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努尔哈赤时期

1616年2月17日,爱新觉罗·努尔哈赤统一了建州女真各部落,自立为汗位,建立大金国,定都赫图阿拉(今辽宁新宾),史称后金。

1624年9月,荷兰殖民者侵占了台湾。

二、皇太极时期

1636年5月15日,皇太极改国号为大清,称帝。

三、顺治皇帝时期

1647年3月24日,《大清律》修成并颁行全中国。《大清律》是清朝第一部成文法典。

四、康熙皇帝

1684年4月,设立台湾府。台湾正式纳入大

清代历史事件介绍

清朝(1644年—1912年)是中国 历史 最后一个封建王朝,共传十帝 ,享国二百六十八年,下面是我为你整理的清代历史事件介绍的相关资料,希望能帮助到你。

清代历史事件介绍1:江浙包办了清代的状元

有清一代,共出了113个状元,其中按照地域分布来看的话,江苏50个,浙江20个,安徽9个,山东6个,广西4个,直隶、江西、福建、湖北、广东各3个,湖南、贵州各2个,四川、内蒙古、奉天、河南、陕西各1个,山西、云南、甘肃、吉林、黑龙江没有出过状元。

江苏和浙江共有70个,占去了大半。

人口大省,河南、四川都仅有1个。由此可以看出, 教育 与人口并不成正比,教育与地区的重视程度、经济发展、 文化 发达程度有关。

清代历史事件介绍2:清朝初年四川老虎泛滥成灾

明末清初,四川经过连年战乱,尤其是张献忠屠蜀之后,四川人烟稀少,山中的老虎登堂入室,遍地游走,整个四川变成了老虎的国度。

据当时的资料记载,顺庆府曾经从外地迁来506人,被老虎吃掉的就有228名,病死的55人,还剩下223名。

新招来的一批74人,被老虎吃掉的有42人,还剩32人。

又记载,荣昌县令一行到衙门上任,恰逢天黑,城中人口极少,却突然涌出一群老虎,随从8人中,有5人被老虎叼走。

四川虎患,从顺治初年开始到康熙二十二年几十年间泛滥成灾,真是闻所未闻的奇怪现象。

清代历史事件介绍3:“六不总督”被做稀有物种展览

叶名琛是清末的封疆大吏,官至两广总督,体仁阁大学士。

叶名琛在广州做总督时,正好是第二次 鸦片战争 爆发的时候。叶名琛面对英军来犯,既不积极防守,又不积极作战,又不谋求议和,就坐着干等。

英军攻破广州之后,叶名琛被俘虏。按照士大夫的气节,是要进节而死的,他也不死。

他自认为自己将借此被俘虏的机会见到英国女王,向女王陈诉中国的友好态度,于是他拒绝向英军投降认为自己是使臣。

叶名琛被英军带到印度的加尔各答之后,整日被关在一个笼子中作为稀有人种给人展示。

叶名琛恍然大悟,愤然绝食而死。叶名琛不战、不守、不和、不降、不死、不走被人称之为“六不总督”。

清代历史事件介绍4:八国联军侵华到底有多少人

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打响,由于德军还在海上,实际上打北京的是七国联军,总计18000多人。

其中日军8000多,俄军4000多,英军3000多,美军2000多,法军800多,奥军58人,意军53人。

而北京城有守兵15万,还有30多万刀枪不入的义和团,然而最讽刺的是偌大的北京城五个多小时就宣告沦陷了。

中国清朝重大历史事件?

清朝(1636年—1912年)是中国历史最后一个大一统封建王朝,共传十帝,享国二百七十六年。

1616年,建州女真部首领努尔哈赤建立后金。1636年,皇太极改国号为大清。1644年大顺攻占明朝国都北京,驻守山海关的明将吴三桂降清,摄政王多尔衮率领清军入关,同年顺治帝迁都北京,从此清朝取代明朝成为全国统治者。

军事上在随后的二十余年间平定大顺、大西、南明等政权。后又平定三藩之乱、统一郑氏台湾,逐步掌控全国。

康雍乾三朝走向鼎盛,在此期间,中国社会的各个方面在原有的体系框架下达到极致,改革最多,国力最强,社会稳定,经济快速发展,人口增长迅速,疆域辽阔。统一多民族国家得到巩固,清朝统治者将新疆和西藏纳入版图,并在西南推行改土归流政策。

最终确定了中国近代的版图,积极维护国家领土主权的完整。但是封建专制也推向了最高峰。中后期由于政治僵化、文化专制、闭关锁国、思想禁锢、科技停滞等因素逐步落后于西方。

鸦片战争后多遭列强入侵,主权和领土严重丧失。也开始了近代化的探索,开启了洋务运动和戊戌变法。甲午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使得民族危机进一步加深,清朝后期彻底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清朝统治瓦解,1912年2月12日,北洋军阀袁世凯逼清末帝溥仪逊位,隆裕太后接受优待条件,清帝颁布了退位诏书,清朝从此结束。清朝灭亡后复辟势力一直存在,例如张勋复辟和伪满洲国,二战末期苏联红军出兵东北,伪满洲国彻底灭亡。

扩展资料:

清军进军江南的过程中,烧杀抢掠,激起江南人民的强烈反抗,特别是剃发令强制执行,各地燃起抗清的熊熊烈火。1659年,清军占领西南地区。并迁移湖广人口填川,以补充劳动力的不足,视为历史上的第二次“湖广填四川”。

清廷制定的圈地和投充政策使人民放弃土地,增加更多流民。为此又制定严禁奴仆逃亡的逃人法,激化京畿地区的民族矛盾。后来清廷下令停止这些政策,并实行奖励垦荒、减免捐税的政策。并且正式开科取士,追尊崇祯帝与明朝忠臣。

李自成死后,大顺军余部与南明湖广总督何腾蛟、湖北巡抚堵胤锡联明抗清。1647年大败清军于全州,次年几乎收复湖南全境。江西金声桓和在广州李成栋先后反正,出现了第一次抗清斗争的高潮。但永历政权不能团结对敌,给了清军以喘息之机。

1649—1650年,何腾蛟、瞿式耜先后牺牲。1652年,李定国率军8万东出广西,下桂林。又攻入湖南、广东,“两蹶名王,天下震动”。刘文秀亦出击四川,克复川南。东南沿海的张煌言等的抗清军队也发动攻势,抗清斗争再次出现高潮。

这时孙可望同李定国之间矛盾爆发,破坏了大好形势。孙可望投清后,云贵虚实尽为清军所知。由于华南反清势力较大,清帝册封吴三桂、耿仲明与尚可喜为王以镇守云南、贵州、广东与福建等地,史称三藩。1658年,吴三桂率清军攻入云南,1662年永历帝被杀,南明灭亡。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清朝 (中国历史朝代)

请问下清朝有哪些重大的历史事件?

努尔哈赤以“七大恨”为由起兵造反,立国号金,拉开了化家为国的大幕;

萨尔浒之战,此战役是明清战争史上一个重要的转折点,是明清兴亡史上一次具有决定性意义的战争;

皇太极继位将国号由金改为大清;

多尔衮率清兵入关;

顺治残酷推行民族政策“剃发易服”以及在江南地区制造大屠杀;

康熙除鳌拜、平三藩、收复台湾、两次废立太子;

雍正平西北、推行摊丁入亩、改土归流,设立军机处;

乾隆平大小和卓、准噶尔、大小金川等“十全武功”统一新疆,编撰《四库全书》,英使马嘎尔尼出使清朝;

嘉庆抄没和珅,天理教攻紫禁城;

道光任命林则徐禁烟、虎门销烟、签订《南京条约》;

洪秀全建立太平天国、英法联军攻北京、咸丰出逃承德、火烧圆明园;

辛酉政变、两宫垂帘听政、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灭太平天国、捻军、同治中兴;

甲午海战、戊戌变法、八国联军攻北京、辛丑条约、光绪被困瀛台;

武昌起义、宣统退位。

清朝的历史大事记?

清朝(1616年、1636年或1644年-1912年),是中国历史上最後一个君主制王朝,也是最後一个征服王朝。统治者为建州女真的爱新觉罗氏。

1616年努尔哈赤在今中国东北地区建国称汗,国号金,史称後金,定都赫图阿拉(即兴京,今辽宁新宾)。1636年皇太极改国号为大清并称帝。1644年李自成建国顺,灭明朝。同年,清军藉由吴三桂引领入关以打败李自成,随後多尔衮迎顺治帝迁都北京,清朝入主中原。历经康熙、雍正及乾隆三帝,清朝的综合国力及经济文化逐步得到恢复和发展,建立庞大的领土与藩属国,史称康雍乾盛世,是清朝发展的高峰时期。然而清廷推行文字狱与尊崇满族与旗人的政策让部分学者不认同此为盛世。

鸦片战争开启中国近代,使清朝由中国的世界变成列强环视的中国。西方列强迫使清廷签订不平等条约,以武力获得在华利益。清朝在抵抗外侮与内忧的同时,也一直处於改革派与守旧派拉锯的局面。在列强入侵的同时西方科学与文化亦引入中国,让清朝发起一连传串的改革与革命,如自强运动,促使中国文化的成长与革新。然而甲午战争的失败使改革的努力受到沉重打击,并使列强瓜分中国。而维新运动随守旧派的抵制而告终。在义和团排外失败、引来八国联军後,清廷也推动清末新政,虽取得一些成效,但部分内容让许多知识分子失望,转而支持革命。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1912年1月1日中华民国成立,同年宣统帝於2月12日退位,清朝正式灭亡。清朝从後金建立开始算起,共有十二帝,历时296年,自入关并迁都北京以来,共历十帝,历时268年。

政治制度基本上沿袭明朝,然而其最高决策单位随皇帝的授权而变动,例如军机处、总理衙门等,提升了行政效率,皇帝也能充分掌权。清朝文字狱兴盛,若有疑似反清复明的运动与散播不利皇帝的消息,往往会引来冤狱,牵连成千上万人受害。军事方面原先以八旗军为精锐,庞大的绿营为辅,後来以绿营和地方军如湘军、淮军为支柱。清朝领土最大可达1300万平方公里,清末时期也维持1140万平方公里左右,是中国历史疆域最大的朝代之一。政治稳定、广泛种植新作物与赋税制度的改变,使得中国人口最後突破以往的平均值,达到四亿左右。国内与国外的贸易提升,带动经济农业与手工业的发展。然因重农思维,商业仍未发展出资本主义。

皇太极改「金」为「清」的原因,未有史料明确记载。可能为掩盖女真曾臣服於明朝的历史,以鼓舞士气,进攻明朝;「清」之国号,或云是金的谐音,而且满人尚青,加水字边以符合五德终始说,用水免去朱明之「火」。

1楼

顺治二年(1654年)

六月中旬,清军南下江南,占领常州。

顺治十五年

夏五月二十七日,暴风拔木,骤雨经旬,田禾淹没,乡民食观音土。

康熙十八年(1679年)

旱、疫,大饥。米价昂贵,民食草根树皮,饿殍载道。

康熙二十二年

修成《武进县志》44卷,翌年刻。

康熙二十三年

十月二十五日至二十八日,康熙南巡经常州。

康熙二十八年

二月初二日,康熙再次南巡经常州。

康熙三十一年

修成《武进县续志》。

康熙三十八年

康熙与太后南巡过常州。

康熙四十二年

康熙又南巡过常州,并赐常州知府秦邦英、武进知县刘乔龄御书唐句。

康熙五十五年

大旱,北乡榆树皮刮尽。

雍正四年(1726年)

析武进置阳湖县。

是年,钱名世受年羹尧案株连,罢翰林院侍讲职,押回常州。雍正书“名教罪人”四字,制匾挂其门首。更令在朝各官,作诗文笔伐,由钱名世刊刻进呈、散发。

雍正五年

疏浚孟渎及德胜新河。造犁船四,领混江龙四具(犁船为清淤工具,混江龙为治河刷扫河底泥沙的工具)。

雍正十二年

武进、阳湖两县,以乡建立社仓,积谷防荒。储粮为乡民自筹。

乾隆十六年(1751年)

二月十八日,乾隆帝与皇太后南巡驻奔牛,过常州进天宁寺拈香。

乾隆二十年

大旱,赤地无苗。八月陨霜杀谷。米价至每石四千,麦三千。大饥,榆树皮等剥食一尽,以乌土充饥。

乾隆二十二年

二月十六日,乾隆帝与皇太后南巡过常州,入城至万寿亭登舟。

乾隆二十七年

二月十九日,乾隆帝与皇太后南巡过常州,由毗陵驿入城至万寿亭登舟。

乾隆三十年

修成《武进县志》、《阳湖县志》。

乾隆四十五年

二月,乾隆帝南巡过常州,三月,召试行宫。

乾隆四十九年

二月,乾隆帝南巡过常州,召试行宫。

乾隆五十年

春不雨,夏大旱,籽粒无收。米价每石三千,麦二千。

乾隆五十五年

十二月,大雪十日,平地积雪丈余,月余乃消。

嘉庆十九年(1814年)

元旦,黑气满天。大西北风,黑沙竟日。春夏不雨,五月塘河干涸,赤地无苗,地生白毛,长者五六寸。

道光二年(1822年)

安徽歙县人江成倪在湖塘桥开设裕泰隆当铺。

道光二十二年

《武进阳湖合志》修纂成。

咸丰十年(1860年)

四月初六日,太平军克常州。

同治元年(1862年)

太平天国护王陈坤书调常州,主持军务。

同治二年

五月十三日,太平军克武进西南地主团练巢穴森庄塘。

十二月,清军进犯常州东门、北门,陈坤书率太平军反击,击伤清将刘铭传,清军死伤甚众。

同治三年

一月,清军夺占奔牛,围攻常州。四月初六常州陷,护王陈坤书被俘,不屈就义。

同治六年

邑绅恽禹九、恽季申所营济丰当铺开业。

同治十一年

薛昂千于西门外开设鼎泰元冶坊,生产犁头、井罐、铁锅等,畅销苏、浙、闽、鄂等十余省市。

同治年间(1862-1874年)

县城内甘棠桥北始设蒋懋大银楼。

光绪元年(1875年)

新塘、迎春二乡,野猪为害,官吏率众捕尽。

光绪二年

五月,阳湖、江阴错壤之芦岐地区,天雨红粟。

光绪三年

秋,大风拔木,冬暴寒,树冻死。

光绪四年

五月初八日,武进、阳湖飞蝗遍境,赵倩圩内蝗食禾尽。

是年,武进创办茧行,归上海建业总公司管辖。

光绪五年

城区开设长年医局。

是年《武进阳湖县志》编成。

光绪六年

七月初六日,孟城名医马培之进京为慈禧治病。

是年,奔牛镇创设金台书院,翌年开课。

光绪七年

孟河营添设天平洲汛,守兵35名。

2 清朝武进历史大事记

六月(甲戌),阳湖、无锡降雪,戚墅堰达寸许。

光绪九年

县城西郊故址复建毗陵驿。

光绪十年

是年,太湖营调领炮船,增设额外外委一弁,驻西邨。

光绪十二年

设县医学正科一员,从九品,驻县府办理卫生行政事宜。

光绪十四年

《武阳志余》编成刊印。

光绪十七年

五月,阳湖县民众愤洋人跋扈,焚烧教堂。

光绪十八年

十二月奇寒,河湖全冻,为数十年未见。

光绪二十四年

旱荒,粮价昂贵,抢米风潮迭起。

光绪二十五年

四月初一日中午,武进西乡大兴桥镇一带地壳震动,轰轰如雷,房屋什物皆觉动摇,约一小时。

光绪二十七年

冬,孟河、德胜河、澡江河大浚,次年七月工竣。

是年,孟河绉获巴拿马赛会金牌奖

光绪二十八年

县城开设常州招商分局,太昌轮首开常溧班。

是年,雪堰桥创办雪堰三等小学堂,设蒙养学堂。

光绪二十九年

四月十四日,城区召开不缠足会议。

光绪三十年

六月十四日,疏浚县境运河告竣。

是年,假县城铁市巷民居始建图书馆。

光绪三十一年

武进、阳湖筹建商会,定名常州商务局,翌年六月正式成立。

光绪三十二年

三月,日商锦隆洋行,在城区非法设置内河驳运储存处,专司稽查。地方士绅禀常镇道谕饬日商撤去。

夏,芙蓉圩始用内燃机戽水排涝。

是年,城区创建晋裕布厂。卢锦堂、恽次远等创办和慎银公司,为县第一家商办银行。

是年,创办粹化女学,设初小、高小、师范预科、简易师范科各一班。翌年改称粹化女子师范学校。

光绪三十三年

十一月十五日,由常州知府许星璧、士绅恽祖祁等人筹资创办之常州府中学堂开学,并附设师范科一班。

是年,武进饥民到米店抢米。

是年,屠元博等人为谋地方教育之发展,组织“武进县教育会”。

光绪三十四年

四月初一日,沪宁铁路举行通车仪式。该路经县城北横贯过境。

宣统元年(1909年)

闰二月,江苏咨议局成立。武进、阳湖两县朱稚竹、孟昭常、孟森、钱以振(琳叔)、于定一、庄殿华等六人被选为省议员。

宣统二年

武进、阳湖两县为划分市乡建制,实行自治,组织人口调查,乡民疑征兵增税而反对。

是年,农村灾歉,由盛宣怀等出面截留漕粮,并由旅外及在乡各绅捐输,开办平粜。

是年,江苏省咨议局常驻议员朱稚竹,发起组织武阳县农会(系各地乡绅组织),会长屠寄。

宣统三年

5月12日,城内玉带桥幻仙影戏社,首映黑白无声电影。

9月27日,县议事会成立。

11月6日,县城遍挂白旗,响应武昌起义。7日夜,恽祖祁率江防营兵围同盟会人活动场所之常州府中学堂(今省常中),天明始撤。

11月9日,常军政分府成立,何健任司令。武进、阳湖两县合并为武进县,成立县民政署,屠寄为民政长。

11月12日,军政分府机关报《新民日报》创刊。

12月20日,孙中山从上海乘火车赴南京就任临时大总统,途经常州,下车向欢迎群众招手致意。

是年,县城徐记昌米行用引擎及铁机碾米,工效较人工提高20倍。

是年,毗陵驿站裁撤,归并邮政。武进县民政署创办电话,专与军、警、政、商机构通话。

光绪八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