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世说新语·言语》:“蒲柳之姿,望秋而落;松柏之质,经霜弥茂。”比喻未老先衰,或体质衰弱。亦用来韶华易逝、容颜易老。

蒲柳,即水杨,枝叶易凋,故有“蒲柳之姿,望秋而落;松柏之质,经霜弥茂”之说,古人常用“蒲柳之姿”自喻体质衰弱,是客套之言;亦用来暗喻韶华易逝、容颜易老。

蒲柳之姿什么意思 词语蒲柳之姿什么意思

1、蒲柳之姿,汉语成语,拼音是pú liǔ zhī zī,意思是旧时称自己体质弱的客套话。

2、成语出处: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言语》:“蒲柳之姿,望秋而落;松柏之质,经霜弥茂。”

3、成语用法:偏正式;作宾语;比喻衰弱的体质。

蒲柳之姿什么意思

意思是旧时称自己体质弱的客套话。蒲柳,即水杨,枝叶易凋,故有“蒲柳之姿,望秋而落;松柏之质,经霜弥茂”之说。

古人常用“蒲柳之姿”自喻体质衰弱,是客套之言;亦用来暗喻韶华易逝、容颜易老。

顾悦与简文同年,而发蚤白。简文曰:“卿何以先白?”对曰:“蒲柳之姿,望秋而落;松柏之质,经霜弥茂。”

译文:顾悦和简文帝同龄,而头发很早就白了。简文帝说:“你为什么头发白得比我早?”

顾悦回答道:“我是蒲柳一样的资质,向着秋天树叶就掉落了;您是松柏一般的质地,经受了秋霜反而更加茂盛。”

出处

《世说新语笺疏》上卷上《言语》57。《世说新语笺疏》是2007年中华书局出版的图书,作者是余嘉锡,清朝人。

“蒲柳之姿”是怎么样的呢?蒲柳之姿到底是什么意思呢?

指的是未老先衰,蒲柳是香蒲和柳树,“蒲柳之姿”说的是像这两种在秋季便会凋落的植物,那样早衰、脆弱。香蒲是一种水生植物,它的生长特性是每次入秋都会凋落。柳树,大家都很熟悉,到了秋季,柳絮就会掉落。蒲柳之姿的原文是:“蒲柳之姿,望秋而落;松柏之质,经霜弥茂。”,是在形容这两种植物刚到秋季就凋落了,而松柏这两种植物,即便经历风霜依旧常青。用蒲柳与松柏对比,松柏一年四季都是那么的茂盛,而蒲柳到了秋季就完结了。从时间上看,蒲柳是早衰的植物。

用蒲柳来比喻自己的早衰。这句话来源自东晋时期的官员顾悦。他被扬州刺史委任为官员。有了伯乐的看重,顾悦便对这份工作非常地用心,每天起早贪黑,处理扬州的大小事务,非常地勤奋。但是这样一直高强度的工作,没有得到适当的休息,对顾悦的身体造成了严重的损害。因此顾悦才刚满30岁就长满了白发,很多人都看不出他仅有30岁。有一次他遇到了当时的皇帝,皇帝听说他与自己年纪一样,却长满了白发,便询问他到底是怎么回事。

顾悦面对着皇帝的询问,很技巧地用了“蒲柳之姿”来回答。他用松柏比喻了对方,用蒲柳比喻自己,既抬高了皇帝,又解释了自己早衰,实在是精明的回答。因为作为臣子, 他不能回答皇帝,自己是太辛苦了。一个小小的臣子在最高的皇帝面前说自己辛苦,对方只会觉得你是在显摆,说不定就不高兴了。而顾悦用这句文采极好的话,既奉承了皇帝,又将自己白头的原因简单解释了一下。

总的来说,“蒲柳之姿”形容的是早衰和脆弱,并不是说自己像蒲柳一样的身姿。

蒲柳之姿 什么意思

蒲柳之姿释义:

蒲柳:蒲和柳皆望秋先凋,引伸为早衰。旧时称自己体质弱的客套话。

[拼音][pú liǔ zhī zī]

[出处]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言语》:“蒲柳之姿,望秋而落;松柏之质,经霜弥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