低,地面的露水更冷,快要凝结成霜了。

霜降节气在每年的10月23日或24日。霜降时节,中国大部分地区进入了干季,要高度重视护林防火工作。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秋天

秋天到了大自然有哪些变化?

秋天到了大自然的变化如下:

1、公园里,一簇簇的花,有白的红的,大大小小,色彩斑斓。我俯下身子,向花丛闻了闻,一股清香顿时沁入心脾。

2、秋天,叶子一片片落下,带着一丝丝的遗憾,投向大地母亲的怀抱。她们跳跃着,旋转着,轻舞飞扬着,翩然落下。

3、秋天来了,天高云淡,蔚蓝的天空中,大雁成群结队地飞往南方,它们有时排着“一”字形,有时排着“人”字形。

4、花园里,许多花都凋谢了,只有菊花还在竟相开放。它们五彩缤纷,有紫红的淡黄的雪白的青绿的在秋风里频频点头。

5、在秋天里,大部分花已经失去了往日的风采,花瓣已经落下,而各种各样的菊花却在争奇斗艳,装点了城市,美化了环境。

6、秋天真的是一幅美丽天成的画卷。夕阳西下,飒飒秋风,牧笛声声,芦花飞扬。湖水碧蓝,沙滩幽静,瓜果飘香,明月高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