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忠于职守:指忠诚地对待自己的职业岗位,尽力地遵守自己的职业本分;

2、临危不惧:临:碰到。惧:害怕,畏惧。面对危难,丝毫也不畏惧;

3、舍己救人:舍己:牺牲自己。不惜牺牲自己去救别人;

4、大公无私:一心为公,没有私心。也指处理事情公平正确,不偏袒任何一方;

5、从容不迫:从容:不慌不忙。不迫:不急促。形容临事不慌不忙,镇定沉着。

4-6个成语形容哈尔威船长

4-6个成语形容哈尔威船长——临危不惧、镇定自若、精打细算、勇往直前、饱经沧桑。

精打细算

jīng dǎ xì suàn

【解释】打:规划。精密地计划,详细地计算。指在使用人力物力时计算得很精细。

【出处】茹志鹃《妯娌》:“再看红英自己,那是连半个钟头的工都不肯耽误的,也从没见她吃过一口零食,一看就知道是个会精打细算、会过日子的人。”

【结构】联合式。

【用法】用作褒义。一般作谓语、宾语、定语。

【正音】精;不能读作“jīn”。

【辨形】算;不能写作“蒜”。

【近义词】克勤克俭、一丝不苟

【反义词】大手大脚、粗心大意

【例句】她从来不迟到、不早退、不请假、不吃零嘴、不花零钱;真是个会~的小姑娘。

赞扬哈尔威船长的精神的成语有哪些?

1、以身殉职 [yǐ shēn xùn zhí] 

[释义]    殉:为实现某一目标而献出生命。为忠于本职工作而献出生命。

[出处] 《孟子·尽心上》:“孟子曰:‘天下有道,以道殉身;天下无道,以身殉道;未闻以道殉乎人者也。’”

2、舍己为人 [shě jǐ wèi rén] 

[释义]    舍弃自己的利益去帮助别人。

[出处]    《论语·先进》朱熹注:“曾点之学……初无舍己为人意。” 

3、恪尽职守 [kè jìn zhí shǒu]    

[释义]    谨慎认真的做好本职工作:每个公务员都应该~。

[出处]出自于《孙子兵法》。  

4、舍生忘死    [shě shēng wàng sǐ] 

[释义]    不把个人的生死放在心上。

[出处]    元·无名氏《锁魔镜》第二折:“你须索舍死忘生,建立功勋。” 

5、临危不惧    [lín wēi bù jù]    

[释义]    临:遇到;危:危险;惧:怕。遇到危难的时候,一点也不怕。  

[出处]    《邓析子·无厚》:“死生有命;贪富有时。怨夭折者;不知命也;怨夭折者;不知命也;怨贫贱者;不知时也。故临难不惧。”

6、镇定自若    [zhèn dìng zì ruò] 

[释义]    遇到紧急情况不慌不乱  

7、从容不迫 [ cóng róng bù pò ]

[释义] 从容:不慌不忙,很镇静;不迫:不急促。不慌不忙,沉着镇定。

[出处]《旧唐书·刘世龙传》“而思礼以为得计,从容自若,尝与相忤者,必引令枉诛。”

8、安难乐死[ ān nàn lè sǐ ]

[释义]安难:不避危难。不惧危难,把死视为快乐。形容不怕牺牲。

[出处]《战国策·楚策》:“法令既明,士卒安难乐死。”

9、自我牺牲[zì wǒ xī shēng]

[释义]为别人(或事)牺牲自己。

[出处] 陶铸《松树的风格》:“我对松树怀有敬意的更重要的原因却是它那种自我牺牲的精神。”

10、泰然处之[ tài rán chǔ zhī ]

[释义]泰然:安然,不以为意的样子;处:处理,对待。 形容毫不在意,沉着镇定。

[出处]《论语·雍也》:“贤哉回也。”朱熹注:“颜子之贫如此;而处之泰然;不以其害其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