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珠是清朝礼服的一种佩挂物,朝珠共108颗,每27颗间穿入一粒大珠,大珠共四颗,称分珠,挂在颈项垂于胸前。不值钱的原因:

1、赝品。按照常理,若是正统的清代翡翠朝珠价值应当不菲。

2、翡翠品质不佳。

3、数量过多。物以稀为贵。

4、朝珠种类。有些朝珠属冷僻的收藏,收藏者不多,价格上不去。

5、年代不久远。虽同属清朝朝珠,但一般来说,距离现代越近的朝珠,收藏价值越低。

6、朝珠佩戴者管品小或者地位较低。

我想知道清代的朝珠现在值多少钱?

看过《甄嬛传》的你,想必对朝珠不陌生。官员上朝佩戴朝珠是清朝独有的一种礼仪,经历时间的涤荡后,保存完好的朝珠已是凤毛麟角、奇货可居,如今在拍场上往往是以百万元计。

身份不同,朝珠的质地、工艺亦不相同,其中东珠和明黄色绦只有皇帝、皇太后和皇后才能佩戴。其他贵族官员的朝珠用材就相当广泛,有红珊瑚、翡翠、琥珀﹑蜜蜡、青金石、碧玺、玛瑙、红蓝宝石、猫眼石等多种。用材越珍稀,其价值自然越高,而佩戴官员的品级越高,其身价也会随之提升。经历时间的涤荡后,保存完好的朝珠已是凤毛麟角。从清代流传下来的朝珠,保全完好的能占到一成就已经是幸事了。

朝珠的市场价值如何?瀚海2013年春拍中,有108颗子珠造型的“清中期伽南香朝珠串”以50万元起拍,最终以316.25万元成交,超估价数倍。

保利2011年春拍中,有108颗圆润晶莹东珠组成的“清乾隆 御制东珠朝珠 ”以1322.5万成交;在同场中,有“清

御制翡翠朝珠项链(“黄仲涵项链”)”拍出了2300万的高价。

香港苏富比2010年春拍中,有“清十八世纪

御制东珠朝珠”拍出6786万的天价,也是至今拍卖市场御制珠宝的最高世界纪录!!!

当然,这只是拍场上的成交价,在一般的藏家交流中,一串完整的普通朝珠市价在30万元到60万元之间。如保存特别完整,用料又精致或珍稀,上百万元也不在话下~

清代红山楂的真品朝珠贵吗

贵的。

清代红山楂的真品朝珠是非常珍贵的,价格十分昂贵。

是由清代著名木艺大师李天钉雕刻而成,受到当时社会高度重视。是一种竹节风景之趣,以文房四宝为主题,寓意富润、家康国泰,非常珍贵。

清朝官帽上的顶珠,麻烦给评定一下价值和品级。为何有的顶珠是好几个珠子?

纯粹后做

“顶子”也是区别清朝官员品级的重要标识。“顶戴”分朝冠用及吉服冠用两种。朝冠顶子共有三层:上为尖形宝石,中为球形宝珠,下为金属底座。吉服冠顶子比较简单,只有球形宝珠及金属底座两部分,底座用金的,也有用铜的,上面镂刻花纹。顶珠的颜色及材料有多种,反映不同官员的品级,按照清朝礼仪:一品官员顶珠用红宝石,二品用珊瑚,三品用蓝宝石,四品用青金石,五品用水晶,六品用砗磲,七品用素金,八品用阴文镂花金,九品阳文镂花金。顶无珠者,即无品级。如果清朝官员犯法,就要把顶戴花翎拿下,表示解除他的一切职务。“在现在的许多电视剧里,看着扮演清朝官员们戴的‘顶戴’,其实有许多错误的地方。”何志华说,“他们戴的顶戴上面的翎子只有一根孔雀毛,这样的翎子在清朝是不会出现的。当时的翎子是蓝翎里面加上孔雀毛,分出单眼花翎、双眼花翎、三眼花翎几个档次,按照立功的大小来赏赐几眼翎子,所谓眼就是孔雀毛上的彩晕,而且孔雀毛也不是一根,是厚厚的一把。

清代补服、补子 清朝补服,也叫“补褂”,为无领、对襟,其长度比袍短、比褂长,前后各缀有一块补子,清朝补子比明朝略小,,是清代主要的一种官服,穿着的场所和时间也较多。凡补服都为石青色。补子是区分官职品级的主要标志。圆形补子有以下几种:皇子,龙褂为石青色,绣五爪正面金龙四团,前后两肩各一团,间以五彩云纹。亲王,绣五爪龙四团,前后为正龙,两肩为行龙。郡王,绣有行龙四团(前后两肩各一)。贝勒,绣四爪正蟒二团(前后各一)。贝子,绣五爪行蟒二团,(前后各一)。

朝珠似是有清一代帝后、官员、命妇正式朝服中特有的饰物。《大清会典》便有,“凡朝珠,王公以下,文职五品、武职四品以上及翰詹、科道侍卫、公主、福晋以下,五品官命妇以上均得用。”但礼仪完毕即不准佩戴,庶民百姓则是完全不能挂朝珠。满清诸帝笃信佛教,这朝珠许是从佛教的“念珠”衍化而来的,108珠与佛门敲响108下佛钟,象征佛家“醒百八烦恼”盖有相同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