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的陵墓历经战火和时代变迁大部分都被打开了,只有清孝陵没有被打开。清孝陵是清东陵的主体建筑。位于昌瑞山的主峰下,是清世祖顺治皇帝的陵墓。 陵园前矗立着一座石牌坊,全部是由汉白玉制成的。清西陵是清代自雍正时起四位皇帝的陵寝之地,共有14座陵墓,包括雍正的泰陵、嘉庆的昌陵、道光的慕陵和光绪的崇陵。此外还有3座后陵,以及若干座公主、妃子园寝。位于河北省易县城西15公里处永宁山下,离北京120多公里。清西陵北依峰峦叠翠的永宁山,南傍蜿蜒流淌的易水河,古木参天,景态雄伟。陵区内千余间宫殿建筑和百余座古建筑、古雕刻

清朝的陵寝还有哪些未被打开呢?

清代帝王陵寝分为三处,一处是位于河北遵化的清东陵、一处是位于河北保定的清西陵、还有一外是位于辽宁沈阳的福陵、昭陵和抚顺的永陵。其中位于辽宁境内的三座陵寝因位居关外,被统称为关外三陵。

(一)关外三陵

处于沈阳的是福陵、昭陵。清昭陵里面安葬的有清太宗皇太极和他的后妃们,清福陵里面安葬的是清太祖努尔哈赤和他的后妃们 虽然历经战乱,但是福陵和昭陵并没有被破坏,地面建筑保存也比较完整,目前看来地宫也没有被破坏的痕迹,应该说没有被盗,也没有被考古发掘。

清昭陵因地理位置在当时清朝初期的都城盛京,也就是现在的沈阳北面,也被叫做北陵。目前两地已经辟成景点,是国家4A级旅游区。

(二)清东陵

清东陵里面安葬一共安葬了五位皇帝,第一位皇帝是顺治,依次是康熙,乾隆,咸丰,同治,在这里面的前三位皇帝,无论是影响力还是功绩,可以说在历史上还是比较大的。这个陵寝也是清朝入关后修建的第一个皇陵,目前清东陵的状况比较惨,由于民国时期驻守在这里的军阀孙殿英开启了盗陵之先河,导致这里的皇陵大部分被盗了。而这几座皇陵中,只有顺治帝的孝陵躲过一劫,没有被盗,其他的都被盗掘开启过。

1.清孝陵(顺治帝福临,他由于是火葬,没有什么陪葬品,所以未被盗掘

2.清景陵(康熙皇帝玄烨,惨被土匪盗掘,盗掘后门户大开至今康熙仍然躺在积水一米深的地宫内)

3.清裕陵(乾隆皇帝弘历,惨被孙殿英盗掘,地宫大开现在成为了景点)

4.清定陵(咸丰皇帝奕詝,也被盗掘了)

5.清惠陵(同治帝载淳,惨被盗掘)

6.定东陵(慈禧,惨被孙殿英盗掘)

(三)清西陵

清西陵位于河北易县,这里情况就好很多,其中埋葬有雍正皇帝的清泰陵未被盗,至今仍然雄伟肃穆,埋葬有嘉庆皇帝的清昌陵也完好,没有被盗,埋葬有道光皇帝的慕陵也没有被盗,成为清西陵比较有名的景点之一。 

目前只有光绪皇帝的崇陵被盗,还有崇陵院内的瑾妃墓,其中瑾妃墓是被盗贼误认为是光绪皇帝的宠妃珍妃的墓才被盗的,光绪皇帝的崇陵和瑾妃墓被盗贼打开后,里面的陪葬品全部消失,光绪皇帝的崇陵地宫被打开后,也成为了现在清西陵的景点。清西陵除了这两座陵墓被盗贼打开后,其他的皇帝和后妃因为一些原因没有被盗,陵墓依旧保存完好,跟清东陵的损害程度和宝物损失比起来,清西陵还是幸运的。

所以总结一下就是,关外三陵+清东陵里的孝陵(顺治)+清西陵里的泰陵(雍正)、昌陵(嘉庆)以及,慕陵(道光)这七座皇陵尚未被盗掘

清朝皇陵有很多,有哪些目前没被盗?

未被盗的有大清的祖陵永陵、努尔哈赤的福陵、崇德帝的昭陵、顺治帝的孝陵、雍正帝的泰陵、嘉庆帝的昌陵、道光帝的慕陵。

1、清永陵

清永陵是清朝皇帝的祖陵,位于辽宁省新宾满族自治县永陵镇西北启运山脚下,座落在呼兰哈达(满语,汉译烟筒山)下,苏克素浒毕拉(满语,汉译鱼鹰河,今称苏子河)北岸。

尼雅满山岗(今称启运山)南麓。东距县城22公里,距永陵镇2公里。东南距兴京故城赫图阿拉约5公里,西距夏元行宫约3公里。

陵内葬有努尔哈赤的六世祖猛哥帖木儿(追封肇祖原皇帝)及其嫡福晋(追封肇祖原皇后)、曾祖福满(追封兴祖直皇帝)及其嫡福晋(追封兴祖直皇后)、祖父觉昌安(追封景祖翼皇帝)及其嫡福晋(追封景祖翼皇后)。

父亲塔克世(追封显祖宣皇帝)母亲喜塔拉氏(追封显祖宣皇后)以及伯父礼敦、五叔塔察篇古等人的墓地陵园。

始建于明万历二十六年(1598年);后金天聪八年(1634年)称兴京陵,清顺治十六年(1659年)尊为永陵。从1682年到1829年,康熙、乾隆、嘉庆、道光等皇帝曾先后九次亲来永陵祭祖。

2、清福陵

福陵位于沈阳东郊的东陵公园内,是清太祖努尔哈赤的陵墓,因地处沈阳东郊,故又称东陵,为盛京三陵之一。另有努尔哈赤的后妃叶赫那拉氏、乌拉那拉氏等人葬于此处。天聪三年(1629年)选定在盛京的东北郊外营建陵墓。

同年将皇太极生母叶赫那拉氏的墓从东京尼亚满山迁来此处。初建时,只称作“先汗陵”或“太祖陵”,崇德元年(1636年)定名为“福陵”,寓意大清江山福运长久。陵墓到顺治八年(1651年)基本建成,后来在康熙和乾隆年间又续有增建。

整个陵园背靠山峦,气势宏伟,风景优美。福陵的布局严谨,规模宏大,总面积约19.48万平方米。形制为外城内郭,由前院、方城和宝城三部分构成,自南而北渐次升高。这既不同于明朝的陵墓,也不同于清朝入关后建造的陵寝。

福陵自1929年起被代奉天省政府辟作公园,因其位于市区的东部而得名东陵,目前除方城明楼曾毁于雷火后又修复外,其余皆保存完好。陵园周边为青松古林环抱,称“天柱排青”,是盛京胜景之一。

3、清昭陵

清昭陵,清朝第二代开国君主太宗皇太极的陵墓,位于沈阳(盛京)古城北约十华里,因此也称"北陵"。陵园占地面积16万平方米。

建筑的平面布局遵循“前朝后寝”的陵寝原则,自南向北由前、中、后三个部分组成,其主体建筑都建在中轴线上,两侧对称排列,系仿自明朝皇陵而又具有满族陵寝的特点。

清昭陵是清太宗皇太极以及孝端文博尔济吉特氏的陵墓,昭陵除了葬有帝后外,还葬有麟趾宫贵妃、洐庆宫淑妃等一批后妃佳丽,是清初关外陵寝中最具代表性的一座帝陵,是中国保存最完整的古代帝王陵墓建筑之一。

4、清孝陵

清孝陵是清东陵的主体建筑。位于昌瑞山的主峰下,是清世祖顺治皇帝、孝献皇后董鄂氏(董鄂妃)、孝康章皇后佟佳氏、顺治原配皇后(静妃)博尓济吉特氏的合葬陵墓。

陵园前矗立着一座石牌坊,全部是由汉白玉制成的。上面浮雕着“云龙戏珠”、“双狮滚球”和各种旋子大点金彩绘饰纹,刀法精湛,气势雄伟,成为清代石雕艺术最有代表性的作品。

紧靠石牌坊是大红门。大红门是孝陵也是整个清东陵的门户,红墙迤俪,肃穆典雅。门前有“官员人等到此下马”的石碑。

5、清泰陵

清泰陵是清世宗雍正帝及其皇后的合葬陵墓。位于距易县15公里的永宁山下,海拔382米,始建于1730年(雍正八年),占地8.47公顷,内葬世宗雍正帝、孝敬宪皇后、敦肃皇贵妃。清泰陵是清西陵中建筑最早,规模最大,体系最完整的一座帝陵。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清泰陵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清孝陵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清昭陵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清福陵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清永陵

清朝和明朝哪些帝王的陵墓至今没被盗?

明朝帝陵均没被盗,清朝努尔哈赤福陵、皇太极昭陵、清远祖永陵、雍正泰陵、嘉庆昌陵、道光慕陵未被盗。

明太祖孝陵(太祖朱元璋)位于江苏省南京市紫金山独龙阜玩珠峰下。

明十三陵位于北京市昌平区北十公里天寿山南麓。(成祖朱棣长陵、仁宗朱高炽献陵、宣宗朱瞻景陵、英宗朱祁镇裕陵、宪宗朱见深茂陵、孝宗朱佑樘泰陵、武宗朱厚照康陵、世宗朱厚璁永陵、穆宗朱载後昭陵、神宗朱翊钧定陵、光宗朱常洛庆陵、熹宗朱由校德陵、思宗朱由检思陵)

关外三陵是指清太祖努尔哈赤的福陵、清太宗皇太极的昭陵;在满洲老家赫图阿拉(满语意为“横岗”),还建有埋葬清朝远祖肇、兴、景、显四祖的永陵。

清东陵,共有帝陵5座:世祖顺治帝之孝陵、圣祖康熙帝之景陵、高宗乾隆帝之裕陵、文宗咸丰帝之定陵、穆宗同治帝之惠陵。全部被盗。

清西陵中,光绪的清崇陵1931年被盗。其余保存完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