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星山的神话传说:

在盘古开天辟地之时,上天有两组七星:一组北斗,一组南斗,相互辉映。后来分了工,北斗照夜晚,南斗照白天。照夜晚的好说了,太阳一落,北斗值班了,虽然月光很美,人们还是看到了北斗的光辉,还有人靠着北斗赶路。南斗每天白日出来,有太阳一晃,谁也看不着。天长日久,南斗觉得不是滋味,就和北斗商量换一换,南斗照夜晚,北斗照白天。北斗当然不高兴,二者就打起来,打得天昏地暗,日月无光。因为北斗星夜出日往,经过磨练,南斗七颗星都被打下天庭。七颗星憋一肚子气,飘飘悠悠到下界寻找落脚生根之地。

双鸭山七星山 简介

七星峰地质公园

森林覆盖率达80%。1992年被黑龙江省林业厅批为“省级森林公园”。其中七座形态各异的石砬子矗立群山之中,山体巍峨,怪石嶙峋。哈达密河水终年不断,珍禽稀兽栖息,土特产丰富,冬季冰雪覆盖,蔚为壮观,有关优美动听的神话传说更为七星峰平添了一丝神秘色彩。七星砬子抗联密营遗址。该遗址是黑龙江省东部地区著名的革命遗址,是当时全省抗联最大的后勤基地。抗联六军、八军、十一军等革命队伍和李兆麟、陈雷等一大批革命者活动于此,抗日英雄金根、徐光海在此地壮烈牺牲。

七星砬子抗联密营遗址是集贤县一处重要的近代抗日战争时期革命遗址,1999年被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四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北极村的故事一文共有多少个自然段?

北极村故事

北极村拥有得天独厚的地缘和资源优势,神州北极、神奇天象、神秘源头闻名遐迩,大森林、大冰雪、大界江享誉中外,这里风光独特,民风古朴,空气清新,景色怡人。这些都深深地吸引着海内外游客来此找北、找冷、找奇、找纯、找美、找净、找自然,特别是近年来,漠河县的旅游业不断升温,北极村每年都吸引几十万的游客前来旅游观光,对于北极村旅游文化的要求也越来越强烈。

神奇北极光的由来。

在黑龙江边上住着一对老夫妇与专门负责为西王母取水的七个小侍女赤霞、橙练、黄衣、绿玉、篮裳、青霓、紫露之间发生的一段美丽传说。据说每年夏至这一天的晚上,北极村的人们经常能看到飘舞于天空中的七彩条带,即所谓的北极光,人们说那是西王母的七个侍女又回来看望她们的爹娘来了。人们为了纪念她们,每年夏至这一天,较别的地方多出了一个节日,叫夏至节。按照北极村的习俗,这一天人们都会自发来到黑龙江边,点起篝火,边跳舞边等待北极光的出现。哪怕年年都见不到北极光,人们也仍然会到黑龙江边来,虔诚地等待女儿们回家……

漠河七星山

七星山,夏季景色优美,空气清新。到了冬季,这里是天然的“滑雪场”,白皑皑的大雪覆盖整个大地,生活在七星山脚下的人们自制小木爬犁,爬到半山腰处,顺坡而下,雪雾蓬起,耳边生风,体验风驰电掣的刺激与快乐,品味齐腰深的大雪和令人啧舌的寒冷。关于七星山,她那美丽动人的神话故事,在民间广为传扬。

相传很早以前,这里是泥泞的沼泽和贫瘠的土地,森林中横行着各种野兽。到了冬天,常常几天看不到太阳。就是在这恶劣的环境中,生活着一个具有顽强生命力的民族——鄂伦春民族。他们以捕猎为生,没有固定的住所,马背上驮着全部的家当,他们勇敢坚强,谙熟森林里的大自然法则,他们使用自己的语言,却没有文字,他们用绳索记录他们的历史,神秘的萨满让他们洞悉生命的奥秘……

观音山

讲述了观音菩萨幻化出三头六臂,一手持铁卷书箧,一手持一百零八棵念珠,一手持一半开的荷花,为一方百姓降妖除魔的传说故事……

黑龙治江

讲述小黑龙每年春天破开厚厚的冰层,保江水一泻而下,不阻流,不倒流。避免有“倒开江”的出现。让村子里的父老乡亲或取水种地或放船捕鱼。免遭水淹之苦的传说故事,展现着小黑龙为解救父老乡亲的一种舍已救人的大无畏精神……

第一个发现金子的人

2 北极村文化系列丛书

漠河的老沟盛产上好的金子,对此,民间还有许多传说。其中有一个关于第一个发现这里有金子的人的传说,很耐人寻味……

飞来松

在大兴安岭莽莽森林的树种中,大都是樟子松或落叶松,从理论上讲,红松是不适于在这苦寒之地生存的。但30多年前,七星山脚下一个叫杨更远的林业工人在这里中发现了两株红松,引为奇谈。后于87年死去了一株。目前仅有一株存活下来,成为漠河一独特风景。受到游人的普遍关注。在这里也有着一段美丽的传说。关于它的来历,没有人能说得清,有人猜测是小鸟吞食树种后,排到了这里,落地生根发芽;还有人说是西伯利亚红松岛状分布等等,众说纷纭,说法不一。但出于人们的喜爱,人们为它起了个美丽的名字叫“飞来松”。这里的恩爱情仇飞来松讲述着一段关于它动人的故事……

伊通满族自治县"七星落地"的神化传说

在漓江东岸, 距市中心1000米, 由普陀山天枢、天璇、天玑、天权4峰与月牙山玉衡、开阳、瑶光3峰组成, 海拔依次为265、255、248、245、255、241、250米, 7个山尖几乎摆在一个水平上。普陀月牙, 一东一西, 相互连属, 分布如太空北斗七星, 山名以此而来。山体面积51.5公顷, 以岩多洞奇著称。

七星山位於阳明山国家公园内,属於大屯火山群中的最高峰,主峰海拔1120公尺,其顶端原为火山喷口,后因长久侵蚀成七个小山头,因此而命名,区内著名景点有七星池、七星东峰、梦幻湖等….,而在其周边则有小油坑、观音山、大屯山等景点。

沿著由石阶辟成的七星山系步道从苗圃出发,便可行至山腰上七星山公园,沿途风景优美,自然生态景观繁复而多变,让步行成为一种与大自然亲密接触的愉快之旅。

七星公园为一广阔平地,可眺望大台北,区内有质朴典雅的凉亭及宽阔舒适的大草坪供登山步行的游客们休憩,每逢休闲假日,便可瞧见三五成群的游客们悠然步行於此,在此同时亦可远眺邻近的群峰之美,俯瞰淡水河与基隆河汇流奔海的景观,蓝天绿地,群山碧海尽在当下。续往前走则可达七星东峰,而后至主峰「七星主峰」,最后至小油坑,沿途丰富的自然生态景观随著四季变化,呈现各式风貌,趣味盎然,更是亲子间最佳的自然教室。

  沈阳七星山旅游风景区位于沈阳市新城子区石佛寺乡境内。背依辽河,南接沈阳。沈明公路贯穿境内,紧邻景区边缘。南距沈阳30公里,东距新城子区14公里,西、北与新民市,法库县隔河相望。

景区自然风光优美,环境优越。七星山形成于侏罗纪末期,由南山、塔山等七座山头组成。风景区因其山形分布酷似北斗七星形状得名。山间沟壑纵横,层恋叠翠,分布有狐狸大沟等山沟二十多个。塔山南坡有泉眼一处,泉水清冽甘甜。四季不断,有着开发建设的良好条件。

景区人文景观丰富,历史遗址众多。有建于1074年的辽代古塔、有北魏拓拔氏建设的石佛及寺院、有“双洲古城”遗址;有辽金时期兴建的韩家花园遗址。同时由于景区背依中国四大河流之一辽河,在古代曾是交通重地和战略重地,明边墙和烽火台,清时左宝贵修建的辽河套提和纪念碑及近代战争碉堡等战争遗迹分布于景区各处,自古就有、塔影遥开山雾重,笛声清澈水风凉”之赞叹。

景区民风淳朴,风情独特。七星山风景区周围是锡伯族的发源地和朝鲜族的聚居地,同时还居住着满、蒙等少数民族。有沈阳周围保留较完整的少数民族村落。民族特色鲜明,民族风情迥异,是开发民俗特色旅游的理想之地。

七星山风景区开发管理委员会成立于1994年。1995年,风景区被沈阳市正式批准为“七星山旅游风景区”。几年来,经过开发建设,不仅使景区初具雏形,也使本地区的形象得到了很大的改善。《沈阳日报》、《沈阳晚报》、省市电视台先后登载或播放过七星山旅游风景区报道,对于提高景区知名度和吸引游客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截止1998年末,景区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已经达到1500万元。

七星山旅游风景区以其优美的风光,丰富的景观,淳朴的民风,独特的风情热情欢迎有识之士前来投资洽谈。

关于桑树的传说

传说,朱元璋被官兵追了几天几夜,又累又渴,饥困交加。忽然看见一棵桑树,树上长满了熟得又红又紫的果实。于是便摘了一些吃了个痛快。既解渴又充了饥。当时朱元璋对属下说“桑树救了我们,今后一定封桑树为‘树中之王’”。

桑树等呀等,等了一年又一年,还是不见皇帝来重赏,桑树发愁了,生气了,气大伤肝,桑树的心肝终于烧坏了,烧碎了。所以桑树不论大小,高矮,尽管外表好看,树心总是空的。

扩展资料

植物文化:中国古代人民有在房前屋后栽种桑树和梓树的传统,因此常把“桑梓”代表故土、家乡。

桑树的价值:

经济:桑木还可以用来做弓,叫做桑弧。枯枝可以作为干柴;树皮可以作为药材,造纸;桑木还可以也可以造纸;桑木还可以用来制造农业生产工具,如桑杈、车辕等。叶为养蚕的主要饲料,亦作药用,并可作土农药。木材坚硬,可制家具、乐器、雕刻等。桑椹不但可以充饥,还可以酿酒,称桑子酒。

园林:桑树树冠宽阔,树叶茂密,秋季叶色变黄,颇为美观,且能抗烟尘及有毒气体,适于城市、工矿区及农村四旁绿化。适应性强,为良好的绿化及经济树种。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