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爱新觉罗·恒慧,定郡王溥煦的大孙女。2、爱新觉罗·恒香,毓朗贝勒的二格格。

3、固伦荣寿公主,道光六子恭亲王长女。

4、爱新觉罗·东莪,是多尔衮唯一的骨血。

5、和硕和嘉公主。母纯惠皇贵妃。

6、固伦和静公主。母孝仪纯皇后。

7、恪纯长公主,也称建宁长公主,顺治的妹妹,康熙的姑母。

清朝有封号的格格都有哪些,注意不是公主而是格格

1,清太祖努尔哈赤的长女称“东果格格”,次女称“嫩哲格格”。
2.毓朗大格格爱新觉罗·恒慧,定郡王溥煦的大孙女
3.末代皇后婉容的养母爱新觉罗·恒香(毓朗贝勒的二格格)。
4.朗贝勒府五格格爱新觉罗·恒馥。
5.肃亲王的十四格格,川岛芳子(又名金璧辉),中国名爱新觉罗·显玗,二战中著名的日军女间谍。
6.肃亲王的十七格格爱新觉罗·显琦(又名金默玉),川岛芳子的妹妹。
http://roll.sohu.com/20111015/n322284158.shtml
恪纯长公主,也称建宁长公主,顺治的妹妹,康熙的姑母,就是《鹿鼎记》里建宁的原型,金老爷子也讲了,他塑造的建宁与史实有出入。首先辈分有出入,再次建宁公主和吴应熊生活很幸福,韦小宝只是个虚构人物而已。
和孝公主,乾隆最宠爱的女儿,乾隆说如果你是男的一定让你做太子
荣寿公主,恭亲王奕?的女儿,慈禧跟前的红人
德龄、容龄,都是郡主,也称和硕格格,也是慈禧跟前的红人
另,
柔嘉公主,顺治的养女,某电视剧里的“冰月”的原型人物。其与康熙的恋情纯属惊世骇俗,凌力奶奶还真敢想!
荣宪公主,因为据说为“蓝其儿”原型,故也备受关注。她也是康熙最喜欢的女儿。
淑慎公主,康熙时太子的女儿,因为刘心武的秦学,小有名气。刘有将淑慎公主与秦可卿划等号的趋势。
和嘉公主,乾隆的女儿之一,据说是《还珠》里“紫薇”的原型,她老公福康安据说就是“尔康’原型;也因其“佛手”而与众不同。

清朝最美格格,清朝最漂亮的格格是谁?

清朝最漂亮的格格是谁?

王敏彤,那个时候的人都叫她“晚清最美格格”。大家以后都看过很多的宫廷剧吧,大概也知道里面的人个个都是长得非常的好看,都是貌美如花的啊,但是这个人长得真的是没有一点可以挑剔的啊。那个时候的年代可能摄影功能不是特别的丰富,但是我们还可以从她的照片里发现她的每一个细节或者是每一个皮肤都是非常的透亮的。

其实还有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她长得特别白,就是白白净净的那种。我们都知道一白遮三丑。正是因为她是大家闺秀,所以说她的各个行为都是非常得体,而且也无可挑剔的。当然她也是喜欢过末代溥仪,但是最后他也没有选择这个大家闺秀。这一点,其实对于她来说,也是非常的伤心难过的。

在她的姐姐去世以后她也是找了自己的母亲帮忙让她一起帮她追这个溥仪。但是这个溥仪并不是非常的明镜,我们都知道女追男隔层纱,但是好像在对这个溥仪来说并没有什么用。而且这他知道了,这个人喜欢自己,以后就故意躲避离她非常的远。因为他说,他自己不会娶一个封建贵族的女子。

其实这让她非常的抑郁,因为她觉得自己的自身条件也不错,而且长得也好看,为什么他就一直不喜欢自己?所以说她直到晚年,她都是自己独自一人都没有嫁出去。说来,这个人也是非常的,可惜呀,因为以前是这么好看的一个。

历史上谁是清朝最美的格格

多罗敏达贝勒毓朗大格格爱新觉罗·恒慧,定郡王溥煦的大孙女。 末代皇后郭布罗·婉容的生母爱新觉罗·恒香 多罗敏达贝勒毓朗的女儿爱新觉罗·恒馨。她是清朝的末代皇后婉容的养母。 末代皇后郭布罗·婉容的养母,爱新觉罗·恒馨是军机大臣毓朗贝勒的次女,人称二格格。她是一位端庄善良、精明强干、豁达开朗、敢作敢为、做事果断并充满智慧的女人,她对婉容一生的影响极为深刻。恒馨对婉容不但细心照料,甚至是宠爱备至,母女相处非常和睦。家中其它成员还有长婉容两岁的哥哥润良,小他6岁的弟弟润麒。婉容的家住在北京东城地安门内大街帽儿胡同37号。 多罗敏达贝勒毓朗五格格爱新觉罗·恒馥。 肃亲王爱新觉罗·善耆的十四格格,中国名爱新觉罗·显玗,过继给日本人川岛浪速,日本名字叫作川岛芳子,二战中著名的日军女间谍,后因汉奸间谍罪于战后被枪决于北京。 肃亲王爱新觉罗·善耆的的十七格格爱新觉罗·显琦(又名金默玉),川岛芳子的妹妹。 (末代皇帝溥仪的生父)爱新觉罗·载沣的长女大格格爱新觉罗·韫媖旗装照,曾嫁给婉容的哥哥润良为妻。 溥仪妹妹二格格韫和、三格格格颖

谁是清朝最后一位格格 清朝最美格格真实照片揭露

“清朝最后的格格”的爱新觉罗·显琦。

据日本共同社报道,日中关系消息人士26日透露,川岛芳子的胞妹、被称为“清朝最后的格格”的爱新觉罗·显琦已去世,享年95岁。显琦去世的时间、地点及死因不明。

显琦于1918年出生于旅顺,是清朝肃亲王的第17个女儿。川岛芳子本名爱新觉罗·显玗,有着“东方的玛塔·哈丽”之称。

金默玉(1918-),女,原名爱新觉罗·显琦,满族,1918年9月14日生于辽宁省旅顺市。“末代格格”金默玉是清末八大亲王之一的肃亲王善耆最小的女儿,川岛芳子的妹妹,年仅4岁时父母双亡,由同父异母的三位姐姐抚养长大。金默玉是现代著名书画篆刻艺术家、美术教育家马万里的第三任妻子。

清朝 最美格格什么名字

据正史记载,清朝并无大玉儿和小玉儿,只是在小说或野史中提及,董鄂氏有其人,但并非格格,是顺治兄弟的福晋,海兰是孝庄的表妹,深得皇太极喜爱,是博尔济吉特氏族,至于格格没多少是多么有名气的

晚年的溥仪为什么拒绝清朝最美格格的追求,而选择一个

清朝最美格格叫王敏彤,是内务府满军镶黄旗人,军机大臣完颜崇厚的孙女,母亲是爱新觉罗·恒慧——乾隆皇帝五世直系孙女、毓朗贝勒的二格格。从留下来的照片来看,的确名不虚传,容貌清丽,有名门闺秀的风采。

王敏彤一辈子单恋溥仪,溥仪却娶了李淑贤,一位有工作的劳动妇女。1962年,溥仪与周总理亲自介绍的护士李淑贤结婚。李淑贤是个苦命人,在家备受后母欺凌,被迫嫁的第一任丈夫是个酒鬼,经常家暴。无奈之下李淑贤逃到了北京,在北京关厢医院当了一名护士,才与过往的一切都切断了联系。李淑贤陪伴溥仪度过了六年的时光,42岁起就开始守寡。 溥仪为什么不愿意娶王敏彤这个大格格,或许可以从几个侧面去理解: 一、早在伪满洲国时期,溥仪授意其二妹为溥杰找个结婚对象,他二妹相中了满族闺秀王敏彤。但当时日本人有意让溥杰跟日本女人结婚,企图增加伪满洲国的合理性,所以王敏彤这事儿没成。这是溥仪和王敏彤的最早渊源。另外王敏彤也是皇后婉容的表妹。 二、溥仪曾经有过三位满族妻子,皇后婉容身染鸦片瘾,文绣在1931年与他离婚,1937年成婚的谭玉龄是他的最爱,却在婚后第六年就病逝了。与这几个满族妻子的过去,很难说不影响到溥仪对王敏彤的想法。 三、溥仪作为前清的末代皇帝,也是民国政治的牺牲品。1942年,他娶的第四任妻子李玉琴是由日本人挑选指定的,当时的溥仪还是日本人的傀儡,身不由己。日本投降后,准备出逃的溥仪被苏联红军抓获,1950年被移交给新中国政府,送到抚顺战犯管理所受了约十年的思想再教育与劳动改造。 四、思想改造后的溥仪,是新中国再生之人,不愿意再娶曾经的满族格格(否则如何表明自己与过去决裂的心意呢)。周总理亲切地为溥仪介绍了苦命的二婚护士李淑贤,自然是溥仪的最佳选择。 溥仪在1967年因尿毒症去世,这位一生坎坷的末代皇帝,一定比谁都明白保全自己之道。再者,始终都是王敏彤在单恋他而已。 清朝最美格格追求溥仪 为什么非要娶二婚护士?

溥仪作为末代皇帝,他的一生充满了忐忑,他的命运是要比那些亡国之君好些,但是他的一生,也因为世局的变化,而历经坎坷。61岁的生命,当过皇帝,傀儡,战犯,最终成为中华人民的一个公民,历经曲折堪称传奇,然而在他的婚姻中,也经历过四次,1959年,溥仪特赦为国家一位公民。

而现在的他,孤身一人,形单影只。迫切需要一位伴侣,陪伴他走完这一生,这时候。一位女子出现在他的世界,她便是末代格格,清朝最美格格,王敏丹,从小对溥仪爱慕无比。多次向溥仪示好,但是溥仪始终不愿与她谈恋爱。

事实上,王敏彤怎么也不会想到的是,当时的溥仪,为了某种“与时俱进”,已经完全将满族女子排除在外了。溥仪的第五任妻子名叫李淑贤,是一名38岁的护士,之前还有过两段婚姻。李淑贤经人介绍与溥仪相识,溥仪对她一见倾心,于是最终两人步入婚姻殿堂。

1922年,17岁的溥仪娶了婉容,并立她为皇后。满洲国时期,满日本关东军强行带去东北,常年不堪忍受日本人暴行而发疯,还染上了烟瘾。

1937年,溥仪对婉容不满并打入冷宫,当时32岁的溥仪迎娶了17岁的谭玉玲,可五年后,22的谭玉玲却意外去世,至今还是个谜。

溥仪的第四位妻子是李玉琴,被“封”为“福贵人”,这段婚姻也持续了十几年后也没能走到最后。

1959年,溥仪回到北京,成为了一个普通平民,这时王敏彤走入了他的世界。

大家闺秀的格格美丽大方,清朝最后一个格格是谁?

爱新觉罗·韫欢。

爱新觉罗·韫欢(又称金志坚)是最后出生的皇族成员,是溥仪的七妹。2004年8月9日,随着金志坚的去世,中国数千年皇室的最后一位皇姑也走向了天国。

金志坚的出身是贵族,职业是园丁。半个世纪以来,她在精忠街小学任教,还先后在二二七中、区教育局教育培训班等执教过。

她勤勤恳恳,精通业务,其敬业精神更被同事们称道,为教育事业作出了出色的贡献,她20世纪60年代就出席过全国群英会,而各种“模范教师”的头衔也得了许多。

扩展资料:

1912年2月12日,隆裕太后颁布清帝退位诏书,宣告着溥仪退位,延续两百多年的清帝国走向灭亡。而在清朝灭亡后,末代皇帝溥仪仍居于紫禁城,在小朝廷内继续担任起了“皇帝”。

与此同时,载沣生下最后的女儿,也就是溥仪最年幼的妹妹爱新觉罗·韫欢。1921年,爱新觉罗·韫欢出生在醇亲王府北府,姐妹中排行第七,王府内上下都称“七格格”。

是清朝最后一个皇室正统的格格。虽然在当时溥仪已经退位,但却仍居住在紫禁城中,拿着民国政府巨额的优厚待遇过着皇帝般的生活,连带着韫欢一家子都过得豪华。

由于,韫欢在当时尚且年幼,加之溥仪身上还留有“皇帝”的威严,以至于韫欢没叫过溥仪一声大哥。而1960年,在周总理特意安排下,韫欢与溥仪以及其他兄弟姐妹们有了团聚的机会。

在宴会上,韫欢看着饱经沧桑的溥仪,终于喊出生平第一次大哥,含着眼泪。相比于大哥溥仪,韫欢有过辛酸,也有过艰辛,但一切还算得上比较顺利。

韫欢出身贵族,有着性格善良,知书达理的气质。她不眷恋奢华,从事园艺劳作,甘愿隐于市,过着平凡生活而又不平凡人生,是一位值得敬佩的人物。

1947年,韫欢改变了生活方式,她走出花园到一所兢业学校工作,从此开启教育事业。在往后两三年时间内,韫欢和朋友李淑芬一起开办了女子职业学校“坚志女子职业学校”。

还经过李淑芬介绍,认识了一位叫乔宏志的人,并相亲相爱到结婚。1950年,韫欢以金志坚之名被政府吸收为公办小学的教员,成为兄弟姐妹中第一个参加革命工作的人。

这一年,可谓是爱情,事业双丰收。20世纪60年代,韫欢就出席过全国群英会,而她各种的“模范教师”的头衔奖项也是多不胜数。

2004年,初夏时韫欢重病住院,不久后不治去世,享年83岁。在临终之际,韫欢留下一句:“为人民服务,是我一生最大的荣幸”。便逝世而去。

历史上谁是清朝最美的格格

王敏彤,那个时候的人都叫她“晚清最美格格”。大家以后都看过很多的宫廷剧吧,大概也知道里面的人个个都是长得非常的好看,都是貌美如花的啊,但是这个人长得真的是没有一点可以挑剔的啊。那个时候的年代可能摄影功能不是特别的丰富,但是我们还可以从她的照片里发现她的每一个细节或者是每一个皮肤都是非常的透亮的。

其实还有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她长得特别白,就是白白净净的那种。我们都知道一白遮三丑。正是因为她是大家闺秀,所以说她的各个行为都是非常得体,而且也无可挑剔的。当然她也是喜欢过末代溥仪,但是最后他也没有选择这个大家闺秀。这一点,其实对于她来说,也是非常的伤心难过的。

在她的姐姐去世以后她也是找了自己的母亲帮忙让她一起帮她追这个溥仪。但是这个溥仪并不是非常的明镜,我们都知道女追男隔层纱,但是好像在对这个溥仪来说并没有什么用。而且这他知道了,这个人喜欢自己,以后就故意躲避离她非常的远。因为他说,他自己不会娶一个封建贵族的女子。

其实这让她非常的抑郁,因为她觉得自己的自身条件也不错,而且长得也好看,为什么他就一直不喜欢自己?所以说她直到晚年,她都是自己独自一人都没有嫁出去。说来,这个人也是非常的,可惜呀,因为以前是这么好看的一个。

清朝历史上有作为的格格都有哪些

和硕恪纯公主,清太宗皇太极十四女,其母庶妃奇垒氏。她是康熙帝的姑姑。初号和硕公主,又称和硕恪纯公主、金福格格。公主于顺治十年(1653)13岁时下嫁平西王吴三桂之子吴应熊。顺治十四年晋封为和硕长公主。十六年(1659)十二月被封为和硕建宁长公主,后改为和硕恪纯长公主。吴应熊与公主婚后,顺治十年(1654)授三等子,十四年加少保兼太子太保,康熙七年(1668)晋少傅兼太子太傅。十四年吴应熊因其父吴三桂反叛清廷,同其子吴世霖皆被清廷处死。吴应熊死后,康熙皇帝经常下诏慰藉公主,谓其“为叛寇所累”。康熙四十三年(1703)公主去世,时年63岁。
康熙帝养女:和硕柔嘉公主,12岁时下嫁耿聚忠,安郡王岳乐之第二女 。
固伦荣宪公主(1673-1728),康熙帝第三女,序齿为二公主。《康熙王朝》里蓝齐儿的原型。有关小说:《圣祖明珠——固伦荣宪公主》。母荣妃马佳氏,康熙十二年癸丑五月初六日寅时生。康熙三十年(1691)正月受封为和硕荣宪公主,六月嫁给漠南蒙古巴林部博尔济吉特氏乌尔衮,时年十九岁。康熙四十八年(1709)晋封固伦荣宪公主;雍正六年四月二十一逝世,年五十六岁。乌尔衮(17世纪-1721年),博尔济吉特氏,蒙古巴林部人,札萨克多罗郡王鄂齐尔次子,固伦淑慧长公主孙,皇太极曾外孙。康熙三十年(1691年)6月,娶康熙帝女和硕荣宪公主。康熙四十三年(1704年)袭巴林部札萨克多罗郡王,五十八年(1719年)跟随康熙帝出征,六十年(1721年)逝世于军中。
康熙帝皇六女,固伦恪靖公主,母贵人郭络罗氏(不是宜妃,是宜妃的同族姐妹)。《熙朝公主系列——(四)草原巾帼--固伦恪靖公主》
康熙皇帝作为满清定鼎中原后的第二个皇帝,肩负着创业守成的双重任务,在怀柔蒙古方面自然也属不遗余力。康熙皇帝的九个女儿中(长大成人者),先后有七人嫁去了蒙古。她们分别是:固伦纯禧公主、固伦荣宪公主、和硕端静公主、固伦恪靖公主、固伦纯悫公主、和硕温恪公主、和硕敦恪公主。今天我们重点要说的就是,康熙皇帝的第六个女儿,序齿为四公主的固伦恪靖公主。 皇六女(1679一1735):康熙十八年(1679)己未五月二十七日寅时生,其母为贵人郭络罗氏,与十九子允(礻禹)同母。康熙三十六年(1697)十一月受封和硕恪靖公主下嫁敦多布多尔济。雍正元年(1724)二月晋封固伦恪靖公主。雍正十三年(1735)三月去世,时年56岁。 额附:敦多布多尔济,博尔济吉特氏。喀尔喀多罗郡王噶勒丹多尔济之长子。康熙三十一年(1692)袭札萨克多罗郡王,康熙三十九年〔1700)晋袭和硕亲王袭土谢图汗。四十一年(1702)降郡王,雍正元年(1723)复封亲王。乾隆八年(1743)闰四月去世。 应该说,在康熙皇帝嫁到蒙古的女儿中,恪靖公主的婚姻意义可谓是最重大的一个,在前面的文中我们也提到过,恪靖公主是喀尔喀蒙古(外蒙古)内附之后第一位下嫁的公主。 当然,本文既然称恪靖公主为“草原巾帼”自然是因为有其特别之处。大家都知道,在封建社会里,女子的地位往往是十分地下的,即便是金尊玉贵的公主,也只是男性政治社会下的附属品。然而恪靖公主却与众不同,她嫁到蒙古并不只仅仅是以自己的身体和终身幸福作为连接满蒙两族的纽带,而真正行使了皇朝在蒙古的监国权利。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 要想了解恪靖公主在历史上的地位,就要首先了解她所嫁的部族在清朝历史上的地位。恪靖公主的夫君名叫敦多布多尔济,是喀尔喀蒙古土谢图汗部第三代图谢土汗。我们知道,当时的蒙古是分为漠南、漠北和漠西三个部分。漠南蒙古就是我们所说的内蒙古,也是最早与清政府建立亲密关系的部分;漠西蒙古就是额鲁特蒙古,是我们说熟悉的噶尔丹所在的蒙古;另外的漠北蒙古,就是今天的外蒙古,也是恪靖公主下嫁的喀尔喀蒙古。 喀尔喀蒙古最初是相对独立的蒙古支系,由土谢图汗部、扎萨克图汗部、车臣汗部和赛因诺颜部组成。他们的部族首领也保存了“汗王”的称号。在康熙二十六年时,由于喀尔丹的侵扰,土谢图汗率先帅全部内附清朝,之后,其余喀尔喀各不也先后内附。使整个外蒙古也置于清政府的直接统辖之下。同时,也开启了清朝与外蒙之间联姻的序幕。 恪靖公主嫁给敦多布多尔济之后,本应回到外蒙古的库伦(今天的蒙古共和国首都乌兰巴托)的王府中去,但由于噶尔丹的参与兵力上有力量,漠北烽烟海没有完全熄灭,康熙皇帝不放心,于是赐公主住归化城(今天的呼和浩特市旧城)。据《公主府志》记载,公主曾经三次迁居。第一次是在清水河县。清水河县位于呼和浩特市南100公里。当年,恪靖公主的府邸就在县城里的花园巷。公元1697年,康熙皇帝三次亲征后,漠北硝烟尚未散尽。归化城同样处于战争前沿,为保证公主的绝对安全,康熙皇帝就让她暂时诸在清水河,因为这里距离山西的八旗驻防很近。 第二次是在归化城西的扎达河畔。随着战火的远去,恪靖公主迁居到归化城西的扎达河畔。传说,恪靖公主从清水河来到归化城后,立即为这里的自然风光所倾倒:峰峦叠翠的大青山像一座长长的玉屏挡在北边。大黑河、小黑河、哈拉沁河、乌素图河,像条条银练穿梭于良田之中。归化城已经有一百多年的历史,时明清时期北方的重要商埠。因此,公主不想走了。经康熙钦定,公主府就该在离归化城北门2.5公里的扎达河东岸。这座公主府至今仍留在呼和浩特市,是目前全国保存最完好的清代公主府,也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300多年过去了,在内蒙古草原上,公主府作为呼和浩特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历史载体之一,已经成为民族团结的象征和纽带。 熟悉恪靖公主的人都知道,恪靖公主有一个称号,叫“海蚌公主”。其实,“海蚌(勃)”是满语,汉译为“参谋”、“议事”。当年的恪靖公主权倾漠南、漠北。她的府第就是归化城中的独立王国。不但不受归化将军、督统衙门的管辖,而且将军、督统还得给她跪安问好。并且她还有参政的权力,有皇帝监国的义务。其实,清朝家去蒙古的公主中,多数人多多少少都有“海蚌”的权力。比如前面提到的荣宪公主,由于额附乌尔衮常年在外征战,所以巴林的政务基本上都由荣宪公主掌管。包括后来修建著名的荟福寺和康熙行宫。但是,这种参政还是带有家务的性质,而恪靖公主却是摆脱了家务的范围,真正的加入了政治的决策之中。 恪靖公主当年的权利到底有多大?据《喀尔喀三旗大法规》绪言里称,本法规是“蒙钟根允准”制定的。钟根(jünggin )即汉语“中宫”的音译,这里指土谢图汗妃,即康熙皇帝第六女和硕恪靖公主。她是清封第二任土谢图汗和硕额驸敦多布多尔济之妻,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在土谢图汗多尔济厄尔德尼阿海时,经公主允准制定了《喀尔喀三旗大法规》。虽然这部法律的制定肯定是得到康熙皇帝同意的,但公主的地位也可见一斑。 恪靖公主不但参与政事,而且在某种程度上做得还十分不错。据说,恪靖公主对老百姓相当体恤。《公主府志》说她:“恭俭柔顺,不待皇家之骄,娴于礼教。”在她暂住过的清水河曾有一块功德碑,上边歌颂她“自开垦以来,凡我农人踊跃争趋者.纷纷然不可胜数”,“实公主之盛德所感也”。这里指公主暂住清水河期间,曾圈地4万余亩开垦种地,吸引了杀虎口外大批汉民前来垦殖,连年丰收之事。为此,康熙曾亲笔御书两匾训示警戒自己的女儿。一匾日“萧娴礼范”,一匾日“静宜堂”,挂在公主府的过殿和寝堂。(呵呵,康来康熙皇帝还是不能允许女儿超出自己身份范围内的举动,这也是封建男权的象征)。 恪靖公主下嫁后,喀尔喀诸部没有再起内江,齐心协力将矛头指向搞分裂的噶尔丹。喀尔喀三部(雍正时又分出赛音诺颜部,合称四部)全体内附,构成了清朝大一统的版图,促进了蒙古各部与内地的文化、经济交流发展;使晋商大显身手,创建了北国商贸黄金网。怪不得《公主府志》对恪靖公主有很高的评价:“外蒙古二百余年,潜心内附者,亦此公主。”看来小女子并非只是浪的虚名,而是用实际行动实践了自己的抱负。 政治上虽然取得了成功,可是恪靖公主真的幸福吗?恐怕答案是否定的。在上一篇我们曾经说到过,荣宪公主是康熙诸女中最受康熙钟爱的女儿,那恪靖公主呢? 恪靖公主的母亲是康熙的贵人郭络罗氏,从她的位份和生育情况来看,她并不是一个的宠的妃嫔。但是她的姐姐,就是在康熙面前圣眷优渥的宜妃郭络罗氏。宜妃自己生了三个儿子,但是却没有女儿,而对于女儿缘较浅的康熙皇帝,想来对女儿也是十分喜爱的。因而宜妃也就对这个外甥女格外的看重。也许是占了姨妈的光,也许是年纪小小的恪靖公主也确实能引起父亲的关注,在她十三岁那年因“既娴内治,宜被殊荣”被封为和硕公主。后来,在康熙四十五年(下嫁九年后)时又以“居心柔嘉,妇德无违”被封为和硕恪靖公主。后来,恪靖公主在呼市东郊圈占了两万多公顷水田,在武川建了马场,康熙还诏令:“大黑河水优先供公主田园使用。” 由此看来,在康熙眼中,恪靖公主虽然不像荣宪公主那样令他喜欢,但在诸公主中,也是比较的宠的一个。

清朝有哪些格格

一、亲王之女,称为“和硕格格”,汉名为“郡主”;
二、世子及郡王之女,称为“多罗格格”,汉名为“县主”;
三、多罗贝勒之女,亦称为“多罗格格”,汉名为“郡君”;
四、贝子之女,称为“固山格格”,汉名“县君”;
五、镇国公、辅国公之女,称“格格”,汉名“乡君”;

中国古代清朝有哪些格格(公主)?

努尔哈赤:皇长女(1578一1652),称东果公主,封固伦公主,谥固伦端庄公主。生母为清太祖元妃佟佳氏哈哈纳札青。明万历六年(1578)二月二十二日生。不仅是长女,而且是努尔哈赤诸子女中之最长者。
皇次女(1587—1646),名嫩哲,称沾河公主,封和硕公主。生母为清太祖侧妃伊尔根觉罗氏
皇三女(1590一1635),名莽古济,称哈达公主,未正式册封,待遇视固伦公主,后革公主称号,削宗籍。生母为清太祖继妃富察氏衮代,
皇四女(1595—1659),名穆库什,革和硕公主。生母为清太祖庶妃嘉穆瑚觉罗氏,
皇七女(1604—1685),封乡君品级。生母为努尔哈赤庶妃伊尔根觉罗氏
皇八女(1612—1646),名聪古伦,封和硕公主。生母为努尔哈赤侧妃叶赫纳喇氏
养孙女(1612—1648),名肫哲,封和硕公主。是努尔哈赤从子(侄子,弟舒尔哈齐第四子)恪僖贝勒图伦之次女。
皇太极:皇次女,名马喀塔(1625—1663),封固伦温庄公主。生母为孝端文皇后
皇三女,封固伦靖端长公主(1628—1686)。生母为孝端文皇后
皇四女,名雅图(1629—1678),封固伦雍穆公主。生母为孝庄文皇后
 皇五女,名阿图(1632一1700),封固伦淑慧公主。生母为孝庄文皇后
皇六女(1633—1649),封固伦公主。生母为侧妃扎鲁特博尔济吉特氏。
皇七女,封固伦淑哲公主,谥固伦端献公主(1633—1648)。生母为孝庄文皇后。
皇八女,封固伦永安公主(1634—1692),谥固伦端贞公主。生母为孝端文皇后。
皇十女(1635—1561),封县君品级。生母为庶妃那拉氏
皇十一女(1636—1650),封固伦公主,谥固伦端顺公主。生母为懿靖大贵妃
皇十二女(1637—1678),封乡君品级。生母为庶妃赛音诺颜氏(也
皇十四女,封和硕恪纯公主(1641一1703)。生母庶妃察哈尔奇垒氏
养女(1615—1637),封和硕公主。皇太极的从兄克勤郡王岳托之长女,生母为嫡福晋哈达那拉氏
顺治:皇二女 生母为庶妃杨氏 和硕恭悫公主
养女 承泽亲王硕塞次女,生母为硕塞嫡福晋那拉氏。 和硕和顺公主
养女 顺治帝堂兄安郡王岳乐次女,生母为岳乐继福晋那拉氏。 和硕柔嘉公主
养女 简亲王济度次女,生母为济度嫡福晋科尔沁博尔济吉特氏。 固伦端敏公主
康熙 :固伦荣宪公主,和硕端静公主,固伦恪靖公主,固伦温宪公主,固伦纯悫公主,和硕温恪公主,和硕悫靖公主,和硕敦恪公主,固伦纯禧公主
雍正:皇次女,和硕怀恪公主(1695—1717),大公主。生母为齐妃李氏,
 和硕淑慎公主,二公主。雍正帝次兄废太子、理密亲王允礽第六女,生母为侧福晋唐氏
 养女,和硕端柔公主(1714--1754),三公主。雍正十六弟庄恪亲王允禄长女,生母为嫡福晋郭络罗氏
养女,和硕和惠公主(1714-1731),四公主。雍正帝十三弟怡贤亲王允祥第四女,生母为嫡福晋兆佳氏
乾隆:皇三女(1731—1792),固伦和敬公主。母孝贤皇后
皇四女(1745—1767),和硕和嘉公主。母纯惠皇贵妃,
皇七女(1756—1775),固伦和静公主。母孝仪纯皇后
皇九女(1758—1780),和硕和恪公主。母孝仪纯皇后,
皇十女(1775—1823),固伦和孝公主。母惇妃
嘉庆:皇三女(1781.12.1一1811.3.12),庄敬和硕公主,母和裕皇贵妃刘佳氏
皇四女(1784.9.7一1811.5.7),庄静固伦公主,母孝淑睿皇后喜塔腊氏
皇五女(1786.11.11—1795),慧安和硕公主,母逊嫔沈佳氏
九女(1811.1.25一1815.5),慧愍固伦公主,母恭顺皇贵妃钮枯禄氏
道光:皇长女 端悯固伦公主(1813.7.3— 1819.10.20)其母为孝慎成皇后佟佳氏
皇三女 端顺固伦公主(1825.2.20— 1835.11.8)其母为孝全成皇后钮祜禄氏
皇四女 寿安固伦公主(1826.4.6一1860.3.3)其母为孝全成皇后钮祜禄氏,
皇五女 寿臧和硕公主(1829.10.19—1856.7.9)其母为祥妃钮祜禄氏
皇六女 寿恩固伦公主(1830.12.7— 1859.4.13) 其母为孝静成皇后博尔济吉持氏
皇八女 寿禧和硕公主(1841.11.26—1866.8.2)其母为彤贵妃舒穆鲁氏
皇九女 寿庄固伦公主(1842.2.13——1884.2.14)其母为庄顺皇贵妃乌雅氏
咸丰:长女 荣安固伦公主(庄静皇贵妃出
荣寿固伦公主(1854一l 911);奕詝养女,奕詝弟恭亲王奕欣第一女
同治:无
光绪:无
宣统;wu

清朝最美的格格是谁,终身未嫁,孤独终老?

这位清朝格格就是王敏彤,本命叫做完颜童记,她的父亲完颜立贤是军机大臣崇厚的外孙,她的母亲是贝勒毓朗二格格恒慧的女儿,她也是末代皇后婉容的表妹。

一、王敏彤长相清美。

王敏彤长得很清秀,皮肤也很白皙、娇嫩并且身材纤瘦,是一个美人坯子,她从小就接受各种礼仪的训练,行为举止优雅,一举一动都有大家闺范的风范,她的性格也非常温柔。

二、坎坷的婚姻经历。

在王敏彤十七岁的时候,家里的长辈给她物色了一户门当户对的人家,这个男方是爱新觉罗氏的一员,俩人订婚后不久,这位男子就被传出和一位戏子有染,当时这件事传得满城风雨,之后王敏彤就退了这门亲事。

经过退婚的事件之后,当时的正逢溥仪的弟弟溥杰的原配夫人因勾搭军阀之子并且转移家中财产之事是的溥杰和原配离了婚。溥杰离婚后自然也再想找一个人共度余生,当溥杰想要再婚的消息传出后,溥仪知道日本人的想法他们想让溥杰娶一个日本皇室女子为妻,所以溥仪赶紧让自己的二妹为溥杰物色一个清朝满蒙亲贵的女儿作为结婚的人选。当时的王敏彤因为长相还有身份等各方面都比较符合,所以成为了溥仪为溥杰物色的对象,但是这门亲事被关东军知道后,他们派陆军大将本庄繁出面干预阻止这门亲事,所以这么亲事最终也落空。

在1959年的时候,溥仪当时被特赦回到北京,溥仪的妹妹想戳和溥仪和王敏彤,当时王敏彤对溥仪也是相当的迷恋,她当时为了能够跟溥仪在一起,还去医院做了妇科检查开了一张证明单证明自己还是处女,可见她对溥仪的痴迷程度,但是因为溥仪不想娶一个旧式的满足妇女而拒绝了,所以王敏彤和溥仪的婚事也没成。

后来,溥仪的另一个弟弟表示愿意娶王敏彤,但是王敏彤以他比自己小等理由拒绝了,最终一生未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