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禧太后是中国历史的帝制时代中,少数长期当政的女性,政治手腕堪称干练,尤其擅长操弄亲贵朝臣之间的权力平衡,以维系自身的绝对权威,清朝因为她的能力而续命数十年。

慈禧当权时期,清廷的中央集权以及中国主权面临来自内部及外国的种种威胁,她从捍卫清帝国权威及其本身权力的立场出发,所作之举措收效虽不尽成功,但放在历史脉络下做持平之论,多数允称合理。为因应自鸦片战争以来,来自欧美列强的挑战,以及镇压太平天国等民间反抗势力。慈禧重用李鸿章、张之洞等汉族重臣,在地方上开办洋务运动,是中国发展近代化工业的

慈禧太后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谁也不能绝对的说出慈禧是怎么样的一个人。

她即残暴又宽厚。

事实上她并不是历史上写的那样昏庸、腐朽、专横、残暴的妖后。

她也有她的好

她是怎么死的; 慈禧1908年11月15日下午五时病逝。 葬于普陀峪定东陵

慈禧实际掌握朝政47年。权倾朝野,签定丧权辱国的条约、诛灭肃顺等八大臣、灭义和、剿太平。破坏“百日维新”从1860到1908为害中国近五十年,留下千古骂名。

她很美丽吗; 慈禧没有高贵的血统,没有显赫的门第,但她有美色。她是凭借着在一场名为“选秀”的选美“大赛”胜出后,被选入宫的。

慈禧究竟美到什么程度?用她自己沾沾自喜的形容是“宫人以我为美”,容貌美到遭人嫉妒的程度。我们现在可以零星见到一些慈禧晚年的画像,即使从今天的审美角度来看,慈禧依然可以称之为端庄。有两个女人曾经在慈禧晚年与她有过近距离的接触:一位是德龄,因通晓外文而成为太后的第一女侍官。她对慈禧的容貌评价道:“太后当伊在妙龄时,真是一位风姿绰约、明媚鲜明的少女,这是宫中人所时常称道的;就是伊在渐渐给年华所排挤,入于老境之后,也还依旧保留着好几分动人的姿色咧!”

另一位是美国女画家卡尔,1904年8月进入清朝宫廷为慈禧太后画像,与慈禧朝夕相处九个月之久,将自己的亲见亲历,记录于《慈禧写照记》中。在书中她写道:“我看眼前这位皇太后,乃是一位极美丽极和善的妇人,猜度其年龄,至多不过四十岁(其实慈禧已年近七旬),而且其性情佳丽姣好,使人一见便生喜悦之情。”“慈禧太后身体各部分极为相称,美丽的面容,与其柔嫩修美的手、苗条的身材和乌黑光亮的头发,和谐地组合在一起,相得益彰……嫣然一笑,姿态横生,令人自然欣悦。”

她的三餐是怎样度过的; 慈禧是一个爱奢侈的人,就拿吃饭来说吧,颐和园内共有八个大院是专门为慈禧太后做饭的厨房,被称为寿膳房,每天有120人为她的三餐忙和。慈禧太后每天二顿正餐,二顿小吃,在乐寿堂的正厅用餐,在用膳时,一般摆三桌,一桌供吃,一桌供看,一桌供装饰。慈禧太后每顿正餐需主食60种,茶点30种,各色佳肴128种,一天的餐费为白银60两,当时可买一万斤大米,可供四口之家生活一年有余,真是“帝后一席饭,百姓数年粮”。虽然如此,但是慈禧太后有一点很值得我们学习,她每天准点用餐,而且从不多吃,更主要地是她吃完饭后总要活动活动,她坚信“饭后百步走,能活九十九”,这恐怕也是她长寿的秘决之一吧!

她共花了中国多少钱 她具体花了多少钱是无法估计的 前面说了她是一个极其奢侈的人,从她口中拨出的经费都是无法估计就跟别说她一生花了多少钱了。

她又积了什么功德; 慈禧皇太后是帝制时代中国少数长期当政的女性,政治手腕堪称聪明干练,尤其擅长操弄亲贵朝臣之间的权力平衡,以维系清廷的绝对权威。

慈禧皇太后当权时期,清廷的中央集权以及中国主权面临来自内部及外国的种种威胁,她从捍卫清帝国权威及其本身权力的立场出发,所作之举措收效虽不尽成功,但放在历史脉络下做持平之论,多数允称合理。为因应自鸦片战争以来,来自欧美列强的挑战,以及镇压太平天国等民间反抗势力,慈禧皇太后重用李鸿章、张之洞等能臣,在地方上开办洋务运动,是中国发展近代化工业的开始。在洋务自强运动成果的支持下,清廷得以弭平内部反抗势力,在帝国体制下维系中国相对稳定的局面,并且建设近代化陆海军军备,造就“同治中兴”的气象。

在庚子年一场大祸之后,慈禧皇太后意识到时局已不容她坚持帝制传统,所谓的“祖宗成法”,乃容许清廷推展多种新政措施。庚子后新政牵涉多端,其中荧荧大者包括:官制改定、代科举以新式教育,甚至立宪准备。社会改革方面,显著者有:废除满汉不通婚禁令,禁止妇女缠足等。

总结慈禧执政48年中,对于政务掌握相当严格,即使在病中亦然。在她统治中国近半个世纪的时间里,一直勉力维系并且牢牢掌控着中央集权帝国的局面,中国因得免于陷入割据乱局。

此外慈禧太后家人除袭“承恩公”一虚爵外,并无家人能干涉朝政。相对当时一人得道、鸡犬升天的歪风,慈禧于这方面尚算公私分明。

清朝慈禧太后是怎样的一个人

慈禧太后是中国历史的帝制时代中,少数长期当政的女性,政治手腕堪称干练,尤其擅长操弄亲贵朝臣之间的权力平衡,以维系自身的绝对权威,清朝因为她的能力而续命数十年。

慈禧当权时期,清廷的中央集权以及中国主权面临来自内部及外国的种种威胁,她从捍卫清帝国权威及其本身权力的立场出发,所作之举措收效虽不尽成功,但放在历史脉络下做持平之论,多数允称合理。

扩展资料:

清朝慈禧太后的贡献:

为因应自鸦片战争以来,来自欧美列强的挑战,以及镇压太平天国等民间反抗势力。慈禧重用李鸿章、张之洞等汉族重臣,在地方上开办洋务运动,是中国发展近代化工业的开始。

在洋务自强运动成果的支持下,清廷得以弭平内部反叛势力,在帝国体制下维系中国相对稳定的局面,并且建设近代化陆海军军备,造就“同治中兴”的气象。

慈禧的一生,经历了从1840年至1900年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5次战争。第一次鸦片战争,她还是一个5岁的孩子。第二次鸦片战争,她已是咸丰皇帝的懿贵妃。

以后的中法战争、中日甲午战争、八国联军入侵,她则是清王朝的最高决策者,从慈禧的主战与求和,可以看出慈禧与帝国主义关系的变化。

慈禧是什么样的一个人?

慈禧是一个四品道员的女儿,能在佳丽如云的后宫中脱颖而出,两决皇储,三度垂帘听政,将大清玩弄于鼓掌之中。

慈禧太后究竟靠着什么能得到咸丰皇帝的宠幸?咸丰皇帝被称为无远见、无胆识、无才能、无作为的“四无皇帝”,好色是他身上最大的标签。咸丰二年(1852年)五月,秀女决选,咸丰皇帝收获颇丰,后宫从此又多了四名贵人,兰贵人、丽贵人、婉贵人、伊贵人。其中兰贵人即慈禧,因为咸丰和慈禧都喜欢兰花,因此获封兰贵人。

后人看到慈禧太后的照片,绝大部分都是她70大寿时拍摄,照片中的慈禧太后满脸皱纹,难以入目。有人说慈禧太后年轻时非常漂亮,御前女官裕德龄在回忆录中这样描述年轻时的慈禧太后,

“太后当伊在妙龄时,真是一位风姿绰约、明媚鲜明的少女,这是宫中人所时常称道的;就是伊在渐渐给年华所排挤,入于老境之后,也还依旧保留着好几分动人的姿色咧!”

事实上,慈禧太后的长相一般,她能成为晚清最有权势的女人,最大的原因是她表现出异于常人的心机。在后宫的尔虞我诈中,慈禧太后的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她将身边的宫女太监们发动起来,四处活动,俨然形成了自己的一个小集团,将自己的竞争对手一个个扼杀在萌芽的状态中。

有了太监宫女们的帮忙,慈禧太后对咸丰皇帝每天宠幸妃嫔情况了如指掌,并陷害自己的对手,比如设计陷害了玫贵人,结果玫贵人被咸丰降为宫女。如果说对其他妃嫔用尽手段排挤,那么对咸丰皇帝可就百般讨好了。

“智慧卓荦不凡,性格机敏善变。”这是清朝史书中对慈禧太后的评价,她善于揣摩咸丰的心意,“以己之聪明智慧,遂蒙帝宠。”做到这些还不够,慈禧太后确实有能力,她曾协助咸丰批阅奏折的事宜。

据说,咸丰重用曾国藩去镇压太平天国运动,就是慈禧太后起了作用。《慈禧外纪》中这样记载,“劝咸丰帝任用曾国藩,节制各师,借给湘军粮饷,无有缺乏。曾国藩得以平定粤匪,慈禧之力也。”机敏的性格、过人的能力以及给咸丰生下了唯一的皇子等,这一切都是慈禧得到宠幸的原因了。

清朝的慈禧太后到底是怎样一个女人?

慈禧虽然在身份上是清朝的皇太后,却是清朝末期真正的掌权者,光绪皇帝不过她执掌朝政的棋子罢了。因此,清朝的覆灭以及在晚清时期受到的所有屈辱,都被怪罪到了慈禧一人的头上。毕竟在晚清时期,慈禧因为权力的膨胀,的确是过于独断专行。而慈禧究竟是怎么一步一步的获得这至高无上的权力呢?

慈禧的幼年可谓是极其坎坷。她出生于1835年,她本是贫穷的汉族农民家的女儿,由于家里贫困的原因,在慈禧4岁的时候,就被父母贱卖给了宋四元。这还不算完,在她12岁的时候,又被宋四元卖到了潞安府,而当时潞安府知府就是叶赫那拉惠征,叶赫那拉惠征也就是史料上慈禧的父亲。公元1852年,慈禧以兰儿的名字入宫,被咸丰皇帝册封为兰贵人,自此以后,慈禧就开始了她的传奇生涯。

在入宫以后,慈禧凭借她的娇美容颜,以及她的善解人意颇得咸丰皇帝的喜爱,在短短5年时间里,慈禧连胜3级,于公元1857年,慈禧母凭子贵,被咸丰皇帝册封为懿贵妃。根据史料记载,慈禧之所以能被咸丰皇帝如此宠爱,是因为她拥有着倾国倾城的绝世容颜,而且慈禧的身材也十分高挑,可以说是一个毫无缺点的大美女。不难想到,咸丰皇帝是有多么的幸运,才能拥有如此完美的女子。

公元1861年,体弱多病的咸丰皇帝驾崩了,慈禧也在这一年成为了圣母皇太后。随后,慈禧太后与慈安太后联手,在恭亲王奕欣的帮助下,发动了史上著名的辛酉政变。自此以后,慈禧太后开始了执掌政权的生涯。在公元1881年,慈安太后因病逝世,慈禧借此机会,将权力都揽到了自己的手里。可以说,在慈安太后死之前,慈禧太后是没有那么大的权力的。而慈安太后死后,慈禧才开始独掌朝政的政治生涯。

因为慈禧在晚清时期的重要地位,也让她成为了现代很多影视剧里必不可缺的人物。而导演往往都根据史料记载的那样,选择一些年轻貌美的女演员来扮演年轻时的慈禧。就好像《一代妖后》里的刘晓庆、《火烧圆明园》里的刘晓庆、《太平天国》里的盖丽丽等等。她们将年轻时慈禧演的可谓是淋漓尽致。可是慈禧真的是跟史料记载的那样,拥有极其高挑的身材以及娇美的容颜吗?

1983年,在经过考古学家对慈禧骨骸的进一步探究,通过严密的科学器材的考量,却得到了一条比较震惊的消息,慈禧的遗骸竟然只有153厘米。就算是人在迈入老年以后,身高会有所缩减,但是差距也不会很大。那么为什么得到的结论和史料记载的完全不相符呢?其原因其实在鞋子上。要知道,在清朝流行着一种木质的高底鞋,这种高底鞋普通的都要十几厘米高。慈禧穿上这种鞋后,自然会给外人一种身材高挑的感觉。

所以说嘛,史料记载的也是说得通的,那么,你们是如何看待慈禧究竟是一个怎么样的人

慈禧太后是个怎样的人?

对任何一个历史人物的评价都要分两面,没有一个绝对好或坏的人

正面评价:作为一个女性,她不失聪明与能干,并在危急时刻曾尽力维护国家利益,做出了虽不成功但在当时可称合理的反应。她曾经在1884年马尾海战爆发后向法国宣战。1894年她亦向日本宣战。1895年6月21日向八国联军宣战。她破除满汉界限,大力起用曾国藩、李鸿章、张之洞等名臣,开办洋务运动,造成所谓“同治中兴”气象;执政后期,发布新政诏书,废除科举,兴办新式学堂,大量选派留学生,开始宪政改革等举措,是为人才方面的重要改革。此外,她推动京剧艺术发展,建立北京动物园,都是不应被人遗忘的。

负面评价:她的负面评价依然很多,远大于她的正面评价。她的残忍是出名的。她起用湘军、淮军人物,也是为了镇压太平天国,维护其统治目的,并非自愿破除满汉界限。在她执政的40多年中,以她为首的清政府签订了众多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如《马关条约》、《辛丑条约》等。1861年发动政变夺取政权,处死原来控制政权的八位大臣中的三位。相比以前类似的处理,并不残忍。1881年,毒死同有训政权的太后慈安。(慈安的死是否是慈禧造成的历史上仍有争论) 1885年,在镇南关大捷后,她竟让清政府仍向法国求和,让中国“不败而败”,法国“不胜而胜”。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爆发时,她依然大兴土木,花巨资兴建颐和园以庆祝自己的60大寿,并留有名言“谁让我不高兴一阵子,我就让他不高兴一辈子”(有多种版本)。1895年,下令重新修建自己的陵墓,整个工程长达13年之久, 直到她死前才完工,耗资巨大。使重修的慈禧陵成为清代最豪华独特的一座皇家陵寝。1898年,她彻底扼杀了戊戌变法,囚禁光绪,使中国依旧沉沦在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中。她又杀害支持维新变法的光绪宠妃珍妃,为人所不齿.

在评价一个历史人物时,要从两方面评价,要看到她的对历史和当时社会的积极推进作用和功劳,也要看到她做出的对历史发展、人民和社会的消极作用,总而言之:慈禧太后是一个过大于功的女人,她领导了腐败无能的清政府,向列强卑躬屈膝做奴才,这已经使她无法被中国的人民们原谅